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薄型miniLED汽车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0588发布日期:2021-10-16 09:1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出行的代步工具之一,汽车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为了便于汽车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行进,汽车均配置有车灯,现有技术中车灯的构造设计不合理,车灯仅能统一的改变发光亮度或发光颜色,不能显示车标、箭头、文字等形状构造,使用者体验度不高。此外,当汽车车灯使用远光时,车灯的近光区域较暗,驾驶员时常因近光区域较暗观察不充分而产生行车危险。再有,现有技术中车灯均配置有用于聚光的聚光器、用于对车灯散热的散热器,聚光器需要电镀银等工艺制造而成,一方面造成车灯的构造复杂,体积庞大,不符合车灯薄型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导致车灯的制造效率低下,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控制模组分别调控多个mini led发光体的发光亮度、发光颜色,使得车灯可以显示不同的车标、箭头、文字等形状构造,提升汽车使用时的辨识度;使用远光时,控制模组调控一部分mini led发光体发出远光,调控另一部分mini led发光体发出近光,降低近光较暗而引发的行车危险;借助mini led发光体发光温度低的特性,取消传统车灯的聚光器及散热器,简化车灯的构造设计,降低工艺复杂性要求,提升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符合薄型化发展趋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包括灯体、灯板、与灯体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遮盖灯板的透光灯罩,灯板具有柔性导电片、电性连接在柔性导电片同一侧的多个mini led发光体,灯体用于可拆卸连接在外界的汽车车架上,所有mini led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穿透透光灯罩射出;mini led发光体的尺寸为50

200μm,相邻两个mini led发光体之间的距离为0.1

1.0mm。
5.其中,柔性导电片为柔性电路板,mini led发光体焊接在柔性导电片上。
6.其中,多个mini led发光体在柔性导电片呈矩形阵列或呈环形阵列设置。
7.其中,还包括内套片,内套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灯板插接在内套片,mini led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穿透内套片并经由透光灯罩射出;内套片夹持在灯体与透光灯罩之间,灯体与透光灯罩经由热熔熔接在一起。
8.其中,灯板为条状平板,灯板位于灯体的中部与透光灯罩的中部,灯板沿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灯板用于电性连接汽车的控制器,汽车的控制器调控灯板的所有mini led发光体全亮;或者汽车的控制器调控灯板的mini led发光体自灯板的中部朝灯板的两端流水式半亮;mini led发光体全亮的发光亮度大于mini led发光体半亮的发光亮度。
9.其中,还包括位于透光灯罩内的多个散光颗粒,多个散光颗粒沿透光灯罩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均匀设置,散光颗粒用于调整mini led发光体射入透光灯罩内的光线,使得光线均匀射出透光灯罩。
10.其中,mini led发光体的发光温度为20

40℃。
11.其中,还包括装饰框,灯体具有容设装饰框的容置盲槽,透光灯罩用于将装饰框封装在容置盲槽内;灯板的数量为多个,装饰框具有多个定位盲槽,灯板设置于装饰框,多个灯板分别位于多个定位盲槽内,多个灯板分别为汽车的转向灯、刹车灯、倒车灯。
12.其中,柔性导电片远离透光灯罩的一端设有多个散热垫,散热垫与mini led发光体一一对应,mini led发光体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垫散出。
13.其中,柔性导电片具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贯穿柔性导电片,多个散热孔围绕一个mini led发光体设置,多个mini led发光体围绕一个散热孔设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汽车的控制模组分别调控多个mini led发光体的发光亮度、发光颜色,使得车灯可以显示不同的车标、箭头、文字等形状构造,提升汽车使用时的辨识度;使用远光时,控制模组调控一部分mini led发光体发出远光,调控另一部分mini led发光体发出近光,降低近光较暗而引发的行车危险;借助mini led发光体发光温度低的特性,取消传统车灯的聚光器及散热器,简化车灯的构造设计,降低聚光器、散热器等的工艺复杂性要求,提升汽车车灯的制造效率,降低汽车车灯的制造成本,符合汽车车灯的薄型化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灯不带装饰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灯带有装饰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灯带有装饰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19.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导电片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包括:
25.1—柔性导电片
ꢀꢀꢀꢀꢀꢀꢀꢀꢀ
2—mini led发光体
ꢀꢀꢀꢀ
3—透光灯罩
26.4—匀光片
ꢀꢀꢀꢀꢀꢀꢀꢀꢀꢀꢀꢀꢀ
5—散热垫
ꢀꢀꢀꢀꢀꢀꢀꢀꢀꢀꢀꢀꢀ
6—散热孔
27.7—散光颗粒
ꢀꢀꢀꢀꢀꢀꢀꢀꢀꢀꢀ
8—第一透镜阵列件
ꢀꢀꢀꢀꢀ
9—第二透镜阵列件
28.111—灯体
ꢀꢀꢀꢀꢀꢀꢀꢀꢀꢀꢀꢀꢀ
112—装饰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0.实施例一
31.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包括灯体111、灯板、与灯体111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遮盖住灯板的透光灯罩3,灯板位于灯体111与透光灯罩3之间,灯板具有柔性导电片1、电性连接在柔性导电片1同一侧上的多个mini led发光体2。
32.根据实际需要,柔性导电片1可以为平面薄板,也可以为具有弯曲弧度的弧面薄板,透光灯罩3的形状构造与柔性导电片1的形状构造大致相同,所有mini led发光体2发出的光线穿透透光灯罩3射出;mini led发光体2的尺寸为50

