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灯及包括该灯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0405发布日期:2023-02-18 01:2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灯及包括该灯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灯及包括该灯的车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实现三维照明图像的用于车辆的灯及包括该灯的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消费者对用于车辆的灯的审美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该灯除了灯的基本功能之外还为驾驶员提供可见性,并向外界提供关于车辆的行驶状态的各种信息,正在积极研究具有各种形式的照明图案的用于车辆的灯。作为示例,可以将可实现3d形状的照明图像的特殊透镜应用于用于车辆的灯。
3.然而,根据传统技术,即使将特殊透镜应用于用于车辆的灯,也不能充分实现3d形状的照明图像,并且不能适当地利用特殊透镜的特性,因此包括特殊透镜的用于车辆的灯的发光效率可能降低。
4.图1例示了根据传统技术的用于车辆的灯。在讨论根据传统技术的用于车辆的灯的结构中,从设置在灯的后部区域中的光源1照射光,并且光在穿过设置在灯的前部区域的第一透镜2和第二透镜3之后形成照明图像。然而,当实现3d形状的照明图像时,通过后照射方案,图像中立体感相当劣化,并且当第二透镜3垂直布置时,从第二透镜3的侧表面“s”输出的侧向光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旨在在保持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不变的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
6.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实现3d形状的照明图像的用于车辆的灯。
7.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将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灯包括:光源,其照射光;以及内透镜,其一个表面面向光源,内透镜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其主平面面向上侧和下侧,光源可以面向内透镜的下侧,在从光源输出的光当中,通过内透镜的下侧输入内透镜之后通过内透镜的一个侧表面输出的光可以形成第一照明图像,以及在从光源输出的光当中,通过内透镜的下侧输入内透镜之后通过内透镜的面向上侧的主平面输出的光可以形成第二照明图像,该第二照明图像具有与第一照明图像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9.第一照明图像可以具有2d图像,第二照明图像可以具有3d图像。
10.内透镜可以包括设置在内透镜的下部区域中的第一内透镜,以及在第一内透镜的上侧附接到第一内透镜的第二内透镜,以及第一照明图像可以从光源输出的光当中的通过第二内透镜的下侧输入到第二内透镜之后通过第二内透镜的一侧表面输出的光形成。
11.第二照明图像可以由从光源输出的光当中的、通过第二内透镜的下侧输入第二内
透镜之后通过第二内透镜的上表面输出的光形成。
12.第二内透镜可以是柱状透镜。
13.第一内透镜可以包括限定第一内透镜的主体的主体部、设置在主体部的前端且向下突出的向下突出部、以及设置在向下突出部的前表面上并且向前侧突出的向前突出部。
14.主体部可以包括:聚光面,其形成为从主体部的下侧向外侧凸出,并且来自光源的光输入到聚光面;以及漫射面,其形成在主体部的上部,并且将输入到聚光面的光输出到第二内透镜。
15.聚光面可以包括会聚从光源输出的光的菲涅耳透镜形状。
16.漫射面可以包括对从光源输出的光进行漫射的精细光学器件。
17.漫射面可以包括在从光源输出的光会聚之后对光进行漫射的精细光学器件。
18.向前突出部可以包括:第一向前突出部,其从向下突出部的端部延伸并向前侧突出;以及第二向前突出部,其从向下突出部向前侧突出,并且设置在第一向前突出部的上部。
19.灯可以包括:板,其上设置有光源;以及支撑构件,其设置在板下方,并且其部分区域附接到第二向前突出部。
20.支撑构件可以附接到第二向前突出部的前表面和上表面。
21.第一向前突出部可以在板的上侧接触板。
22.内透镜的上表面和第二内透镜的下表面可以彼此结合。
23.灯还可以包括:反射器,其设置在第二内透镜的上部,并且第二内透镜的后端可以插入在反射器的后端和第一内透镜的后端之间限定的空间中。
24.反射器可以形成为平面形状,朝向前侧倾斜,并且反射通过第二内透镜的上表面输出的光。
25.反射器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被构造成使得其凸面朝向前侧倾斜,并且将通过第二内透镜的上表面输出的光向前侧反射。
26.第一内透镜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内透镜的后端并且朝向反射器向上突出的向上突出部,并且第二内透镜可以附接到向上突出部的前表面。
2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车辆包括灯,该灯包括:光源,其照射光;以及内透镜,其一个表面面向光源,内透镜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其主平面面向上侧和下侧,光源面向内透镜的下侧,在从光源输出的光当中,通过内透镜的下侧输入内透镜之后通过内透镜的一个侧表面输出的光形成第一照明图像,以及在从光源输出的光当中,通过内透镜的下侧输入内透镜之后通过内透镜的面向上侧的主平面输出的光形成第二照明图像,第二照明图像具有与第一照明图像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28.灯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侧。
