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模组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3513发布日期:2021-03-05 19:5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镜模组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镜模组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2.大部分光源的光线初始角度较大,因此需要设置透镜来调整光源的光路。比如,led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初始角度大约在160
°-
180
°
,现有技术中,为调整光源的光路通常需要匹配光源的形状设置复杂的多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但透镜组的适配性低且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镜模组和光源结构,能够适用不同形状的光源且结构小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镜模组,该透镜模组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内壁为第一凸面,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为第二凸面。
5.其中,所述盲孔、所述第一凸面和所述第二凸面同轴设置。
6.其中,所述第一凸面和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不同。
7.其中,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是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的两倍及以上。
8.其中,所述第一凸面的焦点与所述第二凸面的焦点重合。
9.其中,所述盲孔的内径在朝向所述第一凸面一侧逐渐增大。
10.其中,所述盲孔内径最大位置处的所述透镜主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孔,其中,所述固定件形成透镜支架。
11.其中,所述透镜支架、所述透镜主体由透明材质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透明材质包括聚碳酸酯。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结构,该光源结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模组和至少一个光源,所述透镜主体的第一端罩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光源外围,且罩设的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凸面相对设置。
13.其中,所述盲孔的轴线、所述第一凸面的轴线、所述第二凸面的轴线和所述透镜主体罩设的所述光源发出的中心光线重合。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提供的透镜模组,结构小巧便于安装,盲孔将光源的光线聚集,使盲孔中的光线到达透镜主体的第一凸面时为圆形光斑,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光源,经透镜主体对光线的光路调整后形成实际需求的角度将光线射出。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6.图1是本申请照明装置一实施方式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申请散热装置一实施方式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主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22.图7是图2中的基座一实施方式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图2中的基座一实施方式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申请遮挡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申请遮挡模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本申请遮挡模组一实施方式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是本申请照明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3是本申请照明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光路原理图;
29.图14是本申请照明装置又一实施方式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照明装置一实施方式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散热装置一实施方式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该照明装置10a包括散热装置20、近光led光源300、远光led光源302、和透镜模组40。其中,散热装置20包括基座200,基座200包括相背设置的上表面2000和下表面2002、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2004和第二侧面2006,第一侧面2004设置有凹槽2008。
32.具体地,上表面2000和凹槽2008靠近第二侧面2006的内壁分别用于安装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
33.具体地,近光led光源300安装于基座200的上表面2000,远光 led光源302安装于凹槽2008靠近第二侧面2006的内壁。
