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8189发布日期:2022-02-23 22:1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光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


背景技术:

2.led线型投光灯照射距离达3-5米,非常适用于政府亮化工程、商业场所、地铁、高架立交桥、建筑外墙、建筑地标等内外墙面的全景式泛光照明,能适应室内外各种温湿度环境,颜色有红黄白绿蓝、七彩变色等效果,通过丰富多彩的光与水的有机结合,产生灵动的感觉,带来梦幻般的感觉,led线型投光灯采用24颗大功率led为发光元件,是新一代绿色照明产品,远距离大角度、色彩丰富的投身效果,给人带来新的视觉感受,证人沉浸在变化莫测的色彩世界里。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led线型投光灯通常固定在一个角度,无法制造较好的舞台效果,实用性不高,其结构固定,灵活度不高,在led灯出现故障时,拆卸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通过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的灵活组合,能够对led灯芯发出来的光进行调节,使光线变得柔和,制造较好的舞台效果,减少了人眼受到的眩光效果,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易于拆卸,可满足本装置多场景的需求,且更换led灯较为方便,以解决现有的led线型投光灯通常固定在一个角度,无法制造较好的舞台效果,实用性不高,其结构固定,灵活度不高,在led灯出现故障时,拆卸较为不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led灯,所述灯体的底端设有支撑结构,所述灯体的前侧设有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
6.所述防眩结构包括透明转板,所述灯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设在多个led灯的内侧,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后端与固定筒内部的轴承过盈配合,所述透明转板套设在灯体的前侧且二者转动接触,所述转杆的前端延伸出透明转板的前侧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外端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在透明转板的前侧,所述固定套的外端固定设有活动杆,所述透明转板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多面反光板,多个所述多面反光板均设在多个led灯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弧形滑架,所述弧形滑架设在透明转板的前侧且设在活动杆的下方,所述弧形滑架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滑槽且弧形滑槽贯穿弧形滑架,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贯穿弧形滑槽并延伸出弧形滑槽的底端,所述活动杆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外端螺纹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设在弧形滑槽的底端。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在灯体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两侧均
设有支撑杆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延伸进灯体的内壁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端螺纹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在支架的外侧,所述灯体的底端固定设有伸缩杆。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底端设有圆台,所述圆台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贯穿支架的底端并延伸进通孔中,所述支架和通孔均与伸缩杆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圆台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弧形滑架的底端插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螺栓与螺纹孔固定。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板上的螺栓拧松,支撑板可与圆台分离,拔出转杆,转杆与固定筒分离,此时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整体与灯体分离,此时即可对灯体内部损坏的led灯进行维修和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使得灯体的结构灵活,在led灯出现故障时,拆卸较为方便;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持活动杆,以转杆为轴转动活动杆,透明转板沿着灯体的外壁转动,活动杆内部的多个多面反光板也随着活动杆转动,拧紧活动杆上的第二螺母,当灯体对上空进行打灯时,可将支撑板上的螺栓拧松,拔出转杆,转杆与固定筒分离,此时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整体与灯体分离,使得伸缩杆缩短上移离开通孔和支架,此时以支撑杆为轴让灯体的转动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一改传统的led线型投光灯光线固定的功能,通过加设防眩结构能够对led灯芯发出来的光进行调节,无法制造较好的舞台效果,使光线变得柔和,减少了人眼受到的眩光效果,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易于拆卸,可满足本装置多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结构与灯体分离后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后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滑架和支撑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灯体;2、固定筒;3、伸缩杆;4、支架;5、支撑杆;6、第一螺母;7、圆台;8、螺纹孔;9、转杆;10、透明转板;11、固定套;12、活动杆;13、弧形滑架;14、弧形滑槽;15、支撑板;16、第二螺母;17、多面反光板;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led灯,所述灯体1的底端设有支撑结构,所述灯体1的前侧设有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
25.所述防眩结构包括透明转板10,所述灯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设在多个led灯的内侧,所述固定筒2的内部固定设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后端与固定筒2内部的轴承过盈配合,所述透明转板10套设在灯体1的前侧且二者转动接触,所述转杆9的前端延伸出透明转板10的前侧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转杆9的外端固定设有固定套11,所述固定套11设在透明转板10的前侧,所述固定套11的外端固定设有活动杆12,所述透明转板10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多面反光板17,多个所述多面反光板17均设在多个led灯的外侧。
26.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弧形滑架13,所述弧形滑架13设在透明转板10的前侧且设在活动杆12的下方,所述弧形滑架13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滑槽14且弧形滑槽14贯穿弧形滑架13,所述活动杆12的底端贯穿弧形滑槽14并延伸出弧形滑槽14的底端,所述活动杆12与弧形滑槽14滑动连接,定位结构使得能够对led灯芯发出来的光进行调节,使光线变得柔和。
27.所述活动杆12的外端螺纹设有第二螺母16,所述第二螺母16设在弧形滑槽14的底端,对防眩结构中的活动杆12进行固定位置。
28.所述支架4的底端设有圆台7,所述圆台7的顶端开设有通孔18,所述伸缩杆3的底端贯穿支架4的底端并延伸进通孔18中,所述支架4和通孔18均与伸缩杆3转动连接,对灯体1进行支撑。
29.所述圆台7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8,所述弧形滑架13的底端插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底端通过螺栓与螺纹孔8固定,对定位结构进行固定。
30.实施场景具体为: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可将支撑板15上的螺栓拧松,支撑板15可与圆台7分离,拔出转杆9,转杆9与固定筒2分离,此时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整体与灯体1分离,如图2所示,此时即可对灯体1内部损坏的led灯进行维修和更换,本装置使得灯体的结构灵活,在led灯出现故障时,拆卸较为方便,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体结构固定,灵活度不高,在led灯出现故障时,拆卸较为不便的问题。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带有防眩功能的护目led线型投光灯装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架4,所述支架4设在灯体1的下方,所述支架4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杆5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延伸进灯体1的内壁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的外端螺纹设有第一螺母6,所述第一螺母6设在支架4的外侧,所述灯体1的底端固定设有伸缩杆3。
32.实施场景具体为:启动灯体1,灯体1内部多个led灯发光,手持活动杆12,以转杆9为轴转动活动杆12,则活动杆12在弧形滑槽14内部滑动,此时活动杆12转动通过固定套11带动转杆9转动,透明转板10沿着灯体1的外壁转动,活动杆12内部的多个多面反光板17也
随着活动杆12转动,根据光线的需要,转动活动杆12到合适的角度,拧紧活动杆12上的第二螺母16,使得第二螺母16与弧形滑架13的底端接触,此时防止眩光的操作调节完毕;当灯体1对上空进行打灯时,可将支撑板15上的螺栓拧松,拔出转杆9,转杆9与固定筒2分离,此时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整体与灯体1分离,调节伸缩杆3的螺栓,使得伸缩杆3缩短上移离开通孔18和支架4,如图2所示,此时以支撑杆5为轴让灯体1的转动90度,即灯体1的顶端后倾,本装置一改传统的led线型投光灯光线固定的功能,通过加设防眩结构能够对led灯芯发出来的光进行调节,无法制造较好的舞台效果,使光线变得柔和,减少了人眼受到的眩光效果,防眩结构和定位结构易于拆卸,可满足本装置多场景的需求,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线型投光灯通常固定在一个角度,无法制造较好的舞台效果,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3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