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护的烛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5721发布日期:2021-03-02 19:3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便于维护的烛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具体涉及吊灯。


背景技术:

[0002]
烛式灯具,顾名思义,类似于蜡烛,其灯罩的开口朝上,灯位于灯罩中。所述灯罩一般透明或半透明。由于灯罩的开口朝上,因此,在灯需要更换时,操作比较麻烦,可能需要将整个灯具卸下。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烛式吊灯。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维护的烛式灯具,包括中心杆、灯体和灯架,中心杆将灯体吊挂在天花板上,灯安装在灯架的顶部,灯架的根部设有卡接块,卡接块设有第一正导体和第一负导体;灯体的侧壁上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包括卡接块插入结构和卡接块卡入结构,卡接块卡入结构的内侧壁上设有能够与第一正导体接触的第二正导体,以及能够与第一负导体接触的第二负导体;第一正导体、第一负导体连接灯的正负极,第二正导体、第二负导体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0005]
灯架根部的卡接块首先插入所述卡接块插入结构中,之后,再移动卡接块,使卡接块卡入所述卡接块卡入结构中。其中,卡接块插入所述卡接块插入结构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接块卡入所述卡接块卡入结构的方向。在卡接块卡入所述卡接块卡入结构后,第一正导体与第二正导体接触,第一负导体与第二负导体结构,电源能够向灯提供电能。
[0006]
在需要对吊灯进行维护时,如清洗、更换灯,操作者可以相反的方向将卡接块从所述卡接块卡入结构中平移至所述卡接块插入结构,再从所述卡接块插入结构中取出卡接块,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8]
图1为便于维护的烛式灯具的示意图;
[0009]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10]
图3为图2中从下方观察主体24所得的示意图。
[0011]
图中符号说明:
[0012]
10、中心杆;11、第一组线孔;12、第二组线孔;13、连接部;14、定位块;
[0013]
20、灯体;21、卡接槽;211、卡接块插入结构;212、卡接块卡入结构;22、第一线槽;23、第二线槽;24、主体;240、中心孔;25、顶盖;26、底盖;260、下凹结构;261、定位部;27、定位槽;
[0014]
30、灯架;31、卡接块;32、灯罩;33、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结合图1、图3,便于维护的烛式灯具,包括中心杆10、灯体20和灯架30,中心杆将灯体吊挂在天花板上,灯安装在灯架的顶部,灯架的根部设有卡接块31,卡接块设有第一正导体和第一负导体;灯体的侧壁上设有卡接槽21,卡接槽包括卡接块插入结构211和卡接块卡入结构212,卡接块卡入结构的内侧壁上设有能够与第一正导体接触的第二正导体,以及能够与第一负导体接触的第二负导体;第一正导体、第一负导体连接灯的正负极,第二正导体、第二负导体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0016]
如图2,中心杆10的顶部设有盘形件,盘形件的边缘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中配合有膨胀螺钉,膨胀螺钉将盘形件固定在天花板上,进而实现中心杆与天花板的固定连接。灯体20位于中心杆的底部,灯架30根部(即灯架的底端)的卡接块31卡接在灯体的边缘,灯罩32、灯座、安装在灯座上的灯33位于灯架的顶部,灯罩的开口朝上。灯架30开设穿孔,灯座的正负极(与灯的正负板接触)通过穿设在穿孔中的导线与第一正导体、第一负导体连接。作为一种选择,第一正导体、第一负导体为铜。
[0017]
灯架30的数量若干,卡接槽21的数量相同于灯架的数量,若干灯架与若干卡接槽以一对一的方式卡接。灯体20为圆形。作为一种选择,灯架的数量为四个。在安装灯架时,卡接块31首先沿灯体的径向位移入所述卡接块插入结构211中,之后,再沿灯体的周向卡入所述卡接块卡入结构212中,实现灯架与卡接槽的卡接。
[0018]
结合图2、图3,灯体20开设若干第一线槽22和若干第二线槽23,中心杆10中空,其侧壁上开设第一组线孔11和第二组线孔12;若干第一线槽与若干卡接槽以一对一的方式连通,若干第一线槽与第一组线孔连通;若干第二线槽与若干卡接槽以一对一的方式连通,若干第二线槽与第二组线孔连通。与家用220v电源连接的正极导线经天花板引入中心杆10的中空腔中,导线经第一组线孔引入灯体20的第一线槽22,再与第二正导体连接。负极导线经天花板引入中心杆10的中空腔中,负极导线经第二组线孔引入灯体20的第二线槽23,再与第二负导体连接。
[0019]
如图2,灯体20包括主体24、顶盖25和底盖26,第一线槽22开设在主体的顶部,第二线槽23开设在主体的底部,顶盖配合在主体的顶部,底盖配合在主体的底部。顶盖能够封住第一线槽,底盖能够封住第二线槽,顶盖与主体的连接,以及底盖与主体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如此设计,无论在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中布线,还是拆线,均比较方便。
[0020]
中心杆10的底端设有外径大于中心杆的连接部13,主体24的中心处开设中心孔240,中心杆配合在中心孔中,主体的底部抵压在连接部13上;底盖26的中心处设有下凹结构260,连接部配合在下凹结构中,底盖的边缘与主体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在中心杆由下而上穿过中孔孔240后,主体抵压在连接部13上,顶盖配合在中心杆上且盖合在主体上表面,之后,底盖通过螺纹连接件安装在主体的底部,下凹结构260密封连接部。其中,中心杆的底部设有定位块14,主体的底部设有定位槽27,在中心杆与主体配合时,定位块与定位槽配合,如此,中心杆上的第一组线孔(四个线孔)能够与四个第一线槽对齐,中心杆上的第二组线孔(四个线孔)能够与四个第二线槽对齐。
[0021]
底盖26的边缘处设有上凸的定位部261,定位部的数量相同于卡接槽21的数量,定位部配合在所述卡接块插入结构211中,将灯架30的卡接块31限制在所述卡接块卡入结构212中,避免灯架与主体脱离。
[0022]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