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6457发布日期:2021-07-30 13:1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



背景技术:

led灯条是采用fpc做组装线路板,用贴片led进行组装,使产品的厚度仅为一枚硬币的厚度,不占空间,可以随意剪断、也可以任意延长而发光不受影响,而fpc材质柔软,可以任意弯曲、折叠、卷绕,可在三维空间随意移动及伸缩而不会折断,适合于不规则的地方和空间狭小的地方使用,也因其可以任意的弯曲和卷绕,适合于在广告装饰中任意组合各种图案,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led灯条进行散热处理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上的led灯条大多不便于使用,不便于散热,不便于组装,不便于对灯条的接口处进行防水处理,因此要对现在的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led灯条大多不便于使用,不便于散热,不便于组装,不便于对灯条的接口处进行防水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包括底板和第二卡槽,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底板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滚筒;

所述滚筒的一侧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鳍片,靠近散热鳍片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灯条本体,所述灯条本体的底部固定有导热膏,所述灯条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灯泡;

靠近散热鳍片的所述导热膏的底部连接有导热片,所述灯条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块,靠近第一卡块的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

靠近灯条本体的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灯条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侧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一侧连接有橡胶垫,靠近橡胶垫的所述防护套的一侧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卡块,靠近第二卡块的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灯条本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滚筒通过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且隔热层与滚筒之间为一体结构,并且隔热层为导热系数低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等距分布在隔热层的上下两侧,且散热鳍片与导热片之间为交错分布,并且散热鳍片与导热片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弹簧均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凹槽与弹簧以两两一组对称分布在灯条本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的外形尺寸与第一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第一卡块与凹槽之间通过弹簧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板与第二卡块均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弹性板与第二卡块以阵列的方式分布在防护套的一侧,并且第二卡块的外形尺寸与第二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

1.设置有散热鳍片与导热片,灯条本体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会经导热膏传导到导热片上,再由导热片传递到散热鳍片上,在散热鳍片吸收导热片的温度后,散热鳍片温度上升,而导热片上的温度被稀释降低,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滚筒与隔热层转动,由于隔热层为导热系数低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因此上侧散热鳍片吸收的热量不会大量传递给下侧的散热鳍片,此时隔热层转动,使上侧的散热鳍片来到下方的散热口快速散热,而下侧本来冰凉的散热鳍片则来到导热片之间继续吸收热量,如此反复,便于散热;

2.设置有橡胶垫与弹性板,按压弹性板,将弹性板插进灯条本体内部,使防护套移动并带动橡胶垫与导线之间滑动,橡胶垫自身的弹性使得其将导线紧密包裹住,接着橡胶垫挤压灯条本体产生形变,将接口处密封住,直到第二卡块在弹性板的弹力作用下卡进第二卡槽内,完成固定,便于导线接口处防水;

3.设置有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按压第一卡块,使第一卡块压缩弹簧进入凹槽内部,然后将灯条本体对准底板两侧的插槽插入,在第一卡块碰触底板时将手松开,使第一卡块受到底板挤压往下直到来到第一卡槽的位置,第一卡块失去挤压,在弹簧的作用下卡进第一卡槽内部,完成固定,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电机;3、转轴;4、滚筒;5、隔热层;6、散热鳍片;7、散热口;8、灯条本体;9、导热膏;10、灯泡;11、导热片;12、凹槽;13、弹簧;14、第一卡块;15、第一卡槽;16、插槽;17、导线;18、防护套;19、橡胶垫;20、弹性板;21、第二卡块;22、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包括底板1、电机2、转轴3、滚筒4、隔热层5、散热鳍片6、散热口7、灯条本体8、导热膏9、灯泡10、导热片11、凹槽12、弹簧13、第一卡块14、第一卡槽15、插槽16、导线17、防护套18、橡胶垫19、弹性板20、第二卡块21和第二卡槽22,所述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一侧连接有滚筒4,所述滚筒4通过转轴3构成旋转结构,且隔热层5与滚筒4之间为一体结构,并且隔热层5为导热系数低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转动带动滚筒4与隔热层5转动,由于隔热层5为导热系数低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因此上侧散热鳍片6吸收的热量不会大量传递给下侧的散热鳍片6,便于快速散热;

