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8945发布日期:2021-02-20 16:2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地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地灯。


背景技术:

[0002]
落地灯通常分为上照式落地灯和直照式落地灯,一般布置在客厅和休息区域里, 与沙发、茶几配合使用,以满足房间局部照明和点缀装饰家庭环境的需求。落地灯常用作局部照明,不讲全面性,而强调移动的便利,对于角落气氛的营造十分实用。现在流行的一些现代简约主义家居设计中,时尚独特的造型与方便使用更让大众们越来越追奉,这种灯具的使用相当普遍。
[0003]
传统落地灯的底座大多为圆盘状,圆盘状的底座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而落地灯的重心又较高,因此,落地灯在移动后放下时,或者是儿童调皮碰到灯杆时,落地灯都极易倾倒。
[0004]
因此,发明一种落地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地灯,底座采用可拆卸式的三角架结构,整体简约大方,保证落地灯结构稳定,且落地灯不易倾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落地灯,包括灯杆、灯头、布线管、脚踏开关及两个支杆;所述灯头设于灯杆的顶端,灯头的底端设有灯罩;所述支杆可拆卸的连接于灯杆的底部,且支杆与灯杆呈三角形布设;所述布线管可拆卸的连接于灯杆底部,脚踏开关连接于布线管的端部。
[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灯杆包括上段与下段,上段呈鹅颈状并可伸缩的插接于下段,且上段与下段之间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所述灯头通过关节件与上段连接。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灯头的顶端设有竖杆,关节的两端分别设有锁套a与锁套b,上段的顶端连接锁套a,竖杆连接于锁套b。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杆的顶端折弯,且折弯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套,其中一个支撑套上固定连接有插管,另一个支撑套上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插接于插管中。
[00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段远离于灯头的这侧设有凹槽,支撑套卡置于凹槽中,且管卡将支撑套固定连接于下段的凹槽中。
[001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布线管的一端通过耳板连接下段,下布线管与下段之间相贯通,且下布线管的另一端向支杆方向延伸。
[0013]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插管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呈半球体状的凸点。
[0014]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插管与凹槽之间过盈配合。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段及两个支杆的底端设有防滑件。
[001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滑件的材质为橡胶塞或硅胶塞。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底座采用可拆卸式的三角架结构,保证落地灯结构稳定,且落地灯不易倾倒。
[0019]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布线管、支杆可拆卸,且灯杆分为上下两段,包装时可尽量减小包装盒的体积。
[0020]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上段呈鹅颈状并可伸缩的插接于下段,从而保证落地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
[0021]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两个支杆之间通过插管与插杆连接,拆装方便,且支撑套设于支杆弯折处,其不易脱落。
[0022]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支撑套卡置于凹槽中,提高了支杆与灯杆的下段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23]
第六、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开关采用脚踏式,且开关的导线穿过布线管,既方便了灯具的控制,同时开关的位置也不会任意位移。
[0024]
第七、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插管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呈半球体状的凸点,增加了插杆与,保证插杆与插管之间连接不易脱落。
[0025]
第八、本实用新型的落地灯,下段及两个支杆的底端设有防滑件,既能保证灯具不易滑动,而且能减小噪音,同时也可保护地板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型的灯杆下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套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中:1-灯杆、101-上段、102-下段、103-锁紧件、104-凹槽、2-灯头、201-灯罩、202-竖杆、3-布线管、301-耳板、4-脚踏开关、5-支杆、501-支撑套、502-插管、503-插杆、504-凸点、505-管卡、6-关节、601-锁套a、602-锁套b、7-防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0034]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落地灯,包括灯杆1、灯头2、布线管3、脚踏开关4及两个支杆5;所述灯头2设于灯杆1的顶端,灯头2的底端设有灯罩201;所述支杆5可拆卸的连接于灯杆1的底部,且支杆5与灯杆1呈三角形布设;所述布线管3可拆卸的连接于灯杆1底部,脚踏开关4连接于布线管3的端部;所述灯杆1包括上段101与下段102,上段101呈鹅颈状并可伸缩的插接于下段102,且上段101与下段102之间通过锁紧件103固定连接;所述灯头2通过关节6件与上段101连接;所述灯头2的顶端设有竖杆202,关节6的两端分别设有锁套a601
与锁套b602,上段101的顶端连接锁套a601,竖杆202连接于锁套b602;所述支杆5的顶端折弯,且折弯处注塑有支撑套501,其中一个支撑套501上有一体成型的插管502,另一个支撑套501上有一体成型的插杆503,且插杆503插接于插管502中;所述下段102远离于灯头2的这侧设有凹槽104,支撑套501卡置于凹槽104中,且管卡505将支撑套501固定连接于下段102的凹槽104中;所述布线管3的一端通过耳板301连接下段102,下布线管3与下段102之间相贯通,且下布线管3的另一端向支杆5方向延伸;所述插管502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呈半球体状的凸点504;所述插管502与凹槽104之间过盈配合。
[0035]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36]
包装时,灯头2、灯罩201、灯杆1的上段101、下段102、线管及支杆5处于分离状态。安装时,将灯罩201通过螺纹安装在灯头2上,将灯头2与灯杆1的上段101分别与关节6两端连接,并将上段101与下段102通过锁紧件103(梅花螺栓)固定连接,电源线从灯杆1下段102的小孔中穿进,并从接近于灯头2的上段101小孔中穿出,且电源线通过接头与灯头2对接;将两个支杆5上的插管502与插杆503对接,并将插管502塞入凹槽104中,再通过管卡505固定住插管502;接着将脚踏开关4的导线通过接头与电源线连接,同时通过螺钉将布线管3与下段102连接即可。
[0037]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灯具底部容易滑动;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0038]
所述下段102及两个支杆5的底端设有防滑件7;所述防滑件7的材质为橡胶塞或硅胶塞;本实施例的下段102及两个支杆5的底端设有防滑件7,既能保证灯具不易滑动,而且能减小噪音,同时也可保护地板不受损坏。
[0039]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0040]
应理解上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