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2486发布日期:2022-09-21 09:1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大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大灯。


背景技术:

2.汽车大灯,也称汽车前照灯、汽车led日行灯,主要分为卤素大灯、氙气大灯、led大灯和激光大灯,汽车大灯作为汽车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为驾驶员提供照明,车灯的使用及保养,是不可忽略的,照明灯要提供良好照明,并应尽量减少眩光。对于前照灯,为了兼顾上述两方面要求,采用远光和近光两种工况。远光是在前方无来车或不尾随其他汽车时使用的远距离照明光束,由位于反射器焦点上、功率较大的主灯丝产生,光束方向近似水平。
3.但是随着冬季寒冷天气的来临,各地发生汽车大灯起雾的现象逐渐增多,甚至会凝结成许多水珠,对行车安全造成了诸多隐患,且让人心生烦恼。汽车大灯的发光源(卤素灯泡、氙气灯泡、led灯组、激光灯组)都会散发出巨大的热量,导致大灯灯罩内部的空气热胀冷缩,产生巨大的空气压力,因此,许多汽车电气工程师就会给大灯总成内加上一个“可透气”的橡胶通气管或通气孔,以避免灯内压力过大出现问题。在雨季、暴雨天气或者冬季来临时,大灯熄灭,灯组内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分子就容易通过橡胶通气管或通气孔被吸入到了灯组的空腔内。当大灯灯腔内部温度不均衡,灯罩内外温差过大,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子就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聚集,增强这些部位的湿度,随后就会凝结在内灯罩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大灯,包括大灯外框、聚射板,所述大灯外框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固框,所述大灯外框内侧设有大灯内框,所述聚射板设于卡固框内侧,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位于所述聚射板的一侧并密封套接在卡固框的外侧;灯体,所述灯体穿过所述大灯内框并指向所述灯罩;防雾机构,所述防雾机构包括嵌于大灯内框内的进流板和排流管,所述进流板上连通有若干输流管,输流管指向所述灯罩和所述聚射板形成的容腔内,所述进流板为中空结构,并连接有风机架,所述风机架上设有若干输流风机,所述排流管一端连接于所述容腔内,另一端伸至所述灯罩外部,所述输流风机将外部空气从所述输流管输送进入灯罩内并从所述排流管排出至灯罩外部。
5.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固定卡接在灯罩内。
6.优选的,所述大灯外框和灯罩之间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套接在卡固框上。
7.优选的,所述进流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底壳,所述防护底壳中部固定卡设有通风防潮板,所述防护底壳的底部固定卡设有通风防尘板。
8.优选的,所述输流管为l形,一端与所述进流板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聚射板。
9.优选的,所述排流管为两组并对称设置于大灯内框内,所述排流管的底端部穿过
大灯内框、聚射板的底部,两个所述排流管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一体成型有多个连接卡管,所述连接卡管固定卡接在大灯外框的顶部,所述连接卡管一端部穿过大灯外框和密封胶圈。
10.优选的,所述灯罩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内嵌有和连接卡管对应的排流槽,所述连接卡管远离连通管的一端部密封卡接在对应的排流槽中,所述排流槽远离连接卡管一侧延伸至挡板的下表面。
11.优选的,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大灯内框中部的内调节卡框,所述内调节卡框中固定卡设有卡合架,所述卡合架上设有通孔,所述灯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口部开设有倒角,所述灯体上部和下部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位于大灯内框远离所述灯罩的一侧,所述推动组件压动灯体在所述通孔直径所在的水平线上上下翻动。
12.优选的,所述灯体包括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端部设有灯珠,所述柱形壳体侧壁上上下对称设置有接触板,所述灯体上对称设置有转动横轴,所述转动横轴卡于所述通孔内。
