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8181发布日期:2022-12-28 00:3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灯具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2.植物生长灯最大程度地模拟太阳光,广泛适用于温室大棚作物如:蔬菜、瓜果、花卉、果树种植、草坪的栽培、水稻育秧和组培室等。大大克服了冬春季光照时间短,棚内作物缺光。尤其在作物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如光照不足会出现幼苗死亡、成活率低、畸形发育、落花落果致使作物产量下降。用光源对植物实施补光照射,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现有的灯具固定一般都是采用钢卡配合螺钉的方式,钢卡与灯具卡设,利用螺钉与钢丝绳顶紧,实现安装。这种安装方式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而且一个人不易操作,一般两个人配合完成,操作麻烦,人工成本高。使用螺钉、螺丝刀等,还可能出现掉落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吊装装置,以提高灯具安装时的便利性,及安装的稳定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灯具吊装装置,包括卡装组件、扎带,卡装组件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铰接连接,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分别具有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分别用于与灯具的外壳两边缘卡接,第一卡板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一铰接部之间设有第一齿,第二卡板于第二折弯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设有第二齿,第一齿与第二齿相对设置,用于卡钢丝绳的外周;第一卡板上设有第一通过孔,第二卡板上设有第二通过孔,第一通过孔、第二通过孔供扎带穿过,在使用时扎带还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底侧绕设,以将灯具卡紧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板的设置第一齿的板体为第一平板,所述第二卡板的设置第二齿的板体为第二平板,第一平板的上部与第一铰接部一体设置,第一平板的下部与第一折弯部一体设置,第二平板的上部与第二铰接部一体设置,记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是左右关系,则第一平板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齿,第二平板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齿;第一通过孔设置在第一平板,第二通过孔设置在第二平板。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下侧均设有u形卡槽,供所述扎带绕设。
9.进一步地,所述扎带从第一通过孔、第二通过孔穿过的位置低于钢丝绳的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扎带采用可拆卸扎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和/或第二平板上设有至少设有一个挂耳,用于连接稳定绳或者线夹。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挂耳,其中至少一个挂耳连接稳定绳,另一个挂耳连接线夹组件;稳定绳包括绳体及两端的锁扣,稳定绳两端的锁扣分别用于连接位于两根钢丝绳上的灯具吊装装置,锁扣与挂耳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线夹组件包括线夹、线绳,线绳一端设有锁扣,用于与挂耳连接,另一端连接线夹,线夹包括两个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的夹片,铰轴上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簧臂分别抵顶两夹片的内侧,两夹片均具有弧形夹槽,两弧形夹槽相对设置,用于夹持所述钢丝绳;两夹片分别记为第一夹片、第二夹片,铰轴的轴线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第一夹片的位于弧形夹槽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一支撑臂,第二夹片的位于弧形夹槽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在线夹打开时可供线缆穿过,在线夹闭合时,对线缆支撑。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在线夹闭合时,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形成环形腔,对其中的线缆支撑。
15.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夹槽的槽壁设有若干个尖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利用两组卡装组件及扎带,分别固定住灯具的靠近端部的位置。在固定一端,然后再固定另一端。固定一端时,利用卡装组件的可旋转特性,操作人员先打开卡住钢丝绳及灯具外壳,另一只手操作扎带,将扎带从卡装组件的两个卡板中分别穿过,然后穿入扎带的扎带头处,扎带是越拉越紧的特性,绑紧比较好操作。扎带上紧后,不仅将灯具与卡装组件绑定,而且两卡板之间设置的齿可以紧紧扣住钢丝绳外周,防止卡装位移。利用卡装组件与扎带的配合,即可实现灯具吊装,不用螺丝以及螺丝刀等工具,一个人也能单独操作,吊装更加方便,也避免了掉落螺丝或者工具的问题。另一端吊装更好操作,因为此时灯具已经不会掉落。
