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灯具新型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0907发布日期:2021-11-03 13:3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灯具新型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防水灯的散热结构,如舞台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为适用灯具户外全天候使用,防水灯具成为一种趋势,但防水灯具相对于非防水灯具散热设计更苛刻。非防水灯具通过风机外部冷空气导入灯具内,同时将内部热空气通过风机抽出的灯具而达到散热目的,保证灯泡等其他器件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工作。但防水灯具全密封设计无法将外部冷空气吹进,同时也无法将内部热空气抽出,无法保证灯具在合理温度范围下工作。据此非防水灯具散热方式无法在防水灯具上实现散热目的,使灯具内温度很高,导致灯泡和内部器件烧灼损坏。因此出现有带散热结构防水灯,其结构主要在灯壳体上设置的散热片进行散热,灯内的热量通过散热片由外壳内传导至外部实现散热效果,其散热率低,无法满足功率较大的灯具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防水灯散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散热结构。
4.一种防水灯具新型散热结构,包括设在灯壳体开口位置处带通孔的基板,在基板内侧安装有内散热组件和内风机,外侧安装有外散热组件和外风机,该外风机安装在通孔处,所述的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设有导热管相互连接;所述内风机用于吹动灯壳体内的气体通过内散热组件形成内循环,气体中的热量通过基板的通孔和导热管传导到外散热组件处,在外风机和外散热组件的作用下快速散热。
5.进一步的,所述内散热组件由内鳍片和密封挡风板组成,所述的密封挡风板安装在内鳍片上,在密封挡风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的内风机通过通风孔安装在密封挡风板上,使灯壳体内部气体在内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通风孔与内鳍片形成一个在压力下的气体循环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内鳍片分为内左鳍片和内右鳍片,该内左鳍片和内右鳍片分别设在灯具光源两侧位置,所述密封挡风板由两块侧板和一块连接板组成,所述两块侧板位于基板上通孔的两侧,连接板将两块侧板相互连接形成槽型结构的密封挡风板,所述的灯具光源安装在连接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内左鳍片和内右鳍片分别由若干块散热片组成,各散热片之间保留有通风间距,该通风间距与两块侧板之间位置贯通形成气体循环通道。
8.进一步的,所述两块侧板上分别设有通风孔,所述的内风机包括有左风机和右风机,该左风机和右风机分别设在两块侧板的通风孔上。
9.进一步的,所述外散热组件由外鳍片构成,所述外鳍片安装在基板外侧位于内鳍片的对应位置处。
10.进一步的,所述外鳍片由外左鳍片和外右鳍片组成,该外左鳍片和外右鳍片分别由若干块散热片组成,所述的外左鳍片与内左鳍片位置相对应,外右鳍片与内右鳍片位置相对应。
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为铜管或铝管。
12.进一步的,所述内左鳍片和内右鳍片采用铝片或铜片制作而成。
13.进一步的,所述外左鳍片和外右鳍片采用铝片或铜片制作而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基板上设有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应用时,内散热组件位于灯壳体的内部,外散热组件位于灯壳体的外部,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由导热管相互连接,使内散热组件的热量(即灯壳体内的气体温度)可快速的传导到外散热组件上进行散热,并在内风机和外风机的作用下快速导出,由此使其有效的提高灯体的散热效果,更好的保证灯具在合理温度范围下工作。
16.2、本实用新型的内散热组件由内鳍片和密封挡风板,在密封挡风板的作用下,使灯壳体的的热量得以快速循环,且更好的通过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进行散热。