3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5,图3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主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透镜模组40位于远光led光源302的出射方向上,透镜模组40包括透镜主体42,透镜主体4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420和第二端422,第一端420设置有盲孔402,盲孔402靠近第二端422的内壁为第一凸面 404,第二端422远离第一端420的外表面为第二凸面406。该透镜模组 40区别于多个透镜组合的方式,其结构小巧尤其适用于安装空间较小的照明装置10a。
35.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透镜模组一实施方式的原理示意
图,当照明装置10a工作时,远光led光源302点亮,透镜模组40的盲孔402罩设在远光led光源302上,远光led光源 302的发光部位于盲孔402内,盲孔402将远光led光源302的矩形光光斑汇聚,使到达第一凸面404的光线呈现圆形的光斑,经透镜主体42 的折射后,光线从透镜主体42的第二端422射出。透镜模组40使远光 led光源302的光线在照明装置10a的远光模式下向正前方的方向射出,使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照射范围更广。
36.具体地,请再次参阅图6,第一凸面404一侧可理解为对应有第一透镜(未标示),第二凸面406一侧可理解为对应有第二透镜(未标示),盲孔402罩设在光源上,进而将光源的出射光线收集在盲孔402内,透镜主体42的侧壁具有一定厚度和弧度,使位于盲孔402的光源的光线均被透镜主体42的侧壁折射,透镜主体42的侧壁相当于全反射面,透镜主体42的侧壁和盲孔402将光源的光线汇聚,进而在盲孔402与第一透镜接触的一侧形成圆形光斑,透镜主体42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光源,使光源到达第一凸面404时呈现圆形光斑。进而,圆形光斑经第一透镜的聚光作用后变小,使光斑的亮度增强,进而第二透镜将光斑的光路进行调整,使光源的光线以近似平行光线射出。或者,在其他应用方式中,第二透镜将光斑进行扩散放大,其扩散角度与透镜主体42前端配置的聚光透镜(未标示)的尺寸相关,以使从透镜主体42的第二端 422出射的光线所形成的光斑尺寸在到达聚光透镜时与聚光透镜的尺寸接近相等或相同。
37.在另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当照明装置10a工作时,远光led光源 302和近光led光源300同时点亮,透镜模组40仍具有调整远光led 光源302的光线光路的作用,同时,近光led光源300对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做了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照明装置10a在近端位置的照度。
38.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透镜模组40,结构小巧便于安装,盲孔402将光源的光线聚集,使盲孔402中的光线到达透镜主体42的第一凸面404 时为圆形光斑,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光源,经透镜主体42的对光线的光路调整后形成实际需求的角度将光线射出。
39.进一步地,散热装置20使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 的热量尽快散出,降低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的发光效率的衰减速率,以使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能以较高功率工作,提高光照强度,降低因过温导致限制近光led光源300 和远光led光源302发光效率的概率,且延长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的使用寿命。
4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装置10a,其透镜模组40对远光led光源 302的光线进行调整,以使远光模式下照明装置10a的光线照射范围更广,且透镜模组40结构小巧便于安装,尤其适用安装空间较小的照明装置10a中,而远光led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300的热量可被散热装置20迅速排出,提高照明装置10a的使用寿命。
41.进一步地,盲孔402、第一凸面404和第二凸面406同轴设置。当盲孔402与第一凸面404和第二凸面406同轴设置时,有利于对光源的光线进行汇聚和整合,并经透镜主体42上第一凸面404和第二凸面406 后射出,使光源的光线不会因盲孔402和第一凸面404以及第二凸面406 位置偏差而发生较大的光路改变。
42.具体地,关于该透镜模组40,请结合参阅图3-图6,该透镜模组40 的第一凸面404和第二凸面406的曲率不同。由于要对盲孔402收集的光斑进行光路调整,第一凸面404对应的第一透镜将光线进行较大幅度的聚合,使光斑呈现半径较小的圆形的光斑,第二凸面406对应的第二透镜将光线进行调整,对圆形的光斑进行成像,第一凸面404和第二凸面406的
曲率变化有助于在光路调整时使光路出现较大幅度的转变。
43.可选地,第一凸面404的曲率是第二凸面406曲率的两倍及以上。因此,第一凸面404对应的第一透镜,其对光线的聚合作用大于第二凸面406对应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其主要作用是对第一透镜形成的圆形的光斑进行成像。第一凸面404的曲率是第二凸面406曲率至少两倍,以增强第一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使光线能够先集中后再经第二透镜调整后射出。
44.优选地,第一凸面404的焦点和第二凸面406的焦点重合,以使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对光线的光路调整达到最优状态。当第一凸面404的焦点与第二凸面406的焦点重合时,光线经第一透镜形成的光斑在进入第二透镜前的位置达到最佳位置,进而经第二透镜对光斑的成像效果达到最佳。
45.进一步地,盲孔402的内径在朝向第一凸面404一侧逐渐增大,盲孔402与第一凸面404平行的剖面图为圆环状,靠近第一凸面404一侧的盲孔402的剖面的圆环的直径逐渐增大,进而使设置在盲孔402远离第一凸面404一侧的光源的光线经盲孔402的不断反射后,在到达第一凸面404时变成圆形的光斑,以适用于不同形状比如矩形乃至异形的光源。
