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雷达探测的智能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4385发布日期:2023-01-17 22:3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雷达探测的智能矿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矿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雷达探测的智能矿灯。


背景技术:

2.矿灯是指代下矿人员随身携带的特制照明灯具,现有的矿灯在实际携带至井下进行工作后,工作人员仅依靠矿灯进行照明工作,矿灯并不具备完善的探测系统,无法依靠工作人员直接对井下地貌进行勘探工作,并且在勘探过程中,因工作人员在勘探工作中并不具备系统性的定位探测,工作人员的勘探范围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因此,较难进行地貌绘制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雷达探测的智能矿灯。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带有雷达探测的智能矿灯,包括如下模块:
6.探测模块,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探测设备,所述探测模块是根据探测设备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探测处理的工作模块;
7.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是作为各项数据之间进行传输处理的工作模块;
8.作业矿灯,所述作业矿灯是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可实时接收到数据传输的矿灯;
9.可视化模块,所述可视化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且可视化模块可对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映射处理;
10.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作业矿灯相连接,定位模块将会对作业矿灯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处理;
11.预设模块,所述预设模块是对探测区间值进行预设处理的工作模块,且预设模块中的区间值可进行调节处理;
12.数据总成模块,所述数据总成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且两者处于数据互通的状态下,所述数据总成模块是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与分类处理的工作模块;
13.绘制模块,所述绘制模块与数据总成模块相连接,且数据总成模块可根据数据总成处理后的分类数据进行地貌绘制工作。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探测模块,所述探测模块在实际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探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探测模块将会通过探测设备对井下情况实际进行探测工作,并且由于探测设备与作业人员的作业矿灯相互绑定,所以探测设备将会实时探测作业矿灯所能进行照明的井下区域。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探测模块,可实际与作业人员同步勘探井下的
工作地貌,从而达到精准勘探的工作目的。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工作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会把探测设备所探测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输送至可视化模块处。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数据传输模块作为多模块之间的传输媒介,数据传输模块也可作为多模块之间的转存点与输送点。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可视化模块,所述可视化模块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可视化模块将会对上传的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映射,从而在显示装置上同步显示井下勘探情况,从而方便地面工作人员探查井下地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视化模块,可通过可视化模块中的显示设备直接对井下上传的数据进行同屏映射工作。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预设模块,所述预设模块在实际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预设模块对定位模块设定区间值,如x~y,以勘测人员定位模块所提供的自身定位为圆心,勘测工作时,可根据可视化模块实时上传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模块的数据相比对工作;比对结束后,在工作人员返回地面后,便可根据先前上传数据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测算,得出测算结果后,便可更改区间值,将下一次井下勘测工作的范围进行缩小,灵活对区间值进行更改,从而达到精准勘测范围的目的。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数据总成模块,所述数据总成模块在实际进行工作时,数据总成模块同步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中所有的数据,上述两个模块处于数据互通的状态,在数据总成模块得到对应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数据后,将会把这些数据进行总成,进行总成后的数据传输至绘制模块处;绘制模块便会开始工作,绘制模块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会将总成的数据与先前得到的数据相互比对,加深井下特定区域中的地貌绘制区块,最终通过反复加深地貌图像,从而绘制成型。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发明系统在实际投入工作中,系统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探测模块将会进行工作,探测模块将会通过探测设备对井下情况实际进行探测工作,并且由于探测设备与作业人员的作业矿灯相互绑定,所以探测设备将会实时探测作业矿灯所能进行照明的井下区域,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传输模块将会开始工作,数据传输模块将会把探测设备所探测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输送至可视化模块处;可视化模块将会对这部分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映射,从而在显示装置上同步显示井下勘探情况;而在工作人员下井工作前,需要使用预设模块对定位模块设定区间值,如x~y,以勘测人员定位模块所提供的自身定位为圆心,勘测工作时,可根据可视化模块实时上传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模块的数据相比对工作;比对结束后,在工作人员返回地面后,便可根据先前上传数据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测算,得出测算结果后,便可更改区间值,将下一次井下勘测工作的范围进行缩小,灵活对区间值进行更改,从而达到精准勘测范围的目的;而在上述内容均准备完毕后,便可使用数据总成模块,数据总成模块同步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中所有的数据,上述两个模块处于数据互通的状态,在数据总成模块得到对应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数据后,将会把这些数据进行总成,进行总成后的数据传输至绘制模块处;绘制模块便会开始工作,绘制模块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会将总成的数据与先前得到的数据相互比对,加深井下特定区域中的地貌绘制
区块,最终通过反复加深地貌图像,从而绘制成型;
24.通过多模块的相互协作,既可以对井下勘探区域进行范围校准与精准调节,同时还可以通过绘制的方式,将井下的工作区块以图像化的形式进行实际的记录处理,尽量地避免了矿灯并不具备完善的探测系统,无法依靠工作人员直接对井下地貌进行勘探工作的技术问题,进而规避了在勘探过程中,因工作人员在勘探工作中并不具备系统性的定位探测,工作人员的勘探范围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因此,较难进行地貌绘制工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中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中的系统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雷达探测的智能矿灯,包括如下模块:
30.探测模块,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探测设备,所述探测模块是根据探测设备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探测处理的工作模块;
31.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是作为各项数据之间进行传输处理的工作模块;
32.作业矿灯,所述作业矿灯是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可实时接收到数据传输的矿灯;
33.可视化模块,所述可视化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且可视化模块可对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映射处理;
34.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作业矿灯相连接,定位模块将会对作业矿灯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处理;
35.预设模块,所述预设模块是对探测区间值进行预设处理的工作模块,且预设模块中的区间值可进行调节处理;
36.数据总成模块,所述数据总成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且两者处于数据互通的状态下,所述数据总成模块是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与分类处理的工作模块;
37.绘制模块,所述绘制模块与数据总成模块相连接,且数据总成模块可根据数据总成处理后的分类数据进行地貌绘制工作。
38.探测模块,所述探测模块在实际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探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探测模块将会通过探测设备对井下情况实际进行探测工作,并且由于探测设备与作业人员的作业矿灯相互绑定,所以探测设备将会实时探测作业矿灯所能进行照明的井下区域,通过设置探测模块,可实际与作业人员同步勘探井下的工作地貌,从而达到精准勘探的工作目的。
39.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工作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会把探测设备所探测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
传输的方式输送至可视化模块处,通过设置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数据传输模块作为多模块之间的传输媒介,数据传输模块也可作为多模块之间的转存点与输送点。
40.可视化模块,所述可视化模块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可视化模块将会对上传的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映射,从而在显示装置上同步显示井下勘探情况,从而方便地面工作人员探查井下地貌,通过设置可视化模块,可通过可视化模块中的显示设备直接对井下上传的数据进行同屏映射工作。
41.预设模块,所述预设模块在实际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预设模块对定位模块设定区间值,如x~y,以勘测人员定位模块所提供的自身定位为圆心,勘测工作时,可根据可视化模块实时上传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模块的数据相比对工作;比对结束后,在工作人员返回地面后,便可根据先前上传数据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测算,得出测算结果后,便可更改区间值,将下一次井下勘测工作的范围进行缩小,灵活对区间值进行更改,从而达到精准勘测范围的目的。
42.数据总成模块,所述数据总成模块在实际进行工作时,数据总成模块同步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中所有的数据,上述两个模块处于数据互通的状态,在数据总成模块得到对应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数据后,将会把这些数据进行总成,进行总成后的数据传输至绘制模块处;绘制模块便会开始工作,绘制模块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会将总成的数据与先前得到的数据相互比对,加深井下特定区域中的地貌绘制区块,最终通过反复加深地貌图像,从而绘制成型。
43.上述实施例中,系统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探测模块将会进行工作,探测模块将会通过探测设备对井下情况实际进行探测工作,并且由于探测设备与作业人员的作业矿灯相互绑定,所以探测设备将会实时探测作业矿灯所能进行照明的井下区域,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传输模块将会开始工作,数据传输模块将会把探测设备所探测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输送至可视化模块处;
44.可视化模块将会对这部分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映射,从而在显示装置上同步显示井下勘探情况;
45.而在工作人员下井工作前,需要使用预设模块对定位模块设定区间值,如x~y,以勘测人员定位模块所提供的自身定位为圆心,勘测工作时,可根据可视化模块实时上传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模块的数据相比对工作;
46.比对结束后,在工作人员返回地面后,便可根据先前上传数据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测算,得出测算结果后,便可更改区间值,将下一次井下勘测工作的范围进行缩小,灵活对区间值进行更改,从而达到精准勘测范围的目的;
47.而在上述内容均准备完毕后,便可使用数据总成模块,数据总成模块同步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中所有的数据,上述两个模块处于数据互通的状态,在数据总成模块得到对应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数据后,将会把这些数据进行总成,进行总成后的数据传输至绘制模块处;
48.绘制模块便会开始工作,绘制模块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会将总成的数据与先前得到的数据相互比对,加深井下特定区域中的地貌绘制区块,最终通过反复加深地貌图像,从而绘制成型。
49.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实际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作业矿灯的
完好性,确保矿灯处于完好状态下,即可进行系统工作;
50.系统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探测模块将会进行工作,探测模块将会通过探测设备对井下情况实际进行探测工作,并且由于探测设备与作业人员的作业矿灯相互绑定,所以探测设备将会实时探测作业矿灯所能进行照明的井下区域,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传输模块将会开始工作,数据传输模块将会把探测设备所探测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输送至可视化模块处;
51.可视化模块将会对这部分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映射,从而在显示装置上同步显示井下勘探情况;
52.而在工作人员下井工作前,需要使用预设模块对定位模块设定区间值,如x~y,以勘测人员定位模块所提供的自身定位为圆心,勘测工作时,可根据可视化模块实时上传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模块的数据相比对工作;
53.比对结束后,在工作人员返回地面后,便可根据先前上传数据中的比对结果进行测算,得出测算结果后,便可更改区间值,将下一次井下勘测工作的范围进行缩小,灵活对区间值进行更改,从而达到精准勘测范围的目的;
54.而在上述内容均准备完毕后,便可使用数据总成模块,数据总成模块同步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中所有的数据,上述两个模块处于数据互通的状态,在数据总成模块得到对应的图像数据与定位数据后,将会把这些数据进行总成,进行总成后的数据传输至绘制模块处;
55.绘制模块便会开始工作,绘制模块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会将总成的数据与先前得到的数据相互比对,加深井下特定区域中的地貌绘制区块,最终通过反复加深地貌图像,从而绘制成型。
56.其中,所述探测设备具体指井下用摄像探头。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