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硬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4928发布日期:2021-08-06 12:4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硬灯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硬灯条。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第四代照明光源,具有显著的节能和寿命长优势,led灯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在线性照明领域,因led硬灯条可具有小尺寸、低电压、高亮度、均匀出光等特点,led硬灯条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硬灯条是指把led芯片组装在pcb硬板上,因其形状像带子,故称为led硬灯条。led硬灯条通常作为展柜灯具、暗槽灯具的光源组件使用,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要求,通常需要连接成足够长的长度;而受运输和储存空间的限制,led硬灯条出厂时都有固定的长度,因此,用于在施工现场将两段led硬灯条连接起来的连接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目前的市面上的led灯带分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led灯带又称交流灯带,低压led灯带又称直流灯带。低压灯带中常用的一种t5一体化灯管,在每一个t5一体化灯管里面都安装有变压器且用于安装变压器的空间小,不利于该t5一体化灯管中的变压器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散热,容易损坏,另外,该t5一体化灯管在进行拼接连接时,可连续拼接的条数少,不利于多长度的连接。市面上另外一种常见的低压软灯带,是用特殊的加工工艺把灯焊接在铜线或者带状柔性电路板上面,再连接上电源发光,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使用电路板进行供电,靠电路板底部较薄的铜箔进行导电,因而压降很大,低压软灯带在进行多长度安装时大概每隔五米就需要重新接一个电源以避免压降,安装麻烦且成本高。

另外,现有技术在安装过程中需连接两段led硬灯条时,通常是在两led硬灯条接合处分别安装可相互卡接的连接套,并在两led硬灯条各自安装的连接套内穿过电线,通过电线将两led硬灯条内铺设的导线连接导通,这一连接过程操作麻烦,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在后续的使用中两led硬灯条件连接不稳固,容易发生松动,影响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硬灯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硬灯条,包括用铝材制成的灯体以及滑动安装于灯体内的led灯板,所述灯体的一端安装有公端堵头组件,所述灯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可与公端堵头组件套接的母端堵头组件,所述母端堵头组件通过电线与公端堵头组件电性连接,所述led灯板与公端堵头组件或母端堵头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公端堵头组件或母端堵头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转角连接头,所述灯体内位于led灯板上方滑动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的顶部面与灯体的顶部面平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堵头组件包括公端堵头及公端铜针,所述公端堵头上贯穿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公端铜针插设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母端堵头组件包括母端堵头及母端铜针,所述母端堵头上贯穿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母端铜针插设安装于第二安装孔内。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堵头上凸设有凸缘,所述母端堵头上开设有与凸缘相匹配的收容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铜针上开设有供母端铜针插入的连接孔。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堵头及母端堵头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沉孔。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公端铜针或母端铜针上均安装有压片。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堵头或母端堵头通过在沉孔处穿过螺栓使其可拆卸安装于灯体。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的截面为凸形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角连接头包括公端接头及母端接头,所述公端接头通过电线与母端接头电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与led灯板间保持一预设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体的两端安装可相互套接的公端堵头组件与母端堵头组件,公端堵头组件与母端堵头组件通过电线进行电性连接,led灯板直接并联连接入公端堵头组件上,在不同的灯体进行连接时,直接将一灯体上的公端堵头组件对准另一灯体上的母端堵头组件进行套接即可完成电连接,在转角处的不同灯体进行连接时,直接将转角连接头的两端套接接入不同的灯体上的公端堵头组件或母端堵头组件上即可,使灯体的连接更方便、牢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每一灯体相互连接后,每一灯体内用于连接公端堵头组件与母端堵头组件的电线相互导通,大幅减少了输电过程中的压降,可连续拼接的长度大大提高,可进行更大长度的连续安装;由于未在每一灯体内led灯板的下方安装小型变压器,而是在灯体外安装用于集中变压的变压器,散热性好,能使故障率大幅降低,延长使用寿命,且能方便进行灯光的亮度或色温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灯体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公端堵头组件与母端堵头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公端堵头组件与母端堵头组件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公端堵头组件与母端堵头组件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中:1、灯体;2、led灯板;3、公端堵头组件;31、公端堵头;32、公端铜针;33、第一安装孔;34、凸缘;35、连接孔;4、母端堵头组件;41、母端堵头;42、母端铜针;43、第二安装孔;44、收容槽;5、转角连接头;51、公端接头;52、母端接头;6、沉孔;7、灯罩;8、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硬灯条,包括灯体1以及滑动安装于灯体1内的led灯板2,灯体1为矩形长条状,使用铝材制造而成,铝材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易加工且不生锈等特点,因而很适用于制作灯体1,并且由于铝材具有很好的散热能力,能将led灯板2上的热量及时散出,从而延长了led灯板2的使用寿命。灯体1中部挖空,用以在其内安装各部件,灯体1中部贯穿有用以安装led灯板2的灯板槽,在安装led灯板2时在灯体1的左端面或右端面对准灯板槽顺着滑入即可。灯体1外侧壁上开设有防滑纹路,增大了与人手接触时的摩擦力,可防止在安装的过程中从人手内滑落于地面,造成灯体1刮损伤害。灯体1上方靠近开口处贯穿有用于安装灯罩7的灯罩槽,在灯罩槽上滑动安装有灯罩7,灯罩7的截面为凸字形状,具体的,灯罩7使用pc塑料(聚碳酸酯)制成,其具有透明度高、耐热性好、强度高等性能,因为很适用于用作灯罩7材料。灯罩7的安装与led灯板2类似,也是从灯体1的左端面或者右端面滑入即可,灯罩7在安装后其顶部面与灯体1的顶部面相平齐。

