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光可调节的组合式电动摩托车前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1263发布日期:2023-01-14 13:4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光可调节的组合式电动摩托车前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光可调节的组合式电动摩托车前灯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摩托车是电动车的一种,用电瓶来电动马达行驶,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摩托车的其它装置基本与内燃机的相同,类型依最大速度或电机功率分为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普通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用内燃机驱动车最大不同点,其中电动摩托车包括前大灯,电动摩托车前灯,主要起到照明和信号作用,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摩托车前灯通常由灯罩与led灯所组成,一般整体式安装在电动摩托车的前面板处,虽然这种类型的电动摩托车前灯可以在夜间提供光源,但是传统的电动摩托车前灯照射的左右范围小以及照射距离短的弊端,这就会造成夜间在乡间小路行驶时,由于前灯照射的左右范围小,使得道路两侧看不清,会受到道路两侧障碍物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照射距离短的原因,当在进行宽敞的道路行驶时,由于自身的行驶速率以及对面来车的行驶速度的影响,将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亟需一种灯光可调节的组合式电动摩托车前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光可调节的组合式电动摩托车前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摩托车前灯照射的左右范围小以及照射距离短,使得道路两侧看不清,会受到道路两侧障碍物的影响,以及在进行宽敞的道路行驶时,由于自身的行驶速率以及对面来车的行驶速度的影响,将无法及时做出反应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灯光可调节的组合式电动摩托车前灯装置,包括前围板,前围板的内侧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框,且承载框内侧一侧滑动连接有凸透镜,并且承载框的内侧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凹透镜,凸透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且凹透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贯穿承载框的侧壁,承载框外壁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侧上部与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框,且承载框外壁靠近第二连接块的一侧上部与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框,其中两个第一侧框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两个第二侧框的内侧均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两个第一转动杆之间以及两个第二转动杆之间均通过皮带缠绕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延伸端分别与两个皮带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第一侧框中的一个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可正反转的电动马达,且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侧框的侧壁与电动马达输出轴传动连接,并且两个第一转动杆中的一个
与两个第二转动杆中一个的一端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
7.前围板的内侧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靠近承载框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环,并且第一限位环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环,其中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设有若干个面镜板,所有的面镜板的一端的汇聚处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承载框靠近固定板两侧均固定连接连接有灯体。
8.优选的,所有的面镜板均为软质硅胶材料,且所有的面镜板靠近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侧均涂设有镜面材料,其中镜面材料主要为化学镀镍层,灯体为两侧发光式,其中一侧光源靠近所有的面镜板的方向,另一侧光源靠近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方向。
9.优选的,所有的面镜板中相邻的两个之间均存在便于对面镜板调节的间隙,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通过若干个细杆固定连接,且所有的细杆分别位于所有的面镜板之间的间隙处。
10.优选的,凸透镜的一侧与凹透镜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滑槽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11.优选的,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通过竖槽贯穿承载框的侧壁,两个第一转动杆中的一个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两个第二侧框中的一个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转动杆中的另一个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第二侧框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杆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另一个第二侧框的侧壁,两个第二转动杆中的一个两端均通过转轴与两个第一侧框中的一个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转动杆中的另一个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另一个第一侧框的侧壁。
12.优选的,两个第一转动杆中的一个的一端与两个第二转动杆中的一个的一端上均套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
