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照明装置的补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4092发布日期:2022-11-03 06:2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照明装置的补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节能照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照明装置的补光组件。


背景技术:

2.照明是利用各种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照明使用照明装置进行照亮的,目前的照明装置会被运用在诸多的场所,如,在大棚养殖中,还会对照明装置进行使用,并且大棚养殖为了促进家禽的生长,会利用照明装置不断的对大棚内部进行照亮,使得家禽的生长周期缩短,而在照明装置不间断的照射中,会损耗大量的电源,即便是采用节能灯,也会增加大棚养殖在照明这一方面的电损耗,并且直接利用灯光的全天候照射,也不利于家禽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照明装置的补光组件,以解决上述过程中所提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照明装置的补光组件,所述照明补光组件包括有导光管、采光罩、补光板、漫射器、防护灯罩、照明灯、中部承载框、端部安装板、外部突出板与弹性防护罩,其中采光罩固定布置在导光管的上侧,所述补光板对称布置在导光管的下侧内部,其中漫射起固定布置在导光管的下端两侧,所述防护灯罩固定在导光管的下侧中间位置,其中照明灯安装在防护灯罩的内部,所述中部承载框套在导光管的外部,其中端部安装板固定在中部承载框的上侧,所述外部突出板固定在端部安装板的下侧外部,其中弹性防护罩的一侧固定在端部安装板的内部上侧,所述光能利用组件布置在端部安装板上。
5.优选的,所述漫射器处于补光板的外侧,其中弹性防护罩的另一侧固定在导光管上,所述中部承载框下侧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螺纹槽,其中连接螺纹槽的内部布置螺接连接的调整连接框,所述底部套环固定在调整连接框的下侧,其中采光罩处于弹性防护罩的上侧,所述外部突出板套在中部承载框的上侧外部。
6.优选的,所述底部套环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防脱限制框,其中防脱限制框的内部放置有内部安置框,所述内部安置框固定在导光管上,其中内部安置框外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内部对称放置有复位弹性杆,其中复位弹性杆的另一侧固定在防脱限制框上。
7.优选的,所述外部突出板的一侧内部嵌入布置固定连接的容纳外框,其中容纳外框的内部放置有原地自转框,所述原地自转框的内部中间位置放置有旋转螺杆,其中原地自转框的内部下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防转套板,所述防转套板的中部贯穿布置有升降动杆,其中升降动杆与旋转螺杆之间进行螺接连接。
8.优选的,所述原地自转框的下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外通孔,其中升降动杆的下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增距圆盘,所述增距圆盘处于防转套板的下方,其中增距圆盘的下侧布置
胶连接的摩擦垫,所述原地自转框的上侧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调距伸缩杆。
9.优选的,所述光能利用组件包括有内腔放置框、嵌入卡槽、承接转动环、操控转筒、安放贯穿槽、内外连接杆、锁位凹槽、外向延伸板与太阳能板,其中嵌入卡槽开设在内腔放置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承接转动环嵌入布置在嵌入卡槽的内部,其中操控转筒的一侧处于内腔放置框的内部,所述安放贯穿槽均匀开设在内腔放置框的上侧,其中内外连接杆的一侧处于安放贯穿槽的内部,所述锁位凹槽开设在内外连接杆处于内腔放置框内部的上侧上,其中外向延伸板套在所有的内外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太阳能板均匀嵌入固定在外箱延伸板的上侧。
10.优选的,所述内腔安置框套在导光管上,且内腔安置框与导光管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操控转筒与承接转动环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内外连接杆均贯穿端部安装板布置,所述外向延伸板套在端部安装板的外侧,其中外向延伸板与调距伸缩杆之间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外向延伸板与所有的内外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操控转筒的一侧均匀布置有固定连接的弧形旋转销杆,其中弧形旋转销杆处于锁位凹槽的内部,所述弧形旋转销杆的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内容槽,其中内容槽的内部放置有反顶弹簧,所述内容槽的内部布置有插入杆的一侧,其中插入杆处于反顶弹簧的外部,所述插入杆为弧形杆,其中插入杆远离弧形旋转销杆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固定在内腔安置框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对本发明的设置,可以使得照明补光组件与照明装置