灯罩7与led灯板2间保持一预设距离,这样在进行照明时,保持一定的投射高度,就不会在灯罩7上形成多个光点而影响视觉,并且灯罩7与led灯板2保持一定距离也利于led灯板2的散热,延长led灯板2的使用寿命。

灯体1的右端安装有公端堵头组件3,公端堵头组件3包括一公端堵头31及三根公端铜针32,公端堵头31上贯穿有三个第一安装孔33,三根公端铜针32分别插设安装于第一安装孔33内;灯体1的左端安装有可与公端堵头组件3套接的母端堵头组件4,母端堵头组件4包括一母端堵头41及三个母端铜针42,母端堵头41上贯穿有三个第二安装孔43,三个母端铜针42分别插设安装于第二安装孔43内。公端堵头31与母端堵头41均使用具有一定塑性的塑料制成,并且公端堵头31和母端堵头41的外形尺寸大小与灯体1的外形尺寸大小一致,在灯体1的左右端正确安装好公端堵头组件3及母端堵头组件4后,公端堵头组件3及母端堵头组件4的外部面与灯体1的外部面重合,不外漏于灯体1,使灯具看起来美观大方。

公端堵头31上凸出设置有一定长度的圆角矩形状的凸缘34,母端堵头41上开设有与凸缘34相匹配的收容槽44。在公端堵头31与母端堵头41进行连接时,直接将母端堵头41上开设有收容槽44的一端对准公端堵头31上凸缘34一端套入即可。公端铜针32上开设有一定深度的供母端铜针42插入的连接孔35,因而在公端堵头31与母端堵头41套接时,母端铜针42也跟着母端堵头41插入公端堵头31上的公端铜针32内套合,公端铜针32与母端铜针42相连接,起到了电连接的作用。在两不同的灯体1进行连接时,直接将一灯体1的公端堵头31或母端堵头41对准另一灯体1的母端堵头41或公端堵头31套入即可形成电连接,使硬灯条之间的拼接更加简单快捷。