13.优选的,两个第一转动杆上与两个第二转动杆上均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第一转动杆上的皮带轮之间与两个第二转动杆上的皮带轮之间均通过皮带缠绕连接。
14.优选的,承载框靠近固定板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前围板靠近承载框的一侧开设有槽口,且承载框靠近槽口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槽,第一限位环的两侧均设有与前围板固定连接的侧挡板。
15.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中的一种灯光可调节的组合式电动摩托车前灯装置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前围板通过螺栓与电动摩托车的前部进行固定,当在夜间行驶时,需要使用到前灯,首先启动两侧的灯体,这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以及使用需求对灯管的类型进行调节:
17.1)当所有的面镜板形成的碗状结构靠近承载框的一侧为凹面时,这时所有的面镜板将组合而成凹面镜,当灯体照射到面镜板组合而成凹面镜上的时将形成聚光的效果,同时启动电动马达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再通过第二转动杆通过齿轮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这时第二转动杆转动与第一转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可以实现两个皮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通过两个皮带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带动凸透镜与凹透镜上下运动,也就是说当凸透镜向上运动时,凹透镜则向下运动,进而实现了凸透镜与凹透镜交替配合面镜板使用的目的,当凸透镜在电动马达的带动下运动至承载框的上部时,这时利用凸透镜可以聚光的效果,不仅可以将灯体一侧的灯光聚拢,同时可以将面镜板组合而成凹面镜
形成的聚光反射光再一次聚拢,形成光照集中的目的,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在宽敞的道路上夜间行驶所用,这时的灯光远,可以观察到道路较远的情况,以便做出反应;
18.2)当当所有的面镜板形成的碗状结构靠近承载框的一侧仍然为凹面时,这时所有的面镜板将组合而成凹面镜,但是这时启动电动马达反转,将凸透镜下降,将凹透镜上升,这时凹透镜将配合面镜板组合而成凹面镜进行使用,当灯体照射在面镜板组合而成凹面镜上时,将形成聚光效果,再将聚光照射到凹透镜上,利用凹透镜散发光的效果,可以实现前灯整体的亮度相对较高,且范围适中,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在比较缓和的道路上行驶;
19.3)由于所有的面镜板均为软质硅胶材料,所以可以对所有的面镜板进行调节,使得所有的面镜板可以进行反转,即启动气缸通过连接板将所有的面镜板的一端推动,这是所有的将面镜板在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中运动,直至将所有的面镜板反折开来,使得所有的面镜板靠近承载框的一侧形成凸面镜的形状,这时灯体照射在面镜板形成的凸面镜上时将形成多道光束的泛光,当承载框上部是凹透镜时,由于凹透镜为泛光作用,所以经面镜板形成的凸面镜上发出的泛光照射在凹透镜上时,将再次形成泛光,同时这时的泛光范围较大,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在乡间道路上行驶,由于车辆较少,所以保证不会受到障碍物干扰即可。
20.本发明中提出的方式可以通过对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交替配合使用,进而可以实现灯体前端聚光或者泛光的效果,同时利用气缸通过连接板对所有的面镜板进行推拉,可以使得所有的面镜板组合而成的镜面在凹面镜与凸面镜之间切换,从而可以实现电动摩托车前灯在灯光的远近以及灯光的两侧范围大小之间进行随时调节,可以按照使用者在乡间道路或者是在宽敞的道路上夜间行驶时随时切换。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所有的面镜板形成凸面镜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所有的面镜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凸透镜与凹透镜配合使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承载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的承载框主视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的前围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的承载框内侧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前围板;2、承载框;3、固定板;4、面镜板;5、连接板;6、气缸;7、第一限位环;8、侧挡板;9、灯体;10、底板;11、第一侧框;12、第二侧框;13、第一转动杆;14、皮带轮;15、皮带;16、齿轮;17、电动马达;18、第二限位环;19、凸透镜;20、凹透镜;21、滑块;22、第二转动杆;23、细杆;24、第一连接块;25、第二连接块;26、竖槽;27、开口槽;28、槽口;2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3.实施例一
34.参照图1-9,包括前围板1,其特征在于,前围板1的内侧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框2,且承载框2内侧一侧滑动连接有凸透镜19,并且承载框2的内侧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凹透镜20,凸透镜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4,且凹透镜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5,第一连接块24与第二连接块25均贯穿承载框2的侧壁,承载框2外壁靠近第一连接块24的一侧上部与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框12,且承载框2外壁靠近第二连接块25的一侧上部与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框11,其中两个第一侧框11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2,且两个第二侧框12的内侧均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13,两个第一转动杆13之间以及两个第二转动杆22之间均通过皮带15缠绕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接块24与第二连接块25的延伸端分别与两个皮带15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第一侧框11中的一个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可正反转的电动马达17,且第二转动杆22的一端贯穿第一侧框11的侧壁与电动马达17输出轴传动连接,并且两个第一转动杆13中的一个与两个第二转动杆22中一个的