附图说明
29.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30.图1是例示传统的用于车辆的灯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31.图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灯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32.图3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从用于车辆的灯的光源输出的光通过内透镜输出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33.图4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灯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以及
34.图5是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的灯中,由通过从第二内透镜的前侧表面输出的光形成的第一照明图像和由通过面向第二内透镜的上侧的主平面输出的光形成的第二照明图像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的灯和车辆。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以便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约束或限制。
36.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公开,将省略可能使本公开的本质不清楚的、与说明书或相关已知技术无关的部件的详细描述,并且在为说明书附图中的元件添加附图标记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将贯穿说明书给予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37.应当注意,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措辞不应被解释为一般的词汇含义,而应基于为了以最佳方式描述本公开可以由发明人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被解释为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一致的含义和概念。
38.用于车辆的灯
39.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的灯10(以下,称为“灯”)包括输出光的光源100和一个表面面向光源100的内透镜200。
40.首先,光源100的类型没有限制,但光源100可以优选地为led。此外,光源100可以位于内透镜200的下侧并且可以被构造为面向下侧或内透镜200。
41.继续参照图2,内透镜200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主平面面向上侧和下侧。在内透镜200的圆周上可以形成有多个表面,并且内透镜200的主平面可以是指在上述内透镜200的多个表面当中的具有相对大表面的表面。因此,内透镜200的主平面沿水平方向设置以面向上侧和下侧的方案可以意味着,在多个表面当中具有相对大面积的表面设置为处于内透镜200沿水平方向放置同时面向上侧和下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可以减小灯10的向上/向下尺寸,所以与传统的灯10相比,灯10可以实现为是纤细的。
42.按照根据本公开的灯10,从光源100输出的光可以输入内透镜200,并且可以经由形成于内透镜200中的多个表面向外部输出。这里,根据本公开,可以根据内透镜200的多个表面中的哪一个表面向外部输出光,来形成另一种形状的照明图像。也就是说,按照根据本公开的灯10,灯10的照明图像可以根据观看灯10的位置而改变。照明图像可以是指当光源100被点亮时从灯10的外部观看灯10的人的眼睛所识别的灯10的图像。
43.根据本公开的灯10可以在从光源输出的光穿过内透镜200时形成第一照明图像和第二照明图像。第一照明图像可以由从光源100输出的光当中的在通过内透镜200的下侧输入到内透镜200之后通过内透镜200的一个侧表面输出的光“a”形成。第二照明图像可以由光源100输出的光当中的在通过内透镜200的下侧输入到内透镜200之后通过内透镜200的
面向上侧的主平面输出的光“b”形成。因此,与内部透镜200垂直设置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公开的灯10可以通过利用透镜的侧向光来提高光学效率并且可以在一个灯10中实现各种照明图像。以此方式,本公开可以在一个灯10中同时实现各种照明图像,并且可以通过复杂的照明图像实现灯10和车辆的设计差异化。
44.参照图3和图4,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灯10的构造。图3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从用于车辆的灯的光源输出的光通过内透镜输出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灯的截面图。
45.首先,如图3所示,内透镜200可以包括第一内透镜210和第二内透镜220。第一内透镜210可以设置在内透镜200的下部区域中,并且第二内透镜220可以在第一内透镜210的上部处附接到第一内透镜220。这里,第二内透镜220在其上部附接到第一内透镜210的方案可以意味着第二内透镜220层叠在第一内透镜210上,然后,第一内透镜210的上表面和第二内透镜220的下表面可以彼此结合。
