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8573发布日期:2021-11-22 17:0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子母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子母吸顶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种吸顶灯,包括一个灯座、一个灯罩,及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发光,且光线自所述灯罩透出。前述的吸顶灯,具有调整色温的功能,例如:能切换暖光(黄光)与冷光(白光)。
3.惟,灯光是造就环境气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今同一个空间可能有多种不同使用用途,前述只能切换冷暖光的吸顶灯已不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营造多元环境气氛的子母吸顶灯。
5.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适用于安装于一个安装壁部,并适用于接收一个遥控讯号,所述子母吸顶灯包含灯罩单元、一个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及控制单元。
6.所述灯罩单元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壁部的安装灯座,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灯座的相反于所述安装壁部的一侧的主灯罩。
7.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灯座的相反于所述安装壁部的表面,并用于朝所述主灯罩发出光线。
8.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环绕所述安装灯座设置,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主色温发光件与第二副色温发光件,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与所述副色温第二副色温发光件用于朝反向于所述安装灯座的方向径向向外发出光线,且每一个第二主色温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色温相异于大于每一个第二副色温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色温。
9.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适用于接收所述遥控讯号并根据所述遥控讯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
10.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所述安装灯座包括供所述主灯罩安装的本体,及由所述本体朝所述安装壁部延伸的垫高部,所述垫高部与所述本体相配合界定出供所述控制单元设置的安装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垫高部的外周面。
11.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发出白光,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发出黄光。
12.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所述灯罩单元还包括环绕所述安装灯座设置于所述安装灯座的侧面且与所述安装灯座界定出一侧光空间的侧灯罩,所述安装灯座与所述主灯罩沿设置轴线设置,且所述侧灯罩环绕所述设置轴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侧光空间。
13.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每一个第二主色温发光件发出红色的光线,且每一个第二副色温发光件发出蓝色或绿色的光线。
14.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主色温发
光件与第一副色温发光件,每一个第一主色温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色温相异于每一个第一副色温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色温。
15.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与第一副色温发光件的散光件,每一个散光件界定出用于供各自的第一主色温发光件或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设置的容室,且用于使对应的第一主色温发光件或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发出的光线散射。
16.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每一个散光件为呈半圆弧状的透镜,且圆弧状的表面与对应的第一主色温发光件或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相隔一个间距。
17.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发光控制件,所述控制单元适用于输出对应所述遥控讯号的第二控制讯号至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件,使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与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的亮暗。
18.本实用新型的子母吸顶灯,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发光控制件,所述控制单元适用于输出对应所述遥控讯号的第一控制讯号至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使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与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的亮暗。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使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出反向于所述安装灯座的方向径向向外的光线,如此,使用者能于一般工作或日常环境时,使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光线供照明使用,而于特殊氛围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不同色温的光线,营造特殊的环境气氛,借此,达到能营造多元环境气氛的功效。
附图说明
2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21.图1是一个立体组合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子母吸顶灯的一个实施例;
22.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23.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不完整的立体组合图;
24.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剖视图;
25.图5是所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散光件与一个第一主色温发光件的剖视图;
26.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分解立体图;
27.图7是一个遥控器的俯视示意图;
28.图8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讯号方块示意图;及
29.图9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阅图1、图7与图8,本实用新型子母吸顶灯的实施例,适用于安装于一个安装壁部(图未示),并适用于接收来自一个遥控器5发出的一个遥控讯号s1。
31.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安装壁部可以示是天花板或是墙壁、隔间板等可供本实用新型安装的壁部。
32.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所述子母吸顶灯包含一个灯罩单元1、一个第一发光单元2、两个第二发光单元3、3’,及一个控制单元4。
33.所述灯罩单元1包括一个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壁部的安装灯座11、一个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灯座11的相反于所述安装壁部的一侧的主灯罩12,及一个环绕所述安装灯座11设置于所述安装灯座11的侧面且与所述安装灯座11界定出一侧光空间131的侧灯罩13。
34.所述安装灯座11与所述主灯罩12沿一条设置轴线x1设置,并包括一个适用于安装于所述安装壁部的安装壳体111,及一个用于供所述主灯罩12与所述侧灯罩13安装的灯罩壳体112。
35.所述安装壳体111包括一个供所述灯罩壳体112安装的本体部113,及一个由所述本体部113朝所述安装壁部延伸的垫高部114。
36.所述垫高部114与所述本体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供所述控制单元4设置的安装空间115。
37.所述灯罩壳体11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11。
38.所述侧灯罩13环绕所述设置轴线x1。
39.参阅图2、图3与图5,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设置于所述安装灯座11的相反于所述安装壁部的表面,并用于朝所述主灯罩12发出光线,详细来说,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是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11的邻近于所述灯罩壳体112的一个面。
40.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与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一个第一发光控制件23,及多个散光件24。
41.每一个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发出一个第一色温的光线,每一个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发出一个相异于所述第一色温的第二色温的光线。
4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为贴片式led(smd led)并发出白光,且所述第一色温为6500k,每一个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为贴片式led(smd led)并发出黄光,且所述第二色温为3000k。
43.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与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与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的亮暗。
44.每一个散光件24具有出一个用于供各自的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或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容置的容室241,且用于使对应的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或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发出的光线散射。借此,使朝所述主灯罩12所射出的光线于各方向上均匀,不会有光线集中造成视觉上有明暗区域的问题。
