一种智能看护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5074发布日期:2020-11-10 11:4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看护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看护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看护灯。



背景技术:

看护灯是一种用于夜间使用的一种特殊灯具,适用对象通常为老人和幼儿,而通常幼儿是和父母在同一房间进行入睡,而父母因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夜晚需要优良的睡眠,目前市场的看护灯虽然光照较弱,但是目前的看护灯通常都是广范围进行照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幼儿父母的睡眠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看护灯。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看护灯。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看护灯,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为矩形块状,设备主体的内部为中空状,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固定块,顶固定块为半圆形弧形块状,所述顶固定块的前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投影板,投影板为弧形板状,投影板的后侧壁面大小与顶固定块的前侧壁面大小相互契合,所述投影板的侧壁上环形交错开设有投影槽,投影槽的形状为美观简洁的图案形状,所述投影板的内侧壁面前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为半圆形弧形块状,密封板的大小与投影板的内侧大小相互契合,所述设备主体的前侧壁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密封基板,固定密封基板为矩形箱状,固定密封基板的内部中空区域贯穿固定密封基板的顶部壁面与投影板的底部区域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前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光板,导光板为半喇叭状弧形板状,导光板的从后至前逐渐变窄,导光板的后端大小与固定密封基板的后端大小相互契合,导光板的前端贯穿固定密封基板的前端壁面与外界相互连通,导光板的内侧区域贯穿固定密封基板的底部壁面与固定密封基板底部区域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侧壁上环形开设有传播槽,传播槽贯穿导光板的外侧壁面与导光板内部区域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设备主体的后侧壁面底部设置有插头,插头靠近设备主体的一端贯穿设备主体的对应位置壁面与设备主体内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照明模块,照明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相互电性连接,照明模块的输出端贯穿设备主体的前侧壁面延伸至设备主体的外部,且照明模块的输出端位于导光板的下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看护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看护灯,通过将插头插入墙体插座上,通过控制装置使照明模块启动进行照明,通过导光板的特殊形状将照明模块产生的光导向传输至前端下方,通过地面对导光板导向传输的光进行局部反射,从而将房间内部进行反射式照明,从而达到避免广范围照明直接影响到幼儿父母的睡眠效果情况发生的效果。

(2)、该智能看护灯,通过反射式照明的方式,是照明灯光的强度减弱,同时使房间内部到达相对适宜的照明度,从而在达到不影响父母睡眠的情况下达到看护照明的效果。

(3)、该智能看护灯,照明模块产生的照明光会通过导光板上的传播槽传输至投影板内部,通过投影槽将微弱灯管投影至天花板上形成各式图案,通过形状各异的图案从而达到安抚幼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看护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备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设备主体、2顶固定块、3投影板、4投影槽、5密封板、6固定密封基板、7导光板、8传播槽、9控制装置、10插头、11照明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智能看护灯,包括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为矩形块状,设备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状,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固定块2,顶固定块2为半圆形弧形块状,所述顶固定块2的前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投影板3,投影板3为弧形板状,投影板3的后侧壁面大小与顶固定块2的前侧壁面大小相互契合,所述投影板3的侧壁上环形交错开设有投影槽4,投影槽4的形状为美观简洁的图案形状,所述投影板3的内侧壁面前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板5,密封板5为半圆形弧形块状,密封板5的大小与投影板3的内侧大小相互契合,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侧壁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密封基板6,固定密封基板6为矩形箱状,固定密封基板6的内部中空区域贯穿固定密封基板6的顶部壁面与投影板3的底部区域相互连通,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光板7,导光板7为半喇叭状弧形板状,导光板7的从后至前逐渐变窄,导光板7的后端大小与固定密封基板6的后端大小相互契合,导光板7的前端贯穿固定密封基板6的前端壁面与外界相互连通,导光板7的内侧区域贯穿固定密封基板6的底部壁面与固定密封基板6底部区域相互连通,所述导光板7的侧壁上环形开设有传播槽8,传播槽8贯穿导光板7的外侧壁面与导光板7内部区域相互连通,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装置9,控制装置9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所述设备主体1的后侧壁面底部设置有插头10,插头10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插头10靠近设备主体1的一端贯穿设备主体1的对应位置壁面与设备主体1内部控制装置9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照明模块11,照明模块11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照明模块11的输入端与控制装置9的输出端相互电性连接,照明模块11的输出端贯穿设备主体1的前侧壁面延伸至设备主体1的外部,且照明模块11的输出端位于导光板7的下方。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将插头10插入墙体插座上,通过控制装置9使照明模块11启动进行照明,通过导光板7的特殊形状将照明模块11产生的光导向传输至前端下方,避免照明模块11产生的光向上传播,通过地面对导光板7导向传输的光进行局部反射,从而将房间内部进行反射式照明,同时通过反射将光强度减弱,避免光亮影响他人休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看护灯,包括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固定块(2),顶固定块(2)为半圆形弧形块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固定块(2)的前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投影板(3),所述投影板(3)的侧壁上环形交错开设有投影槽(4),所述投影板(3)的内侧壁面前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板(5),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侧壁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密封基板(6),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导光板(7),导光板(7)为半喇叭状弧形板状,所述导光板(7)的侧壁上环形开设有传播槽(8),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装置(9),所述设备主体(1)的后侧壁面底部设置有插头(10),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照明模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看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7)的从后至前逐渐变窄,导光板(7)的后端大小与固定密封基板(6)的后端大小相互契合,导光板(7)的前端贯穿固定密封基板(6)的前端壁面与外界相互连通,导光板(7)的内侧区域贯穿固定密封基板(6)的底部壁面与固定密封基板(6)底部区域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看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板(3)为弧形板状,投影板(3)的后侧壁面大小与顶固定块(2)的前侧壁面大小相互契合,密封板(5)为半圆形弧形块状,密封板(5)的大小与投影板(3)的内侧大小相互契合,固定密封基板(6)为矩形箱状,固定密封基板(6)的内部中空区域贯穿固定密封基板(6)的顶部壁面与投影板(3)的底部区域相互连通,传播槽(8)贯穿导光板(7)的外侧壁面与导光板(7)内部区域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看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0)靠近设备主体(1)的一端贯穿设备主体(1)的对应位置壁面与设备主体(1)内部控制装置(9)的输入端相互连接,照明模块(11)的输入端与控制装置(9)的输出端相互电性连接,照明模块(11)的输出端贯穿设备主体(1)的前侧壁面延伸至设备主体(1)的外部,且照明模块(11)的输出端位于导光板(7)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看护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看护灯,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为矩形块状,设备主体的内部为中空状,设备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固定块,顶固定块为半圆形弧形块状,顶固定块的前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投影板,投影板为弧形板状,投影板的后侧壁面大小与顶固定块的前侧壁面大小相互契合,本实用新型中,该智能看护灯,通过将插头插入墙体插座上,通过控制装置使照明模块启动进行照明,通过导光板的特殊形状将照明模块产生的光导向传输至前端下方,通过地面对导光板导向传输的光进行局部反射,从而将房间内部进行反射式照明,从而达到避免广范围照明直接影响到幼儿父母的睡眠效果情况发生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坤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点金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