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灯具、线性灯具组合及导轨洗墙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1039发布日期:2022-06-21 17:5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线性灯具、线性灯具组合及导轨洗墙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灯具、线性灯具组合及导轨洗墙灯,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线性灯具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线性灯具的灯体和端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难以快速组装和拆卸;同时,在组装完成后,端盖和灯体之间存在缝隙,使用时容易漏光;除此之外,现有线性灯具中光源组件和透镜之间容易产生位移,导致线性灯具在使用过程中配光精度低,出光效果不理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线性灯具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灯具、线性灯具组合及导轨洗墙灯,以解决现有线性灯具组装不便、漏光以及出光效果不理想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灯具,包括灯体、光源组件、配光组件以及端盖,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配光组件均收容在所述灯体内,并使得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配光组件朝向所述灯体外部射出,所述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灯体的两端,所述端盖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和/或配光组件对应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配置为与所述固定组件相配合,以固定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光源组件和/或配光组件,并限制所述光源组件和/或配光组件相对于所述灯体发生位移。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光源组件的端部的定位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应设于所述端盖内侧壁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配置为限位收容于所述定位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光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一端的凸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另一端的凹陷部,所述端盖包括分设于所述灯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端盖并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端盖并与所述凹陷部相对应的凸块,所述凹槽配置为供收容所述凸台,所述凸块配置为收容于所述凹陷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与所述凹陷部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透镜的凸台能够收容于相邻第一透镜的凹陷部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光组件包括第二透镜,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端部的定位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端盖上的收容槽,所述定位台配置为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透镜呈长条状设置,所述定位台沿第二透镜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内凹陷形成缺口,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匹配的挡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体设有供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射出的
出光口,所述灯体内形成有供限位固定所述光源组件的第一卡槽和供限位固定所述配光组件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出光口设置,所述第一卡槽远离所述出光口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顶壁,所述第一卡槽至少部分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限位收容所述光源组件的侧边,所述第二卡槽同时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以限位收容所述配光组件的两侧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端盖包括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灯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抵接的支撑筋;所述配光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收容腔,所述端盖还包括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灯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抵接的挡光板,所述支撑筋与所述挡光板相互间隔设置。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性灯具组合,包括适配器以及与所述适配器固定连接的前述的线性灯具。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性灯具还包括线缆,所述灯体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光源组件上对应设有过线槽,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适配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和所述过线槽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线槽设于所述光源组件的中部位置,所述光源组件上还设有焊盘,所述焊盘靠近所述过线槽设置,以便所述线缆与所述焊盘焊接固定。