200μm,相邻两个mini led发光体2之间的距离为0.1

1.0mm。
33.在灯板与灯体111的安装过程中,当灯体111的轮廓为不规则构造时,借助柔性导电片1的柔软易弯曲的特性,使得柔性导电片1可以准确、快速地安装贴设在灯体111上,提升灯板的安装效率及安装良率。
34.实际使用时,借助汽车的控制模组调控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的实际运行参数,汽车的控制模组分别调控多个mini led发光体2的发光亮度或/和发光颜色,即控制模组可以单独控制每一个mini led发光体2的发光颜色的变化、发光亮度的高度、发光的开启或关闭。
35.柔性导电片1为柔性电路板,例如,柔性导电片1为fpc或ffc等,借助柔性导电片1的柔性特性,便于柔性导电片1的安装装配,辅助提升汽车车灯的制造效率。
36.mini led发光体2焊接在柔性导电片1上,所有mini led发光体2并联设置,当某一个mini led发光体2损坏之后,不影响剩余mini led发光体2的正常使用,避免汽车车灯直接熄灭而发生行驶危险。
37.多个mini led发光体2在柔性导电片1呈矩形阵列或呈环形阵列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mini led发光体2之间的距离相等,所有mini led发光体2布满整个柔性导电片1设置,如此,柔性导电片1不同部位的mini led发光体2的数量大致相同,一方面提升汽车车灯不同部位发光的均匀性,另一方面提升汽车车灯不同部位重量的均匀性,避免汽车车灯不同部位重力不均而受力不均。
38.还包括内套片,内套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内套片采用透明pc塑料制成,灯板插接在内套片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内套片上设置插槽,灯板插接在内套片上并位于插槽内,借助内套片遮盖防护灯板,借助灯板、内套片的插接配合,提升两者的组装效率,降低灯板安装过程中受到碰触而损坏的几率,提升制造良率。mini led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穿透内套片并经由透光灯罩3射出;内套片夹持在灯体111与透光灯罩3之间,灯体111与透光灯罩3均采用热熔塑料制成,灯体111与透光灯罩3经由热熔熔接在一起。
39.经由汽车的控制模组对多个mini led发光体2的独立控制,使得车灯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车标、箭头、文字等形状构造,例如,当汽车直线行驶时,控制模组调控多个mini led发光体2显示出汽车的车标。再如,当汽车转弯时,控制模组调控多个mini led发光体2显示左转弯或右转弯的箭头。又如,当汽车转弯时,控制模组调控多个mini led发光体2显示“左转弯”、“右转弯”的文字,提升汽车使用时的辨识度,对后方行驶车辆进行提醒警示,提升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40.当需要使用远光时,控制模组调控一部分mini led发光体2发出远光,实现对远方道路的照亮,同时控制模组调控另一部分mini led发光体2发出近光,实现对近方道路的照
亮,降低近光较暗而引发的行车危险,提升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41.借助mini led发光体2发光温度低的特性,取消传统车灯的聚光器及散热器,简化车灯的构造设计,降低聚光器、散热器等的工艺复杂性要求。提升汽车车灯的制造效率,降低汽车车灯的制造成本,符合汽车车灯的薄型化发展趋势。
42.根据实际需要,灯板可以为条状平板,灯板位于灯体111的中部与透光灯罩3的中部之间,灯板沿灯体1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灯板用于电性连接汽车的控制器,汽车的控制器调控灯板的所有mini led发光体2全亮;或者汽车的控制器调控灯板的mini led发光体2自灯板的中部朝灯板的两端流水式半亮;mini led发光体2全亮的发光亮度大于mini led发光体半亮的发光亮度。
43.当汽车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正常行驶时,汽车的控制器调控灯板的所有mini led发光体2全亮。当汽车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临时停车时、刹车减速时或转弯转向时,汽车的控制器调控灯板的mini led发光体2自灯板的中部朝灯板的两端流水式半亮,即沿灯板的长度长度方向,mini led发光体2自灯板的中部朝灯板的两端逐渐亮起,如此循环,实现流水式亮灯。
44.汽车车灯还包括装饰框112,灯体111上具有容设装饰框112的容置盲槽,透光灯罩3用于将装饰框112封装在容置盲槽内,装饰框112可以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灯板的数量为多个,装饰框112具有多个定位盲槽,灯板可拆卸安装设置在装饰框112上,多个灯板分别位于多个定位盲槽内,多个灯板分别为汽车的转向灯、刹车灯、倒车灯。
45.经由装饰框112的设置,提升汽车车灯的强度,借助装饰框112的形状构造对汽车进行附加装饰,多个灯板分别装入多个定位盲槽内,提升灯板的安装效率及安装良率。根据汽车的实际行驶状态,汽车的控制器分别调控对应的灯板发光,进而实现对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进行灯光显示,提醒前后的车辆,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46.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还包括贴设在透光灯罩3外侧上或透光片内侧上的匀光片4,匀光片4为现有技术,mini led发光体2发出的光线穿透透光灯罩3及匀光片4射出,匀光片4使得mini led发光体2发出的光线均匀射出。
47.经由增设匀光片4,实现对所有mini led发光体2发出的光线的匀光处理,确保汽车车灯出光的均匀性,在汽车车灯的正常使用过程中,避免汽车车灯不同部位亮暗不均而使用不良。优选地,匀光片4贴设在透光灯罩3的内侧面,此时匀光片4位于透光灯罩3与mini led发光体2之间,借助透光灯罩3防护匀光片4,避免匀光片4位于透光灯罩3的外侧面受到碰触而损坏或脱落,延长匀光片4的使用寿命。
48.优选地,mini led发光体2的发光温度为20

