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3279发布日期:2022-09-02 23:0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车载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是一种车载式、全方位的夜间应急照明设备,可安装于车辆顶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在夜间抢险救灾、电力抢修、事故勘察等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快速到达现场,提供现场大面积不间断应急强光照明。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6395u、公开日为2016年9月28号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升降照明灯,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前端的支撑架,以及与底座动力部分传动连接的升降杆,升降杆上部安装有旋转云台,旋转云台两侧设有照明灯,所述升降杆采用阳极氧化铝镁合金气压密封器件。
4.上述中升降杆通过采用阳极氧化铝镁合金气压密封器件实现升降杆的升降作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把从大到小套在一起的同轴多段圆管依次伸出升起后,气动升降杆是靠内部气体压缩支撑连接的, 这种升降杆的多段圆管依次伸出后相邻段的圆管连接强度及气密性要求很高,而纯靠气体压缩支撑整体强度及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具有相邻圆管之间连接强度高,使机械升降杆全部升高后,整体强度较高、可靠性高的效果。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动力单元、安装于动力单元上的升降杆组以及安装于升降杆组末端上的照明灯组,动力单元带动所述升降杆组相对于底座翻转;所述升降杆组包括升降杆座、外管筒、中管筒、内管筒、固定安装于升降杆座上的电机、固定连接于电机输出轴上的内丝杆、滑动套设于内丝杆外的外丝杆、与内丝杆螺纹连接的中管轴承座、与外丝杆螺纹连接的内管轴承座以及固定连接于外丝杆一末端的轴套座;所述内丝杆周向限位并贯穿所述轴套座,所述轴套座通过一转动轴承与所述中管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外管筒的一末端与升降杆座固定连接,所述中管筒的一末端与所述中管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筒一末端与所述内管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筒、中管筒、内管筒、外丝杆以及内丝杆同轴布置,所述中管筒沿外管筒的轴线方向定向滑动,所述内管筒沿中管筒的轴线方向定向滑动,所述内管筒的另一末端与照明灯组连接。
8.优选的,所述内丝杆为扁形丝杆,在所述轴套座上开设有腰型槽,所述内丝杆贯穿于腰型槽。
9.优选的,在所述外管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外管轴承座,所述外管轴承座安装于电机与外管筒之间。
10.优选的,在所述外管筒的另一末端内壁安装有外管内衬套,在所述外管内衬套上开设有定位槽一,在所述中管筒的外圆周面延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定位条一,所述定位条一
滑动嵌设于所述定位槽一内。
11.优选的,在所述中管筒的另一末端内壁安装有中管内衬套,在所述中管内衬套上开设有定位槽二,在所述内管筒的外圆周面延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定位条二,所述定位条二滑动嵌设于所述定位槽二内。
12.优选的,在所述外丝杆的另一末端固定连接有定心环,所述定心环布置于内管筒内。
13.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于外管筒内。
14.优选的,在所述外管筒、中管筒、内管筒的另一末端外壁处均安装有固定套环。
1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便于将照明灯组进行放置的凹槽座。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7.1.通过动力单元驱动升降杆组于底座上翻转,使其升降杆立于底座上,升降杆组中通过电机驱动内丝杆转动,内丝杆一方面作用于中管轴承座上,使中管轴承座及中管筒相对于外管筒朝上滑动,实现中管筒抬升的作用,内管筒、内管轴承座、内丝杆及轴套座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内丝杆圆周线限位于轴套座上,而轴套座通过转动轴承空转于中管轴承座上,促使轴套座带动外丝杆转动,内管轴承座及内管筒在外丝杆的作用下相对于中管筒朝上滑动,实现内管筒抬升的作用;通过内丝杆、外丝杆的相互设置并分别作用于中管轴承座、内管轴承座上,实现中管筒、内管筒相对于外管筒升降的作用,使照明组件位于车顶上方高位实现照明作用,具有相邻圆管之间连接强度高,使机械升降杆全部升高后,整体强度较高、可靠性高的效果;