46.第一照明图像可以由从光源100输出的光当中的在通过第二内透镜220的下侧输入到第二内透镜220之后通过第二内透镜220的一个侧表面输出的光“a”形成。这里,第二内透镜220的一个侧表面可以指形成于第二内透镜220中的多个表面当中的面向灯10的前侧的表面。
47.同时,第二照明图像可以由光源100输出的光当中的在通过第二内透镜220的下侧输入到第二内透镜220之后通过第二内透镜220的上表面输出的光“b”形成。这里,可以理解,第二内透镜220的上表面与第二内透镜220的面向上侧的主平面相同。
48.根据本公开的灯10的第二内透镜220可以是柱状透镜。柱状透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透镜,其被制造成使得图像根据用户从外部观看的角度而改变的。因此,当本公开的第二内透镜220为柱状透镜时,可以根据视角实现不同的照明图像。具体而言,当第二内透镜220是柱状透镜并且设置为在根据本公开的灯10中沿水平方向铺设时,可以由通过柱状透镜的前侧表面输出的光“a”实现在各个区域具有一致图像的2d形状的照明图像,并且由于通过柱状透镜的上表面输出的光“b”产生的双目视差,可以实现三维3d形状的照明图像。
49.继续,参照图3,在第一内透镜210的构造的详细描述中,第一内透镜210可以包括主体部211、向下突出部212、向前突出部213和向上突出部14。主体部211可以限定第一内透镜210的主体,并且可以起到在第二内透镜220的下侧支撑第二内透镜220的作用。向下突出部212可以设置在主体部211的前端并且向下突出,并且第一内透镜210可以由将在下面描述的板300和支撑构件400支撑。向前突出部213可以设置在向下突出部212的前表面上,以向前侧突出,并且可以与向下突出部212一起使第一内透镜210由将在下面描述的板300和支撑构件400支撑,并且具体而言,第一内透镜210可以被固定而不沿向上/向下方向移动。
50.主体部211可以具有起到支撑第二内透镜220的作用的结构,使得从光源100输出的光朝向第二内透镜220输入和输出,并提高光效率并形成各种照明图像。为了实现这一点,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内透镜210的主体部211可以包括:聚光面211-1,该聚光面211-1形成为从主体部211的下侧向外部凸出并且从光源100输出的光输入到该聚光面211-1;以及漫射面211-2,该漫射面211-2形成在主体部211的上部并且将从聚光面211-1输入的光输出到第二内透镜220。这里,聚光面211-1和漫射面211-2可以是位于第一内透镜210的相对侧或主体部211上的表面。此外,聚光面211-1形成为从主体部211的下侧向外部凸出的方案可以
意味着第一内透镜210的面向光源100的下表面朝向光源100突出,同时整体上具有特定曲率。
51.参照图3,聚光面211-1可以具有会聚从光源100输出的光的菲涅耳透镜形状。菲涅耳透镜可以是指具有被蚀刻成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连续同心凹槽的光学结构的透镜,并且可以由诸如亚克力、pvc、pc和hdpe之类的塑料制成。当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内透镜的主体部211的聚光面211-1由菲涅耳透镜形成时,即使透镜形成得薄,也由于优异的聚光能力,可以提高透镜的体积的光学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52.同时,扩射面211-2可以包括精细光学器件,使得从光源100输出的光被漫射。这里,漫射光的精细光学器件可以上指形成在第一内透镜210的漫射面211-2的表面上并且在光行进方向上凹陷的多个凹结构。以此方式,入射到漫射面211-2的凹结构的光可以在输出及漫射之后行进。
53.此外,漫射面211-2可以包括精细光学器件,使得从光源100输出的光在会聚之后漫射。在此,将光会聚之后漫射光的精细光学器件可以是指形成在第一内透镜210的漫射面211-2的表面上并且在面向光源100的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凸结构。以此方式,入射至漫射面211-2的凸结构的光可以在会聚后行进,且在输出后漫射。以此方式,当漫射面211-2包括精细光学器件时,输入光可以在所有方向上均匀地散布,从而可以实现光强度均匀的照明图像。
54.接下来,向前突出部213可以包括第一向前突出部213-1和第二向前突出部213-2。第一向前突出部2213-1可以从向下突出部212的端部延伸并向前侧突出,第二向前突出部213-2可以从向下突出部212向前侧突出,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向前突出部213-1的上部处以向前侧突出。以此方式,向前突出部213可以包括第一向前突出部213-1和第二向前突出部213-2,并且可以在灯10的内部支撑和固定第一内透镜210。
55.根据本公开的灯10可以包括板300,光源100设置在板300上。板300可以起到传递电信号的作用,使得光源100输出光,并且还起到支撑内透镜200的作用。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灯10可以设置在板300下方,并且其部分区域还可以包括附接到第二向前突出部213-2的支撑构件400。这里,部分可以是指支撑构件400的前部区域。也就是说,支撑构件400可以形成在板300下方,以具有平板形状以支撑板300,并且可以在前部区域弯曲以附接到第二向前突出部13-2。更详细地,支撑构件400可以附接到第二向前突出部213-2的前表面和上表面。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内透镜210移动或向前部区域偏离,并且可以防止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以保证灯10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可以实现均匀的照明图像。