40℃,例如,mini led发光体2的发光温度为30℃,即mini led发光体2为低温发光体,借助mini led发光体2的低温特性,无需为汽车车灯配置散热器,简化汽车车灯的构造设计,实现汽车车灯的微型化发展趋势。
49.透光灯罩3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制成,借助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的配置,提升透光灯罩3的透光效果,降低透光灯罩3对mini led发光体2发出的光线的阻挡作用,提升汽车车灯的出光效果。
50.柔性导电片1远离透光灯罩3的一端设有多个散热垫5,散热垫5与mini led发光体2一一对应,mini led发光体2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垫5散出。实际使用时,散热垫5可以为导电铜片,导电铜片采用铜合金制成,借助导电铜片的导热良性,使得mini led发光体2发光时
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导电铜片并扩散出,避免mini led发光体2发出的热量累积而使用不良。
51.柔性导电片1具有多个散热孔6,散热孔6贯穿柔性导电片1,多个散热孔6围绕一个mini led发光体2设置,多个mini led发光体2围绕一个散热孔6设置。借助散热孔6的构造设计,进一步提升对mini led发光体2的散热效率。实际制作时,借助激光切割设备在柔性导电片1上自动切割出多个散热孔6,提升散热孔6的加工效率及加工良率。
52.实施例二
53.请参阅图8所示,多功能薄型mini led汽车车灯还包括位于透光灯罩3内的多个散光颗粒7,多个散光颗粒7沿透光灯罩3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均匀设置,散光颗粒7用于调整mini led发光体2射入透光灯罩3内的光线,使得光线均匀射出透光灯罩3。实际制造时,将散光物料混入透光物料内,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料,之后借助成型模具将混合物料成型为透光灯罩3,散光物料即可形成位于透光灯罩3内的散光颗粒7。
54.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55.实施例三
56.请参阅图9所示,还包括第一透镜阵列件8及第二透镜阵列件9,透光灯罩3夹持在第一透镜阵列件8与第二透镜阵列件9之间,第一透镜阵列件8位于透光灯罩3与mini led发光体2之间;mini led发光体2发出的光线经由第一透镜阵列件8后汇聚,再经由第二透镜阵列件9发散形成平行光射出。
57.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58.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