18.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稳定绳,可以实现各钢丝绳间的灯具串接,形成网格,整体更稳定,降低灯具旋转晃动现象。
19.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线夹,可以将灯具自身的线缆固定在钢丝绳上,起到梳理、固定线缆的作用,线夹是经过针对性设计的,弧形夹槽可以与钢丝绳配合,然后两夹片的支撑臂刚好形成一个用于支撑线缆的环腔。该线夹操作也比较方便。同时,通过对线缆固定,也能起到多一层保险的作用,如灯具一端的扎带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脱落的情况下,线缆也能承受一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灯具吊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灯具吊装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2.图3是扎带的结构示意图(带条穿入后);
23.图4是本发明灯具吊装装置与灯具配合的示意图(灯具吊装状态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灯具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设置挂耳后的示意图);
25.图6是本发明中稳定绳的结构示意图(中部断开画法);
26.图7是第一锁扣的打开状态图;
27.图8是线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图8中线夹的主视图;
29.图10是线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扭簧);
30.图11是扭簧的示意图。
31.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32.1、第一卡板;11、第一折弯部;12、第一平板;13、第一铰接部;14、第一齿;15、第一通过孔;2、第二卡板;21、第二折弯部;22、第二平板;23、第二铰接部;24、第二齿;25、u形卡槽;26、第二通过孔;27、挂耳;3、扎带;31、带条;32、扎带头;33、卡子;4、铰接杆;5、钢丝绳;6、灯具;71、第一锁扣;711、按压臂;72、绳套;73、绳体;81、第二锁扣;82、线绳;83、线夹;831、第一夹片;8311、弹簧仓;832、第二夹片;833、铰轴;834、穿绳孔;835、弧形夹槽;8351、尖部;836、第一支撑臂;837、第二支撑臂;838、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4.实施例:
35.如图1-图11所示,一种灯具吊装装置,包括卡装组件、扎带3,卡装组件包括第一卡板1、第二卡板2,第一卡板1与第二卡板2的上部铰接连接,各卡板均具有铰接部,铰接部为套筒结构,供铰接用的铰接杆4穿入,两卡板可相对旋转,以张开或合拢。第一卡板1的上部记为第一铰接部13,第二卡板2的上部记为第二铰接部23。定义铰接杆4的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
36.第一卡板1、第二卡板2分别具有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21,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21分别用于与灯具6的外壳两边缘卡接,本实施例中针对的灯具6是铝合金外壳的,整体是长条状的。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21均具有弧形槽口,与灯具6外壳适配,两折弯部夹持灯具6。
37.第一卡板1于第一折弯部11与第一铰接部13之间设有第一齿14,第二卡板2于第二折弯部21与第二铰接部23之间设有第二齿24,第一齿14与第二齿24相对设置,用于卡钢丝绳5的外周。
38.第一卡板1的设置第一齿14的板体为第一平板12,所述第二卡板2的设置第二齿24的板体为第二平板22。第一平板12的上部与第一铰接部13一体设置,第一平板12的下部与第一折弯部11一体设置,第二平板22的上部与第二铰接部23一体设置,第一平板12与第二平板22是左右关系,则第一平板1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齿14,第二平板2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齿24。本实施例中同一侧的第一齿14和第二齿24均设有3个,呈锯齿状。
39.第一卡板1、第二卡板2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40.第一平板12上设有第一通过孔15,第二平板22上设有第二通过孔26,第一通过孔15、第二通过孔26供扎带穿过,在使用时扎带还从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21的底侧绕设,以将灯具6卡紧在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21之间。该通过孔为矩形孔,孔径比扎带的尺寸大些,以利于扎带穿过,但通过孔也不适宜过大以防止扎带错位。
41.第一通过孔15、第二通过孔26的底部刚好紧邻对应的折弯部的上侧,使得扎带穿过相应的通过孔后,刚好贴在折弯部上,扎带与折弯部表面接触面积大,连接更牢靠。第一通过孔15、第二通过孔26位置是相对应的,即是左右对称设置的,这样使得扎带穿过时是直线穿过的,又因两通过孔的距离比较近,扎带是尼龙扎带,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在安装时扎带还是比较容易穿过的。
42.第一折弯部11、第二折弯部21的下侧均设有u形卡槽25,供所述扎带绕设,也即扎
带的位于下方的一段是从u形卡槽25经过。u形卡槽25的设置,使得在使用扎带时,扎带的位置比较正,起到一个预定位的作用;同时,扎带被限制在该u形卡槽25,扎带也不容易前后窜动。
43.扎带从第一通过孔15、第二通过孔26穿过的位置低于钢丝绳5的位置。该处的钢丝绳5指的是设置在大棚内或其他场合的、供吊装灯具6用的。一根水平设置的钢丝绳5可以安装若干个灯具。
