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的增强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7108发布日期:2021-08-24 12:1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绿化的增强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的增强节能灯。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人们在别墅园林设计中越来越注重氛围的营造,特别是在别墅园林和公共园林中,设计者为了可以给人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大部分都使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同时在夜间照明也是园林中最重要的设计环节之一;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在园林设施内部会设置大量的灯光,有些灯光是用于园林的夜间照明的,而有些灯光会铺设在园林的绿化树下面,夜间打开照射绿化树增强树的美观,但现有的该种灯光结构单一,很容易遭到破坏,且由于园林落叶、灰尘和其他散落物体相对较多,常会出现节能灯表面被污垢和落叶遮挡,造成灯光无法照射,且没有能够清理的设备,人员常常无法对其进行清理,基于出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一种园林绿化的增强节能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的增强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园林绿化的增强节能灯,包括壳体和镂空槽,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内腔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玻璃片,所述矩形开口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led灯,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壳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帽,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有第一槽轮,两个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贯穿有第一转杆,位于底部所述第一转杆的右端贯穿第一槽轮的内腔并插接在相邻的第一轴承的内腔,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顶部处设有第二槽轮,位于顶部所述第一转杆的右端贯穿第二槽轮的中心并插接在相邻的第一轴承内腔,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靠近壳体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刷杆,两个所述刷杆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中心处设有双槽轮,所述双槽轮的内腔贯穿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插接在相邻的第二轴承的内腔,所述第二转杆的右端贯穿相邻的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手摇轮,所述双槽轮与第二槽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所述双槽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槽轮传动连接,所述双槽轮与第一槽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双槽轮与第一槽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前侧靠近顶部处与后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与相邻的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底部靠近后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杆,两个所述固定连接杆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转杆,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固定转杆的前端均插接在相邻的套管的内腔,并与套管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套管靠近左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开设有若干个矩形开口,两个所述防护壳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腔共同贯穿有插杆。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连接块的l形结构较短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刷毛的右侧侧与玻璃片相互贴合设置,两个所述刷毛以壳体的中心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矩形开口呈长条状且从前至后依次排列,若干个所述防护壳以插杆的圆心为中心轴呈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固定环之间为交叉设置,若干个所述固定环的中心的内腔开孔尺寸大小一致。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力绳靠近壳体中心处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刷杆靠近壳体中心处的一端处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镂空槽的设置,使得灯在室外放置时,受到撞击和捶打时,节能灯和面板不会轻易受损,对灯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镂空槽上设置的矩形开口,可在对灯面起到保护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灯光的照明,使得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大大提升,且其结构便于拆卸和打开,不会影响到对灯泡的更换,方便使用且保护效果好;

2、通过第二转杆和刷杆的设置,使得落在玻璃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通过手动旋转手摇轮,使得带动刷杆和刷毛来回运动,通过刷毛对玻璃片表面的污渍和杂物进行刷洗,使得落在玻璃片表面的污渍和杂物被刷洗干净,保证了灯光在照射时,不会受到表面堆积的污渍和杂物堆光线的遮挡,保证了夜晚照射的明亮程度,使得灯光照射更为清楚明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中:1、壳体;2、连接块;3、螺帽;4、固定块;5、螺杆;6、第一转杆;7、第一槽轮;8、第一皮带;9、双槽轮;10、手摇轮;11、第二转杆;12、第二皮带;13、玻璃片;14、套管;15、固定转杆;16、固定连接杆;17、第二槽轮;18、led灯;19、镂空槽;20、刷杆;21、刷毛;22、防护壳;23、插杆;24、固定环;25、弹力绳;26、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园林绿化的增强节能灯,包括壳体1和镂空槽19,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的内腔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玻璃片13,矩形开口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led灯18,壳体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横截面呈l形,连接块2的l形结构较短的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其主要作用为对设备起到支撑的作用,连接块2远离壳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腔插接有螺杆5,螺杆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帽3,壳体1的左右两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壳体1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有第一槽轮7,两个位于左侧的第一轴承的内腔贯穿有第一转杆6,位于底部第一转杆6的右端贯穿第一槽轮7的内腔并插接在相邻的第一轴承的内腔,壳体1的内腔靠近顶部处设有第二槽轮17,位于顶部第一转杆6的右端贯穿第二槽轮17的中心并插接在相邻的第一轴承内腔,两个第一转杆6的左端靠近壳体1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刷杆20,两个刷杆20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刷毛21,刷毛21的右侧侧与玻璃片13相互贴合设置,两个刷毛21以壳体1的中心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其主要作用为对玻璃片13表面进行来回刷洗,清理其表面污渍,壳体1的左右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壳体1的内腔靠近中心处设有双槽轮9,双槽轮9的内腔贯穿有第二转杆11,第二转杆11的左端插接在相邻的第二轴承的内腔,第二转杆11的右端贯穿相邻的第二轴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手摇轮10,双槽轮9与第二槽轮17之间设有第二皮带12,双槽轮9通过第二皮带12与第二槽轮17传动连接,双槽轮9与第一槽轮7之间设有第一皮带8,双槽轮9与第一槽轮7通过第一皮带8传动连接,壳体1的前侧靠近顶部处与后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6,两个固定柱26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绳25,两个弹力绳25靠近壳体1中心处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刷杆20靠近壳体1中心处的一端处固定连接,其主要作用为通过弹力绳25的拉力对刷杆20进行复位,弹力绳25与相邻的刷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壳体1的顶部与底部靠近后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杆16,两个固定连接杆16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转杆15,壳体1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14,固定转杆15的前端均插接在相邻的套管14的内腔,并与套管14活动连接,两个套管14靠近左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2,防护壳22上开设有若干个矩形开口,若干个矩形开口呈长条状且从前至后依次排列,若干个防护壳22以插杆23的圆心为中心轴呈上下对称设置,起到对设备保护的作用,两个防护壳22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4,两个固定环24之间为交叉设置,若干个固定环24的中心的内腔开孔尺寸大小一致,固定环24的内腔共同贯穿有插杆23,镂空槽19的横截面呈弧形,且弧形开口朝向壳体1。

工作原理:通过将螺帽3和螺杆5穿过螺纹孔旋转固定在墙体或固定物上,通过螺纹的旋转将整个设备固定完成后,通过手动旋转手摇轮10,手摇轮10旋转带动第二转杆11旋转,通过第二转杆11的旋转带动双槽轮9旋转,双槽轮9旋转通过第二皮带12带动第二槽轮17旋转,第二槽轮17旋转带动刷杆20来回运动,通过刷杆20带动刷毛21来回运动对玻璃片13的表面进行刷洗,双槽轮9旋转通过第一皮带8带动底部的第一槽轮7和第一转杆6旋转,第一转杆6旋转带动底部的刷杆20来回运动,刷杆20来回运动带动刷毛21对玻璃片13的表面进行来回刷洗清理运动,使得落在玻璃片13上的污渍和落叶之类的杂物脱离玻璃片13表面,完成清理刷洗工作,由于为防止刷杆20对灯光的遮挡,通过固定连接在固定柱26和刷杆20之间的弹力绳25将刷洗完的刷杆20拉动至两侧,完成复位,且使得刷杆20不会对灯光造成遮挡,通过人工推动镂空槽19使其相互靠拢,在通过将插杆23插接在插杆23的内腔,使得插杆23相互卡死固定,此设置对灯前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对灯破坏,且镂空槽19上的矩形槽设置可使得在关闭镂空槽19的同时可以保证光线不受遮挡。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