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4362发布日期:2021-06-04 18:4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


背景技术:

2.应用于教室内的灯具由早期的荧光灯管发展到如今的led时代,多数采用led日光灯管更换原有的荧光灯,或者采用多条led灯条放置于一模型内,前置扩散板,由于led直下式发光,光强较强,很难达到出光均匀舒适防眩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结构设计轻薄牢固美观,安装快速方便,光照均匀,使整个教室处于明亮的环境。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包括散热体、led光源灯条和导光体,所述散热体为一体式的空心条状设计,所述散热体的靠所述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的中心的一侧的中部设有导光体放置槽,所述散热体的靠所述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的中心的一侧的下部设有格栅放置槽,所述散热体分为前后左右四个部分,形成长方形的框架,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为所述框架的长边,左右部分的散热体为框架的短边,所述框架的转角处由转角体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的顶部固定于天花板上。
5.所述led光源灯条紧贴设置在所述导光体放置槽中贴近所述散热体的一侧,所述导光体设置在所述前后左右四个部分的散热体的导光体放置槽形成的方形空间中。
6.可选的,只在所述前后两部分的散热体的导光体放置槽中设置有所述led光源灯条。
7.所述前后左右四个部分的散热体的格栅放置槽形成的方形空间中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形成条形格或者方形格。
8.所述每条散热体的两端都设有堵头,进一步的,所述堵头与所述转角体设计为一体式。
9.所述导光体包括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光膜,所述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光膜按照由下往上的次序紧贴设置。
10.所述散热体的上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通过所述滑动槽、螺栓和螺母与其上方的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为2个。
11.所述2个固定支架的中间处设置有电源支架板,所述电源支架板通过所述滑动槽、螺栓和螺母与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固定连接。
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上部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上扣的碗形,所述防护罩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吊杆的上部或/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天花板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散热体采用一体式的空心条状设计,且散热体又形成灯体的框架,使其外观轻薄美观,安装快速方便;由于led光源灯条侧面放置于散
热体内,通过先横向再垂向的发光方式,降低了部分光强,避免了蓝光通过扩散板直接传入到人眼中,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有约10%的光可从反光膜背面溢出,此部分光可照射在天花板上,使整个教室的环境更加舒适。
14.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左右方向的截面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左右方向的截面图局部放大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体结构示意图截面图。
19.图中:1,散热体;2,led光源灯条;3,扩散板;4,导光板;5,反光膜;6,格栅;7,转角体;8,固定支架;9,电源支架板;10,电源;11,吊杆;12、13,固定螺母;14,防护罩;15,滑动槽;16,导光体放置槽;17,格栅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见图1

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包括散热体1、led光源灯条2和导光体,所述散热体为一体式的空心条状设计,所述散热体的靠所述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的中心的一侧的中部设有导光体放置槽16,所述散热体的靠所述立体发光护眼教室灯的中心的一侧的下部设有格栅放置槽17,所述散热体分为前后左右四个部分,形成长方形的框架,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为所述框架的长边,左右部分的散热体为框架的短边,所述框架的转角处由转角体7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8,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吊杆11,所述吊杆通过固定螺母12、13与所述支架紧固连接,所述吊杆的顶部固定于天花板上;由于所述散热体采用一体式的空心条状设计,且散热体又形成灯体的框架,使其外观轻薄美观,安装快速方便。
21.所述led光源灯条紧贴设置在所述导光体放置槽中贴近所述散热体的一侧,所述导光体设置在所述前后左右四个部分的散热体的导光体放置槽形成的方形空间中,该设计通过先横向再垂向的发光方式,降低了部分光强,避免了蓝光通过扩散板直接传入到人眼中,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22.可选的,只在所述前后两部分的散热体的导光体放置槽中设置有所述led光源灯条,使其出光更加均匀。
23.所述前后左右四个部分的散热体的格栅放置槽形成的方形空间中设置有格栅6,所述格栅形成条形格或者方形格,格栅可以遮挡部分眩光。
24.所述每条散热体的两端都设有堵头,进一步的,所述堵头与所述转角体设计为一体式,以方便组装,并减少开模成本。
25.所述导光体包括扩散板3、导光板4和反光膜5,所述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光膜按照由下往上的次序紧贴设置,有约10%的光可从反光膜背面溢出,此部分光可照射在天花板上,使整个教室的环境更加舒适。
26.所述散热体的上部设置有滑动槽15,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通过所述滑动槽、螺栓和螺母与其上方的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为2个,以方便灯具的固定。
27.所述2个固定支架的中间处设置有电源支架板9,所述电源支架板通过所述滑动槽、螺栓和螺母与所述前后部分的散热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支架板上固定设有电源10,电
源设置在中心部位,使灯具整体的重心处于中心处,以方便灯具的固定。
28.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上部设有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为上扣的碗形,所述防护罩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吊杆的上部或/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防护罩还可以作为所述吊杆顶部的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吊杆固定在天花板上。
2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