46.进一步地,盲孔402内径最大位置处的外侧壁设置有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固定件,固定件408上设置有固定孔4080,其中,固定件408形成透镜支架(未标示)。盲孔402内径最大的位置处其结构最稳固,在该位置处设置固定件408可使透镜模组40与其他装置固定时更加稳固,固定件408上的固定孔4080为透镜模组40预留了固定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可示待固定的其他装置的固定位置设置相应的固定孔4080,或者在固定件408上设置多种常用尺寸的固定孔4080以提高透镜模组40的适用性。
47.可选地,透镜支架、透镜主体42由透明材质一体注塑成型,透明材质包括聚碳酸酯。其中,聚碳酸酯具有高强度、高弹性系数、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高度透明性及自由染色性的优点。透明的材质可使光源的光线颜色不会产生色差,比如led光源或氙灯光源的颜色不会因透镜支架或透镜主体42的材质颜色而发生改变,避免光源色彩因透镜主体42和透镜支架的颜色而发生失真。
48.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上述透镜模组40可以和至少一个光源组成光源结构进行单独售卖,此时,透镜主体42的第一端420罩设在其中一个光源外围,且罩设的光源与第一凸面404相对设置。
49.具体地,透镜主体42的第一端420紧贴着光源,盲孔402罩设在光源上,光源完全被盲孔402形成的容置空间包围,以使光源发射的光线的收集效率达到最高。
50.具体地,盲孔402的轴线、第一凸面404的轴线、第二凸面406的轴线与光源发出的中心光线重合。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中,尽量多的光线不经过盲孔402的侧壁直接到达第一凸面404,以减少盲孔402对光线的光路的影响。
51.进一步地,照明装置10a还包括反光杯304,反光杯304罩设在近光led光源300的上方,且反光杯304对应远光led光源30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未标示),反光杯304、第一凸面404的焦点与第二凸面 406的焦点重合。近光led光源300的发出的光线经反光杯304的反射从反光杯304的开口向近端照射,以使照明装置10a切换为近光模式时,光线照射在近端。并且,反光杯304、第一凸面404的焦点与第二凸面 406的焦点重合,可使照明装置10a的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和近光 led光源300的光线从反光杯304的开口中射出,进而在反光杯
304的外侧汇聚并达到最优状态,使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在远光模式下对光线的补偿作用达到最强。
52.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当光源结构中包括如图1中所示的远光led 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300时,远光led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 300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透镜主体42的第一端420罩设在远光led光源302外围。其中,盲孔402的外侧壁具有与近光led光源 300的安装面平行的侧平面4020,以使得盲孔402不遮挡近光led光源 300发出的光线。
53.具体地,当近光led光源300设置的位置水平时,远光led光源 302射出的中心光线以偏离水平面向上的角度射出,且盲孔402的轴线、第一凸面404的轴线、第二凸面406的轴线与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中心光线重合,以使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照射视角更大。近光led 光源300所发射的光线经反光杯304反射,被反光杯304反射的光线,从透镜模组40的上方向透镜模组40的方向照射,则盲孔402的外侧壁的侧平面4020降低了透镜模组40的高度,减少了对远光led光源302 所发射的光线的遮挡,当透镜模组40透明时,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经透过侧平面4020时,其光路不会发生改变,进而减少了近光led 光源300所发射的光线的损失。
54.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7和图8,图7是图2 中的基座一实施方式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的基座一实施方式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散热装置20还包括热管202、散热鳍片204和散热风扇206。其中,热管202位于热管容置槽2010内。多个散热鳍片204设置于基座200的下表面2002,散热风扇206位于下表面 2002一侧且与多个散热鳍片204相邻设置,且凹槽2008的底壁对应散热风扇206的位置设置有贯通下表面2002的至少一个孔洞20020。其中,从仰视视角所看到的孔洞20020对应的位置即为凹槽2008的底壁。
55.具体地,当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点亮时,光源的热量通过热管202向基座200的外侧迅速传递,散热鳍片204也会接收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以及热管202向外传递的热量,且多个散热鳍片204之间具有间隔的空隙,在散热风扇206的作用下,散热风扇206所吹出的气流自基座200下表面2002的孔洞20020 向上,作用在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上,并经基座200 的上表面2000反射,从下至上完整作用在整个发热空间内,热量经热管202和散热鳍片204向外侧发散,携带热量的气流从散热鳍片204之间的间隙迅速排出,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5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20,通过散热风扇206的气流充分作用在发热源上后,并且经热管202和散热鳍片204将热量导出,并通过散热鳍片204将散热风扇206的气流从散热鳍片204之间排出,以使散热装置20内部的热量尽快排出,进而降低了发热源自燃的风险。
