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6190发布日期:2022-04-27 12:3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射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射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台射灯。


背景技术:

2.射灯是典型的无主灯、无定规模的现代流派照明,能营造室内照明气氛,若将一排小射灯组合起来,光线能变幻奇妙的图案。由于小射灯可自由变换角度,组合照明的效果也千变万化。射灯光线柔和,雍容华贵,其也可局部采光,烘托气氛,大多用于烘托舞台气氛。
3.现有的舞台射灯在其进行角度调节时,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手持进行调节,在调节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握住,这样使得在长时间的使用舞台射灯时,使得工作人员劳动力消耗大,而且及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台射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舞台射灯在其进行角度调节时,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手持进行调节,在调节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握住,这样使得在长时间的使用舞台射灯时,使得工作人员劳动力消耗大,而且及其不方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舞台射灯,包括:
7.套筒座;
8.凹形架,所述凹形架滑动连接于套筒座内,所述凹形架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
9.射灯,所述射灯固定连接于转杆的圆周表面;
10.齿轮,所述齿轮固定于转杆的圆周表面;
11.齿条块,所述齿条块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块的一侧端固定有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凹形架的一侧内壁固定;以及
12.拉杆,所述拉杆设置凹形架的一侧,且拉杆的一端活动贯穿凹形架的一侧内壁并与齿条块的一侧端固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内均设置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齿条块的一侧端和凹形架的一侧内壁固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套筒座的底壁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顶部与凹形架的底部固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套筒座的圆周内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限位槽,所述凹形架的圆周表面固定有多个与条形限位槽相匹配的条形限位块,多个所述条形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多个条形限位槽内。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射灯的一侧端固定有第二把手。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套筒座的圆周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把手,
两个所述第一把手对称分布。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套筒座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方案中,通过握住第二把手进行射灯角度的调节,使得射灯能够更好地照亮舞台,以实现烘托气氛的作用,在调节前,通过拉动拉杆,使得拉杆带动齿条块脱离齿轮,同时齿条块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由于拉杆与齿轮不啮合,对齿轮没有了制动力,此时射灯可通过转杆在凹形架内转动,同时带动齿轮转动,在转动完成后,松开拉杆,通过复位弹簧的弹性使得齿条块复位,此时齿条块与齿轮抵靠,待齿条块进行微调后,与齿轮啮合,从而将齿轮卡住,使得齿轮无法转动,从而使得射灯被固定住,此时无需人工手扶,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力,而且更加方便。
21.2、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有的气缸,使得气缸启动后,其输出端可带动凹形架在套筒座内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射灯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因此,使得射灯照射范围广泛,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立体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立体图。
27.图中:1、套筒座;101、万向轮;102、第一把手;2、凹形架;3、射灯;301、第二把手;4、转杆;5、拉杆;6、条形限位块;61、条形限位槽;7、气缸;8、齿轮;9、齿条块;10、复位弹簧;11、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1
3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3.一种舞台射灯,包括:
34.套筒座1;
35.凹形架2,凹形架2滑动连接于套筒座1内,凹形架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4;
36.射灯3,射灯3固定连接于转杆4的圆周表面;
37.齿轮8,齿轮8固定于转杆4的圆周表面;
38.齿条块9,齿条块9与齿轮8相啮合,齿条块9的一侧端固定有两个复位弹簧10,两个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均与凹形架2的一侧内壁固定;以及
39.拉杆5,拉杆5设置凹形架2的一侧,且拉杆5的一端活动贯穿凹形架2的一侧内壁并与齿条块9的一侧端固定。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套筒座1的顶部为开口,以用于收纳凹形架2,以实现凹形架2可以在套筒座1内进行高度的调节,凹形架2用于射灯3,射灯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射灯3为现有技术,如何通过外部电源控制射灯3进行亮起亦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射灯3通过固定于转杆4的圆周表面以实现在凹形架2内转动,齿轮8通过与齿条块9的啮合以实现固定转杆4,使得转杆4无法转动,在需要调节射灯3的角度时,首先通过拉动拉杆5,使得拉杆5带动齿条块9脱离齿轮8,同时齿条块9对复位弹簧10进行压缩,两个复位弹簧10基于拉杆5对称分布,使得齿条块9移动时更稳定;由于拉杆5与齿轮8不啮合,对齿轮8没有了制动力,此时射灯3可通过转杆4在凹形架2内转动,同时带动齿轮8转动,在转动完成后,松开拉杆5,通过复位弹簧10的弹性使得齿条块9复位,此时齿条块9与齿轮8抵靠,待齿条块9进行微调后,与齿轮8啮合,从而将齿轮8卡住,使得齿轮8无法转动,从而使得射灯3被固定住,此时无需人工手扶,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力,而且更加方便。
41.具体的请参阅图3,两个复位弹簧10内均设置有伸缩杆11,两个伸缩杆11的两端分别与齿条块9的一侧端和凹形架2的一侧内壁固定。
42.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伸缩杆11的设置,使得齿条块9在压缩复位弹簧10时,将伸缩杆11也进行压缩,使得复位弹簧10不易发生弹性形变,同时使得齿条块9移动更稳定。
43.具体的请参阅图2,套筒座1的底壁固定有气缸7,气缸7的输出端顶部与凹形架2的底部固定。
44.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气缸7,使得其输出端可带动凹形架2在套筒座1内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射灯3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因此,使得射灯3照射范围广泛,使用效果更好;气缸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气缸7为现有技术,如何通过外部电源控制进行气缸7带动凹形架2进行移动亦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45.具体的请参阅图2,套筒座1的圆周内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限位槽61,凹形架2的圆周表面固定有多个与条形限位槽61相匹配的条形限位块6,多个条形限位块6分别滑动连接于多个条形限位槽61内。
46.本实施例中:当凹形架2在套筒座1内滑动时,凹形架2带动条形限位块6在条形限位槽61内滑动,使得凹形架2的位置被限定,上下移动时更稳定,不易晃动。
47.具体的请参阅图1,射灯3的一侧端固定有第二把手301;通过握住第二把手301,使得射灯3能够更加方便的在转杆4上进行转动,使得本装置操作更加便捷。
48.具体的请参阅图4,套筒座1的圆周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把手102,两个第一把手102对称分布。
49.具体的请参阅图4,套筒座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101。
50.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把手102与万向轮101的配合,在握住第一把手102后进行推动,使得凹形架2通过多个万向轮101在地面移动,使得本装置方便移动至指定位置,更加方便。
5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装置在需要调节射灯3的角度时,首先通过拉动拉杆5,使得拉杆5带动齿条块9脱离齿轮8,同时齿条块9对复位弹簧10进行压缩,使得齿条块9移动时更稳定;由于拉杆5与齿轮8不啮合,对齿轮8没有了制动力,此时射灯3可通过转杆4在凹形架2内转动,同时带动齿轮8转动,在转动完成后,松开拉杆5,通过复位弹簧10的弹性使得齿条块9复位,此时齿条块9与齿轮8抵靠,待齿条块9进行微调后,与齿轮8啮合,从而将齿轮8卡住,使得齿轮8无法转动,从而使得射灯3被固定住,此时无需人工手扶,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力,而且更加方便。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