45.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散光件24为呈半圆弧状的透镜,且圆弧状的表面与对应的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或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相隔一个间距。
46.参阅图2、图4与图6,所述发光单元3、3’环绕所述安装灯座11的安装壳体111设置。每一个发光单元3(3’)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与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及一个第二发光控制件33。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与所述发光单元3’是软灯条,且所述发光单元3可拆卸地粘贴于所述垫高部114的外周面,所述发光单元3’可拆卸地粘贴于所述灯罩壳体112的外周面且位于所述侧光空间131内。由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是软灯条,因此,所述第
二发光单元3’可以根据所述灯罩壳体112的外周面的轮廓而任意调整长度与弯曲程度。
48.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与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用于朝所述侧灯罩13发出光线,且每一个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所发出的光线波长大于每一个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所发出的光线波长。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3的每一个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为贴片式led(smd led)并发出黄光(色温为3000k),且每一个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为贴片式led(smd led)并发出白光(色温为6500k)。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3’的每一个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为贴片式led(smd led)并发出红色的光线,且每一个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为贴片式led(smd led)并发出蓝色的光线。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态样中,每一个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发出红色的光线,且每一个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发出绿色的光线,或是每一个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发出绿色的光线,且每一个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发出蓝色的光线。
51.每一个第二发光控制件33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与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的亮暗。
52.所述控制单元4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的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的第二发光控制件33,并适用于接收所述遥控讯号s1并根据所述遥控讯号s1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发光。
53.参阅图7、图8与图9,所述控制单元4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115,并适用于输出一个对应所述遥控讯号s1的第一控制讯号s2至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使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控制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与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的发光色温,且所述控制单元4适用于输出一个对应所述遥控讯号s1的第二控制讯号s3(s3’)至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的第二发光控制件33,及,使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件33控制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与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的亮暗。
54.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件33是集成在同一个块电路板,且皆设置于所述容室241内,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件是通过电线连接于对应的发光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态样中,所述控制单元4、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32与所述第等两个发光控制件33也可以独立设置于不同的电路板,且皆设置于所述容室241内,又或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与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设置于同一个块电路板,且每一个第二发光控制件33对应的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设置于同一个块电路板。
55.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的方法为,所述控制单元4包含一个适用于接收所述遥控讯号s1的通讯模块41、一个用于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的电源模块42、一个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1的控制模块43、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43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的一个第一调光模块44,及两个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43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件33的第二调光模块45。所述电源模块42用于将市电整流、稳压后而提供电源供所述通讯模块41、所述控制模块43、所述第一调光模块44、所述第二调光模块45、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与第二发光单元3使用。
56.其中,所述通讯模块41可使用wi

fi、rf、红外线、蓝牙、无线电等短距离通讯技术,或是通过壁挂开关以实体线路控制实施,抑或是以声控开关实施。所述第一调光模块44与
每一个第二调光模块45可使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波宽度调变)调控晶片实施,如此,所述第一控制讯号s2与所述第二控制讯号s3则对应而为脉冲(pulse)电压。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件33各自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实施,例如,可使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实施。
57.示例说明,当实际应用时,所述通讯模块41接收所述遥控讯号s1并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43,所述控制模块43根据所述遥控讯号s1控制所述第一调光模块44、所述第二调光模块45分别输出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讯号s2、所述第二控制讯号s3,使所述第一控制讯号s2与所述第二控制讯号s3、s3’的脉冲电压的占空比对应所述遥控讯号s1的控制而变化。
58.接着,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件23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讯号s2控制发光的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或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的数量,而使所述第一主色温发光件21与所述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所发出的光线经混光后,于人眼中产生预定的色温表现。例如:于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看到自纯白光(6500k)至纯黄光(3000k)的无极多段式的混光效果。
59.相同道理的,每一个第二发光控制件33根据所述第二控制讯号s3(s3’)控制对应发光的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或第一副色温发光件22的数量,而使所述第二主色温发光件31与所述第二副色温发光件32所发出的光线经混光后,于人眼中产生预定的色彩表现。例如:于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看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发出自纯白光(6500k)至纯黄光(3000k)的无极多段式的混光视觉效果,及看到第二发光单元3’发出自纯红光至纯蓝光的无极多段式的混光视觉效果(例如:紫色光)。
60.值得说明的是,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态样,其中,所述通讯模块41是使用2.4ghz的无线电遥控技术,且通过第一调光模块44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而所述中控模块43是通过所述第二调光模块45分别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与如图8中以一个所述中控模块43控制所述第一调光模块44与所述第二调光模块45不同。
61.以上调控方式,由于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根据以上说明可以推知扩充细节,因此不多加说明。
62.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将前述实施例的优点归纳如下:
63.通过设置所述控制单元4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使所述控制单元4能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发出朝所述侧灯罩13的光线,如此,使用者能于一般工作或日常环境时,使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的光线供照明使用,而于特殊氛围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所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线,营造特殊的环境气氛,借此,达到能营造多元环境气氛的功效。
64.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