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7564发布日期:2022-07-26 22:0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三折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三折式灯具。


背景技术:

2.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21世纪的居室灯具设计是以led照明灯泡设计为主流,同时充分体现节能化、健康化、艺术化和人性化的照明发展趋势,成为居室灯光文化的主导。传统白炽灯(钨丝灯)耗能高、寿命短,在全球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已渐渐被各国政府禁止生产,随之替代产品是电子节能灯,电子节能灯虽然提高了节能效果,但由于使用了诸多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又有悖于环境保护的大趋势。随着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照明灯具逐渐成为新型绿色照明的不二之选。
3.为了在存储和运输时节约空间,可折叠的led照明灯具应运而生,目前的可折叠的led照明灯普遍为两折式结构,这种两折式的led照明灯具在折叠后,占据的面积较大,不能充分节约空间,并且折叠后,各个灯具主体上的发光器件(led灯珠)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led照明灯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折式灯具,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led照明灯具不能充分节约空间并且发光器件不能得到很好保护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三折式灯具,包括有第一灯具主体、第二灯具主体以及第三灯具主体;该第二灯具主体通过第一旋转铰链与第一灯具主体的一端连接,第二灯具主体相对第一灯具主体可向内翻转折叠地设置,折叠状态下,第二灯具主体的正面与第一灯具主体的正面彼此相对;该第三灯具主体通过第二旋转铰链与第一灯具主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灯具主体相对第一灯具主体可向内翻转折叠地设置,折叠状态下,第三灯具主体的正面与第二灯具主体的背面彼此相对。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灯具主体包括有两第一横杆,该两第一横杆纵向间隔设置,两第一横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散热基座,该第一散热基座的正面固定有第一led灯板;该第二灯具主体包括有两第二横杆,该两第二横杆纵向间隔设置,两第二横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散热基座,该第二散热基座的正面固定有第二led灯板,两第二横杆的端部分别通过一前述第一旋转铰链与第一横杆的一端连接;该第三灯具主体包括有两第三横杆,该两第三横杆纵向间隔设置,两第三横杆之间连接有第三散热基座,该第三散热基座的正面固定有第三led灯板,两第三横杆的端部分别通过一前述第二旋转铰链与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第一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源盒,该电源盒的一端部
向外伸出有电源线,该电源盒的另一端部两侧分别延伸出有连接线,两连接线分别与第二led灯板和第三led灯板导通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盒包括有盒体和盖板,该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丝与两第一横杆的内侧锁固连接,该盖板与盒体扣合并通过第二螺丝与盒体锁固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散热基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钉与两第一横杆的内侧锁固连接,第二散热基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钉与两第二横杆的内侧锁固连接,第三散热基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螺钉与两第三横杆的内侧锁固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散热基座内具有彼此对称的中空腔体,两中空腔体纵向延伸,第一散热基座的背面中心凹设有凹槽,该凹槽纵向延伸,凹槽的两侧均形成有弧形凸面,两弧形凸面彼此对称,两弧形凸面上均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凸肋,每一凸肋均纵向延伸;该第二散热基座和第三散热基座的结构均与第一散热基座的结构相同。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均采用铝合金精密压铸形成。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铰链通过第四螺钉与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固定连接,第二旋转铰链通过第五螺钉与第一横杆、第三横杆固定连接。