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7112发布日期:2022-12-27 21:2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净化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杀菌净化功能的吸顶灯。


背景技术:

2.现有市面上的吸顶灯功能都非常单一,只是用作照明使用,并无其他用途,例如无杀菌净化功能等,这就限制了吸顶灯的用途推广,不利于行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吸顶灯。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净化吸顶灯,包括:散热器、装在散热器上的光源板以及盖住光源板的光扩散罩,所述光扩散罩上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孔装有一上壳,上壳内装有净化网体,净化网体的多孔结构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光源板上对应于净化网体设置有紫外激发光源,上壳的壳面上对应于净化网体密布有与环境相通的空气流通孔,工作时紫外激发光源发出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表面,通过紫外光线激活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产生游离电子及电子空穴,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摧毁它们的rna和dna,将其杀死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6.所述散热器呈盖形,所述光扩散罩的一圈沿着其内边缘凸出形成有卡台,散热器的一圈盖沿卡套在卡台上。
7.所述光源板固定装在散热器内,光源板上没有被净化网体遮住的区域分布有照明光源,照明光源均朝向光扩散罩发光;所述光源板上没有被净化网体遮住的区域还设置有第二紫外光源,对周围环境直接进行紫外照射消毒杀菌。
8.所述上壳呈筒形,上壳的一端为敞口,对应紫外激发光源,另一端为面向环境的壳面,壳面的一圈边缘向外扩展形成有装饰盖边。
9.所述凹槽孔是由光扩散罩的罩面沿着孔口向内弯曲延伸而成,因此凹槽孔具有槽内壁面。
10.所述紫外激发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线波长在365nm以下。
11.所述紫外激发光源采用紫外led光源或三基色紫外灯管,发光角度为90115度。
12.所述净化网体具有蜂窝状或海绵状的多孔结构。
13.所述凹槽孔位于光扩散罩的中心位置,所述凹槽孔、上壳及净化网体对应的呈圆形、矩形或椭圆形。
14.所述散热器及光扩散罩呈圆形、四边形或椭圆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吸顶灯的光源板上增设紫外激发光源,对应于紫外激发光源同时增加具有多孔结构的净化网体,且净化网体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当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表面时,通过紫外光线激活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产生游离电子及电子空穴,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摧毁它们的rna和dna,将其杀死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外加配合第二紫外光源,实现双重杀菌消毒、净化作用。
1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长时间使用无损耗,材料成本增加的很少,可以人机共存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环境;对于不太适合做药剂喷杀的环境,可以采用此种灯来做杀菌消毒处理,且没有多余污染及副作用,利于环境做长效健康防护。
18.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扩散罩上设计有凹槽孔,使其呈现出环状外形构造,形成环形光源照明,类似于无影灯效果,这在其他现有吸顶灯上是没有的。
19.本实用新型扩展了吸顶灯的功能用途,更利于行业发展。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的结构整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的结构整体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6.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净化吸顶灯,其主要包括:散热器1、装在散热器1上的光源板2以及盖住光源板2的光扩散罩3,所述光扩散罩3上通过凹槽孔插装有一上壳4,上壳4内面向光源板2装有净化网体5,净化网体5的多孔结构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光源板2上对应于净化网体5设置有紫外激发光源6,上壳4的壳面上对应于净化网体5均匀密布有与环境相通的空气流通孔7。工作时,紫外激发光源6的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5的表面,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吸收紫外光线后,激发产生游离电子及电子空穴,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摧毁它们的rna和dna,将其杀死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杀菌消毒的目的。
27.当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净化网体上的反应材料,即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时,会发生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了电子空穴对,电子具有还原性、空穴
具有氧化性,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同时,空穴与纳米二氧化钛粒子表面的-oh反应,最终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破坏细菌、真菌、病毒和霉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迅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其死亡和失去活性,有效的消除微生物污染,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28.更具体地,所述净化网体5可以呈圆柱形或方柱形,具有蜂窝状、海绵状等多孔结构,为了尽量增大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含有量,同时确保与紫外光线足够大的接触反应面积。净化网体5的材质不做特别限定,现有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材质都可用作净化网体,例如金属网材质、陶瓷材质、分子筛、活性炭等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附着方式:先将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涂于净化网体的多孔结构表面,最后进行干燥,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即可附着成功,且不会掉粒。本实施例中的净化网体5具体设计了一个,且位于灯的中心位置,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安装需要,将上壳4及净化网体5设计在不同位置,且数量不限定为一个,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29.更具体地,所述紫外激发光源6可以采用紫外led光源、三基色紫外灯管等等,紫外激发光源6射出的紫外光线波长要在365nm以下,这种光才能保证反应的发生,紫外激发光源6的发光角度优选为105度,保证射向净化网体5。
30.更具体地,上壳4呈圆筒形或方筒形,对应净化网体5的形状,上壳4的一端为敞口,对应紫外激发光源6,另一端为面向环境的壳面,壳面上开空气流通孔7,壳面的一圈边缘向外扩展形成有装饰盖边,盖住凹槽孔及美化装饰作用。
31.更具体地,散热器1呈圆盖形状,采用铝合金材质,散热性能好,散热器1的盖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构造,例如平面型、弧面型等等,为了对应配合不同安装环境。
32.更具体地,光扩散罩3呈圆盖形状,采用透光材质,光扩散罩3的一圈沿着其内边缘形成有卡台31,散热器1的一圈盖沿卡套在卡台31上,从而使光扩散罩3与散热器1构成一个完整的保护外壳。凹槽孔位于光扩散罩3的中心位置,凹槽孔是由光扩散罩3的罩面沿着孔口向内弯曲延伸而成,采用具有隔离封装功能的带槽内壁面的凹槽孔,而非普通的通孔,能够起到安装防护灯内部结构的作用。
33.更具体地,光源板2也呈圆形,光源板2对应固定装在散热器1内,光源板2上没有被净化网体5遮住的区域均匀分布有照明光源8,照明光源8均朝向光扩散罩3发光,而紫外激发光源6正好设置在光源板2上被净化网体5遮住的区域,这样才能照向框内的净化网体。光源板2上没有被净化网体5遮住的区域还分布有第二紫外光源,第二紫外光源与照明光源8分别接入不同的控制电路中,当开启第二紫外光源时,能对周围环境直接进行紫外光线照射消毒杀菌。
34.更具体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净化网体5的一侧还增设小风扇,可以在光源板2上开孔或槽位嵌装小风扇,或者小风扇安装在净化网体5和空气流通孔7,或者小风扇安装在光源板2的背面,通过小风扇的作用增强空气流动,加速通过空气流通孔7吹出洁净清新的空气。
35.请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计的另一种净化吸顶灯,其构造与实施例一的吸顶灯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吸顶灯呈四边形、矩形或方形,即散热器1、光源板2及光扩散罩3均呈四边形,上壳4及净化网体5的截面可以呈椭圆形、圆角矩形、圆形等等,且不限定上壳4及净化网体5的安装数量和分布方式。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间接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