56.以此方式,第一向前突出部213-1和第二向前突出部213-2可以防止第一内透镜210向前部区域偏离,并且第一向前突出部213-1还可以设置为在板300的上部接触板300并支撑第一内透镜210,并且第二向前突出部213-2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其前表面和上表面附接到支撑构件400,以防止第一内透镜210向上和向下移动。
57.继续,参照图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灯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内透镜220的上部的反射器500。然后,第二内透镜220的后端可以插入在反射器500的后端和第一内透镜210的后端之间限定的空间中。因此,位于第一内透镜210的上侧上的第二内透镜220可以被固定而不偏离。更优选地,本公开的第一内透镜21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内透镜210的后端并且朝向反射器500向上突出的向上突出部14,并且第二内透镜220可以设置为附接至前
表面或向上突出部14。
58.同时,在根据本公开的灯10中,反射器50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反射器500可以具有平面形状,可以设置为朝向前侧倾斜,并且可以将通过第二内透镜220的上表面输出的光向前侧反射。因为当光通过设置为朝向前侧倾斜的反射器500被反射向前侧时,即使第二内透镜220的面积与传统技术相比减小,也可以保持相同的三维图像,因此可以减小灯10的整体尺寸,并且具体而言,当第二内透镜220为昂贵的柱状透镜时,可以减小柱状透镜的尺寸,并且可以降低成本。此外,通过柱状透镜输出的光被反射器500反射,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强3d照明图像的立体感。
59.同时,在图4中,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反射器500可以具有弯曲形状,可以设置为使得凹面朝向前侧倾斜,并且可以向前侧反射通过第二内透镜的上表面输出的光22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期待与平面反射器500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弯曲形状,可以进一步增加聚光功能,从而可以向前侧发送更强的光。
60.图5是例示在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车辆的灯中,由通过第二内透镜的前侧表面输出的光形成的第一照明像和由通过面向第二内透镜的上侧的主平面输出的光形成的第二照明像的示例的图。
61.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灯可以形成第一照明图像i1和第二照明图像i2。这里,第一照明图像i1和第二照明图像i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更详细地,由根据本公开的灯形成的第一照明图像i1可以具有2d图像,而第二照明图像i2可以具有3d图像。以此方式,本公开可以在一个灯10中同时实现各种照明图像,并且可以通过复杂的照明图像实现灯10和车辆设计的差异化。
62.另外,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的灯10还可以包括面向反射器500前端的边框部600,还可以包括容纳光源100、内透镜200、支撑构件400和反射器500并且前侧敞开的壳体700,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联接到壳体700的前侧的外透镜800。
63.车辆
64.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的车辆可以包括用于车辆的灯10(以下称为“灯”)。
65.这里,灯10可以包括输出光的光源100和面向光源100的内透镜200。此外,内透镜200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主平面面向上侧和下侧,并且光源100可以面向内透镜200的下侧。
66.同时,参照图2和图5,在从光源100输出的光当中,通过内透镜200的下侧输入到内透镜200之后通过内透镜200的一个侧表面输出的光形成第一照明图像i1,并且在从光源100输出的光当中,通过内透镜200的下侧输入到内透镜200之后通过内透镜200的面向上侧的主平面输出的光可以形成第二照明图像i2,该第二照明图像i2具有与第一照明图像i1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67.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灯10可以是设置在车辆后侧上的尾灯。同时,以上关于根据本公开的灯已经描述的内容可以以相同方式应用于设置在车辆中的用于车辆的灯。
68.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实现3d形状的照明图像的用于车辆的灯。
69.尽管显然已经参照有限的实施方式和附图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本公开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和权利要求的等同范围内,以
各种方式来实施。
70.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71.本技术要求于2021年8月1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1-010813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