57.具体地,凹槽2008连通上表面2000,基座200的上表面2000和凹槽2008靠近第二侧面2006的内壁之间形成夹角为钝角。即以上表面 2000为参照平面时凹槽2008不垂直于上表面2000,当上表面2000水平设置时,凹槽2008靠近第二侧面2006的内壁与上表面2000呈钝角,设置在凹槽2008内的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经过透镜模组40后,以向上的角度射出,以便照明装置10a在远光模式下照射范围更广。
58.进一步地,热管容置槽2010和热管202为u型。其中,热管202 可为轴对称结构,热管容置槽2010对应热管202的结构设置。热管202 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并
且,u型结构将发热的光源除光线出射的位置露出外,其余方向均包围,以使热管202对发热光源散热效果达到最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热管202也可为非对称结构,示热管202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来决定热管202的形状。
59.具体地,热管202内设置有密闭的空腔(未标示),空腔内填充冷却液,且空腔的内壁设置毛细芯层(未标示)。热管202内采用相变散热方式及毛细结构传输的原理,冷却液吸纳于空腔内壁的毛细芯层中,当光源发光产生热量时,空腔上侧壁靠近光源的部位受热升温,吸附在该部位毛细芯层的冷却液吸热气化,气化的冷却液从毛细芯层中溢出,流向空腔的其余部位。同时,由于散热鳍片204和散热风扇206在热管 202的另一面产生了空气对流,降低了空腔下侧壁的温度,所以气化的冷却液在低温的空腔下侧壁部位放热冷凝液化,液化后的冷却液被吸纳入空腔下侧壁的毛细芯层中,并促进空腔下侧壁周围的冷却液流向空腔上侧壁。从而完成一个散热冷却循环。
60.可选地,可选择变温性质的热管202,使得冷凝段的热阻随加热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加热量的减少而增加,这样可使热管202在加热量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蒸汽温度变化极小,以提高散热效果。
61.进一步地,热管202中间区域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光源安装槽 2012,且光源安装槽2012的底部高于热管202的上表面2000,或者,光源安装槽2012的底部与热管202的上表面2000齐平,以使得近光led 光源300跨接安装于热管202的上表面2000。近光led光源300设置在u型热管202中分线的上方,近光led光源300与热管202之间具有间隙或接触,近光led光源300作为发热源,其位置靠近热管202 且位于u型热管202的中线位置处,使近光led光源300的热量通过 u型热管202的弯折处尽快向外侧散出。
62.进一步地,该散热装置20还包括热管固定件208,该热管固定件 208位于热管202除中间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上表面2000,用于固定热管202的位置。其中,热管固定件208对应u型热管202的两个分支,以热管202的中分线为界两边各设置一个热管固定件208,且热管固定件208不影响热管202的中间区域,进而不会影响光源的安装位置以及光线的出射位置。
63.进一步地,热管固定件208与基座200夹持热管202,且与基座200 固定,以使热管202被固定在基座200上,进而降低因振动导致的热管 202偏移甚至破裂的概率,以提高热管202的稳定性,进而适用于颠簸的环境。
64.具体地,热管固定件208包括与其对应位置处的热管容置槽2010 形状相同的第一部分2080、以及自第一部分2080的侧面水平延伸的第二部分2082,基座200的上表面2000对应第二部分2082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槽2014,其中,第一部分2080位于热管容置槽2010内,第二部分 2082位于固定槽2014内,且与固定槽2014固定连接。
65.具体地,热管固定件208的第一部分2080对应热管容置槽2010覆盖热管202的表面且位于热管容置槽2010内,第一部分2080填充热管容置槽2010以使热管容置槽2010的表面相对平整,且第一部分2080 可保护热管202的表面,以降低热管202表面发生碰撞后刺穿或破裂的概率。热管固定件208的第二部分2082对应固定槽2014,在固定后位于固定槽2014内,通过第二部分2082上的通孔(未标示)利用螺栓与基座200进行固定,以紧密夹持热管202使热管202连接稳固,且便于更换和维护热管202,同时适用于对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比如汽车或机车的照明装置上。
66.进一步地,请结合图7和图8,光源安装槽2012与凹槽2008的靠近第二侧面2006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区(未标示),散热风扇206覆盖间隔区,且基座200对应间隔区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降噪出风口2016。
67.具体地,该降噪出风口2016贯穿基座200的底部,其位置设置在安装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之间,取两者之间的位置可减少气流的流动距离,提高气流流出的效率,降低因气流流动导致的噪音。当散热风扇206吹出的气流作用在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 光源302后,携带有热量的气流从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 302之间的降噪出风口2016尽快流出,既提高了散热效率又降低了气流流动导致的噪音。
68.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散热鳍片204为v型,且从第二侧面2006一侧向相邻的第三侧面2020或第四侧面2022延伸,或者,从第三侧面2020 向相对的第四侧面2022延伸。具体地,靠近第一侧面2004的散热鳍片 204呈对称设置的v型结构,靠近第一侧面2004的散热鳍片204在基座200的底部中间的位置,除了辅助散热的效果,还具有加强底部结构,使基座200整体结构更加可靠稳定。靠近第二侧面2006的散热鳍片204 一端与第二侧面2006垂直,另一端向相邻的第三侧面2020或第四侧面 2022延伸,以使散热鳍片204排布在基座200的侧面。从仰视视角看散热鳍片204时,散热鳍片204呈轴对称结构,且散热鳍片204上间隔设置有加强结构(未标示),以提高基座200和散热鳍片204的结构强度,使基座200和散热鳍片204更加稳定能够适用于振动幅度较大的环境。