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铰链包括有第一链块和第二链块;该第一链块包括有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的内侧延伸出有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插入第一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主体部上延伸出有第一柱体,该第一柱体上开设有第一轴孔;该第二链块包括有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的内侧延伸出有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插入第二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主体部上延伸出有第二柱体,该第二柱体上开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轴孔与第一轴孔正对连通并通过一销轴铰接。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6.通过利用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将第二灯具主体和第三灯具主体分别与第一灯具主体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三折式的折叠结构,本产品折叠后的面积更小,充分节约了空间,并且折叠后,各个灯具主体上的发光器件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为存储和运输带来便利。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局部分解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24.附图标识说明:
25.10、第一灯具主体
ꢀꢀꢀꢀꢀꢀꢀꢀꢀꢀꢀꢀꢀꢀꢀꢀꢀꢀꢀ
11、第一横杆
26.12、第一散热基座
ꢀꢀꢀꢀꢀꢀꢀꢀꢀꢀꢀꢀꢀꢀꢀꢀꢀꢀꢀ
13、第一led灯板
27.101、中空腔体
ꢀꢀꢀꢀꢀꢀꢀꢀꢀꢀꢀꢀꢀꢀꢀꢀꢀꢀꢀꢀꢀꢀ
102、凹槽
28.103、弧形凸面
ꢀꢀꢀꢀꢀꢀꢀꢀꢀꢀꢀꢀꢀꢀꢀꢀꢀꢀꢀꢀꢀꢀ
104、凸肋
29.20、第二灯具主体
ꢀꢀꢀꢀꢀꢀꢀꢀꢀꢀꢀꢀꢀꢀꢀꢀꢀꢀꢀ
21、第二横杆
30.22、第二散热基座
ꢀꢀꢀꢀꢀꢀꢀꢀꢀꢀꢀꢀꢀꢀꢀꢀꢀꢀꢀ
23、第二led灯板
31.30、第三灯具主体
ꢀꢀꢀꢀꢀꢀꢀꢀꢀꢀꢀꢀꢀꢀꢀꢀꢀꢀꢀ
31、第三横杆
32.32、第三散热基座
ꢀꢀꢀꢀꢀꢀꢀꢀꢀꢀꢀꢀꢀꢀꢀꢀꢀꢀꢀ
33、第三led灯板
33.40、电源盒
ꢀꢀꢀꢀꢀꢀꢀꢀꢀꢀꢀꢀꢀꢀꢀꢀꢀꢀꢀꢀꢀꢀꢀꢀꢀ
41、盒体
34.42、盖板
ꢀꢀꢀꢀꢀꢀꢀꢀꢀꢀꢀꢀꢀꢀꢀꢀꢀꢀꢀꢀꢀꢀꢀꢀꢀꢀꢀ
50、第一旋转铰链
35.51、第一链块
ꢀꢀꢀꢀꢀꢀꢀꢀꢀꢀꢀꢀꢀꢀꢀꢀꢀꢀꢀꢀꢀꢀꢀ
511、第一主体部
36.512、第一固定部
ꢀꢀꢀꢀꢀꢀꢀꢀꢀꢀꢀꢀꢀꢀꢀꢀꢀꢀꢀꢀ
513、第一柱体
37.514、第一定位耳
ꢀꢀꢀꢀꢀꢀꢀꢀꢀꢀꢀꢀꢀꢀꢀꢀꢀꢀꢀꢀ
52、第二链块
38.521、第二主体部
ꢀꢀꢀꢀꢀꢀꢀꢀꢀꢀꢀꢀꢀꢀꢀꢀꢀꢀꢀꢀ
522、第二固定部
39.523、第二柱体
ꢀꢀꢀꢀꢀꢀꢀꢀꢀꢀꢀꢀꢀꢀꢀꢀꢀꢀꢀꢀꢀꢀ
524、第二定位耳
40.501、第一轴孔
ꢀꢀꢀꢀꢀꢀꢀꢀꢀꢀꢀꢀꢀꢀꢀꢀꢀꢀꢀꢀꢀꢀ
502、第二轴孔
41.503、第一定位孔
ꢀꢀꢀꢀꢀꢀꢀꢀꢀꢀꢀꢀꢀꢀꢀꢀꢀꢀꢀꢀ
504、第二定位孔
42.60、第二旋转铰链
ꢀꢀꢀꢀꢀꢀꢀꢀꢀꢀꢀꢀꢀꢀꢀꢀꢀꢀꢀ
71、电源线
43.72、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44.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第一灯具主体10、第二灯具主体20以及第三灯具主体30。
45.该第一灯具主体10包括有两第一横杆11,该两第一横杆11纵向间隔设置,两第一横杆11之间连接有第一散热基座12,该第一散热基座12的正面固定有第一led灯板13;所述第一散热基座1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钉(图中未示)与两第一横杆11的内侧锁固连接,安装维护方便。该第一散热基座12内具有彼此对称的中空腔体101,两中空腔体101纵向延伸,第一散热基座12的背面中心凹设有凹槽102,该凹槽102纵向延伸,凹槽102的两侧均形成有弧形凸面103,两弧形凸面103彼此对称,两弧形凸面103上均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凸肋104,每一凸肋104均纵向延伸。
46.该第二灯具主体20通过第一旋转铰链50与第一灯具主体10的一端连接,第二灯具主体20相对第一灯具主体10可向内翻转折叠地设置,折叠状态下,第二灯具主体20的正面与第一灯具主体10的正面彼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灯具主体20包括有两第二横杆21,该两第二横杆21纵向间隔设置,两第二横杆21之间连接有第二散热基座22,该第二散热基座22的正面固定有第二led灯板23,两第二横杆21的端部分别通过一前述第一旋转铰链50与第一横杆11的一端连接;第二散热基座2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钉(图中未示)与两第二横杆21的内侧锁固连接,该第二散热基座22的结构与第一散热基座12的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二散热基座22的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47.该第三灯具主体30通过第二旋转铰链60与第一灯具主体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灯具主体30相对第一灯具主体10可向内翻转折叠地设置,折叠状态下,第三灯具主体30的正
