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

文档序号:27243608发布日期:2021-11-03 19:3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领域,具体指有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led照明技术占据主流市场,但是在超过3w
·
cm
‑2功率密度其光电转换效率呈直线下降,远远低于激光二极管ld的极限(约25kw
·
cm
‑2),这使得在需要准直性和高亮度的领域,如室外探照灯、汽车照明等,激光照明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由单色激光激发荧光材料产生的荧光与激光光束混合产生白光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3.在开发单色激光激发荧光材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大多选择透射的激发方式,该类型的激光照明器件结构简单,但是单束激光以透射的方式激发该类荧光材料的效率很低,不能达到最佳的激发强度。
4.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包含激光光源、反光杯、发光组件,
8.所述反光杯为碗状结构,所述反光杯在其内表面涂覆有反光层,所述反光杯在其中心位置开设有入射孔;
9.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光杯开口处的中心位置;
10.所述激光光源用于发射激光,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入射孔并照射在所述发光组件上,并且所述激光光源、所述入射孔、所述发光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激光的光路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包含依所述激光的光路路径方向设置的荧光层和反射层,所述荧光层用于吸收一部分所述激光并转换为荧光,另一部分所述激光穿透所述荧光层并被所述反射层反射。
12.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为金属反射膜,所述金属反射膜的反射波段为200~2000nm。
13.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是波长为465nm的蓝光光源。
14.进一步地,所述蓝光光源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15.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含导热层和散热底座,所述导热层复合至所述反射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散热底座贴合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为半圆形结构。
17.进一步地,所述入射孔的孔径与所述激光的光斑孔径相匹配。
18.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为圆形结构。
19.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的光路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垂直。
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21.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光源、反光杯、发光组件的设置,将一部分激光通过发光组件转换为荧光,另一部分激光与荧光混合后形成混合光束,通过反光杯反射出去,达到照明效果。具有照明效果强,激发效率高等特点。同时,光线传输路径简单直观,较低了光路设计难度。
22.本实用新型发光组件包含依所述激光的光路路径方向设置的荧光层和反射层,所述荧光层用于吸收一部分所述激光并转换为荧光,另一部分激光再次被反射并再次穿透激发所述荧光层,通过两次激发荧光层,可以提高激发效率,提高照明强度。
23.本实用新型选用的金属反射膜的反射波段为200~2000nm,其可以达到反射率>99%。
24.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设置有散热机构,可以快速散发激光照射所述荧光层后产生的大量热量,提高使用寿命。
25.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组件将荧光层、反射层、导热层和散热底座复合为一体,提高了激光对荧光层的激发效率,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更换,大大提高了照明器件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的右视图。
28.图3为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实施例一
32.参考图1

3,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包含激光光源1、反光杯3、发光组件4,
33.所述反光杯3为碗状结构,所述反光杯3在其内表面涂覆有反光层,所述反光杯3在其中心位置开设有入射孔2;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3用于收集光束,减少光线散射。
34.所述发光组件5设置于所述反光杯3开口6处的中心位置,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反光组件5,反光板3在其开口6处设置有支架4,支架4用于连接并固定反光组件5,并且只遮挡少量光;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5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光源1发射的激光,转换为包含多种不同波长的荧光,并与未被吸收的激光耦合形成混合光束。
35.所述激光光源1用于发射激光,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入射孔并照射在所述发光组件5上,并且所述激光光源1、所述入射孔2、所述发光组件5均设置于所述激光的光路上。
36.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5包含依所述激光的光路路径方向设置的荧光层501和反射层502,所述荧光层501用于吸收一部分所述激光并转换为荧光,另一部分所述激光穿透所述荧光层501并被所述反射层502反射。参考图4,含有荧光和激光的混合光束通过所述发光组件5投射到反光杯,通过所述出光口6发射出去,达到照明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荧光
层501采用荧光玻璃,其中所述激光光源1发射的激光照射到荧光层501上,一部分激光被吸收并转换成荧光发射,另外还要大部分激光会穿透所述荧光层501,接触到所述反射膜502。所述反射膜502反射所述激光,所述激光再次穿透并激发所述荧光层501,通过二次激发所述荧光层提高了激光对所述荧光层501的激发效率。
37.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502为金属反射膜,所述金属反射膜的反射波段为200~2000nm。本实施例选用的金属反射膜的可以达到反射率>99%,提高照明效果。
38.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1是波长为465nm的蓝光光源。所述蓝光光源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39.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5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含导热层503和散热底座504,所述导热层503复合至所述反射层502,所述导热层503与所述散热底座504贴合设置。所述散热底座504用于快速散发激光照射所述荧光层501后产生的大量热量。其中所述散热底座504为高导热材料,并且可设置水冷导热管提高散热能力。所述散热底座504可以为铜、铁等金属材质。
40.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3为半圆形结构。
41.进一步地,所述入射孔2的孔径与所述激光的光斑孔径相匹配。
42.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5为圆形结构。
43.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的光路与所述发光组件5相垂直。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激光光源、反光杯、发光组件,所述反光杯为碗状结构,所述反光杯在其内表面涂覆有反光层,所述反光杯在其中心位置开设有入射孔;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光杯开口处的中心位置;所述激光光源用于发射激光,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入射孔并照射在所述发光组件上,并且所述激光光源、所述入射孔、所述发光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激光的光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含依所述激光的光路路径方向设置的荧光层和反射层,所述荧光层用于吸收一部分所述激光并转换为荧光,另一部分所述激光穿透所述荧光层并被所述反射层反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为金属反射膜,所述金属反射膜的反射波段为200~200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是波长为465nm的蓝光光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光源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含导热层和散热底座,所述导热层复合至所述反射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散热底座贴合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为半圆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孔的孔径与所述激光的光斑孔径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为圆形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的光路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式激光照明装置,包含激光光源、反光杯、发光组件,所述反光杯为碗状结构,所述反光杯在其内表面涂覆有反光层,所述反光杯在其中心位置开设有入射孔;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光杯开口处的中心位置;所述激光光源用于发射激光,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入射孔并照射在所述发光组件上,并且所述激光光源、所述入射孔、所述发光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激光的光路上。所述激光的光路上。所述激光的光路上。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平 丁文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