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9543发布日期:2022-06-25 01:2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尤其是一种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


背景技术:

2.随着手机的普及,有很多人喜欢边走路边玩手机。在人车混合路段,往往会发生行人顾玩手机而主动撞到慢速行驶汽车的事故。
3.目前,汽车配备日间行驶灯可减少上述事故发生,但日间行驶灯一般是静态发光的,依然较难引起上述行人的警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这种车灯可探测靠近汽车前方的行人,以便于依此发出警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其特征为:
6.包括透明灯罩以及设置在透明灯罩之内的感应部,所述感应部为设有多个近接感应电极的柔性膜,所述感应电极朝向灯罩外部,其可根据其对地电容的变化来探测接近车灯的人体。
7.一般来说,所述车灯可以为汽车的前大灯、日间行驶灯、转向灯或是集成车灯。所述车灯一般包括灯罩以及设置在灯罩里面的灯元件。所述灯罩一般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制作而成。
8.所述柔性膜一般为柔软的塑料膜,优选其粘贴在灯罩内侧,尤其是通过耐热硅胶粘贴在灯罩内侧。
9.为避免遮挡到汽车的灯光,优选所述柔性膜为透明膜。为更加耐受灯罩内部的高温,优选所述柔性膜为耐高温性较好的无色聚酰亚胺膜。
10.所述感应电极一般为面状电极,其面一般朝向车灯外侧,优选所述柔性膜竖立地设置在灯罩内侧,由此感应电极也竖立设置而具有水平朝向,其在没有行人接近车灯时对地电容小。当有行人接近车灯时,感应电极与行人构成了对地电容回路,使得感应电极的对地电容发生变化,感应电极一般连接有探测电路(类似电容触摸屏的探测电路),其用于探测感应电极对地电容的变化,由此可探测到接近车灯的行人。
11.为保证感应部的探测距离,所述感应电极的面积一般大于4cm
2 (一般可感应10cm左右),优选其面积大于25 cm
2 (感应距离可超过30cm)。
12.为避免遮挡到汽车灯光,优选所述感应电极为透明电极,更优选其由镀制在柔性膜上的氧化铟锡薄膜形成。
13.优选所述感应电极的数量为3~9个且具有不同朝向,由此其可感应到处于车灯外部多个方位的行人。优选地,所述灯罩具有从车灯前侧过渡到侧边的第一弧面,所述柔性膜弯曲而具有第一弧面相对应的第二弧面,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二弧面分布,其朝向逐步从车灯前侧过渡到侧边,由此可感应到车灯前侧和边侧的行人。
14.在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一般设置在汽车的前方,在车灯或汽车内部设有反馈电路的情况下,根据感应部所感应到的行人近接信号,车灯或汽车可开启闪烁警告或鸣笛警告,避免发生行人主动撞到汽车的事故。
15.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一的车灯,其近接感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所示,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100(可以为前大灯、日间行驶灯、转向灯或是集成车灯),包括透明灯罩10,灯罩10具有从车灯前侧过渡到侧边的第一弧面11。
20.透明灯罩10之内设有感应部20,感应部20的主体为无色聚酰亚胺柔性膜21,其通过耐热硅胶竖立地粘贴在灯罩10内侧,因而具有与第一弧面11相对应的第二弧面22。
21.柔性膜21上沿第二弧面22依次设有4个感应电极23,感应电极23为由镀制在柔性膜21上的氧化铟锡薄膜形成的方块状透明电极,其面积均大于25 cm2,其朝向从车灯前侧过渡到侧边。
22.如图2所示,当没有行人接近车灯时,各感应电极23的对地电容小(由于没有朝向地面),而当有行人200接近车灯时,感应电极23与行人200构成了对地电容回路,使得感应电极23的对地电容24发生变化。感应电极23一般连接有探测电路(类似电容触摸屏的探测电路,图中无画出),其用于探测感应电极23对地电容24的变化,由此可探测到接近车灯前面或侧面的行人200。
23.车灯100一般设置在汽车300的前方,在车灯100或汽车300内部设有反馈电路的情况下,根据感应部20所感应到的行人200近接信号,车灯100或汽车300可开启闪烁警告或鸣笛警告,避免发生行人200主动撞到汽车的事故。
2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其特征为:包括透明灯罩以及设置在透明灯罩之内的感应部,所述感应部为设有多个近接感应电极的柔性膜,所述感应电极朝向灯罩外部,其可根据其对地电容的变化来探测接近车灯的人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柔性膜粘贴在灯罩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柔性膜为透明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柔性膜为无色聚酰亚胺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柔性膜竖立地设置在灯罩内侧。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电极的面积大于4cm
2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电极的面积大于25 cm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电极为透明电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电极由镀制在柔性膜上的氧化铟锡薄膜形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感应电极的数量为3~9个且具有不同朝向。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为:所述灯罩具有从车灯前侧过渡到侧边的第一弧面,所述柔性膜弯曲而具有第一弧面相对应的第二弧面,所述感应电极沿第二弧面分布,其朝向逐步从车灯前侧过渡到侧边。

技术总结
一种集成近接感应功能的车灯,包括透明灯罩以及设置在透明灯罩之内的感应部,所述感应部为设有多个近接感应电极的柔性膜,所述感应电极朝向灯罩外部,其可根据其对地电容的变化来探测接近车灯的人体。这种车灯可探测靠近汽车前方的行人,以便于依此发出警告。以便于依此发出警告。以便于依此发出警告。


技术研发人员:沈奕 吕岳敏 黄贵松 刘余东 欧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