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光均匀的线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7941发布日期:2021-08-24 12:1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光均匀的线性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散热领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配光均匀的线性灯。



背景技术:

线性灯,作为灯具的一个种类,应用很广泛,如室内装饰照明、商业产品照明、户外洗墙灯和户外投光灯等,都属于线性灯的应用范围。线性灯的光源组件一般使用cob光源,cob光源的光线集中,虽然保证光源的强度,但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热堆积,从而导致光衰,进而降低光源的使用寿命;为了发散光源组件的光线,一般的光源组件都配置有散光透镜,而一般的散光透镜朝向光源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用于散光的珠面颗粒,不适用于光源组件本身较为发散的情况,而且不能充分利用直射到散光透镜的边缘部分的光线,导致其成本高而且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性灯使用cob光源或者单颗光源出现热堆积,光线集中,使用散光透镜导致成本高和通用性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配光均匀的线性灯,包括:上下相互卡合形成容置腔的壳体和散热板、设置于容置腔的驱动模组和依次设置于散热板外表面的光源板和透镜组件,驱动模组与光源板电性连接,光源板设置有至少两个光源单元,透镜组件设置有与光源单元对应的透镜单元,光源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光源。凭借至少两个光源组成光源单元,每个光源单元对应一个透镜单元的设置,相当于每个透镜单元罩设有至少两个光源,使得每个光源出光面的中心偏离透镜单元的中心线,透镜罩的主光路偏离整个透镜罩的中心线的位置,光线不仅能从透镜单元中直接出射照向地面,还能在从透镜单元中射出后与相邻的透镜单元所射出的光线进行混光,使得光斑均匀,无色分光。

优选的,光源板上有规律地排布若干个光源单元。通过光源单元与透镜单元的一一对应组合关系,使得相邻的透镜罩之间的光线进行混光,能够使光斑均匀、无分色分光,提高整灯照明的均匀性。

优选的,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透镜罩,透镜罩表面设置有与光源单元对应的透镜单元。使得光源模组可根据具体灯具的尺寸及光通需要设置光源和光源单元的分布,并根据不同方位补充不同方向的照度,使得整灯照明更加均匀。

进一步优选的,透镜单元为具有容纳腔的旋转体结构,每个透镜单元的容纳腔罩设有至少两个光源。透镜单元的旋转体结构,使得每个透镜单元罩设有至少两个光源,使每个光源产生不同角度的出光面中心。

优选的,壳体设置为线槽形,且壳体的两外侧壁沿壳体的轴向方向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导轨槽。第一导轨槽的设置不仅便于弹性件与第一导轨槽形成的定位部相互卡合,实现光源模组与壳体的可拆卸连接,还打破线性灯安装的局限性,使其不仅局限于安装片的吊装和吸顶安装方式,也可以与相应尺寸的布线轨道或桥架实现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线性灯还包括固定于散热板内表面的弹性件,散热板通过弹性件与壳体相互卡合。弹性件的设置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性灯安装费时费力,维护拆卸不便,而且不利于更换透镜和灯具维修等技术问题。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导轨槽向内凸起形成定位部,弹性件与定位部可拆卸地卡合。通过弹性件与定位部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可徒手安装电源线,节省时间。

进一步优选的,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片,安装片的两侧臂分别卡接于第一导轨槽内。安装片卡接于第一导轨槽中,避免安装片的设置妨碍线性灯与轨道和桥架等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线性灯还包括扣装于容置腔两端的端盖组件。凭借端盖组件的设置,不仅提高整灯的美观性,而且提高光源模组与壳体结构配合的紧凑性,防止光源模组从壳体脱落。