69.进一步地,靠近第三侧面2020和第四侧面2022的散热鳍片204的高度大于其他位置处的散热鳍片204的高度,以在散热鳍片204上形成散热风扇安装槽2024,散热风扇206固定设置于散热风扇安装槽2024 内。即图7中大虚线框圈出的位置外侧的散热鳍片204的高度大于其内侧的散热鳍片204的高度,散热风扇安装槽2024给散热风扇206提供了容置空间,进而在散热风扇206安装后,使基座200底部相对平整,以使整个散热装置20水平设置后更加平稳。
70.可选地,基座200和散热鳍片204通过压铸的方式一体成型。通过开设对应的模具,利用压铸的方式形成基座200和散热鳍片204的整体结构。上述方式与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相比,一体成型的基座200和散热鳍片204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且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减少了配件的数量降低因工艺造成的误差,当散热装置20的需求量较大时还能减少生产成本。
71.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散热装置20还包括安装板210 该安装板210固定设置于基座200的第一侧面2004的外边缘,安装板 210中间设置有开口(未标示),且安装板21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未标示)。其中,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所发出的光线从开口中透过,该安装板210上安装孔为其他装置提供了安装孔位。
72.具体地,安装板210每个顶角位置处的安装孔位,预留了将整个照明装置10a或散热装置20固定在车体或电线杆上的固定位置。
73.进一步地,散热装置20还包括电气安装座212,该电气安装座212 用于容置控制线路板(未标示)以及接线端子等,电气安装座212位于基座200的第二侧面2006并与基座200的下表面2002固定。
74.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当照明装置10a应用于机车上时,电气安装座212靠近车内的电源设置,电气安装座212内的控制线路板从车身得电,进而给散热风扇206,远光led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300供电。
75.在另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当照明装置10a应用于场地照明时,电气安装座212靠近电线杆内的电源设置,电气安装座212内的控制线路板具有电压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散热风扇206,远光led 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300供电。
76.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照明装置10a还包括遮挡模组50,遮挡模组50,位于透镜模组40远离远光led光源302的方向上,用于遮挡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光线。其中,照明装置10a工作时,远光 led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300同时点亮,当照明装置10a切换至近光模式时,遮挡模组50遮挡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光线,当照明装置10a切换至远光模式时,遮挡模组50未遮挡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光线。
77.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遮挡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遮挡模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遮挡模组50 包括固定座500、遮光板502、线圈504、磁性推杆506、弹性件508。遮光板502与固定座500枢接,磁性推杆506插置于线圈504内部,且线圈504固定设置于固定座500上,磁性推杆506的一端位于线圈504 内,磁性推杆506的另一端位于线圈504外部且与遮光板502固定连接,且磁性推杆50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5060,弹性件508位于第一抵持部5060与线圈504之间外露的磁性推杆506的外围。
78.具体地,当线圈504通电时,线圈504产生的磁场带动磁性推杆506 的另一端靠近线圈504,磁性推杆506带动遮光板502旋转,以使得遮光板502未遮挡远光led光源302所发出的光线,当线圈504未通电时,磁性推杆506的另一端在弹性件508的作用下远离线圈504,磁性推杆 506带动遮光板502旋转,以使得遮光板502回到原先的位置遮挡远光 led光源302所发出的光线。
79.具体地,遮光板502至少部分对应安装板210上的开口,通过线圈 504产生的磁场带动磁性推杆506设有第一抵持部5060的一端靠近线圈504运动,以使遮光板502被第一抵持部5060带动后向靠近线圈504的方向移动,进而不遮挡远光led光源302所发出的光线,当磁性推杆 506设有第一抵持部5060的一端靠近线圈504运动时,弹性件508还对磁性推杆506的运动做了一定的缓冲。当线圈504失电后,磁性消失,弹性件508伸展后推动磁性推杆506即可将遮光板502推回至遮挡远光 led光源302的位置,无需其他动力装置将遮光板502送回原先位置,整个遮挡模组5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80.可以理解地,当接入电源后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 同时亮起,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经反光杯304的反射从反光杯304 的开口向近端照射且遮挡模组50将远光led光源302遮挡,则照明装置10a为近光模式。当用户选择切换为远光状态时,则调整遮挡模组50 的位置,使遮挡模组50不遮挡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经透镜模组40的光线校准后射出,进而使照明装置10a 切换为远光模式,且近光led光源300仍保持工作状态,对远光模式下照明装置10a近端的光线做一定的补偿,提高远光模式下照明装置10a 照射范围近端的光照强度,使照明装置10a处于远光模式下时,当照射距离在1千米时仍具有1200lux的照度。