在同一灯体1上安装的公端堵头31及母端堵头41其内的公端铜针32与母端铜针42在灯体1内通过电线进行电性连接,每一公端铜针32或母端铜针42上均安装有压片8,压片8的作用是便于led灯板2通过带有接线端子的电线并联接入公端铜针32或母端铜针42上。具体的,将一端装有接线端子的电线的接线端子处接入公端铜针32或母端铜针42上并使用压片8将其固定,使电线不脱离,而后将该电线未装有接线端子处对应焊接在led灯板2上的接口,每一公端铜针32或母端铜针42对应连接一电线,因而就可将led灯板2顺利的并联接入电路进行通电。压片8为圆环形的薄片状,为了避免各铜针上的压片8之间产生碰撞影响电路,因而压片8之间设有不导电的塑料片进行阻隔,塑料片与公端堵头31或母端堵头41做成一体式结构。

由于led灯板2通过三根电线并入灯体1内的相对应的三根主线上,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能调节led灯板2的亮度,适应不同的室内光线环境,还能调节灯光的色温,使其满足不同的视觉要求。

在灯体1内的led灯板2下方的空余位置处铺设用于连接公端堵头组件3与母端堵头组件4的三根电线,并将led灯板2与公端堵头组件3电性连接以使led灯板2并联于连接线路上,在灯体1内未安装有变压器,多个硬灯条进行连接时,每一硬灯条之间通过各自灯体1内的三根电线相互导通,led灯板上2没有安装小变压器原件,而是将变压器布置在硬灯条外部,多条硬灯条串接后,通过在处于前端的硬灯条上使用三线接线头连接变压器或者经过低压调光模块再连接变压器,以集中对各硬灯条进行变压,使得硬灯条小型化,同时可将变压器体积做的相对较大,并且由于设置在外部可使散热性良好,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工作稳定,在需要调节灯光亮度或色温时,直接使用外部安装低压调光模块进行调节即可,而以往的做法通常是需要通过在每一灯体1内设置的小变压器做出可调节功能才可进行调节,由于需要考虑变压器元器件散热问题,体积一般比较大,无法实现小型化。由于各硬灯条通过灯体1内下方铺设的三根线径在0.75平方以上电线相互导通电路,电线在传输电时压降小,因而该硬灯条可连续连接的长度可达三十米长,满足了对于多长度安装的需求。

公端堵头31及母端堵头41上均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过螺钉的沉孔6,公端堵头31或母端堵头41上的两个沉孔6相互对称,且公端堵头31上的沉孔6与母端堵头41上的沉孔6一一对应,在进行安装时,将公端堵头31及母端堵头41在灯体1上对好位置,即可在各自的沉孔6处分别穿过螺钉进行固定,因开设的沉孔6留有容纳螺钉头的位置,因而在螺钉固定好后不外漏于公端堵头31或母端堵头41,在两灯体1进行连接时,一灯体1的公端堵头组件3与另一灯体1的母端堵头组件4对准并套接安装后,两灯体1的端面贴合不留空隙。

公端堵头组件3或母端堵头4组件上可拆卸安装有转角连接头5,转角连接头5包括公端接头51及母端接头52,公端接头51可与母端堵头组件4套接,母端接头52可与公端堵头组件3套接,公端接头51通过电线与母端接头52电连接。在灯体1进行安装时,碰到灯体1安装面为转角处时,由于灯体1为直线水平连接,无法弯折。在两垂直面上的灯体1无法进行连接,因而设计了转角连接头5,可使不能在直线水平连接的灯体1快速连接。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本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公端堵头组件3包括一个公端堵头31及两根公端铜针32,公端堵头31上贯穿有两个第一安装孔33,每一公端铜针32分别插设安装于第一安装孔33内,母端堵头组件4包括一个母端堵头41及两根母端铜针42,每一母端堵头41上贯穿有两个第二安装孔43,每一母端铜针42分别插设安装于第二安装孔43内。安装时,led灯板2与两根公端铜针32或母端铜针42上连接出来的电线焊接在一起并入对应的两根主线上,由于只是两根接线主线,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外部控制led灯板2的亮度,以适应不同的室内光线环境,不能调节led灯板2的色温,这样成本相对较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