13.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内调节卡框上的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两端连接有蜗轮蜗杆结构,两组所述蜗轮蜗杆结构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辅横轴,所述辅横轴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和接触板外壁接触。
14.优选的,所述大灯外框远离卡固框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延伸框,所述延伸框远离大灯外框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安装框。
15.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大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防雾机构,当汽车大灯使用一段时间后,灯罩中出现雾气残留,通过内部对其加热,将附着在灯罩内水分加热成气态,通过输流风机进风,并从排流管排出,以此,将灯罩内的雾气排出,进行灯罩内雾气的有效清理,从而防止灯罩内部雾气影响整个汽车大灯的照明效果。
16.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灯体的照射角度,能够有效防止灯体持续直射会车车辆,影响会车车辆的行驶,从而提升车辆的行驶效果,并提升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中大灯外框、灯罩、大灯内框、挡板和防雾机构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防雾机构的部分结构爆炸图;图6为本发明中大灯外框、灯罩、大灯内框、挡板和防雾机构的另一结构连接示意
图;图7为本发明中大灯内框、灯体和调节组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中大灯内框、灯体和调节组件的结构连接平面示意图;图10为图4中挡板的剖视图b的放大图;图11为本发明的推动组件的连接放大图;图中:1、大灯外框;2、灯罩;3、大灯内框;4、灯体;5、调节组件;6、防雾机构;7、聚射板;8、密封胶圈;9、挡板;11、卡固框;12、延伸框;13、安装框;61、进流板;62、加热件;63、防护底壳;631、通风防潮板;632、通风防尘板;64、风机架;65、输流风机;66、输流管;67、排流管;68、连通管;681、连接卡管;69、排流槽;51、内调节卡框;52、卡合架;521、倒角;53、转动横轴;54、辅横轴;55、凸轮;551、接触板;56、柱形壳体;57、从动蜗轮;571、驱动蜗杆;58、驱动轴;59、调节电机;591、驱动齿轮;592、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大灯,包括大灯外框1、聚射板7,所述大灯外框1的一侧设有灯罩2,所述大灯外框1靠近灯罩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固框11,卡固框11位于外框1的内圈侧,大灯外框1为非规则的环形结构,此处的“大灯外框1一侧”是指环形结构所在平面的一侧,聚射板7设置在所述卡固框11内侧,卡固框11为非规则的环形结构,此处“卡固框11内侧”是指在卡固框的环形结构内壁,聚射板7呈碗状结构,所述大灯外框1内侧固定卡设有大灯内框3,“大灯外框1内侧”是指非规则环形结构的内壁,大灯内框3为板体,板体中心设有用于安装灯体4的孔,所述大灯内框3中间位置设有灯体4,大灯内框3可定位灯体4,灯体4的灯珠部位穿过聚射板7,并位于灯罩和聚射板7形成的容腔内,聚射板7对灯体4的照射灯光进行聚集以提升汽车大灯的整体照明效果;所述灯罩2可拆卸套接在卡固框11的外侧,灯罩2的边缘可与大灯外框1对齐,大灯外框1、灯罩2之间可拆卸和组装;所述大灯外框1、灯罩2之间设有密封胶圈8,所述密封胶圈8活动套接在卡固框11的外侧,灯罩2压于密封胶圈8上,增加大灯外框1、灯罩2安装后的密封性,防止外部杂质或者水汽进入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中。
21.所述灯罩2远离大灯外框1的一侧顶部一体成型有挡板9,挡板9对灯罩2的前端面上方空间进行隔挡防护,防止灯罩2的前端面受不可控外力造成损坏。
22.而为了排出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内部产生的水分,特别设置了防雾机构6,具体的说:所述防雾机构6包括嵌于大灯内框3内的进流板61和排流管67,所述进流板61上连通有若干输流管66,输流管66可以为3个,具体数量根据灯具大小设置,并不局限于3个,输流管66指向所述灯罩2和所述聚射板7形成的容腔内,将经过进流板61的空气输送至灯罩内,所述进流板61为中空结构,并连接有风机架64,所述风机架64上设有若干输流风机65,
输流风机65包括外框,外框内有风扇,接电后向进流板61吹风,将气化后形成气体从排流管67排出。 输流管66设置为l形,在输流风机65不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车灯内部与外部的连通。