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轨洗墙灯,包括导轨、适配器以及与所述适配器固定连接的前述的线性灯具,所述线性灯具配置为与所述适配器固定连接后滑动固定于所述导轨内以接收电力。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性灯具通过在端盖上设置固定组件,在光源组件和/或配光组件上设置定位组件,从而可通过定位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相互配合,避免光源组件和/或配光组件相对于灯体移动,提升了线性灯具的配光精度和出光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导轨洗墙灯的分解图。
20.图2是图1中线性灯具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线性灯具组合的爆炸图。
22.图4是图2中线性灯具组合的截面图。
23.图5是图3中灯体的立体图。
24.图6是图5中灯体的局部放大图。
25.图7是图3中第一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26.图8是图7中第一端盖的局部放大图。
27.图9是图3中第二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28.图10是图9中第二端盖的局部放大图。
29.图11是图3中光源组件的立体图。
30.图12是图3中第一透镜的立体图。
31.图13是图12中第一透镜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32.图14是图12中第一透镜的级联图。
33.图15是图3中第二透镜的立体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00-轨道洗墙灯,200-线性灯具,300-导轨,400-适配器,1-灯体,11-顶壁,111-固定孔,112-卡槽,113-过线孔,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出光口,15-固定板,16-第一卡槽,17-第一收容腔,18-第二卡槽,19-第二收容腔;
35.2-光源组件,21-定位槽,22-过线槽,23-焊盘,24-灯珠;
36.3-配光组件,31-第一透镜,311-凸台,312-凹陷部,313-混光腔,32-第二透镜,321-定位台,3211-缺口,322-玻珠面;
37.4-端盖,4
’‑
第一端盖,4
”‑
第二端盖,41-固定组件,411-定位块,412-凹槽,413-凸块,414-收容槽,4141-挡块,42-支撑筋,421-导入面,43-卡爪,44-挡光板,5-线缆,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9.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导轨洗墙灯100,用于移动式照明。导轨洗墙灯100包括导轨300、适配器400和线性灯具200,其中,导轨300通过明装或暗装的方式安装在安装面(未图示)上,适配器400收容在导轨300内且可以沿导轨300滑动,线性灯具200与适配器400固定连接且至少部分线性灯具200收容在导轨300内,以实现适配器400能够带动线性灯具200沿导轨300滑动,适配器400与导轨300电连接,并通过适配器400向线性灯具200供电,以实现线性灯具200的移动式照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导轨300,直接将适配器400和线性灯具200装配为线性灯具组合,用于照明。
40.结合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适配器400包括固定件6和安装孔(未图示),线性灯具200上开设有固定孔111,固定件6、安装孔和固定孔111相对应设置,并使得固定件6穿过安装孔并至少部分收容在固定孔111内,以将线性灯具200与适配器400固定连接。优选的,固定件6为螺丝,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适配器400和线性灯具20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固定,例如:适配器400和线性灯具20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胶连接,还可以通过铆钉连接,此处不作限制。
41.本实用新型中,导轨洗墙灯100中导轨300的结构、适配器400的结构以及适配器400与导轨300的连接方式均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计,此处不做详细描述。以下将主要对线性灯具2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42.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线性灯具200包括灯体1、光源组件2、配光组件3、端盖4和线缆5,其中,光源组件2和配光组件3均收容在灯体1内,并使得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穿过配光组件3朝向灯体1外部射出,端盖4可拆卸地连接在灯体1的两端,线缆5的一端与适配器400连接,另一端穿过灯体1并与收容在灯体1内部的光源组件2连接,实现了适配器400通过线缆5向光源组件2供电。
43.本实用新型中,配光组件3包括第一透镜31和第二透镜32,其中,光源组件2和第二透镜32分设于第一透镜31的上下两侧,即第一透镜31靠近光源组件2设置,以对光源组件2
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光,使得经过第一透镜31的光线均匀地向外射出。第二透镜32上设有玻珠面322,用于将来自第一透镜31的光线进行柔化,使得光线穿过玻珠面322后变得柔和不刺眼。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光组件3可以仅包括第一透镜31或第二透镜32,也可以将第一透镜31和/或第二透镜32替换为其它类型的透光罩,此处不做限制。
44.请参阅图4至图10所示,灯体1包括顶壁11、与顶壁11固定连接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以及设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且远离顶壁11的出光口14,即灯体1呈凹形设置,其中,第一侧壁12平行于第二侧壁13,光源组件2和配光组件3设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穿过配光组件3从出光口14射出。
