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图案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7463发布日期:2021-06-01 23:2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图案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良的图案灯。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图案灯,对光学镜组的位置摆放不够恰当,对透镜和菲林片的固定不牢固导致组合透镜折射角度不良,最终导致损光过多使光源通过透镜和菲林片投影出来的图案有雾化现象,造成图案不够清晰,亮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图案灯的固定装置过于繁琐,大多需要使用螺钉装配,而导致装配效率低。因此,设计一种图案灯,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案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图案灯的投影图案不清晰,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图案灯,包括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体设有光学镜组、底座、上盖,所述的光学镜组沿光路依次设置有聚光透镜组和成像透镜组和双面镜,所述底座和上盖内壁均设有固定槽,底座和上盖通过卡扣形式耦合使其内壁的固定槽固定光学镜组。

进一步,所述的聚光透镜组沿光路依次为光源、透镜一、透镜二,光源发出光后经过透镜一与透镜二的聚光准直后出射至成像透镜组上,所述成像透镜组沿光路依次为菲林片、透镜三、透镜四,所述光源固定在光源板上,来自聚光透镜组的光均匀的照射在菲林片的图案上,透镜三与透镜四将菲林片的图案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最后根据光学成像原理由双面镜反射出去。

进一步,所述的透镜一、透镜二、透镜三、透镜四为平凸透镜,透镜一和透镜三的平面朝向光源板,透镜二和透镜四的曲面朝向光源板,且菲林片一面有黑色丝印,此面朝向透镜三的平面端,双面镜的反光面(有保护膜的面即为反光面)与透镜四平面端相向且斜放置。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左端呈半圆筒状,右端呈直角梯形状,所述底座外壁边缘设有4个卡槽,最左端设有2个卡钩二,底座右端斜面上设有2个对称卡槽二,底座左端内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呈半圆形的固定槽一、固定槽二、固定槽五、固定槽三、固定槽四,固定槽五内设有两个对称的弧状孔。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呈半圆筒状,外壁边缘设有与底座卡槽位置相对应的4个卡钩,左侧设有卡钩三,其内壁设有与底座固定槽一、固定槽二、固定槽三、固定槽四位置相对应的上固定槽一、上固定槽二、上固定槽三、上固定槽四和与固定槽五位置相对应的圆弧孔。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槽一、固定槽二、固定槽三、固定槽四依次固定透镜一、透镜二、透镜三、透镜四,所述菲林片从圆弧孔放入后由固定槽五固定,所述双面镜背部点胶固定于底座右端斜面上。

进一步,所述的灯体还设有散热器,光源板背部均匀涂满导热硅脂与散热器紧贴,同时散热器和光源板被卡钩二与卡钩三所卡住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菲林片和双面镜材质均为玻璃。

进一步,所述的透镜一、透镜二、透镜三、透镜四材质为pmma,尺寸为20mm-27.6mm。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和上盖材质为pc塑料材质,所述的散热器为金属材质一体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形成一套光路结构,对透镜和菲林片的位置摆放、光路固定结构设置,使光源的出光效果最大化和解决组合透镜折射角度设计不良,导致损光过多,使菲林片上的图案投影出具有亮度高,清晰度高的特点,且设计简便,同时可以通过更换菲林片达到投影出不同的图案。

卡扣结构能使图案灯的光路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且减少螺钉装配时的繁琐性,增加了装配效率,散热器不仅具备散热功能还具有对光源板的压片作用,使光源板稳定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图案灯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案灯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案灯的底座和上盖耦合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案灯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案灯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案灯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上盖;3、光学镜组;4、卡槽;5、卡钩;6、散热器;11、固定槽一;12、固定槽二;13、固定槽三;14、固定槽四;15、固定槽五;16卡槽二;17、卡钩二;21、上固定槽一;22、上固定槽二;23、上固槽三;24、上固定槽四;25、圆弧孔;26、卡钩三;30、光源板;31、透镜一;32透镜二;33、透镜三;34、透镜四;35、菲林片;36双面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端”、“右端”、“外壁”、“内壁”、“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改良的图案灯,包括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体设有光学镜组3、底座1、上盖2,所述的光学镜组3沿光路依次设置有聚光透镜组和成像透镜组和双面镜36,所述底座1和上盖2内壁均设有固定槽,底座1和上盖2通过卡扣形式耦合使其内壁的固定槽固定光学镜组3。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参照图6所述的聚光透镜组沿光路依次为光源、透镜一31、透镜二32,所述成像透镜组沿光路依次为菲林片35、透镜三33、透镜四34,所述光源固定在光源板30上,由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透镜一31和透镜二的聚光准直后均匀的照射在菲林片的图案上,菲林片的图案经过透镜三和透镜四的折射后根据光学成像原理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最后由双面镜反射投影出去,在正投1~2m的路面时可形成直径为1~2m的清晰图案。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请参阅图4~5,所述的透镜一31、透镜二32、透镜三33、透镜四34为平凸透镜,透镜一31和透镜三33的平面朝向光源板30,透镜二32和透镜四34的曲面朝向光源板30,且菲林片35一面有黑色丝印,此面朝向透镜三33的平面端,双面镜36的反光面(有保护膜的面即为反光面)与透镜四34平面端相向且斜放置,聚光透镜组与成像透镜组均位于同一光轴上。

