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41720发布日期:2022-09-07 10:4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1.该本公开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照明装置。根据该照明装置,能够在壳体主体收纳电源装置并抑制电源装置的高温化。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2734号公报
4.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时,各部件可能移动。因此,无法容易地组装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组装的照明装置。
6.本公开的照明装置具有:基板单元,其在正面设置有发光体;散热器,其沿着所述基板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单元的背面侧,释放由于所述发光体发光而在所述基板单元产生的热;反射体,其在所述基板单元的所述正面侧沿着所述发光体的发光方向呈筒状延伸,从一个开口部接受所述发光体照射的光,在内表面反射该光,使该光从另一个开口部通过;照明板,其覆盖所述反射体的另一个开口部,使通过所述反射体的另一个开口部后的光透过;壳体,其在相对于所述照明板而与所述反射体侧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照明板的外缘部;以及紧固体,其在所述基板单元、所述反射体和所述照明板被夹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状态下紧固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壳体,由此抑制所述散热器、所述基板单元、所述反射体、所述照明板和所述壳体的相对移动。
7.根据本公开,散热器、基板单元、反射体、照明板和壳体的相对移动得到抑制。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8.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照明装置的纵剖视图。
9.标号说明
10.1:基板单元;1a:发光体;2:散热器;3:反射体;4:照明板;5:壳体;5a:凸缘部;5b:突出部;6:第1紧固体;7:弹簧部件;7a:第1臂部;7b:第2臂部;8:第2紧固体。
具体实施方式
11.按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适当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12.实施方式1
13.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照明装置的纵剖视图。
14.图1的照明装置是筒灯(downlight)。照明装置具有基板单元1、散热器2、反射体3、照明板4、壳体5、多个第1紧固体6、多个弹簧部件7和多个第2紧固体8。
15.基板单元1具有多个发光体1a。多个发光体1a设置于基板单元1的正面。
16.散热器2沿着基板单元1设置于基板单元1的背面侧。散热器2被设置成能够释放由于多个发光体1a发光而在基板单元1产生的热。
17.反射体3在基板单元1的正面侧沿着多个发光体1a的发光方向呈筒状延伸。反射体3被设置成能够从一个开口部接受多个发光体1a照射的光。反射体3被设置成能够在内表面反射该光。反射体3被设置成能够使该光从另一个开口部通过。
18.照明板4覆盖反射体3的另一个开口部。照明板4被设置成能够使通过反射体3的另一个开口部后的光透过。
19.壳体5在相对于照明板4而与反射体3侧相反的一侧覆盖照明板4的外缘部。壳体5具有凸缘部5a和多个突出部5b。
20.凸缘部5a配置于从与基板单元1的正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比基板单元1、反射体3和照明板4靠外侧的位置。在比凸缘部5a靠照明板4的一侧,多个突出部5b配置于从与基板单元1的正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比基板单元1、反射体3和照明板4靠外侧的位置。多个突出部5b配置于从与基板单元1的正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比凸缘部5a靠内侧的位置。
21.多个第1紧固体6在基板单元1、反射体3和照明板4被夹在散热器2与壳体5之间的状态下紧固散热器2和壳体5。具体而言,多个第1紧固体6在反射体3的比光的通过区域靠外侧的位置贯通反射体3。多个第1紧固体6在壳体5的比光的通过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紧固于壳体5。多个第1紧固体6在比凸缘部5a靠反射体3和壳体5的光的通过区域侧的位置紧固散热器2和壳体5。
22.其结果是,散热器2、基板单元1、反射体3、照明板4和壳体5的分离得到抑制。具体而言,散热器2、基板单元1、反射体3、照明板4和壳体5的相对移动得到抑制。
23.更具体而言,散热器2被按压于基板单元1。反射体3被按压于基板单元1。照明板4被按压于反射体3。壳体5被按压于照明板4。此时,照明板4被反射体3和壳体5夹住,由此被抑制与基板单元1的正面垂直的方向的移动。
24.多个弹簧部件7与壳体5的多个突出部5b分别对应地设置。弹簧部件7具有第1臂部7a和第2臂部7b。
25.第1臂部7a配置于比第1紧固体6靠外侧的位置。第1臂部7a的壳体5侧被壳体5的突出部5b贯通,由此与壳体5连结。第2臂部7b从第1臂部7a的壳体5侧向壳体5的外侧且散热器2侧折返。第1臂部7a和第2臂部7b的折返部被设置成,能够在壳体5的凸缘部5a与突出部5b之间针对壳体5向内侧施加荷重。
26.多个第2紧固体8与多个弹簧部件7对应地设置。第2紧固体8在从外侧贯通第1臂部7a的散热器2侧的状态下紧固于散热器2的外周部,由此连结第1臂部7a的散热器2侧和散热器2的外周部。
27.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散热器2、基板单元1、反射体3、照明板4和壳体5的相对移动得到抑制。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照明装置。进而,能够减少照明装置的部件数量,使照明装置小型化。
28.具体而言,散热器2被按压于基板单元1。反射体3被按压于基板单元1。照明板4被
按压于反射体3。壳体5被按压于照明板4。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组装照明装置。
29.此外,多个第1紧固体6在比凸缘部5a靠反射体3和壳体5的光的通过区域侧的位置紧固散热器2和壳体5。因此,能够在将照明装置贯穿插入于墙壁、天花板等板部件的孔部的状态下,将照明装置安装于板部件。其结果是,能够利用照明装置堵住板部件的孔部。
30.此外,多个第1紧固体6在反射体3的比光的通过区域靠外侧的位置贯通反射体3。多个第1紧固体6在壳体5的比光的通过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紧固于壳体5。因此,在反射体3的内表面和壳体5筒部的内表面,可以不需要用于承受第1紧固体6的凹凸。该情况下,能够抑制第1紧固体6的承受部妨碍光的照射。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照明装置的照度降低。
31.此外,照明板4被反射体3和壳体5夹住,由此被抑制与基板单元1的正面垂直的方向的移动。该情况下,反射体3还作为间隔件发挥功能。壳体5还作为照明板4的保持器具发挥功能。其结果是,不仅能够增大发光体1a的发光面积和照明板4的光的透过面积,还能够抑制透过照明板4的光的不均。
32.此外,在多个弹簧部件7中,第1臂部7a在比第1紧固体6靠外侧的位置连结散热器2和壳体5。第2臂部7b从第1臂部7a的壳体5侧向壳体5的外侧且散热器2侧折返。因此,不仅能够在多个弹簧部件7中将照明装置容易地安装于墙壁、天花板等板部件的孔部,而且,在振动持续施加给照明装置的环境等中,在多个第1紧固体6松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散热器2、基板单元1、反射体3、照明板4和壳体5的分离。
33.另外,散热器2从基板单元1的背面侧沿着反射体3的外周延伸。因此,能够使照明装置小型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