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灯组件、灯具以及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5707发布日期:2022-09-20 23:3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导光灯组件、灯具以及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灯光视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光灯组件、灯具以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2.机器设备为了美观或者满足某种功能需求,通常会在机器设置上安装一个导光灯来增加灯光效果。
3.现有技术中,由于导光灯结构上设计的缺陷,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装配位置出现漏光现象、灯光显示区域亮度不均匀或者是出现亮斑。因此,急需优化导光灯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灯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解决灯光显示不均匀、容易产生漏光现象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灯组件,包括导光灯罩、遮光灯罩和光源,所述导光灯罩包括匀光板和安装板,所述匀光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遮光灯罩的第一端与所述匀光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遮光灯罩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匀光板、所述安装板以及所述遮光灯罩围合成封闭腔体;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封闭腔体中,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从所述导光灯罩的匀光板上射出。
6.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的传播方向与所述匀光板的入射面呈40
°‑
50
°
夹角。
7.可选地,所述导光灯罩还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匀光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匀光板和所述显示板后射出。
8.可选地,所述导光灯罩还包括第一遮光沿,所述第一遮光沿设置在所述匀光板的第二端,所述遮光灯罩与所述第一遮光沿连接。
9.可选地,所述遮光灯罩上设有紧固件,所述导光灯罩上设有定位件;或者是所述导光灯罩上设有紧固件,所述遮光灯罩上设有定位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件配合连接,以使所述遮光灯罩和所述导光灯罩固定在一起。
10.可选地,所述遮光灯罩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匀光板、所述安装板围合成封闭腔体,所述第二遮光部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连接。
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以及上述的导光灯组件;所述导光灯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所述导光灯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导光灯罩还包括第二遮光沿,所述第二遮光沿设置在所述导光灯罩上,所述第二遮光沿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导光灯组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光灯组件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
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底盘以及上述灯具,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灯具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和/或所述底盘上。
15.本技术提供的导光灯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导光灯组件包括导光灯罩、遮光灯罩和光源,光源设置在由遮光灯罩和导光灯罩围合的封闭腔体中,光源发出的光线不容易逸出,能够避免产生漏光现象;并且通过设置导光灯罩,光源产生的光线从导光灯罩的匀光板射出,可以提高灯光显示的均匀性。
16.本技术提供的灯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灯具包括导光灯组件、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导光灯组件的显示区域亮度均匀,通过设置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与导光灯组件连接,能够进一步减少漏光现象,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17.本技术提供的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机器人包括灯具,该灯具的亮度显示均匀,光线柔和,不会出现漏光的现象,提高了机器人的整体美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灯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22.图4为图3中的b局部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灯组件的光线传播路线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灯组件中的导光灯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灯组件中的遮光灯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图9中的c局部示意图。
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0.100-导光灯组件;
31.101-导光灯罩;111-匀光板;112-安装板;113-显示板;114-第一遮光沿; 115-第二遮光沿;116-紧固件;
32.102-遮光灯罩;121-第一遮光部;122-第二遮光部;123-定位件;
33.103-光源;
34.200-第一外壳;
35.300-第二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8.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灯组件、灯具以及机器人进行说明。所述导光灯组件100,包括导光灯罩101、遮光灯罩102和光源103;导光灯罩101包括相互连接的匀光板111和安装板112;遮光灯罩102 与导光灯罩101连接,匀光板111、安装板112和遮光灯罩102围合成封闭腔体;光源103安装在封闭腔体中,并连接在安装板112上;光源103发出的光线能够从导光灯罩101的表面射出。
41.具体地,匀光板111的第一端与安装板112的第一端连接;遮光灯罩102 的第一端与匀光板111的第二端连接,遮光灯罩102的第二端与安装板112的第二端连接。光源103发出的光线从匀光板111射出,匀光板111能够使该光线发生漫反射,光源103可以采用灯带,灯带粘接在安装板112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匀光板111,可以使光源103发出的光线经过匀光板111在内部形成漫反射,将该光源103打散,增加了光源103漫反射的路径,使射出的光线更加无序、更加柔和。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导光灯组件100包括导光灯罩101、遮光灯罩 102和光源103,光源103设置在由遮光灯罩102和导光灯罩101围合的封闭腔体中,光源103发出的光线不容易逸出,能够减少漏光现象;通过设置导光灯罩101,光源103产生的光线从导光灯罩101的匀光板射出,可以提高灯光显示的均匀性。
4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光源103发出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匀光板111的入射面呈40
°‑
50
°
夹角。能够使在匀光板111一侧的光线尽快传播到匀光板111的另一侧,缩短传播路径,减少光源103在传播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保证光线射出时的显示亮度。