所述滚筒4的一侧连接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鳍片6,所述散热鳍片6等距分布在隔热层5的上下两侧,且散热鳍片6与导热片11之间为交错分布,并且散热鳍片6与导热片11之间为滑动连接,隔热层5转动,使上侧的散热鳍片6来到下方的散热口7快速散热,而下侧本来冰凉的散热鳍片6则来到导热片11之间继续吸收热量,如此反复,便于散热,靠近散热鳍片6的所述底板1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7,所述底板1的一侧连接有灯条本体8,所述灯条本体8的底部固定有导热膏9,所述灯条本体8的顶部安装有灯泡10;

靠近散热鳍片6的所述导热膏9的底部连接有导热片11,所述灯条本体8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与弹簧13均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凹槽12与弹簧13以两两一组对称分布在灯条本体8的两侧,按压第一卡块14,使第一卡块14压缩弹簧13进入凹槽12内部,然后将灯条本体8对准底板1两侧的插槽16插入,便于组装,所述凹槽12的内部安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块14,所述第一卡块14的外形尺寸与第一卡槽15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第一卡块14与凹槽12之间通过弹簧13构成伸缩结构,将灯条本体8对准底板1两侧的插槽16插入,在第一卡块14碰触底板1时将手松开,使第一卡块14受到底板1挤压往下直到来到第一卡槽15的位置,第一卡块14失去挤压,在弹簧13的作用下卡进第一卡槽15内部,便于组装,靠近第一卡块14的所述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5;

靠近灯条本体8的所述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6,所述灯条本体8的一端连接有导线17,所述导线17的一侧套接有防护套18,所述防护套18的一侧连接有橡胶垫19,靠近橡胶垫19的所述防护套18的一侧连接有弹性板20,所述弹性板20与第二卡块21均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弹性板20与第二卡块21以阵列的方式分布在防护套18的一侧,并且第二卡块21的外形尺寸与第二卡槽22的内部尺寸相吻合,按压弹性板20,将弹性板20插进灯条本体8内部,使防护套18移动并带动橡胶垫19与导线17之间滑动,橡胶垫19自身的弹性使得其将导线17紧密包裹住,接着橡胶垫19挤压灯条本体8产生形变,将接口处密封住,直到第二卡块21在弹性板20的弹力作用下卡进第二卡槽22内,完成固定,便于导线17接口处防水,所述弹性板2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卡块21,靠近第二卡块21的所述第二卡槽22开设在灯条本体8的一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视用便于散热的led灯条时,首先灯条本体8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会经导热膏9传导到导热片11上,再由导热片11传递到散热鳍片6上,在散热鳍片6吸收导热片11的温度后,散热鳍片6温度上升,而导热片11上的温度被稀释降低,然后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3转动带动滚筒4与隔热层5转动,由于隔热层5为导热系数低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质,因此上侧散热鳍片6吸收的热量不会大量传递给下侧的散热鳍片6,此时隔热层5转动,使上侧的散热鳍片6来到下方的散热口7快速散热,而下侧本来冰凉的散热鳍片6则来到导热片11之间继续吸收热量,如此反复,便于散热,接着按压弹性板20,将弹性板20插进灯条本体8内部,使防护套18移动并带动橡胶垫19与导线17之间滑动,橡胶垫19自身的弹性使得其将导线17紧密包裹住,接着橡胶垫19挤压灯条本体8产生形变,将接口处密封住,直到第二卡块21在弹性板20的弹力作用下卡进第二卡槽22内,完成固定,便于导线17接口处防水,然后按压第一卡块14,使第一卡块14压缩弹簧13进入凹槽12内部,然后将灯条本体8对准底板1两侧的插槽16插入,在第一卡块14碰触底板1时将手松开,使第一卡块14受到底板1挤压往下直到来到第一卡槽15的位置,第一卡块14失去挤压,在弹簧13的作用下卡进第一卡槽15内部,完成固定,便于组装,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