一端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第一连接块24与第二连接块25均通过竖槽26贯穿承载框2的侧壁,两个第一转动杆13中的一个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两个第二侧框12中的一个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转动杆13中的另一个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第二侧框1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杆13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另一个第二侧框12的侧壁,两个第二转动杆22中的一个两端均通过转轴与两个第一侧框11中的一个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转动杆22中的另一个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另一个第一侧框11的侧壁,两个第一转动杆13中的一个的一端与两个第二转动杆22中的一个的一端上均套接有齿轮16,且两个齿轮16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两个第一转动杆13上与两个第二转动杆22上均套接有皮带轮14,且两个第一转动杆13上的皮带轮14之间与两个第二转动杆22上的皮带轮14之间均通过皮带15缠绕连接;
35.前围板1的内侧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且固定板3的靠近承载框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环7,并且第一限位环7远离固定板3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环18,其中第一限位环7与第二限位环18之间设有若干个面镜板4,所有的面镜板4的一端的汇聚处通过连接板5固定连接,固定板3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6,且气缸6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3与连接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承载框2靠近固定板3两侧均固定连接连接有灯体9。
36.通过对凹透镜20与凸透镜19的交替配合使用,进而可以实现灯体9前端聚光或者泛光的效果,同时利用气缸6通过连接板5对所有的面镜板4进行推拉,可以使得所有的面镜板4组合而成的镜面在凹面镜与凸面镜之间切换,从而可以实现电动摩托车前灯在灯光的远近以及灯光的两侧范围大小之间进行随时调节,可以按照使用者在乡间道路或者是在宽敞的道路上夜间行驶时随时切换。
37.实施例二
38.参照图1-9,所有的面镜板4均为软质硅胶材料,且所有的面镜板4靠近凸透镜19与凹透镜20的一侧均涂设有镜面材料,其中镜面材料主要为化学镀镍层,灯体9为两侧发光
式,其中一侧光源靠近所有的面镜板4的方向,另一侧光源靠近凸透镜19与凹透镜20的方向,所有的面镜板4中相邻的两个之间均存在便于对面镜板4调节的间隙,第一限位环7与第二限位环18通过若干个细杆23固定连接,且所有的细杆23分别位于所有的面镜板4之间的间隙处。
39.利用所有的面镜板4均为软质硅胶材料,可以使得面镜板4在气缸6的推拉下,在凸面镜与凹面镜之间的进行切换调节,同时利用第一限位环7余第二限位环18对所有的面镜板4在调节中进行限位,便于面镜板4进行反转。
40.实施例三
41.参照图1-9,凸透镜19的一侧与凹透镜2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通过滑槽29与承载框2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42.利用滑块21在滑槽29中进行滑动,进而可以使得凸透镜19与凹透镜20在上下调节时能够更加稳定。
43.实施例四
44.参照图1-9,承载框2靠近固定板3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前围板1靠近承载框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28,且承载框2靠近槽口28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槽27,第一限位环7的两侧均设有与前围板1固定连接的侧挡板8。
45.利用侧挡板8可以对灯体9的光束进行阻挡,加强所有的面镜板4形成聚光或者泛光的效果。
4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灯光调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47.第一:当所有的面镜板4形成的碗状结构靠近承载框2的一侧为凹面时,这时所有的面镜板4将组合而成凹面镜,当灯体9照射到面镜板4组合而成凹面镜上的时将形成聚光的效果,同时启动电动马达17带动第二转动杆22转动,再通过第二转动杆22通过齿轮16带动第一转动杆13转动,这时第二转动杆22转动与第一转动杆13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可以实现两个皮带15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通过两个皮带15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块24与第二连接块25带动凸透镜19与凹透镜20上下运动,也就是说当凸透镜19向上运动时,凹透镜20则向下运动,进而实现了凸透镜19与凹透镜20交替配合面镜板4使用的目的,当凸透镜19在电动马达17的带动下运动至承载框2的上部时,这时利用凸透镜19可以聚光的效果,不仅可以将灯体9一侧的灯光聚拢,同时可以将面镜板4组合而成凹面镜形成的聚光反射光再一次聚拢,形成光照集中的目的,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在宽敞的道路上夜间行驶所用,这时的灯光远,可以观察到道路较远的情况,以便做出反应;
48.第二:当所有的面镜板4形成的碗状结构靠近承载框2的一侧仍然为凹面时,这时所有的面镜板4将组合而成凹面镜,但是这时启动电动马达17反转,将凸透镜19下降,将凹透镜20上升,这时凹透镜20将配合面镜板4组合而成凹面镜进行使用,当灯体9照射在面镜板4组合而成凹面镜上时,将形成聚光效果,再将聚光照射到凹透镜20上,利用凹透镜20散发光的效果,可以实现前灯整体的亮度相对较高,且范围适中,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在比较缓和的道路上行驶,也就是在道路平缓,车辆较少的道路使用;
49.第三:由于所有的面镜板4均为软质硅胶材料,所以可以对所有的面镜板4进行调节,使得所有的面镜板4可以进行反转,即启动气缸6通过连接板5将所有的面镜板4的一端推动,这是所有的将面镜板4在第一限位环7与第二限位环18中运动,直至将所有的面镜板4
反折开来,使得所有的面镜板4靠近承载框2的一侧形成凸面镜的形状,这时灯体9照射在面镜板4形成的凸面镜上时将形成多道光束的泛光,当承载框2上部是凹透镜20时,由于凹透镜20也为泛光作用,所以经面镜板4形成的凸面镜上发出的泛光照射在凹透镜20上时,将再次形成泛光,同时这时的泛光范围较大,这种情况可以适用于电动摩托车在乡间道路上行驶,由于车辆较少,所以保证不会受到障碍物干扰即可,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照射到道路两侧,且范围相对较大。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