44.具体地,光源103安装在安装板112上,光源103发出的光线与安装板112 的板面垂直,匀光板111的板面可以与安装板112的板面呈40
°‑
50
°
夹角设置,以满足光源103发出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匀光板111的入射面呈40
°‑
50
°
夹角设置的需求。优选地,光源103发出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匀光板111的入射面呈45
°
夹角。
4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导光灯罩101还包括显示板113,
显示板113的第一端与匀光板111的第二端连接,光源103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匀光板111和显示板113射出,显示板113为灯光的显示区域。导光灯罩101采用含有匀光粉的pc聚碳酸酯,一种工程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显示板113、匀光板111和安装板112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的导光灯罩101。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板113、匀光板111和安装板112也可以分别成型,显示板113、匀光板111和安装板112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导光灯罩101,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能够实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46.如图5所示,图中示意了光线传播的路径,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光源103发出的光线,显示板113和匀光板111内部的虚折线表示的漫反射的路径,波浪虚线箭头表示的是从显示板113射出的无规则的、无序的光线,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匀光板111,光线漫反射的路径增长了,光线的扩散范围增大了。
4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导光灯罩101还包括第一遮光沿114,第一遮光沿114设置在匀光板111的第二端,遮光灯罩102 与第一遮光沿114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遮光沿114,能够防止光源103发出的强烈的光线从遮光灯罩102和导光灯罩101的装配面直接射出,在外观上造成亮光的不良。从封闭腔体逃逸的光线经过第一遮光沿114匀光后,能够改善灯光显示不均及漏光的问题。
48.具体地,遮光灯罩102上还可以设置凸起结构,如图4所示,凸起结构与第一遮光沿114的一侧抵接,通过设置凸起结构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防止漏光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可以实现遮光灯罩102与导光灯罩101 快速装配。
4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7,遮光灯罩102 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二遮光部122,第一遮光部121与匀光板111、安装板112围合成封闭腔体,第二遮光部122与安装板112远离光源 103的一侧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遮光部122,能够进一步防止光源103发出的光线从封闭腔体中逃逸出来,减少漏光现象。
50.具体地,遮光灯罩102的截面可以呈l形,即第一遮光部121和第二遮光部122相互垂直。
5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遮光灯罩 102上设有紧固件116,导光灯罩101上设有与紧固件116配合的定位件123;或者是导光灯罩101上设有紧固件116,遮光灯罩102上设有与紧固件116配合的定位件123。紧固件116和定位件123组成一个卡扣,导光灯罩101和遮光灯罩102通过卡扣连接,以使遮光灯罩102和导光灯罩101固定在一起。
52.优选地,如图6所示,紧固件116设置在导光灯罩101的匀光板111上,如图7所示,定位件123设置在遮光灯罩102的第一遮光部121上。
5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116和定位件123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可以在遮光灯罩102上设置三个紧固件116,导光灯罩101上对应设有三个定位件123,紧固件116和定位件123相互卡紧配合,实现导光灯罩101和遮光灯罩102的卡紧连接。
5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如图8至图10所示,该灯具包括上述导光灯组件100,该灯具还包括第一外壳200和第二外壳300;导光灯组件100的一侧与第一外壳200连接,导光灯组件100的另一侧与第二外壳300连接。导光灯组件100用于实现灯具的显示功能。
55.本技术提供的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灯具包括导光灯组件100、第一外
壳200和第二外壳300,导光灯组件100的显示区域亮度均匀,通过设置第一外壳200和第二外壳300与导光灯组件100连接,能够进一步减少漏光现象。
5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图5以及图10,导光灯罩101 还包括第二遮光沿115,第二遮光沿115设置在导光灯罩101上,第二遮光沿115与第二外壳300连接。
57.具体地,第一遮光沿114位于显示板113与匀光板111的连接处,第二遮光沿115设置在显示板113远离匀光板111的一端,第一遮光沿114与第一外壳200连接,第二遮光沿115与第二外壳300连接。
58.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遮光沿115,能够防止光源103发出的强烈的光线从第二外壳300和导光灯罩101的装配面直接射出,在外观上造成亮光的不良,能够改善灯光显示不均及漏光的问题。
5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导光灯组件100设有多个;多个导光灯组件100间距设置,并且设置在第一外壳200和第二外壳300 之间。
60.本技术中遮光灯罩102的第二遮光部122与安装板112远离光源103的一侧连接,不仅能够进一步防止光源103发出的光线从封闭腔体中逃逸出来,而且还可以避免发生窜光不良的现象,即多个导光灯组件100之间不会相互干扰、相互影响。
61.具体地,导光灯组件100设有两组,如图8所示,两组导光灯组件100对称设置在灯具的两侧;两组导光灯组件100可以单独控制,将灯具安装在移动机器人或可以移动的机器设备上,还能够起到转向灯的作用。
6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底盘和上述灯具,该灯具安装在机器人本体和/或底盘上,该灯具的亮度显示均匀,光线柔和,不会出现漏光的现象,通过设置这种灯具,提高了机器人的整体美感。而且,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安装灯具还能够进一步丰富机器人的功能,例如:可以将该灯具当做尾灯使用,尾灯具有警示和提醒作用;或者是将该灯具当做前灯使用,为机器人行走提供照明。也可以设置在底盘上,作为装饰灯或者是转向提示灯,也可以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托盘上,可以作为显示托盘是否装载物品的提示灯,也可以是根据机器人的使用场景而实现装饰显示功能等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6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灯组件、灯具以及机器人,光源103设置在由遮光灯罩102和导光灯罩101围合的封闭腔体中,能够减少漏光现象;导光灯罩 101包括匀光板111,可以使光源103发出的光线经过匀光板111在内部形成漫反射,增加了光源103漫反射的路径,使射出的光线更加无规则,匀光板111 使光源103发出的光线得到了扩散,提高了灯光的照射范围;光源103发出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匀光板111的入射面呈45
°
夹角。减少光源103在传播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保证光线射出时的显示亮度。通过设置第一遮光沿114和第二遮光沿115,能够防止光线直接从导光灯组件100的装配面射出,改善了漏光现象,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机器人采用了该灯具,提升了机器人的整体美感。
6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