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节律调节灯具

文档序号:31707617发布日期:2022-10-01 12:3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节律调节灯具

1.本发明涉及智能调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节律调节灯具。


背景技术:

2.节律调节灯通常用于需要夜间工作的工厂或医院等场所,因为考虑到某些工种的特殊性,需要长期在夜间工作,比如夜班的工厂职工或者值夜班的医护人员,要求反转人类自然的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周期。对于夜间工作的工人,在工作中很可能会感到困倦、生产力下降和安全受损。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夜间工作状态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会采用高色温白光光源提高惊醒度,但会大幅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长此以往,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
3.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轮班工作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尤其夜间暴露在光线下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是夜班工人患癌症风险的原因之一。而抑制褪黑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夜间照明蓝光成分的影响。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适当增加灯光的中的红光成分,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夜间警觉性,同时还可以减小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节律调节灯具,为夜间工作的人员提供一种降低对身体节律健康影响并提高安全生产效率的夜间照明模式,灯具可根据人体生理节律(时间),智能调节灯光中所含红光的比例成分实现视觉层面上的高低色温切换。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智能节律调节灯具,包括控制模块和灯具模块,所述灯具模块包括底座和led灯珠,所述底座的中央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一组相对侧设置有第一电接触点,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上驱动电源、物联网芯片和继电器,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第二电接触点,所述控制模块嵌入安装槽内使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电性连接;
7.所述物联网芯片具有wifi单元,所述物联网芯片通过wifi通讯接受调节指令对led灯珠的色温进行调节,所述调节指令根据设定的时间进行发送。
8.进一步地,所述灯具模块还包括灯具外壳,该灯具外壳安装在底座上,覆盖led灯珠和控制模块。
9.进一步地,所述灯具外壳为半透明或透明材质。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安装在底板上,覆盖驱动电源、物联网芯片和继电器。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外壳和底板通过螺栓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灯具模块具有两种灯光芯片的led灯珠,分别是630nm的红光芯片和色温为6500k的冷白光芯片,由驱动电源统一供电运行。
13.进一步地,物联网芯片获取实时时间与季节,根据当地夜晚所持续的时间来定时
开启和关闭继电器的开关,从而控制驱动电源对led灯珠中不同芯片的供断电,实现白天或夜晚模式的输出。
14.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接触件,所述电接触件的两端穿过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将控制模块固定于安装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源具有温度传感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芯片,连接上室内wifi后,便可联网获取实时时间和季节,和灯具自带定时器比起来,有效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定时器故障、断电而造成地时间不准确。虽然断电会导致wifi也同时断开,但一旦电源恢复,物联网芯片就会实时联网,保证了时间的准确性。并且根据获取了当地的季节因素,便可知晓所处昼夜的开始及持续时间,这样就能根据季节变化,智能地切换每天灯光的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
18.2、本发明安装结构简单,控制模块为一个整体固定在底座上,安装拆卸简单,便于后期更换、维护内部led组件或电源器件。
19.3、本发明中的led光珠中有两种灯光芯片,一列是适用于白天模式的色温为6500k的冷白光芯片,另一列是适用于夜晚模式的630nm的红光芯片,对比白天仅仅使用冷白光芯片,夜间降低冷白光功率的同时还增加了630nm的红光,这样就可以通过光谱混合调制出色温为4000k的暖白光,实现不同时间段出射不同灯光模式。
20.4、本发明中的驱动电源内部配备温度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灯具内部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驱动电源减少输出功率,直到温度恢复正常时再恢复原有输出功率,有效降低内部电子元件的故障率,延长了驱动电源和led灯珠的使用寿命。
21.5、本发明所实现的基于物联网的一种节律调节灯,在物联网模块接入网络时,可以自动获取时间并自动切换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控制灯具进行模式切换。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灯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底座,2、led灯珠,3、安装槽,4、第一电接触点,5、底板,6、驱动电源,7、物联网芯片,8、继电器,9、第二电接触点,10、电源外壳,11、电接触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节律调节灯具,包括控制模块和灯具模块。灯具模块包括底座1和led灯珠2,led灯珠2组成led阵列。底座1的中央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一对相对侧设置有第一电接触点4。控制模块包括底板5,以及安装在底板5上驱动电源6、物联网芯片7和继电器8,底板5的两侧设有第二电接触点9,控制模块嵌入安装槽3
内使第一电接触点4和第二电接触点9电性连接。
28.物联网芯片7具有wifi单元,具体采用的型号为esp8266芯片。物联网芯片7通过wifi通讯接受调节指令对led灯珠2的色温进行调节。具体为:物联网芯片7预先设置连接好室内的wifi,实时联网,从互联网获取此时季节的昼夜时长信息,可以在特定时间点对继电器8传输开启或关闭的指令,继电器8通过电接触件11与led灯珠2相连,进而控制着led不同光线芯片的开关闭合。
2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方式中,灯具模块还包括灯具外壳,该灯具外壳安装在底座1上,覆盖led灯珠2和控制模块。灯具外壳为半透明或透明材质。
3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方式中,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外壳10,所述电源外壳10安装在底板5上,覆盖驱动电源6、物联网芯片7和继电器8。电源外壳10和底板5通过螺栓连接。
31.本实施例中,灯具模块具有两种灯光芯片的led灯珠2,一列是适用于白天模式的色温为6500k的冷白光芯片,另一列是适用于夜晚模式的630nm的红光芯片,对比白天仅仅使用冷白光芯片,夜间降低冷白光功率的同时还增加了630nm的红光,这样就可以通过光谱混合调制出色温为4000k的暖白光,实现不同时间段出射不同灯光模式。本实施例实现了不同模式的光线输出,基于科研数据的最佳红光和冷白光配比,准确实现夜间色温4000k满足视觉功能指标同时,减少对人体节律的影响。
3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接触件11,电接触件11的两端穿过第一电接触点4和第二电接触点9,将控制模块固定于安装槽3内,提高结构的强度。
3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34.打开灯具开关后,如果是在白天或不在物联网芯片7指令中需要开启夜间模式的时间段内,则仅控制驱动电源6中的第一电源模块对灯珠中色温为6500k的冷白光芯片提供电源,根据wifi实时提供的时间,一旦时间进入到物联网芯片7中提前写好的指令中规定的时间段内,物联网芯片7便会发送指令给继电器8,继电器813便会开启,进而打开灯珠列中包含红光芯片的夜晚模式,并在指令规定时间结束时关闭电源传输。如果当驱动电源6内部配备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过高时,将会自动降低电源的输出功率,直至灯具内部温度恢复正常,再转回正常供电功率。灯具默认根据互联网时间进行自动模式切换,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客户端对灯具的白天和夜晚模式进行强制切换。
3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