结合使用,当白天有阳光时,可以通过照明补光组件向大棚内补入光照,此时照明灯可以停止工作,不仅达到省电的目的,还可以使得家禽更好的受到自然光的照射,有助于家禽的生长,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采光罩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这样有助于采光罩可以更好的被太阳照射,同时太阳能板的朝向可以随着采光罩的调节进行调节,使得太阳能板被太阳照射的时间增加,借助太阳能板可以达到进一步省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导光管半剖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导光管右视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采光罩右视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中部承载框半剖右视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内腔放置框立体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内腔放置框半剖立体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图4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图7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导光管1、采光罩11、补光板12、漫射器13、防护灯罩14、照明灯15、中部承载框16、连接螺纹槽1601、调整连接框1602、底部套环1603、防脱限制框1604、内部安置框1605、外凹槽1606、复位弹性杆1607、端部安装板17、外部突出板18、容纳外框1801、原地自
转框1802、旋转螺杆1803、防转套板1804、升降动杆1805、外通孔1806、增距圆盘1807、摩擦垫1808、调距伸缩杆1809、内腔放置框2、嵌入卡槽21、承接转动环22、操控转筒23、弧形旋转销杆2301、内容槽2302、反顶弹簧2303、插入杆2304、定位挡板2305、安放贯穿槽24、内外连接杆25、锁位凹槽26、外向延伸板27、太阳能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26.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照明补光组件与光能利用组件,照明补光组件包括有导光管1、采光罩11、补光板12、漫射器13、防护灯罩14、照明灯15、中部承载框16、端部安装板17、外部突出板18与弹性防护罩19,其中采光罩11固定布置在导光管1的上侧,补光板12对称布置在导光管1的下侧内部,其中漫射起13固定布置在导光管1的下端两侧,防护灯罩14固定在导光管1的下侧中间位置,其中照明灯15安装在防护灯罩14的内部,中部承载框16套在导光管1的外部,其中端部安装板17固定在中部承载框16的上侧,外部突出板18固定在端部安装板17的下侧外部,其中弹性防护罩19的一侧固定在端部安装板17的内部上侧,光能利用组件布置在端部安装板17上。
27.在对家禽大棚养殖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照明灯15对大棚内部的环境进行补光,有助于保证家禽的快速生长,进一步的采光罩11可以采集外部太阳的光,并借助导光管1与漫射器13照射在大棚内部,这样在白天,直接利用阳光即可为大棚内部提供光线,此时的照明灯15即可停止工作,这样有助于节省照明灯15所用的电源,同时不会使得大棚内部的光线黯淡,进一步的在导光管1的一侧可以安装一些储备电池,太阳能板28吸收阳光,产生的电能可以储存在储备电池上,储备电池与补光板12进行连接,以便补光板12的补光,同时补光板12采用led灯板,借助补光板12,可以有效的避免,阳光能以足够亮的亮度照射在大棚内部,进一步的储备电池在安装的过程中,其内部会率先储备一定的电源,以供使用。
28.漫射器13处于补光板12的外侧,其中弹性防护罩19的另一侧固定在导光管1上,中部承载框16下侧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螺纹槽1601,其中连接螺纹槽1601的内部布置螺接连接的调整连接框1602,底部套环1603固定在调整连接框1602的下侧,其中采光罩11处于弹性防护罩19的上侧,外部突出板18套在中部承载框16的上侧外部。
29.底部套环1603借助调整连接框1602与连接螺纹槽1601与中部承载框16之间进行螺接连接,其中调整连接框1602的高度就是底部套环1603与中部承载框16之间可以调节的距离,进一步的有助于中部承载框16的安装,在中部承载框16安装的过程中,底部套环1603可以处于大棚的内部,外部突出板18可以处于大棚的外侧,这样便能与中部承载框16的安装。
30.底部套环1603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防脱限制框1604,其中防脱限制框
1604的内部放置有内部安置框1605,内部安置框1605固定在导光管1上,其中内部安置框1605外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外凹槽1606,外凹槽1606内部对称放置有复位弹性杆1607,其中复位弹性杆1607的另一侧固定在防脱限制框1604上。
31.防脱限制框1604套在内部安置框1605的外侧,可以使得内部安置框1605不会从防脱限制框16054上脱离,进一步的使得内部安置框1605可以在防脱限制框1604的内部进行活动,并且活动的角度范围以导光管1接触到防脱限制框1604停止,进一步的在内部安置框1605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性杆1607会发生形变,这样有助于后期的内部安置框1605的复位,其中外凹槽的存在,是便于复位弹性杆1607发生形变。