所述的聚光透镜组的透镜一,透镜二均为直径15.5mm,高4.3mm,焦距为20mm的耐高温玻璃平凸透镜,所述成像透镜组的透镜三,透镜四均为直径16mm,高5mm,焦距为14mm,材质为耐候性好,透光率高的pmma的平凸透镜。

透镜一距离光源10mm,透镜二距离光源24mm,菲林片距离光源31.5mm,透镜三距离菲林片为1.6mm,透镜四距离透镜三20mm,双面镜24倾斜45度角放置于透镜四的右侧,所述的光源与透镜的距离均指光源到透镜的平面端之间距离。通过使用固定的焦距组合和位置摆放使得的出光效果最大化和减少角度不佳导致的损光率。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的底座1左端呈半圆筒状,右端呈直角梯形状,所述底座1半圆筒状左端外壁边缘设有4个卡槽4,底座最左侧设有2个卡钩二17,底座1直角梯形状右端斜面上设有2个卡槽二16,底座1左端内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呈半圆形的固定槽一11、固定槽二12、固定槽五15、固定槽三13、固定槽四14,所述固定槽五15内有两个对称的弧状孔用于安放方形菲林片35的两个角。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的上盖2呈半圆筒状,外壁边缘设有与底座1的卡槽4位置相对应的4个卡钩5,左侧设有卡钩三26,其内壁设有与底座1的固定槽一11、固定槽二12、固定槽三13、固定槽四14位置相对应的上固定槽一21、上固定槽二22、上固定槽三23、上固定槽四24和与固定槽五15位置相对应的圆弧孔25。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参考图3,所述的固定槽一11、固定槽二12、固定槽三13、固定槽四14配合上固定槽一21、上固定槽二22、上固定槽三23、上固定槽四24形成圆形的固定槽依次固定透镜一31、透镜二32、透镜三33、透镜四34,所述双面镜36由卡槽二16所固定,菲林片35由圆弧孔25放入后,由圆弧孔25固定槽五15共同固定菲林片35,双面镜36背部点胶且被2个卡槽二共同固定于底座1直角梯形状右端的斜面上。底座1和上盖2耦合后可以牢固的固定光学镜组与光学镜组的合适位置摆放。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的灯体还设有散热器6,光源板30背部涂满均匀的现有材料导热硅脂紧贴散热器6使得光源发光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传导到散热器上,同时散热器6和光源板30被卡钩二17与卡钩三26所卡住固定,使得散热器6与光源板30能牢固贴合在一起,散热器6同时也起到了压片作用将光源板30与聚光透镜组与成像透镜组位于同一光轴上。灯具安装后牢固可靠,整体整洁,同时卡扣结构使得灯具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的菲林片35和双面镜36材质均为玻璃。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的透镜一31、透镜二32、透镜三33、透镜四34尺寸为20mm-27.6mm,材质为pmma具有透光性好、耐高温、抗老化和防爆等功能。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所述的底座1和上盖2材质为pc塑料材质具有高冲击强度、使用温度范围广,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等优点,所述的散热器6为金属材质一体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卡槽4、卡钩5、卡钩二17、卡钩三26,安装时光源板30背部均匀涂满导热硅脂与散热器6贴合,而后散热器6和光源板30由底座1的卡钩二17卡住散热器6上的凹槽,把散热器和光源板均固定在底座上,代替传统的螺钉固定,减少螺钉固定的繁琐性,使散热器不仅具备散热的作用同时也对光源板起着压片作用。透镜一31、透镜二32、透镜三33、透镜四34放入底座1对应的固定槽中,对上盖2稍微施加压力使卡钩5卡住底座1的卡槽4,实现上盖与底座的耦合,同时上盖2的卡钩三26也卡住散热器6和光源板,上盖2中的固定槽与底座的固定槽配合固定透镜一31、透镜二32、透镜三33、透镜四34,卡扣结构的使用使得底座1和上盖2和散热器6的装配时不需要使用螺钉安装,形成的整体结构牢固可靠,进而解决了传统螺钉装配的繁琐性,提高了装配效率。

菲林片由圆弧孔25放入,圆弧孔25配合固定槽五25共同固定菲林片35,双面镜36由底座1两个卡槽二16所固定,透镜和菲林片的位置摆放、且光路固定结构设置,使光源的出光效果最大化和解决组合透镜折射角度设计不良,导致损光过多,使菲林片上的图案投影出具有亮度高,清晰度高的特点,且设计简便,同时可以通过更换菲林片达到投影出不同的图案。

本实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在此不做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本实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新型,凡在本实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