17.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挡风板由两块侧板和一块连接板组成,所述两块侧板位于基板上通孔的两侧,连接板将两块侧板相互连接形成槽型结构的密封挡风板,所述的灯具光源安装在连接板上,并位于基板通孔位置,使灯具光源产生的热量更好的通过内散热组件和外散热组件散热,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和图4为图2的安装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防水灯具新型散热结构,包括设在灯壳体1开口位置处带通孔21的基板2,在基板2内侧安装有内散热组件4和内风机5,外侧安装有外散热组件6和外风机7,该外风机7安装在通孔21处,安装时,所述内散热组件4位于灯壳体1的内部,外散热组件6位于灯壳体1的外部,该内散热组件4和外散热组件6设有导热管8相互连接,具体的,所述导热管8由多条铜管或铝管组成,导热管8穿过基板2将内散热组件4和外散热组件6相互连接,形成由内之外传导热量功能;所述内风机5用于吹动灯壳体1内的气体通过内散热组件4形成内循环,气体中的热量通过基板2的通孔21和导热管8传导到外散热组件6处,在外风机7和外散热组件6的作用下快速散热。
24.实施例中,所述内散热组件4由内鳍片41和密封挡风板42组成,所述的密封挡风板42安装在内鳍片41上,在密封挡风板42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的内风机5通过通风孔安装在密封挡风板42上,使灯壳体1内部气体在内风机5的作用下,通过通风孔与内鳍片41形成一个在压力下的气体循环结构。具体的,所述内鳍片41分为内左鳍片411和内右鳍片412,所述内
左鳍片411和内右鳍片 412分别由若干块散热片组成,各散热片之间保留有通风间距,该通风间距与两块侧板421之间位置贯通形成气体循环通道。为了使内左鳍片411和内右鳍片 412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所述的内左鳍片411和内右鳍片412分别设在灯具光源9两侧位置,所述密封挡风板42由两块侧板421和一块连接板422组成,所述两块侧板421位于基板2上通孔21的两侧,使通孔21在两块侧板421更好的将热量由内散热组件4导出外散热组件6处,所述连接板422将两块侧板421 相互连接形成槽型结构的密封挡风板,所述的灯具光源9安装在连接板422上设置的安装孔上。
25.为使灯壳体1内的气体可快速循环流动,增强热量可通过内散热组件快速导出,在两块侧板421上分别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上分别设有左风机51和右风机 52,即所述的内风机5包括有左风机51和右风机52,该左风机51和右风机52 分别设在两块侧板421的通风孔上。
26.所述外散热组件6由外鳍片61构成,所述外鳍片61安装在基板2外侧位于内鳍片41的对应位置处。具体的,所述外鳍片61由外左鳍片611和外右鳍片 612组成,该外左鳍片611和外右鳍片612分别由若干块散热片组成,所述的外左鳍片611与内左鳍片411位置相对应,外右鳍片612与内右鳍片412位置相对应,即外左鳍片611和外右鳍片612设在基板2外侧,位于通孔21两侧。所述外左鳍片611和外右鳍片612采用铝片或铜片制作而成。所述内左鳍片411和内右鳍片412采用铝片或铜片制作而成。
27.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所述内鳍片41吸收灯体内部热量,通过导热管8快速传递到外鳍片61。所述灯具光源9设置于内左鳍片411和内右鳍片412之间的中心位置,在内左鳍片411和内右鳍片412之间的两侧用密封挡风板42的侧板421 拦截密封,该侧板421仅通过通风孔上设置内风机5进行导风,灯具光源9位于两块侧板421之间位置,该灯具光源9通过连接板422固定在侧板421上,使连接板422和侧板421之间形成灯具光源9产生的热量导向内鳍片41处的密封室,所述内风机5工作时将侧板421和连接板422外的灯壳体1内部空气吹进灯具光源9处的密封室内,空气在压力下流过内鳍片41,并吹出密封室外导向内鳍片 41,形成往复循环。所述外风机7设置在外鳍片61一侧基板2的通孔21上,通过吹风将冷空气流经外鳍片61将热量带走,使散热器温度降低,通过此种方式,将灯具光源9产生的热量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空气从内鳍片41传递到外鳍片61,并通过外风机7将热量快速驱散,形成有效的散热。即灯具光源9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空气传导到内鳍片41,通过导热管8和通孔21将内部热量传到外鳍片61,并通过外风机7将热量通过冷空气传到环境中从而实现散热。
28.本散热结构同样适用于非防水灯具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