81.可以理解地,通过遮挡模组50可以较为方便的实现远近光模式切换,无需通过改变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的工作状态来实现远近光模式切换,减少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 的断开与闭合的次数,以降低因多次点亮或熄灭导致近光led光源300 和远光led光源302损坏的概率。
8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遮挡模组50,通过线圈504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带动磁性推杆506
向靠近线圈504的方向运动,以使遮光板502不遮挡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线圈504失电后弹性件508将磁性推杆506推回原先位置,以使遮光板502将光源的光线遮挡,整个遮挡模组50简单且遮光板502的位置切换快速而便捷。
83.具体地,弹性件508为弹簧,弹性件508用料简单成本低,在制作遮挡模组50时配件的供应有保障。
84.可选地,在靠近第一抵持部5060方向上,弹簧的内径逐渐降低。第一抵持部5060为圆形,弹簧靠近第一抵持部5060的一端的内径小于等于第一抵持部5060的内径。弹簧向远离第一抵持部5060的一端内径逐步增大,且与固定座500抵持。弹簧与固定座500抵持的一端内径较大,相较于等内径的弹簧,在多次形变后不易发生移位和变形,进而提高遮挡模组50的可靠性。
85.具体地,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遮挡模组一实施方式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遮光板502包括依次连接的遮光部5020、连接部5022 和固定部5024。其中,固定部5024包括第一主体部50240以及自第一主体部50240两侧向磁性推杆506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0242。遮挡模组50还包括固定轴510,固定轴5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延伸部50242 固定连接,且其中间位置与磁性推杆5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遮光部5020 对应远光led光源302出射光线的位置,连接部5022将固定部5024 以及遮光部5020连接。遮光板502的遮光部5020与固定部5024之间分开,而非一体结构,进而遮光板502更容易塑型。遮光板502的固定部5024上的第一延伸部50242与固定轴510固定连接,固定轴510可被磁性推杆506带动,进而随着磁性推杆506的运动,与固定座500枢接的遮光板502可相应转动。
86.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9-图11,当磁性推杆506向靠近线圈504的一侧运动时,即磁性推杆506沿图9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时,固定轴 510也会随磁性推杆506的移动,向箭头a的方向移动,进而与固定轴 510固定连接的遮光板502被固定轴510带动后绕固定座500上的b点转动,进而遮光部5020转动至如图10所示的位置,整个运动过程快速而高效。
87.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11,磁性推杆506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二抵持部5062,第二抵持部5062相对第一抵持部5060远离弹性件508,第一抵持部5060与第二抵持部5062之间形成卡槽(未标示),固定轴510 卡接于卡槽内。第一抵持部5060和第二抵持部5062夹持固定轴510,当线圈504或磁性推杆506发生故障后便于维护,无需拆卸遮光板502 和固定轴510,只需更换线圈504或磁性推杆506即可。
88.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一抵持部5060和/或第二抵持部5062为凸环,凸环状的第一抵持部5060和第二抵持部5062相对的表面为弧形,凸环状结构的第一抵持部5060和第二抵持部5062在与固定轴510装配组合时,固定轴510更容易卡接进第一抵持部5060和第二抵持部5062 之间,使装配过程更加便捷。
89.在另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一抵持部5060和/或第二抵持部5062为圆环,圆环状的第一抵持部5060和第二抵持部5062相对的表面平整,表面平整的第一抵持部5060和第二抵持部5062在卡接固定轴510时,可使固定轴510与第一抵持部5060和第二抵持部5062的连接更加牢固。
90.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1,固定座500包括箱体5000以及与箱体5000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002,固定板5002自箱体5000的一侧垂直延伸。其中,箱体5000用于容纳线圈504,且箱体5000对应磁性推杆506的位置设置有过孔50000,磁性推杆506透过过孔50000插
置于线圈504内。固定部5024与固定板5002枢接,且固定板5002相对遮光板502靠近远光led光源302,固定板5002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50020,以使得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二凹槽 50020。
91.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11,固定板5002固定设置于安装板210上。安装板210上预留的部分安装孔可用于将固定板5002固定在安装板210上,以使固定座500通过固定板5002与安装板210连接,进而将遮挡模组50与安装板210固定在一起,以使遮挡模组50即使在振动幅度较大的环境下仍保持连接的可靠性。
