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6933发布日期:2021-07-23 14:1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led灯是led灯具的一种,随着led技术的进一步成熟,led将会在居室照明灯具设计开发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21世纪的居室灯具设计将会是以led灯具设计为主流,同时充分体现节能化、健康化、艺术化和人性化的照明发展趋势,成为居室灯光文化的主导。在新的世纪里,led照明灯具必将会照亮每个人的居室,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成为灯具开发设计的一次伟大变革;

但是现有的家居用led照明灯在使用时,难以进行角度的调节,且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大大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且现有的led照明灯在使用时没有对灯光进行聚光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进行调节调整机构的角度,且达到实用不同需要的照明要求,大大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达到便于调整装置的高度,可以达到有效的聚光效果,且可以便于调节灯led灯照射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调整机构。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后表面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板靠近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竖板,两个所述固定竖板相对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旋转杆靠近中心处的两侧通过两个螺纹钉固定安装有连接u形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和第一螺纹杆,所述直流电机左侧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顶部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

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led灯罩,所述led灯罩的两侧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灯罩,所述led灯罩底部的两端均通过辅助板活动连接有led灯,两个所述活动灯罩的后表面均活动嵌设有活动杆,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杆的左侧旋转连接有第三螺纹杆,另外一个所述活动杆的右侧旋转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相对一侧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套。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部的右侧,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后座轴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顶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的齿牙与第二锥形齿轮上的齿牙相啮合,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螺纹套杆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连接u形块的顶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齿牙与第一齿轮上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开设有与旋转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交流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led灯罩通过固定钉固定连接在连接u形块的底部,两个所述活动灯罩的后表面均开设有与两个活动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双向螺纹套靠近左侧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三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套靠近右侧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led灯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进行调整角度时,打开外部电源,通过交流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带动第二齿轮和旋转杆在两个固定竖板相对的一侧均进行旋转,从而通过旋转杆带动连接u形块进行旋转,使得带到哪个调整机构进行旋转,达到进行调节调整机构的角度,且达到实用不同需要的照明要求,大大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进行调整高度时,打开外部电源,通过直流电机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进行旋转,使得带动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螺纹杆通过后座轴承在固定板的中心处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螺纹套杆在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进行旋转升降,带动角度调节机构进行升降,从而达到便于调整装置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进行对led灯进行聚光时,通过旋转双向螺纹套使得内部螺纹带动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进行相对运动,使得两个活动杆带动活动灯罩通过两个合页在led灯罩的两侧进行旋转,从而可以达到有效的聚光效果,且可以便于调节灯led灯照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俯视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调整机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固定板;2、升降机构;201、直流电机;202、固定架;203、第一锥形齿轮;204、第二锥形齿轮;205、后座轴承;206、第一螺纹杆;207、螺纹套杆;3、角度调节机构;301、连接板;302、交流电机;303、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旋转杆;306、固定竖板;307、连接u形块;4、调整机构;401、led灯罩;402、合页;403、活动灯罩;404、led灯;405、双向螺纹套;406、第二螺纹杆;407、第三螺纹杆;408、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led照明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外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的顶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3,角度调节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调整机构4。

下面具体说一下升降机构2、角度调节机构3和调整机构4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体1和图2所示,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板301,连接板301靠近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交流电机302,交流电机302后表面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3,连接板301靠近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竖板306,两个固定竖板306相对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杆305,旋转杆305外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04,旋转杆305靠近中心处的两侧通过两个螺纹钉固定安装有连接u形块307,连接板301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连接u形块307的顶部,第二齿轮304上的齿牙与第一齿轮303上的齿牙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04的内部开设有与旋转杆305相匹配的通孔,交流电机30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其整个角度调节机构3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进行调整角度时,打开外部电源,通过交流电机302带动第一齿轮303进行旋转,带动第二齿轮304和旋转杆305在两个固定竖板306相对的一侧均进行旋转,从而通过旋转杆305带动连接u形块307进行旋转,使得带到哪个调整机构4进行旋转,达到进行调节调整机构4的角度,且达到实用不同需要的照明要求,大大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2包括直流电机201和第一螺纹杆206,直流电机201左侧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03,第一螺纹杆206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04,第一螺纹杆206靠近顶部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207,直流电机201通过固定架20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底部的右侧,第一螺纹杆206通过后座轴承205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顶部的中心处,第一锥形齿轮203上的齿牙与第二锥形齿轮204上的齿牙相啮合,直流电机20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螺纹套杆207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206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其整个升降机构2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进行调整高度时,打开外部电源,通过直流电机201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03进行旋转,使得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04和第一螺纹杆206通过后座轴承205在固定板1的中心处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螺纹套杆207在第一螺纹杆206的外表面进行旋转升降,带动角度调节机构3进行升降,从而达到便于调整装置的高度。

如图2和图3所示,调整机构4包括led灯罩401,led灯罩401的两侧均通过合页402活动连接有活动灯罩403,led灯罩401底部的两端均通过辅助板活动连接有led灯404,两个活动灯罩403的后表面均活动嵌设有活动杆408,其中一个活动杆408的左侧旋转连接有第三螺纹杆407,另外一个活动杆408的右侧旋转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06,第二螺纹杆406和第三螺纹杆407相对一侧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套405,led灯罩401通过固定钉固定连接在连接u形块307的底部,两个活动灯罩403的后表面均开设有与两个活动杆408相匹配的通孔,双向螺纹套405靠近左侧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三螺纹杆407相匹配的螺纹通孔,双向螺纹套405靠近右侧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406相匹配的螺纹通孔,led灯40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其整个调整机构4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进行对led灯404进行聚光时,通过旋转双向螺纹套405使得内部螺纹带动第二螺纹杆406和第三螺纹杆407进行相对运动,使得两个活动杆408带动活动灯罩403通过两个合页402在led灯罩401的两侧进行旋转,从而可以达到有效的聚光效果,且可以便于调节灯led灯404照射范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