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灯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9876发布日期:2021-09-15 08:4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灯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台灯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2.由于灯具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合不同,其结构特征也各不相同,种类繁多且功能各异。以传统的台灯结构而言,主要有灯座、灯头、灯罩和灯泡组成,灯头与灯座之间通过撑杆固定连接,撑杆分为固定式或可弯折式。led作为一种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体半导体器件,具有效率高、耗能小、光线质量好、使用安全、寿命长、绿色环保、控制灵活等特点,在家用灯具中已经广泛替代传统光源成为主要的照明器件。
3.常见的led台式灯一般由灯座、支撑件和光源组件组成,光源组件集成了壳体、聚光罩、光源、整流板以及电源控制器等,灯座可放置在地面或台面上,支撑件一端与灯座固定连接,光源组件通过适配结构安装在支撑件的另一端。台式灯的可移动性使其与固定插座存在距离,台式灯一般通过电源线连接固定插座,再通过支撑件中穿入的电线将电源线与光源组件连通。电源线作为明线连接在台式灯和插座之间,对使用者而言存在绊倒风险,对室内环境的整洁度影响也比较大。而支撑件中需要穿入电线,给装配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在于,现有的led台式灯一般照明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支撑件可以使用伸缩管结构实现升降调节,但支撑件中的电线不具有形变量,且为了适应伸缩变量支撑件中预穿入的电线长度必然最大化,较长的预穿电线对支撑件的升降灵活性影响很大。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动作灵活,装配方便的台灯调节机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台灯调节机构,包括立管、升降杆和横梁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穿设于立管的内孔中且可沿其上下滑动,立管内设有第一电轨,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有管口座,横梁杆穿设于管口座上且可沿其横向滑动,横梁杆上第二电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设有第一导电触头,管口座上设有第二导电触头。
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导电触头包括u形的压电片,压电片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接电端子,两个接电端子在压电片的支撑下分别与第一电轨的正负极导电片接触连接;所述压电片的过渡部上设有铆合堵头,铆合堵头穿设于升降杆的下端口内并与其固定连接。
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二导电触头包括接电基座,接电基座上设有两个相互间隔的接电弹针,两个接电弹针可分别与第二电轨的正负极导电片接触连接。
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升降杆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孔中穿设有导线,两个接电端子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对应的接电弹针。
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接电基座上设有滑块,滑块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二电轨构成
滑动配合。
12.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口上插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管口座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13.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管口座上设有与横梁杆配合的防滑限位器。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升降杆的两端通过两个导电触头,分别连接立管和横梁杆上的电轨,从而使升降杆沿立管上下滑动时和横梁杆沿管口座横向滑动时,两个导电触头与电轨保持接触性的电连接,避免了导线连接存在线路牵扯问题,提高灯具调节时的灵活性,立管、升降杆和横梁杆可独立分装,便于仓储运输和后期装配。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杆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立管;2、升降杆;3、横梁杆;11、第一电轨;21、管口座;22、压电片;23、接电端子;24、铆合堵头;25、接电基座;26、接电弹针;27、滑块;28、连接杆;29、防滑限位器;31、第二电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21.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台灯调节机构,包括立管1、升降杆2和横梁杆3,所述升降杆2的下端穿设于立管1的内孔中且可沿其上下滑动,立管1内设有第一电轨11,所述升降杆2的上端设有管口座21,横梁杆3穿设于管口座21上且可沿其横向滑动,横梁杆3上第二电轨31,所述升降杆2的下端设有第一导电触头,管口座21上设有第二导电触头。所述升降杆2与立管1之间构成孔轴配合,从而使升降杆2可沿立管1上下活动,所述升降杆2进行高度调节时,第一导电触头始终与第一电轨11抵触连接从而保持电性连接;同样的,所述横梁杆3与管口座21之间构成孔轴配合,横梁杆3沿管口座21横向活动时,第二导电触头始终与第二电轨31抵触连接从而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杆2通过上下活动可改变横梁杆3所处的高度,横梁杆3用于安装和支撑发光组件,从而改变发光组件的照明高度和位置。尤其在于,所述横梁杆3、立管1与升降杆2之间进行相对位移时没有电线的牵引和羁绊,从而使升降杆2的活动更加灵活。
22.所述第一导电触头包括u形的压电片22,压电片22的两个端部上均设有接电端子23,两个接电端子23在压电片22的支撑下分别与第一电轨11的正负极导电片接触连接;所述压电片22的过渡部上设有铆合堵头24,铆合堵头24穿设于升降杆2的下端口内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铆合堵头24为空心堵头,两个接电端子23上连接有导线且该导线穿设于升降杆2内,第一电轨11的下端与电源控制器连接从而接通外部电源,第一电轨11、接电端子23以及导线将升降杆2上端和立管1下端构成电路连通。
23.所述第二导电触头包括接电基座25,接电基座25上设有两个相互间隔的接电弹针26,两个接电弹针26可分别与第二电轨31的正负极导电片接触连接。所述横梁杆3沿管口座
21相对平移时,接电弹针26通过其自身弹性适中接触和连接第二电轨31从而保持电性连接。所述接电弹针26通过导线连接升降杆2下端的对应接电端子,从而将第一电轨11与第二电轨31构成电路连通。
24.所述升降杆2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孔中穿设有导线,两个接电端子23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对应的接电弹针26。所述升降杆2两端的接电基座25与压电片22之间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二者之间可以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升降杆2以及其两端的结构可一体装配成独立组件,与横梁杆3、立管1分别独立设置可便于仓储运输以及后期装配。
25.所述接电基座25上设有滑块27,滑块27的其中一个端面与第二电轨31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滑块27用于控制第二电轨31与接电基座25之间的间距,防止第二电轨31过于接近接电基座25,降低接电弹针26被过度压缩造成的损坏几率。
26.所述升降杆2的上端口上插设有连接杆28,连接杆28的上端与管口座21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8用于安装管口座21,且连接杆28与管口座21之间可相对转动使横梁杆3的水平姿态可以调节。所述管口座21上设有与横梁杆3配合的防滑限位器29,横梁杆3倾斜设置时,防滑限位器29通过增强横梁杆3与管口座2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横梁杆3自行滑动。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