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6953发布日期:2021-03-26 21:2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夜灯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感应夜灯。


背景技术:

2.由于日常使用的电灯在夜间开灯瞬间光线太刺眼,容易对人体(尤其是眼部)造成不适;后来,出现了小夜灯,小夜灯是一种灯光柔和,能够起到指引照明作用的家用小电器,其柔光似水,能产生类似月光的照明效果,因此能够创造出朦胧温馨的光照环境,有助于使人们平心静气,避免对人体造成不适感。
3.现有的感应小夜灯将感应元件和灯珠安装在同一电路板上,而灯珠是小夜灯热量的主要来源,产生的热量会对感应元件的感应灵敏度产生影响;还有,将感应元件装在和灯珠同一电路板上或灯罩上,会影响小夜灯光照的完整性,例如会形成阴影;其次,现有的小夜灯组装设计不够巧妙,拆卸不方便,不便于检查、维修。
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夜灯,其间距布置光源及人体感应元件,同时,使人体感应元件独立布置于灯罩的外部,有效避免热量累积相互影响,有利于人体感应部分的灵敏性,也确保了发光部分的完整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7.一种感应夜灯,包括有主壳体和间距布置于主壳体上的光源、人体感应元件;所述光源罩设有灯罩,所述人体感应元件间距布置于灯罩的外部。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上间距布置有第一pcb板、第二pcb板,所述光源设置于第一pcb板上,所述人体感应元件设置于第二pcb板上。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两者在前后方向上间距布置。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pcb板位于主壳体前侧,所述第二pcb板位于主壳体内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设置有通孔,所述人体感应元件透过此通孔对外界感应。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包括有前壳、后壳,所述前壳、后壳围构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通孔设置于前壳;所述第二pcb板、人体感应元件设置于第一安装空间内。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的上段区域设置有容置凹位,所述灯罩的后侧连接有中件并围构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pcb板、光源设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中件对应容置凹位装设。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罩可拆卸式连接于中件。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件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灯罩设置有可拆卸式适配于第一卡扣的第二卡扣。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罩的周缘凸露出主壳体的外侧。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间距布置光源及人体感应元件,同时,使人体感应元件独立布置于灯罩的外部,有效避免热量累积相互影响,有利于人体感应部分的灵敏性,对光源的使用寿命也会有好处,也确保了发光部分的完整性;
18.其次是,灯罩和中件采用卡扣式配合,拆装简单,便于维修;
19.再者是,灯罩的周缘凸露出主壳体的外侧,灯罩将光源反射在后方,使得光源可在灯罩的后方墙面上形成光圈,光照效果更好;
20.以及,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从零部件生产制作可行性、产品组装定位可靠性、应用方便性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兼具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
2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示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示图。
26.附图标识说明:
27.10、灯罩
ꢀꢀꢀꢀꢀꢀꢀꢀꢀꢀꢀꢀꢀꢀꢀ
101、第二卡扣
28.102、第一卡槽
ꢀꢀꢀꢀꢀꢀꢀꢀꢀꢀ
21、第一pcb板
29.211、定位孔
ꢀꢀꢀꢀꢀꢀꢀꢀꢀꢀꢀꢀ
22、第二pcb板
[0030] 30、人体感应元件
ꢀꢀꢀꢀꢀꢀ
401、缺口
[0031]
402、定位柱
ꢀꢀꢀꢀꢀꢀꢀꢀꢀꢀꢀꢀ
41、中件
[0032]
411、第一卡扣
ꢀꢀꢀꢀꢀꢀꢀꢀꢀꢀ
412、第一卡凸
[0033]
413、限位柱
ꢀꢀꢀꢀꢀꢀꢀꢀꢀꢀꢀꢀ
42、前壳
[0034]
421、容置凹位
ꢀꢀꢀꢀꢀꢀꢀꢀꢀꢀ
422、止转部
[0035]
423、限位槽
ꢀꢀꢀꢀꢀꢀꢀꢀꢀꢀꢀꢀ
424、通孔
[0036]
4240、菲涅尔透镜
ꢀꢀꢀꢀꢀꢀꢀ
425、组装孔
[0037]
43、后壳
ꢀꢀꢀꢀꢀꢀꢀꢀꢀꢀꢀꢀꢀꢀꢀ
50、波动开关
[0038]
51、开关部
ꢀꢀꢀꢀꢀꢀꢀꢀꢀꢀꢀꢀꢀ
61、第一磁吸件
[0039]
62、第二磁吸件
ꢀꢀꢀꢀꢀꢀꢀꢀꢀ
70、电源
[0040]
80、led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0042]
一种感应夜灯,包括有主壳体和间距布置于主壳体上的光源、人体感应元件30;所述光源罩设有灯罩10,所述人体感应元件30间距布置于灯罩10的外部。所述主壳体上间距布置有第一pcb板21、第二pcb板22,所述光源设置于第一pcb板21上,所述人体感应元件30
设置于第二pcb板22上。所述第一pcb板21、第二pcb板22两者在前后方向上间距布置。所述第一pcb板21位于主壳体前侧,所述第二pcb板22位于主壳体内部。
[0043]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pcb板21位于主壳体前侧的上段区域,所述第二pcb板22布置于主壳体内的下段区域,相应的,所述光源也位于主壳体前侧的上段区域,所述人体感应元件30也布置于主壳体内的下段区域;
[0044]