45.具体的,第一侧壁12和/或第二侧壁13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8,其中,第一卡槽16远离出光口14设置,第二卡槽18靠近出光口14设置,光源组件2的侧边卡设于第一卡槽16,实现光源组件2和灯体1的连接,同理,配光组件3通过第二卡槽18与灯体1连接。优选的,第二卡槽18在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上各设有两个,以分别收容第一透镜31和第二透镜32的侧边。也就是说,第二卡槽18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配光组件3中透镜的数量和形状进行设计,此处不作限制。
46.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灯体1还包括固定板15,固定板15连接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第一卡槽16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设于第一侧壁12或第二侧壁13上,另一个设于固定板15上,以收容光源组件2的侧边并将光源组件2与灯体1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固定板15,即两个第一卡槽16分别设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上,也能实现光源组件2与灯体1的固定。
47.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高度不同,第一侧壁12上的第一卡槽16与第二侧壁13上的第一卡槽16之间的连线呈倾斜设置,第一侧壁12上的第二卡槽18与第二侧壁13上的第二卡槽18之间的连线也呈倾斜设置,以实现线性灯具200在竖直的情况下,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能够依次穿过第一透镜31和第二透镜32照射在墙壁上,实现洗墙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卡槽16之间的连线以及两个第二卡槽18之间的连线也可以水平设置。
48.第一卡槽16与顶壁11之间形成第一收容腔17,端盖4上与第一收容腔17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支撑筋42,组装时,支撑筋42能够伸入第一收容腔17内且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抵接,使得灯体1与支撑筋42之间产生摩擦力,提高端盖4与灯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支撑筋42远离端盖4的一端设有倾斜的导入面421,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分别与导入面421抵接,使得支撑筋42能够顺利地伸入第一收容腔17内并与灯体1之间产生摩擦力。
49.本实施例中,支撑筋4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端盖4上端的顶角处,两个支撑筋42的形状分别与第一收容腔17内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形状相同,使得端盖4与灯体1连接后,支撑筋42能够完全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抵接,以增加端盖4和灯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密闭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筋4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支撑筋42的形状可以与第一收容腔17的形状相同,即,支撑筋42与第一收容腔17的四个面均产生摩擦力;支撑筋42也可以设置为条状,即,支撑筋42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
50.顶壁11在其长边方向上的两端开设有卡槽112,优选的,卡槽112贯穿顶壁11并与
第一收容腔17连通。端盖4上设有与卡槽112相匹配的卡爪43,该卡爪43设于两个支撑筋42之间,连接时,卡爪43沿顶壁11伸入第一收容腔17,并与卡槽112卡接,实现端盖4和灯体1之间的卡扣连接。当然,在支撑筋42与第一收容腔17的四个面均产生摩擦力的实施例中,卡爪43为设于支撑筋42上的卡块,且卡块位于支撑筋42和顶壁11之间。
51.光源组件2与配光组件3之间形成第二收容腔19,端盖4在与第二收容腔19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挡光板44,具体的,挡光板44设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端盖4的侧边,挡光板44与支撑筋42间隔设置,挡光板44与支撑筋42之间的间隔对应灯体1上的第一卡槽16,即在组装后,第一卡槽16设于挡光板44和支撑筋42之间。组装时,两个挡光板44分别沿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伸入第二收容腔19内,以遮挡端盖4和灯体1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进入灯体1内,同时在使用线性灯具200时还能起到防漏光的作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两个挡光板44的连线呈倾斜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挡光板44之间的连线也可以呈水平状。
52.请参阅图7至图10所示,端盖4上设有固定组件41,光源组件2和/或配光组件3上对应设有定位组件,固定组件41和定位组件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光源组件2和/或配光组件3与端盖4的固定连接,进一步限制光源组件2和/或配光组件3相对于灯体1发生位移。
53.端盖4包括分别安装于灯体1两端的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4”,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4”上均设有固定组件41,具体的:第一端盖4’上的固定组件41包括定位块411、凹槽412和收容槽414,第二端盖4”上的固定组件41包括定位块411、凸块413和收容槽414,且凹槽412在第一端盖4’上设置的位置和凸块413在第二端盖4”上设置的位置相对应,即,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4”之间的区别点仅在于:第一端盖4’上设有凹槽412,第二端盖4”上设有凸块413,以下说明书中的端盖4即为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4”。