23.为了结构紧凑度,输流管66的本体嵌于大灯内框3下部,一端穿过聚射板7伸至容腔内,另一端向下与进流板61上部连通。而为了防止进入进流板61的空气潮湿或者含有灰尘,所述进流板61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防护底壳63,所述防护底壳63的中部固定卡设有通风防潮板631,通风防潮板631表面密布有小孔,且表面可粘附吸水纤维棉,或者整个通风防潮板631由吸水纤维棉制成,以减少进入的空气的湿度,所述防护底壳63的底部固定卡设有通风防尘板632,通风防尘板632也是表面密布有小孔的板体,材质没有限制,防止外部的大颗粒灰进入灯罩2内,而吸水纤维棉也能进一步阻挡灰尘,通过在进流板61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防护底壳63,便于防护底壳63的拆卸,从而便于对通风防潮板631、通风防尘板632拆卸清理检修以及更换,由于汽车大灯在装配在整车上时,防护底壳63的位置在整车车体内侧,并非完全暴露于整车外部,外部进入的杂质进入较少,所以通风防潮板631以及通风防尘板632使用周期较长,一般在一次保养周期内可进行清洗。
24.由于车灯内长期照射,内部温度基本在70℃左右,一般难以使得水分气化,而为了保证附着在灯罩上的水雾气化,特别设置了加热件62,所述加热件62固定卡接在灯罩2内,加热件62形状与卡固框11形状相同,并固定在卡固框11内部且位于容腔之间,加热件62可以是加热电阻的形式,使用时,加热件62通电后,对灯罩2内空间进行加热,将灯罩2空间的水加热成气态,通常温度限制在100~110℃之间,足够将水汽化,并且防止过高的温度对灯罩产生影响,灯罩的通常选用的材料为高标号聚碳酸酯,能够耐受200℃以上温度。
25.经过气化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流管67排出,排流管67一端连接于所述容腔内,另一端伸至所述灯罩2外部,所述输流风机65将外部空气向所述输流管66输送并进入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内,并从所述排流管67排出至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外部。所述排流管67结构可以是对称分布的两个,所述排流管67固定卡接在大灯内框3中,所述排流管67的底端部穿过大灯内框3、聚射板7的底部,两个所述排流管67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通管68,所述连通管68上一体成型有连接卡管681,所述连接卡管681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连接卡管681固定卡接在大灯外框1的顶部,所述连接卡管681远离连通管68的一端部穿过大灯外框1、密封胶圈8,所述挡板9中开设有与连接卡管681对应的排流槽69,所述连接卡管681远离连通管68的一端密封活动卡接在对应的排流槽69中,如图10所示,所述排流槽69呈l型结构,排流槽69的水平部分在挡板9所在平面上且嵌于挡板9内,竖直部分则在挡板9的厚度方向上,排流槽69末端出口位于挡板9下表面,通过多个输流管66进入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内的外部气流携带灯罩内的气体经过两侧排流管67进入连通管68中,随后,通过连通管68进入对应的多个连接卡管681中,随后,进入对应的排流槽69中,并通过排流槽69远离连接卡管681一侧排出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以此,将灯罩2内的雾气排出,从而防止灯罩2内部雾气影响整个汽车大灯的照明效果,排流槽的结构使得排出气体持续吹向灯罩2的前端表面,同时对灯罩2的前端表面,进行气流式清理,从而同时实现对灯罩2前端表面的杂质有效清理,防止灯罩2外侧附着杂质,影响整个汽车大灯的照明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汽车大灯的使用效果。
26.而为了便于安装整个车灯,所述大灯外框1远离卡固框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延伸
框12;所述延伸框12远离大灯外框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安装框13,通过在大灯外框1远离卡固框11的一侧设置延伸框12,并在延伸框12远离大灯外框1的一侧设置安装框13,当需要进行整个汽车大灯的安装固定时,将延伸框12卡入汽车安装大灯的位置处,并通过使用安装框13配合安装件,将整个汽车大灯安装固定在汽车上。
27.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与实施例1相同的特征本实施例不再复述),所述大灯内框3和灯体4之间设有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是设置在延伸框12内的,具体的说: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内调节卡框51,所述内调节卡框51固定卡接在大灯内框3中间部位,所述内调节卡框51为端部有开口,与大灯内框3配合,开口处固定卡设有卡合架52,所述灯体包括柱形壳体56,所述柱形壳体56端部设有灯珠,灯体4穿过卡合架52,所述卡合架52上设有通孔,灯珠在灯罩2和聚射板7所形成的空间内,在所述柱形壳体侧壁上上下对称设置有接触板551,接触板551上表面为弧形设计,以保证压动时更稳定,所述灯体上对称设置有转动横轴53,所述转动横轴53卡于通孔内,灯体能够沿着两侧的转动横轴53上下摆动,摆动角度基本控制在0-20
