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5436发布日期:2021-12-01 12:2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光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光舞台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舞台灯,为了追求可靠性,选择使用无风机设计,但是这需要较大的散热件作为散热支持,导致舞台灯体积变大,重量大,不利于管理维护。
3.因此,需要一种尺寸更紧凑,重量更小的无风机设计舞台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光舞台灯,旨在解决目前无风机舞台灯尺寸大过于笨重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聚光舞台灯,包括发光元件、外壳、散热构件、控制装置;
7.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腔体内的前部;
8.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腔体内的后端;
9.所述散热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腔体内的后部,所述散热构件设有导热柱,还设有多个沿导热柱轴向分布的散热薄片,所述导热柱两端分别与控制装置,以及外壳/发光元件抵接;
10.所述外壳的后部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通孔;
11.以使散热构件无需风机就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同时为发光元件以及控制装置散热,精简结构,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
12.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外壳设有中部内壁,所述中部内部夹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散热构件之间,以使发光元件产生的热量同步传导到外壳与散热构件上,减少散热构件所需的尺寸,进一步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
13.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散热构件以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以使散热构件能够从外壳后端取出清理,降低聚光舞台灯的维护难度。
14.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散热构件由多个子构件组成,所述子构件包括柱体与围绕柱体侧边设置的散热薄片,子构件之间通过相互匹配的插销与插槽组合连接,以减少散热构件因为热胀冷缩受损。
15.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子构件之间的接触面涂有导热胶泥,以避免子构件之间留有空隙导致导热效率降低。
16.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散热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和两侧/底部,以使散热构件所在内腔形成对流气流,提高散热效率。
17.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铝合金,既减轻重量也避免锈蚀。
18.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同等发光量下减少发热量与耗电量,
进一步减少散热构件所需体积,且节能环保。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变形玩具,散热构件设有导热柱,还设有多个沿导热柱轴向分布的散热薄片,所述导热柱两端分别与控制装置,以及外壳/发光元件抵接;所述外壳的后部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通孔;以使散热构件无需风机就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同时为发光元件以及控制装置散热,精简结构,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
21.2)外壳设有中部内壁,所述中部内部夹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散热构件之间,以使发光元件产生的热量同步传导到外壳与散热构件上,减少散热构件所需的尺寸,进一步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
22.3)散热构件以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以使散热构件能够从外壳后端取出清理,降低聚光舞台灯的维护难度。
23.4)散热构件由多个子构件组成,所述子构件包括柱体与围绕柱体侧边设置的散热薄片,子构件之间通过相互匹配的插销与插槽组合连接,以减少散热构件因为热胀冷缩受损。
24.5)子构件之间的接触面涂有导热胶泥,以避免子构件之间留有空隙导致导热效率降低。
25.6)散热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和两侧/底部,以使散热构件所在内腔形成对流气流,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光舞台灯结构剖面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光舞台灯另一视角的结构剖面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光舞台灯的侧视剖面图。
29.其中,1:外壳;2:散热构件;3:发光元件;4:控制装置;5:散热通孔;6:导热柱;7:散热薄片;8:中部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30.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1.实施案例一:
32.如附图1

3所示,一种聚光舞台灯,包括发光元件、外壳1、散热构件2、控制装置4;
33.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腔体内的前部;
34.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腔体内的后端;
35.所述散热构件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腔体内的后部,所述散热构件2设有导热柱6,还设有多个沿导热柱6轴向分布的散热薄片7,所述导热柱6两端分别与控制装置4,以及外壳1/发光元件抵接;
36.所述外壳1的后部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通孔5;
37.以使散热构件2无需风机就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同时为发光元件以及控制装置4散热,精简结构,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
38.所述外壳1设有中部内壁8,所述中部内部夹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散热构件2之
间,以使发光元件产生的热量同步传导到外壳1与散热构件2上,减少散热构件2所需的尺寸,进一步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
39.所述散热构件2以及所述控制装置4与所述外壳1可拆卸连接,以使散热构件2能够从外壳1后端取出清理,降低聚光舞台灯的维护难度。
40.所述散热构件2由多个子构件组成,所述子构件包括柱体与围绕柱体侧边设置的散热薄片7,子构件之间通过相互匹配的插销与插槽组合连接,以减少散热构件2因为热胀冷缩受损。
41.所述子构件之间的接触面涂有导热胶泥,以避免子构件之间留有空隙导致导热效率降低。
42.所述散热通孔5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和两侧以及底部,以使散热构件2所在内腔形成对流气流,提高散热效率。
43.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外壳1的材质为铝合金,既减轻重量也避免锈蚀。
44.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3,同等发光量下减少发热量与耗电量,进一步减少散热构件2所需体积,且节能环保。
45.综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3)、外壳(1)、散热构件(2)、控制装置(4);所述发光元件(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腔体内的前部;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腔体内的后端;所述散热构件(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腔体内的后部,所述散热构件(2)设有导热柱(6),还设有多个沿导热柱(6)轴向分布的散热薄片(7),所述导热柱(6)两端分别与控制装置(4),以及外壳(1)/发光元件(3)抵接;所述外壳(1)的后部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通孔(5);以使散热构件(2)无需风机就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同时为发光元件(3)以及控制装置(4)散热,精简结构,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设有中部内壁(8),所述中部内壁(8)夹在所述发光元件(3)与所述散热构件(2)之间,以使发光元件(3)产生的热量同步传导到外壳(1)与散热构件(2)上,减少散热构件(2)所需的尺寸,进一步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2)以及所述控制装置(4)与所述外壳(1)可拆卸连接,以使散热构件(2)能够从外壳(1)后端取出清理,降低聚光舞台灯的维护难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2)由多个子构件组成,所述子构件包括柱体与围绕柱体侧边设置的散热薄片(7),子构件之间通过相互匹配的插销与插槽组合连接,以减少散热构件(2)因为热胀冷缩受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构件之间的接触面涂有导热胶泥,以避免子构件之间留有空隙导致导热效率降低。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孔(5)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和两侧/底部,以使散热构件(2)所在内腔形成对流气流,提高散热效率。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2)与所述外壳(1)的材质为铝合金,既减轻重量也避免锈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3)为led灯,同等发光量下减少发热量与耗电量,进一步减少散热构件(2)所需体积,且节能环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光舞台灯,包括发光元件、外壳、散热构件、控制装置;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腔体内的前部;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腔体内的后端;所述散热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腔体内的后部,所述散热构件设有导热柱,还设有多个沿导热柱轴向分布的散热薄片,所述导热柱两端分别与控制装置,以及外壳/发光元件抵接;所述外壳的后部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通孔;以使散热构件无需风机就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同时为发光元件以及控制装置散热,精简结构,减小舞台灯整体体积。台灯整体体积。台灯整体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夜太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