44.图3所示,扎带3采用可拆卸扎带,该扎带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现有的不可拆卸的扎带。简单介绍如下:该可拆卸扎带,包括带条31、扎带头32,扎带头32具有矩形孔,还设有卡子33,带条31上设有一排齿,使用时带条31从矩形孔中穿过,卡子33与带条31上的齿单向挡止配合,也即带条31可以越拉越紧,带条31不会自动脱出,当认为按压卡子33时,接触对带条31上的齿的限位,带条31则可脱出。
45.先以一个灯具6往钢丝绳5上进行吊装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吊装方法,吊装后,如图4所示。
46.操作人员手持一个卡装组件,另一只手拿着灯具6,灯具6位于钢丝绳5的下侧,卡装组件从钢丝绳5上方卡设,用单只手便可轻松将卡装组件的两个卡板打开,并将卡板的弧形槽口初步与灯具6外壳的边缘配合,此时同一只手便可握持该卡装组件及灯具6;此时另一只手拿出扎带,扎带及卡装组件可以多件同时预先放入工具包(由操作人员携带或者放置在某处),握持卡装组件的这只手是可以同时按压住扎带的一端的(扎带头32的一侧)或者捏持住,另一只手将带条31由一侧的折弯部的u形卡槽处绕过灯具6下侧,从另一侧的u形卡槽出来,带条31穿过两个卡板上的通过孔,然后再穿过扎带头32,用力拉紧,便固定完成。受扎带力作用下,灯具相对于卡装组件位置相对固定,同时两卡板上的齿将钢丝绳5咬死,卡装组件不会轻易相对于钢丝绳5沿轴向位移或者绕钢丝绳5旋转。
47.灯具一般是长条形的,设置两个卡装组件及扎带比较好,分别固定住灯具的靠近端部的位置。灯具的一端如上所述的方式固定好后,另一端更好操作,因为此时灯具已经不会掉落。参照上述的方法,利用另一个卡装组件及扎带将灯具另一端固定好。该过程中,利用卡装组件与扎带的配合,即可实现灯具吊装,不用螺丝以及螺丝刀等工具,一个人也能单独操作,吊装更加方便,也避免了掉落螺丝或者工具的问题。
48.尼龙扎带本身具有较高的抗拉力,抗冲击力,有较强的耐酸耐碱功能,也能耐一定的高温、低温环境,适应环境能力强。
49.进一步地,为提高多组灯具时的稳定性,在第一平板12和第二平板22上设有至少设有一个挂耳27,用于连接稳定绳,如图5所示。
50.第一平板12和第二平板22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挂耳27,其中至少一个挂耳27连接稳定绳,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挂耳27。挂耳27是一个环,半圆环,三角形等都是可以的,能够锁扣挂设即可。
51.如图6所示,稳定绳包括绳体73及两端的锁扣,该锁扣记为第一锁扣71,稳定绳两端的第一锁扣71分别用于连接位于两根钢丝绳上的灯具,吊装装置,第一锁扣71与挂耳27连接。绳体73可以采用钢丝,绳体73两端分别与第一锁扣71连接,可以采用钢丝穿入后反折,利用压扁绳套72的方式固定钢丝。第一锁扣71具有按压臂711,按压臂711铰接在锁扣主体上,可以按压打开,合上后,无人为外力作用,绳体73与第一锁扣71间不会脱离。两根钢丝
绳上的卡装组件,通过稳定绳连接,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比如防灯具旋转晃动方面。如果钢丝绳平行设置的有三根或多根,也可以第一平板12、第二平板22的侧壁均设置挂耳27,也即中间的卡装组件与两侧的(另外的钢丝绳上的)卡装组件,均通过稳定绳连接。
52.平板上的另一个挂耳27连接线夹组件,线夹组件包括线夹83、线绳82,线绳82一端设有锁扣,用于与挂耳27连接,另一端连接线夹83。该锁扣记为第二锁扣81,第二锁扣81的结构与第一锁扣71相同,第二锁扣81的尺寸相对第一锁扣71小些。
53.线夹83包括两个通过铰轴833铰接在一起的夹片,铰轴833上设有扭簧838,扭簧838的两簧臂分别抵顶两夹片的内侧,夹片内侧设有对应的弹簧仓8311,扭簧838的端部位于弹簧仓8311内。两夹片均具有弧形夹槽835,两弧形夹槽835相对设置,用于夹持钢丝绳5。弧形夹槽835的槽壁设有若干个尖部8351,以更好地与钢丝绳5卡设。
54.两夹片分别记为第一夹片831、第二夹片832,铰轴833的轴线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第一夹片831的位于弧形夹槽835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一支撑臂836,第二夹片832的位于弧形夹槽835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二支撑臂837;第一支撑臂836与第二支撑臂837在线夹83打开时可供线缆穿过,在线夹83闭合时,对线缆支撑。该线缆指的是灯具6上的线缆,可以是供电线缆,也可以是供电、控制一体的线缆,线夹83起到固定线缆、整理线缆的作用。
55.第一夹片831、第二夹片832上均设有穿绳孔834,使用时一般用到其中一个,设计时做了两个穿绳孔,近似对称设计。当然,有些场合也可能用到两个穿绳孔。
56.第一支撑臂836、第二支撑臂837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在线夹83闭合时,第一支撑臂836、第二支撑臂837形成环形腔,对其中的线缆支撑。第一支撑臂836、第二支撑臂837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如此理解,第一支撑臂836、第二支撑臂837的厚度均是小于夹片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的,两者交错在一起时(也即线夹闭合时)的总厚度是与夹片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接近的。
57.在使用时,灯具6固定好后,操作人员捏持线夹83,线夹83打开,利用夹片内侧的弧形夹槽835卡在钢丝绳5上,线夹83打开的过程中,可以将灯具6上的线缆放入线夹83的其中一侧的支撑臂上,对线夹83松开后,在扭簧838的恢复力作用下,线夹83自动合上,两夹片的弧形夹槽835夹紧在钢丝绳5上;第一支撑臂836、第二支撑臂837形成环形腔,对其中的线缆支撑。
58.上述的环形腔的内径,是略大于线缆外径的,这样便于线缆的装入。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也可在支撑臂的内侧设置软性材质层,如硅胶层,设置该层之后,在线缆放入后,则两个支撑臂的环形腔可以夹持住线缆外周,线缆更稳定,而且也不伤及线缆。
59.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