面与第二灯具主体20的背面彼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灯具主体30包括有两第三横杆31,该两第三横杆31纵向间隔设置,两第三横杆31之间连接有第三散热基座32,该第三散热基座32的正面固定有第三led灯板33,两第三横杆31的端部分别通过一前述第二旋转铰链60与第一横杆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散热基座3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螺钉(图中未示)与两第三横杆31的内侧锁固连接。该第三散热基座32的结构与第一散热基座12的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三散热基座32的结构不做详细叙述。
48.所述第一旋转铰链50和第二旋转铰链60均采用铝合金精密压铸形成,所述第一旋转铰链50通过第四螺钉(图中未示)与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21固定连接,第二旋转铰链60通过第五螺钉(图中未示)与第一横杆11、第三横杆31固定连接。
49.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旋转铰链50包括有第一链块51和第二链块52;该第一链块51包括有第一主体部511,该第一主体部511的内侧延伸出有第一固定部512,该第一固定部512插入第一横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主体部511上延伸出有第一柱体513,该第一柱体513上开设有第一轴孔501;该第二链块52包括有第二主体部521,该第二主体部521的内侧延伸出有第二固定部522,该第二固定部522插入第二横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主体部521上延伸出有第二柱体523,该第二柱体523上开设有第二轴孔502,第二轴孔502与第一轴孔501正对连通并通过一销轴(图中未示)铰接。以及,该第一主体部511上延伸出有第一定位耳514,该第一定位耳514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503,该第二主体部521上延伸出有第二定位耳524,该第二定位耳524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504,打开状态下,该第二定位孔504与第一定位孔503配合正对。该第二旋转铰链60的结构与第一旋转铰链5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旋转铰链60的尺寸大于第一旋转铰链50的尺寸,以适配进行三折。
50.以及,所述两第一横杆11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源盒40,该电源盒40的一端部向外伸出有电源线71,该电源盒40的另一端部两侧分别延伸出有连接线72,两连接线72分别与第二led灯板23和第三led灯板33导通连接。所述电源盒40包括有盒体41和盖板42,该盒体4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丝(图中未示)与两第一横杆11的内侧锁固连接,该盖板42与盒体41扣合并通过第二螺丝(图中未示)与盒体41锁固连接,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方便。
51.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52.折叠时,首先,将第二灯具主体20相对第一灯具主体10向内翻转,翻转到位后,该第二灯具主体20的正面与第一灯具主体10的正面彼此相对;接着,将第三灯具主体30相对第一灯具主体10向内翻转,翻转到位后,该第三灯具主体30的正面与第二灯具主体20的背面彼此相对,此时,该第三灯具主体30、第二灯具主体20和第一灯具主体10自下而上叠合在一起,完成折叠。
53.打开时,首先,将第三灯具主体30相对第一灯具主体10向外翻转,翻转到位后,第三灯具主体30和第一灯具主体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第二灯具主体20相对第一灯具主体10向外翻转,翻转到位后,第二灯具主体20和第一灯具主体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第三灯具主体30、第一灯具主体10和第二灯具主体2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完成打开。
5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第一旋转铰链和第二旋转铰链将第二灯具主体和第三灯具主体分别与第一灯具主体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三折式的折叠结构,本产品折叠后的面积更小,充分节约了空间,并且折叠后,各个灯具主体上的发光器件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为存储和运输带来便利。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