92.进一步地,遮光板502的遮光部5020在线圈504不通电时,至少部分对应固定板5002上边缘的第二凹槽50020处,将远光led光源302 的光线遮挡,当线圈504通电后遮光板502的遮光部5020将第二凹槽 50020位置露出,远光led光源302所射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凹槽50020 射出。
93.进一步地,固定板5002靠近磁性推杆506一侧设置有向磁性推杆 506一侧延伸的两个第二延伸部50022,每个第二延伸部50022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延伸部50242至少部分贴合。遮挡模组50还包括枢接轴 512,其两端分别与贴合的第一延伸部50242和第二延伸部50022枢接。
94.具体地,第一延伸部50242和第二延伸部50022上均设有通孔(未标示),枢接轴512插置于第一延伸部50242和第二延伸部50022上的通孔内,当固定轴510随磁性推杆506运动时带动遮光板502移动,遮光板502上固定部5024的第一延伸部50242位置处便会绕枢接轴512 转动。
95.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枢接轴512包括u型的第二主体部5120以及自第二主体部两端延伸出的枢接部5122,枢接部5122穿设其对应位置处相互贴合的第一延伸部50242和第二延伸部50022。u型的第二主体部5120整体设置在固定座500的箱体5000上,以使枢接轴512更加稳固,枢接部5122穿设在第一延伸部50242和第二延伸部50022上的通孔内,使遮光板502上固定部5024的第一延伸部50242位置处绕枢接部5122转动。
96.优选地,遮光部5020为弧形,由于遮光部5020与固定部5024为非一体的结构,对遮光部5020的塑型也更加简易,可对应反光杯304 的形状将遮光部5020塑造成相应的弧形结构,弧形的遮光部5020即能遮挡远光led光源302射出的大部分光线,其弧形的边缘处还能透过部分光线补偿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以提高近光模式下照明装置10a 的照度。
97.可选地,在弧形的遮光部5020靠近远光led光源302的一侧设置反光材料,以使远光led光源302射出的经遮光部5020反射至反光杯 304,经反光杯304反射后补偿近光模式下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以进一步提高近光模式下照明装置10a的照度。
98.在一应用方式中,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照明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该照明装置10b包括光源组件32和遮挡模组50。其中,该遮挡模组50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光源组件 32包括分别安装于不同平面上的远光led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 300。具体地,照明装置10b工作时,远光led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300同时点亮,当照明装置10b切换至近光模式时,遮挡模组50遮挡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光线,当照明装置10b切换至远光模式时,遮挡模组50未遮挡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光线。该照明装置10b具备上述远光led光源302和近光led光源300以及遮挡模组50的结构特征,其中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在赘述。
9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装置10b工作时远光led光源302和近光 led光源300同时点亮,利用遮挡模组50的位置变化来控制照明装置 10b远光和近光模式的切换,切换简单方式且无需将远光led光源302 和近光led光源300反复点亮或熄灭,降低光源损坏的概率,且近光 led光源300在远光模式下可对远光进行补偿,提高照明装置10b在远光模式下的照度。
100.具体地,远光led光源和近光led光源300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当近光led光源300设置的位置水平时,远光led光源302 射出的中心光线以偏离水平面向上的角度射出,且盲孔402的轴线、第一凸面404的轴线、第二凸面406的轴线与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中心光线重合,以使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照射视角更大。
101.进一步地,照明装置10b也包括反光杯304,反光杯304罩设在近光led光源300的上方,且反光杯304对应远光led光源30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近光led光源300经反光杯304反射的光线以及远光led 光源302发出的光线从开口中射出。近光led光源300的发出的光线经反光杯304的反射从反光杯304的开口向近端照射,以使照明装置10b 切换为近光模式时,光线照射在近端。
102.进一步地,反光杯304靠近开口的区域包括连续的第一倾斜面(未标示)、第二倾斜面3042和第三倾斜面3044,第三倾斜面3044的一侧边缘形成开口的上边缘,且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3042和第三倾斜面3044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依次降低。
103.具体地,反光杯304一体成型,反光杯304上的第一倾斜面处已经靠近反光杯304的开口位置,第一倾斜面处不对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起到反射作用,而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3042的接触位置形成加强结构,以提高反光杯304的结构稳定性,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3042 和第三倾斜面3044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梯度下降,每个倾斜面之间连接处可加强反光杯304的结构。
