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碗及包括其的灯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0895发布日期:2021-10-24 07:4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反光碗及包括其的灯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光碗及包括其的灯光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舞台灯光的设计中,为了实现幕布的照明渲染,常常要设置天排灯和地排灯来达到效果,但是现有的天排灯和地排灯基本上通过光源灯头旋转或者倾斜的方式来实现幕布的照明渲染,并且使用时灯珠板也要倾斜,导致结构复杂。
3.因此,急需一种灯光装置,其无须旋转灯头或者灯珠板,来达到同样的幕布照明渲染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光碗,用于解决地排灯使用时灯头需要旋转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光碗,包括第一碗体和与所述第一碗体边缘连接的第二碗体,所述第一碗体和所述第二碗体之间形成用于供光源安装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外侧与所述反光碗的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外侧与所述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6.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面为第一反射平面,所述第一反射平面的外侧与所述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55度

60度。
7.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反射曲面和连接于所述反射曲面远离所述入射端面一端的第二反射平面,所述第二反射平面与所述入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反射曲面的圆弧方向向外侧凸出。
8.优选地,在所述反光碗经过所述光源的横截面上,所述反射曲面在该横截面上的截面线轨迹满足曲线方程:
9.y=

0.07*x^3+0.26*x^2

4.28*x+40。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光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反光碗和光源,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反光碗的腔体内。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平面靠近所述入射端面的一端的底部与所述光源的距离长度为0毫米

6.5毫米。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平面靠近所述入射端面的一端的底部与所述光源的距离长度为0毫米

6.5毫米。
13.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光碗,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采用非对称的反光碗设计,具体地:通过将光源安装在第一碗体和第二碗体形成的腔体内,由于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的外侧与反光碗的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因此第一反射面可以将光源发射出来的该侧
的光线反射到幕布上;由于第二反射面的外侧与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因此第二反射面也可以将光源发射出来的该侧的光线反射到幕布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反光碗可以使光源的灯头和灯珠板无需旋转,从而达到将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线反射到幕布上。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反射面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反射面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光碗的示意图。
18.图中,
19.100、反光碗,200、光源,300、幕布;
20.1、第一碗体,11、第一反射平面,2、第二碗体,21、反射曲面,22、第二反射平面,3、腔体,4、第一部分光线,5、第三部分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23.结合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光碗100,包括第一碗体1和与第一碗体1边缘连接的第二碗体2,第一碗体1和第二碗体2之间形成用于供光源200安装的腔体3,腔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的外侧与反光碗的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反射面的外侧与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24.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采用非对称设计的反光碗100,通过将光源200安装在第一碗体1和第二碗体2形成的腔体3内,由于腔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的外侧与反光碗100的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因此第一反射面可以将光源200发射出来的该侧的光线反射到幕布300上;由于第二反射面的外侧与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因此第二反射面也可以将光源200发射出来的该侧的光线反射到幕布300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反光碗100可以使光源200的灯头和灯珠板无需旋转,从而达到将光源200发射出来的光线反射到幕布300上。
25.下面结合图1

图3,具体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
26.现有的舞台灯光设计中,幕布300一般设于地排灯系统的一侧,地排灯通过反光碗100将光源200发射的光线反射幕布300上。具体地,幕布高度为5米

8米,光源200距离幕布2米

2.5米。
27.本实施例的光源竖直设置,反光碗100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第一碗体1为反光碗100的左半部分,第二碗体2为反光碗100的右半部分。具体地,第一反射平面11的外侧与入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55度

60度,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35度(本实施例优选为35度),具体地,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越大,光线发生反射的夹角越小,光线成像在幕布300
上的高度越高。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反射平面11将光源200左侧的第一部分光线4反射到幕布300上,并且反射后的第一部分光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度

70度。
28.由于反光碗100设在幕布300的一侧,因此光源200右边部分的光线不能直射到幕布300上,因此第二反射面需要包括反射曲面21和连接于反射曲面21远离入射端面一端的第二反射平面22。其中,反射曲面21将光源200右侧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

90度之间的第三部分光线5反射到幕布300上,并且第三部分光线5经过反射后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65度,并且反射曲面21的圆弧方向向外凸出,具体地,以光源200为原点、以水平线为x轴、竖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经过解析几何拟合后,得到反射曲面21在该平面坐标系中的曲线方程为:
29.y=

0.07*x^3+0.26*x^2

4.28*x+40,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

6.5毫米。
30.最后,由于光源200右侧与水平面夹角为0度

30度的第二部分光线(图中未示出)的能量比较少,因此可以使用与入射端面平行设置的第二反射平面22将该第二部分光线反射到幕布300上。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灯光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反光碗100和光源200,光源200设于反光碗100的腔体3内。该灯光装置由于使用了本实施例公开的反光碗100,在具体使用时无需旋转灯头或者灯珠板来达到幕布照明渲染效果,结构简单,满足大部分使用场景下的需求,具体地,当需要调节反射到幕布300上的光斑的成像高度时,可以通过调节灯光装置与幕布300之间的距离来实现。
32.另外,第一反射平面11的底部与光源200的距离长度为0毫米

6.5毫米,优选为5毫米以适应大部分舞台灯光要求。同样地,为了适应大部分舞台灯光要求,第二反射平面22的底部与光源200的距离长度为0毫米

6.5毫米,优选为5毫米。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