32.外部突出板18的一侧内部嵌入布置固定连接的容纳外框1801,其中容纳外框1801的内部放置有原地自转框1802,原地自转框1802的内部中间位置放置有旋转螺杆1803,其中原地自转框1802的内部下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防转套板1804,防转套板1804的中部贯穿布置有升降动杆1805,其中升降动杆1805与旋转螺杆1803之间进行螺接连接。
33.容纳外框1801由两个半球框共同拼接固定组成,容纳外框1801可以对原地自转框1802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原地自转框1802在容纳外框1801的内部进行角度铰接,同时在原地自转框1802的内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小型马达,小型马达与储备电池进行电连接,并且小型马达通过遥控控制,其中小型马达上的转轴与旋转螺杆1803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旋转螺杆1803的转动可以带着升降动杆1805的往复移动,同时在防转套板1804的作用下,可以避免升降动杆1805随着旋转螺杆1803进行转动。
34.原地自转框1802的下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外通孔1806,其中升降动杆1805的下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增距圆盘1807,升降动杆1805与增距圆盘1807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增距圆盘1807处于防转套板1804的下方,其中增距圆盘1807的下侧布置胶连接的摩擦垫1808,原地自转框1802的上侧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调距伸缩杆1809。
35.在外向延伸板27发生角度调节的过程中,使得摩擦垫1808不要贴合容纳外框1801,随后调距伸缩杆1809会发生伸缩,同时原地自转筒1802会在容纳外框1801的内部进行转动,并进行角度调节,进一步的旋转螺杆1803发生转动,随后升降动杆1805被推动,随后借助增距圆盘1807,可以使得摩擦垫1808紧贴着容纳外框1801的内部,从而实现对原地自转筒1802位置锁定的目的,并且在采光罩11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中,摩擦垫1808不会贴合容纳外框1801。
36.光能利用组件包括有内腔放置框2、嵌入卡槽21、承接转动环22、操控转筒23、安放贯穿槽24、内外连接杆25、锁位凹槽26、外向延伸板27与太阳能板28,其中嵌入卡槽21开设在内腔放置框2的内部中间位置,承接转动环22嵌入布置在嵌入卡槽21的内部,其中操控转筒23的一侧处于内腔放置框2的内部,安放贯穿槽24均匀开设在内腔放置框2的上侧,其中内外连接杆25的一侧处于安放贯穿槽24的内部,锁位凹槽26开设在内外连接杆25处于内腔放置框2内部的上侧上,其中外向延伸板27套在所有的内外连接杆25的外侧,太阳能板28均匀嵌入固定在外箱延伸板27的上侧。
37.借助嵌入卡槽21与承接转动环22,使得操控转筒23可以在内腔放置框2的内部进行转动,其中操控转筒23套在导光管1上。
38.由于内腔安置框2与导光管1为固定连接,因此当采光罩11发生角度调节时,内部安置框2也会随着导光管1的调整而进行调整,并且在内外连接杆25这一内外桥梁之下,使
得外向延伸板27的朝向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太阳能板28随着外向延伸板27的朝向变化进行变化,这样当采光罩11很好的收到阳光照射时,太阳能板28也能更好的被太阳照射。
39.内腔安置框2套在导光管1上,且内腔安置框2与导光管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操控转筒23与承接转动环22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内外连接杆25均贯穿端部安装板17布置,外向延伸板27套在端部安装板17的外侧,其中外向延伸板27与调距伸缩杆1809之间进行活动连接,此处的活动连接为球铰。外向延伸板27与所有的内外连接杆25进行固定连接。
40.操控转筒13的一侧均匀布置有固定连接的弧形旋转销杆2301,其中弧形旋转销杆2301处于锁位凹槽26的内部,弧形旋转销杆2301的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内容槽2302,其中内容槽2302的内部放置有反顶弹簧2303,内容槽2302的内部布置有插入杆2304的一侧,其中插入杆2304处于反顶弹簧2303的外部,插入杆2304为弧形杆,其中插入杆2304远离弧形旋转销杆2301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定位挡板2305,定位挡板2305固定在内腔安置框2上。
41.当需要对内外连接杆25限制在内腔放置框2上时,直接对操控转筒23进行转动,此时弧形旋转销杆2301随着操控转筒23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插入杆2304插入到内容槽2302的内部,随后反顶弹簧2303发生蓄力形变,进一步的把内外连接杆25放置在安放贯穿槽24的内部,随后松开操控转筒23,进一步的在反顶弹簧2303的作用下,操控转筒23复位,随后弧形旋转销杆2301会插入到锁位凹槽26的内部,使得内外连接杆25的位置被限制固定,便于对所有的内外连接杆25进行快速安装固定。
42.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