104.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三倾斜面3044的一侧边缘形成开口的上边缘,且第三倾斜面3044为矩形进而反光杯304的开口为直线,则照明装置10b处在远光模式或近光模式下,照明装置10b所照射的光线打在任一平面上时,光线照射范围的上表面为一条直线,以适用如动车高铁等轨道交通工具,由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视角主要集中于正前方。因此,对于轨道交通工具将光线照射范围的上表面设置为直线为更优选的方式。
105.在另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三倾斜面3044的一侧边缘形成开口的上边缘,且第三倾斜面3044为圆弧状进而反光杯304的开口为弧线,则照明装置10b处在远光模式或近光模式下,照明装置10b所照射的光线打在任一平面上时,光线照射范围的上表面向上发散,以适用于如汽车等公路交通工具,由于公路交通工具的视角,尤其是远光模式下需要将视角尽量发散,以增加照射范围,观测更大范围内的物体。因此,对于公路交通工具将光线照射范围的上表面设置为弧线为更优先的方式。
106.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11,遮光板502包括依次连接的遮光部 5020、连接部5022和固定部5024,固定部5024与固定座500枢接,遮光部5020远离固定部5024的上边缘在同一平面上、以及反光杯304的开口的上边缘在同一平面上。
107.具体地,当光线从反光杯304的开口内侧向外侧照射时,遮光部5020 的上边缘和反光杯304开口的下边缘的投影为一条直线,进而从反光杯 304开口射出的光线照射在墙面上时形成的照射范围为一个近似矩形,其上下两条边与遮光部5020的上边缘和反光杯
304开口的下边缘对应,呈现直线。该应用方式优选适用于动车高铁等轨道交通工具。
108.可选地,遮光部5020的横向尺寸小于反光杯304的开口下边缘的横向尺寸。遮光部5020能遮挡远光led光源302射出的大部分光线,当照明装置10b处于近光模式时,遮光部5020的横向尺寸小于反光杯 304的开口下边缘的横向尺寸,远光led光源302的部分光线通过遮光部5020的两侧对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做了补偿,以提高照明装置 10b在近光模式下的照度。
109.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2,照明装置10b还包括透镜模组40和主透镜306。
110.具体地,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照明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光路原理图,透镜模组40位于远光led光源302的出射方向上,且相对遮挡模组50靠近远光led光源302,主透镜306位于遮挡模组50远离透镜模组40一侧,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302发出的光线通过主透镜306射出。
111.具体地,图13仅仅是示意性地给出了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经透镜模组40后到达主透镜306的光路变化,请结合参阅图1-图6,其中,主透镜306靠近透镜模组40的一侧为光线接收面3060,主透镜306背离透镜模组40的一侧为光线出射面3062,盲孔402设置在远光led光源302上,进而将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收集在盲孔402内,经透镜主体42对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的光路调整后,远光led光源302 的光线完全照射在主透镜306的光线接收面3060,也就是说,从透镜主体42出射的光线在到达主透镜306时处于主透镜306的光线接收面3060 之内,主透镜306再将入射光线进行聚集以调整入射光线的光路。
112.进一步地,近光led光源300所发射光线经反光杯304反射后,从反光杯304反射的光线边缘之间的宽度小于等于主透镜306的光线接收面3060的宽度,也就是说从反光杯304出射的光线的边缘在到达主透镜306时处于主透镜306的光线接收面3060之内,主透镜306再将入射光线进行聚集以调整入射光线的光路。
113.优选地,第一凸面404对应的第一透镜、第二凸面406对应的第二透镜、主透镜306以及反光杯304共焦点,以使远光led光源302的光线经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后到达主透镜306,以及近光led光源300的光线经过反光杯304后到达主透镜306时,所有主透镜306的光线接收面3060一侧入射的光线照射在光线接收面3060上。
114.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在远光模式下,主透镜306将远光led光源经透镜模组40射出的光线聚集,调整为近似平行的光线从主透镜306 的光线出射面3062射出,以适用于车载照明系统。
115.在另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在远光模式下,主透镜306将远光led光源经透镜模组40射出的光线聚集,并在主透镜306的光线出射面3062 的一侧汇聚成一个点后再发散射出,以适用广场照明系统。
116.可选地,主透镜306靠近透镜模组40的一侧设置有复眼结构(未标示),主透镜306背离透镜模组40的一侧为凸面。主透镜306的光线接收面3060一侧的复眼结构用于更有效的调整光线接收面3060一侧入射光线的光路。光线出射面3062一侧为凸面,其曲率示实际需求而定,进而对光线起到聚集的作用,以使近光led光源300和远光led光源 302的光线按照实际需求的角度射出。
117.综上,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照明装置又一实施方式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参阅图1,将上述照明装置10b和散热装置20 进行整合即可形成如图14所示的照明
装置10a,该照明装置10a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且远近光模式切换简便。
118.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