°
,从而调节灯体4的照射角度,在两车会车时,通过调节灯体4的照射角度,能够有效防止灯体4持续直射会车车辆,影响会车车辆的行驶,从而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所述灯体4贯穿卡合架52位置处开设有倒角521,倒角521的设置,方便灯体4在卡合架52中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摆动。
28.而推动灯体4摆动的是由推动组件实现,具体的说,如图11所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内调节卡框51上的调节电机59,所述调节电机59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58,调节电机59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591,所述驱动轴58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592,所述驱动齿轮591和从动齿轮592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轴58两端连接有蜗轮蜗杆结构,两组所述蜗轮蜗杆结构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辅横轴54,辅横轴5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内调节卡框51上,蜗轮蜗杆结构主要包括连接在驱动轴58两端的驱动蜗杆571、固定连接在所述辅横轴54端部的从动蜗轮57,所述驱动蜗杆571和从动蜗轮57啮合连接,所述辅横轴54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凸轮55,所述凸轮55的外侧和接触板551外壁接触,上下的蜗轮蜗杆的驱动方向相同,能够带动上下的凸轮同时推动灯体4向上或者向下。使用时,开启调节电机59,带动驱动齿轮591驱动从动齿轮592转动,从而驱动驱动轴58转动,进而带动两侧驱动蜗杆571转动,同步驱动从动蜗轮57和两个辅横轴54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凸轮55同步转动,当凸轮55的凸起部位转动和对应的接触板551接触时,驱动接触板551向远离该凸轮55的一侧移动,从而驱动灯体4在卡合架52中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摆动。
29.整个汽车大灯的安装固定是将延伸框12卡入汽车安装大灯的位置处,并通过使用安装框13配合安装件,将整个汽车大灯安装固定在汽车上。
30.汽车大灯的照明使用时,在两车会车时,控制并开启调节电机59,带动驱动齿轮591驱动从动齿轮592转动,从而驱动驱动轴58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侧驱动蜗杆571转动,同步驱动从动蜗轮57和两个辅横轴54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辅横轴54同步转动,带动两个凸轮55同步转动,当凸轮55的凸起部位转动和对应的接触板551接触时,驱动接触板551向远离该凸轮55的一侧进行移动,从而驱动灯体4在卡合架52中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稳定转动,通过调节灯体4的照射角度,能够有效防止灯体4持续直射会车车辆,影响会车车辆的行驶,从而提升车辆的行驶效果,并提升行车安全性。
31.针对除雾功能,则是当汽车大灯使用一段时间后,灯罩2中可能出现雾气残留,此时,开启加热件62,对灯罩2内空间进行加热,将灯罩2内空间的水雾加热成气态,同时,控制并开启风机架64上的多个输流风机65,外部气流依次通过通风防尘板632、通风防潮板631防尘、防潮后进入进流板61中,并通过多个输流管66进入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内,通过多个输流管66进入灯罩2内的外部气流携带加热后的气体经过两侧排流管67进入连通管68中,随后,通过连通管68进入对应的多个连接卡管681中,随后,进入对应的排流槽69中,并通过排流槽69远离连接卡管681一侧排出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以此,将灯罩2内的雾气排出,进行灯罩2内雾气的有效清理,从而防止灯罩2和聚射板7构成的空间内的雾气影响整个汽车大灯的照明效果,同时,通过排流槽69远离连接卡管681一侧排出的气体持续吹向灯罩2的前端表面,同时对灯罩2的前端表面,进行气流式清理,从而同时实现对灯罩2前端表面的杂质有效清理,防止灯罩2外侧附着杂质,影响整个汽车大灯的照明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汽车大灯的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