优选的,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滑板,端盖的侧底角向内延伸形成折边,折边侧壁设置有与滑板相互配合的第二导轨槽。凭借第二导轨槽的设置,便于实现整灯快速拆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光均匀的线性灯,利用多个光源组成光源单元,每个光源单元对应一个透镜单元的设置,相当于每个透镜单元罩设有多个光源,使得每个光源出光面的中心偏离透镜单元的中心线,透镜罩的主光路偏离整个透镜罩的中心线的位置,光线不仅能从透镜单元中直接出射照向地面,还能在从透镜单元中射出后与相邻的透镜单元所射出的光线进行混光,使得光斑均匀,无色分光,同时多个光源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单个光源产生的热堆积。此外,第一导轨槽的设置,打破线性灯的安装的局限性,使其不仅局限于安装片的吊装和吸顶安装方式,也可以与相应尺寸的布线轨道或桥架实现连接。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线性灯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线性灯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线性灯俯视图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关于附图标记的描述:1.壳体,2.散热板,3.光源板,4.透镜组件,5.弹性件,6.容置腔,7.端盖组件,8.驱动模组,9.安装片,11.定位部,12.第一导轨槽,21.孔位,22.连接绳固定部,23.固定孔,51.紧固部,71.端盖,72.滑板,73.防尘塞,711.第二导轨槽,721.滑板拨钮,722.限位柱,31.光源单元,311.光源,41.透镜罩,411.透镜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参考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线性灯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线性灯的结构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线性灯俯视图中a-a方向的剖面图,如图1至图3所示,线性灯包括壳体1、散热板2、光源板3、透镜组件4、弹性件5、端盖组件7和安装片9,其中,壳体1设置为线槽形且壳体1的两侧壁沿壳体1的轴向方向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导轨槽12,第一导轨槽12向内凸起形成定位部11,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整灯的安装片9,安装片9的两侧臂分别卡接于第一导轨槽12内,弹性件5固定散热板2的上表面,定位部11与弹性件5相互配合,使得壳体1和散热板2形成相互卡合的容置腔6,容置腔6内固定设置有与光源板3电性连接的驱动模组8,光源板3和透镜组件4依次固定于散热板2的下表面,透镜组件4安装于光源板3的外侧,透镜组件4具体包括至少两个透镜罩41,每个透镜罩41上设置有多个透镜单元411,透镜单元411的排布和透镜罩41的数量,具体根据光源板3上的光源单元31和光源板3的尺寸设置。端盖组件7扣装于外壳1的两端,端盖组件7具体包括端盖71、滑板72和防尘塞73,滑板72上设置有滑板拨钮721和限位柱722,滑板72可滑动地设置于端盖71的侧底角向内延伸形成折边的第二导轨槽711内,限位柱722可防止滑板72左右滑动,同时避免滑板72继续朝壳体1的轴向方向继续移动,从而防止滑板72轻易从端盖71中脱出,防尘塞73设置与端盖71的远离壳体1的侧表面。弹性件5为“u”字形的弹片,弹片的两侧臂部分别向外弯曲,形成能够抵压定位部11的紧固部51,弹性件5两侧向外弯曲凸出的紧固部51和壳体1两侧的定位部11相互配合,使得光源模组能够可拆卸地固定于壳体1的内侧壁,壳体1和散热板2的侧底边分别向内向外延伸成相互对接的折边,壳体1和散热板2的折边相互紧密贴合,且散热板2的折边向上朝内倾斜一定的角度,便于后续光源模组的拆装操作。散热板2的折边的设置便于增加散热板2的受热面积。滑板72上滑板拨钮721的设置可增大操作者与滑板72的之间摩擦力,便于快速将滑板72从端盖71滑出,而端盖71上防尘塞73的设置,防止灰尘从穿线孔飘入容置腔6,保证整灯的整洁美观。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线性灯的光源模组包括一个光源板3和至少2个透镜罩41组成,光源板3上有规律地分布多个光源单元31,每个光源单元31由至少两个光源311组成。透镜罩41的大小与透镜罩41的数量具体根据光源板3的大小与规格设置,透镜组件4包括至少2个透镜罩41,透镜罩41的表面设置有与光源单元31一一对应的透镜单元411,透镜单元411为具有容纳腔的旋转体结构,一个透镜单元411可以同时罩设有2-4个光源31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光源单元31阵列式地分布于光源板3上,每个光源单元31可设置至少两个光源311,如对角线的两点位置排布2个光源311,或三角形的三角位置排布3个光源311,或矩形的四角位置排布4个光源等以此类推,光源单元31具体的排布情况和光源311构成的数量根据实际整灯的尺寸和通光需要而定。

进一步优选的,透镜组件4根据灯具尺寸及光通需求可以使用2-5块透镜罩41组合而成,透镜单元411可以按需求评估不同数量组合满足不同方案,如透镜单元411设计使用可放置1-4颗光源311的光学设计,灯具的光源311颗数可多可少,功率可选范围更大。此外,还可以根据光源311颗数放置于不同的方位来补充不同方向的照度,使得整灯照明更加均匀。凭利用多个透镜罩41组成一个透镜组件4,打破线性灯透镜一体化、成本高和装配不方便的局限,使其可根据实际场景需要搭配不同透镜单元的透镜组件4,使得整灯的款式的多样性,同时提高线性灯配光均匀的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散热板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绳固定部22和翻边防刮手的半圆形的孔位21,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透镜罩41的固定孔23,多个固定孔23的设置,可实现透镜罩41的稳定安装,利用连接绳(图中未示出)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散热板2的连接绳固定部22和壳体1的内表面连接,具体可以通过卡扣等方式连接,当线性灯被固定于天花板表面时,通过扣住散热板2上的孔位21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拉,即可实现光源模组与壳体1的分离,而连接绳的设置,可有效地防止在向下拉的过程中,光源模组掉落至地面,防止光源模组不必要的损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以该方式,如果这些修改和改变处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涵盖这些修改和改变。词语“包括”不排除未在权利要求中列出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某些措施记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简单事实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被用于获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当被认为限制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