如此,利用间距布置的第一pcb板21、第二pcb板22分别布置光源及人体感应元件30,同时,使人体感应元件30独立布置于灯罩10的外部,有效避免pcb板产生的热量累积相互影响,有利于人体感应元件30部分的灵敏性,对光源的使用寿命也会有好处,也确保了发光部分的完整性。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pcb板21、第二pcb板22也可以是一体的,其重点在于人体感应元件30和灯罩10的布置关系。
[0045]
进一步地说,所述主壳体包括前壳42、后壳43,所述前壳42设置有通孔424,所述人体感应元件30装设于通孔424后侧对应位置的第二pcb板22上的同时和通孔424相对应,透过此通孔424对外界感应。实际应用中,所述通孔424装设有透镜对感应元件30保护,优选的,所述透镜为菲涅尔透镜4240,其不但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聚焦作用,对感应元件30的发出的感应信号具有增强效果。
[0046]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43沿后壳43的外周周向间距布置有若干个第三卡扣,所述前壳42设置有和第三卡扣对应的若干个适配于第三卡扣的卡扣孔;所述前壳42、后壳43围构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二pcb板22、人体感应元件30设置于第一安装空间内。
[0047]
需补充的是,所述灯罩10的后侧连接有中件41;所述前壳42的上段区域设置有容置凹位421,所述中件41伸入容置凹位421装设并和灯罩10围构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pcb板21、光源设置于第二安装空间内。
[0048]
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还装设有波动开关50;所述波动开关50电性连接于光源;所述波动开关50具有伸出中件41后侧的开关部51,所述开关部51相对波动开关50可转动式设置以调节控制档位;所述开关部51连接于前壳且相对前壳固定;具体地说,所述容置凹位421内向后凹设有组装孔425,所述开关部51装设于组装孔425内;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部51为“凸轮”结构,所述组装孔425内设置有和“凸轮”适配的止转部422。使用时,转动灯罩10,所述波动开关50绕开关部51转动实现电路切换进而对光源的照明模式进行切换、改变照明的亮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用性更好。
[0049]
此处,对波动开关50的安装设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中件41具有和波动开关50适配的缺口401,所述波动开关50通过此缺口401贯穿中件41;所述中件41具有定位柱402,所述定位柱402上安装第一pcb板21。同时,所述第一pcb板21设置有定位孔211供定位柱402伸入定位,如此,定位简单、准确;所述光源设置于第一pcb板21上,所述波动开关50具有若干端子501以电连接于第一pcb板21。通常,所述光源是led灯珠80设置于第一pcb板21。
[0050]
所述前壳42还设置有限制中件41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槽423,所述限位槽423绕组装孔425周向布置若干个,所述中件41也对应的设置有周向布置的若干个限位柱413,所述限位柱413可活动式设置于限位槽423内;所述中件41转动时,限位柱413受限于限位槽423的两端之间。如此设置,限制了中件41转动角度范围;同时对波动开关50也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错误使用操作导致的损坏。如此,灯罩10起到旋钮功能,其结构巧妙,操作便
捷,灵敏性好,稳定性强。
[0051]
同时,所述前壳42和后壳43组装形成的第二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第一磁吸件61,所述主壳体外可分离式设置有第二磁吸件62,所述第一磁吸件61可吸附于第二磁吸件62。当使用时,将第二磁吸件62设置于墙壁或衣柜等位置,所述小夜灯可通过第一磁吸件61和第二磁吸件62的配合,轻松贴设于墙壁或衣柜。
[0052]
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中件41设置有第一卡凸412,所述灯罩10设置有适配于第一卡凸412的第一卡槽102,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卡槽102设置于上述凸环处,当灯罩10转动时,所述灯罩10通过第一卡槽102的槽面推动第一卡凸412转动,从而灯罩10实现带动中件41及波动开关50同时转动。
[0053]
如图4所示,所述灯罩10可拆卸式连接于中件41。具体地说,所述中件41设置有第一卡扣411,所述灯罩10设置有可拆卸式适配于第一卡扣411的第二卡扣101。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卡扣411沿中件41的外围周向间距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二卡扣101为凸环,所述凸环卡于第一卡扣411内;如此,拆卸及组装都十分简单、方便,有利于检查、维修,同时,周向间距布置若干个,其稳定性更好。
[0054]
还有,所述灯罩10的周缘凸露出主壳体的外侧,照明时,灯罩10将光源反射在后方,使得光源可在灯罩10的后方墙面上形成光圈,光照效果更好(具体指暖光效果)。
[0055]
另外,所述主壳体还设置有电源70电性连接有供电端;需补充的是:所述电源70可以对第一pcb板21和/或第二pcb板22;所述供电端可以直接对第一pcb板21和/或第二pcb板22供电或者对电源70充电。
[0056]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间距布置光源及人体感应元件,同时,使人体感应元件独立布置于灯罩的外部,有效避免热量累积相互影响,有利于人体感应部分的灵敏性,对光源的使用寿命也会有好处,也确保了发光部分的完整性;
[0057]
其次是,灯罩和中件采用卡扣式配合,拆装简单,便于维修;
[0058]
再者是,灯罩的周缘凸露出主壳体的外侧,灯罩将光源反射在后方,使得光源可在灯罩的后方墙面上形成光圈,光照效果更好;
[0059]
以及,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从零部件生产制作可行性、产品组装定位可靠性、应用方便性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兼具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
[006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