54.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光源组件2上的定位槽21、设于第一透镜31上的凸台311和凹陷部312以及设于第二透镜32上的定位台321,其中,定位槽21配置为与定位块411相互配合,使得光源组件2与端盖4固定连接,定位台321配置为与收容槽414相互配合,使得第二透镜32与端盖4固定连接,第一透镜31上的凸台311与凹陷部312分别与第一端盖4’上的凹槽412和第二端盖4”上的凸块413相互配合,使得第一透镜31与灯体1固定连接。
55.请参阅图7至图11所示,光源组件2包括定位槽21、过线槽22、焊盘23以及用于发光的灯珠24,具体的,定位槽21设于光源组件2的短边上,且自光源组件2的短边的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21也可以设置在光源组件2的短边的任意位置。定位块411设置在端盖4的内侧壁上且设置的位置与定位槽21相对应,组装时,定位块411限位收容在定位槽21内,以实现光源组件2与端盖4的连接,并通过端盖4限制光源组件2的移动,避免了光源组件2相对于灯体1移动。
56.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21和定位块411也可以互换,即,光源组件2上设置定位块411,端盖4上设置定位槽21;或者光源组件2的两端分别设置定位槽21和定位块411,两个端盖4上分别设置与光源组件2相对应的定位块411和定位槽21。
57.过线槽22设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光源组件2的长边边缘,具体的,过线槽22自光源组件2的长边缘向内凹陷形成。优选的,过线槽22设于光源组件2的中间位置,且两个定位槽21的连线垂直于两个过线槽22的连线。
58.焊盘23和灯珠24同侧设置且焊盘23与灯珠24之间电性连接,顶壁11的中心位置处
开设有供线缆5穿过的过线孔113,线缆5的一端与适配器400连接,另一端穿过过线孔113和过线槽22并与焊盘23电性连接,实现了适配器400通过线缆5向灯珠24供电,使得灯珠24向外射出光线。优选的,焊盘23设有四个,且分别设于两个过线槽22的旁侧,如此设置,使得线缆5能够穿过过线槽22与焊盘23焊接固定,减少线缆5的使用量,降低了线性灯具组合的生产成本。
59.请参阅图12至图14并结合图7至图10所示,第一透镜31设有混光腔313、凸台311和凹陷部312,具体的,第一透镜31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混光腔313设于该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上且沿第一透镜31的长度方向延伸,灯珠24与混光腔313相对应设置,使得灯珠24发出的光线在混光腔313内进行混光,使得光线更加均匀。
60.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例,凸台311和凹陷部312分别设于第一透镜31的两端,具体的,凸台311自第一透镜31的端部向外延伸,凹陷部312自第一透镜31的端部向内凹陷,且凸台311和凹陷部312的形状相匹配,使得第一透镜31的凸台311能够收容在相邻的第一透镜31的凹陷部312内,如此设置,使得多个第一透镜31之间能够实现级联,以实现多个第一透镜31之间保持相对静止。连接时,凸台311与第一端盖4’上的凹槽412相匹配,且凸台311限位收容在凹槽412内,凹陷部312与第二端盖4”上的凸块413相匹配,且凸块413限位收容在凹陷部312内,实现了第一透镜31分别与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4”的固定连接,避免了第一透镜31相对于灯体1移动。
61.换而言之,通过在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4”上设置固定组件41,可以将光源组件2和第一透镜31固定在端盖4上,避免了光源组件2和/或第一透镜31相对于灯体1移动,从而提高了光源组件2和第一透镜31之间的匹配精度,进一步的,提高了线性灯具200的配光精度。
6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端盖4可以设为同一类型,即均为第一端盖4’或第二端盖4”,此时第一透镜31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第一透镜31的两端均设置为凸台311或凹陷部312,端盖4上相对应的设置凹槽412或凸块413。
63.请参阅图15并结合图7至图10所示,第二透镜32包括定位台321和缺口3211,具体的,第二透镜32呈长条状,定位台321设于第二透镜32的两端端部,缺口3211设于定位台321的两侧,即第二透镜32的顶角处向内凹陷形成缺口3211。
64.端盖4上对应设有收容槽414,具体的,收容槽414设于端盖4的远离卡爪43的一端,且收容槽414的形状和大小与定位台321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使得定位台321能够收容在该收容槽414内,实现了端盖4与第二透镜32的连接,进一步的,端盖4与灯体1连接,以将第二透镜32固定在灯体1内。
65.优选的,收容槽414内还设有挡块4141,该挡块4141设有两个且与第二透镜32的同一端的两个缺口3211相对应设置。连接时,挡块4141限位收容在缺口3211内,如此设置,一方面,挡块4141与缺口3211卡接,避免了第二透镜32在灯体1内晃动;另一方面,挡块4141对端盖4和第二透镜32之间的间隙进行遮盖,避免了端盖4和灯体1之间漏光。
6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线性灯具200通过在端盖4上设置用于固定光源组件2和第一透镜31的固定组件41,避免了光源组件2和第一透镜31相对于灯体1移动,提升了线性灯具200的配光精度;通过在端盖4上设置挡光板44,并使得挡光板44收容在第二收容腔19内,以遮盖端盖4和灯体1之间的间隙,避免线性灯具200在使用时漏光;通过在端盖4上设置
供收容第二透镜32的定位台321的收容槽414以及与第二透镜32上的缺口3211相匹配的挡块4141,实现了第二透镜32和端盖4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挡块4141也能够遮盖灯体1和端盖4之间的间隙,避免线性灯具200漏光;通过在端盖4上设置与卡槽112相配合的卡爪43,实现了端盖4和灯体1之间的便捷组装;通过在光源组件2上设置过线槽22,并将焊盘23设置在过线槽22的旁侧,减少了线缆5的使用量,降低了线性灯具组合的生产成本。
6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