18.2.通过在外管筒的另一末端内壁安装有外管内衬套,在外管内衬套上开设有定位槽一,在中管筒的外圆周面延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定位条一,中管筒通过定位条一嵌设于定位槽一内使其沿外管筒的轴线方向定向滑动,实现中管筒圆周向限位的作用;
19.3.通过在中管筒的另一末端内壁安装有中管内衬套,在中管内衬套上开设有定位槽二,在内管筒的外圆周面延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定位条二,定位条二滑动嵌设于定位槽二内,内管筒通过定位条二嵌设于定位槽二内使其沿中管筒的轴线方向定向滑动,实现内管筒圆周向限位的作用;
20.4.通过将电机安装于外管筒内,提高对电机的保护性能,在外丝杆的另一末端固定连接有定心环,且定心环布置于内管筒内,提高外丝杆旋转时的稳定性;
21.5.通过在底座上设有将照明灯组进行放置的凹槽座,便于在折叠状态下照明灯组至于底座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中升降杆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升降杆组轴线处的剖视图;
25.图4是升降杆组上端的局部剖视图;
26.图5是升降杆组下端的局部剖视图;
27.图6是升降杆组拆分式结构展示图;
28.图7是升降杆组拆除外、中、内管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升降杆组俯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凹槽座;2、动力单元;3、升降杆组;30、升降杆座;31、外管筒;311、外管轴承座;312、外管内衬套;313、定位槽一;32、中管筒;321、中管轴承座;322、中管内衬套;323、定位槽二;324、定位条一;33、内管筒;331、内管轴承座;332、定位条二;34、电机;35、内丝杆;36、外丝杆;37、轴套座;371、腰型槽;372、转动轴承;38、固定套环;39、定心环;4、照明灯组。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
33.参照图1,车载式消防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动力单元2、安装于动力单元2上的升降杆组3以及安装于升降杆组3末端上的照明灯组4,动力单元2带动所述升降杆组3相对于底座1翻转;为便于在折叠状态下照明灯组4至于底座1上的稳定性,在底座1上设有将照明灯组4进行放置的凹槽座11。
34.参照图1至图3,其中,升降杆组3包括升降杆座30、外管筒31、中管筒32、内管筒33、固定安装于升降杆座30上的电机34、固定连接于电机34输出轴上的内丝杆35、滑动套设于内丝杆35外的外丝杆36、与内丝杆35螺纹连接的中管轴承座321、与外丝杆36螺纹连接的内管轴承座331以及固定连接于外丝杆36一末端的轴套座37。外管筒31、中管筒32、内管筒33、外丝杆36以及内丝杆35同轴布置,且外管筒31的一末端与升降杆座30固定连接,内管筒33的一末端与照明灯组4连接。
35.参照图3至图7,中管筒32的一末端与中管轴承座321固定连接,内管筒33一末端与所述内管轴承座331固定连接;在外管筒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外管轴承座311,外管轴承座311安装于电机34与外管筒31之间。结合图7,内丝杆35为扁形丝杆,在轴套座37上开设有腰型槽371,内丝杆35贯穿于腰型槽371,且周向限位于轴套座37上;轴套座37通过一转动轴承372与中管轴承座321转动连接。
36.在外管筒31的另一末端内壁安装有外管内衬套312,在外管内衬套312上开设有定位槽一313,在中管筒32的外圆周面延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定位条一324,定位条一324滑动嵌设于定位槽一313内,中管筒32通过定位条一324嵌设于定位槽一313内使其沿外管筒31的轴线方向定向滑动,实现中管筒32圆周向限位的作用。
37.在中管筒32的另一末端内壁安装有中管内衬套322,在中管内衬套322上开设有定位槽二323,在内管筒33的外圆周面延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定位条二332,定位条二332滑动嵌设于定位槽二323内,内管筒33通过定位条二332嵌设于定位槽二323内使其沿中管筒32的轴线方向定向滑动,实现内管筒33圆周向限位的作用。
38.参照图2至图4,在外管筒31、中管筒32、内管筒33的另一末端外壁处均安装有固定套环38,用于在外管筒31、中管筒32、内管筒33升降时的限位作用,提高升降杆组3的运行稳定性。
39.参照图3至图6,电机34安装于外管筒31内,提高对电机34的保护性能;同时,在外丝杆36的另一末端固定连接有定心环39,且定心环39布置于内管筒33内,提高外丝杆36旋转时的稳定性。
40.实施原理为:通过动力单元2驱动升降杆组3于底座1上翻转,使其升降杆立于底座1上,再通过升降杆组3升起,使照明组件位于车顶上方高位实现照明作用;期间,升降杆组3中通过电机34驱动内丝杆35转动,内丝杆35一方面作用于中管轴承座321上,使中管轴承座321及中管筒32相对于外管筒31朝上滑动,实现中管筒32抬升的作用,内管筒33、内管轴承座331、内丝杆35及轴套座37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内丝杆35圆周线限位于轴套座37上,而轴套座37通过转动轴承372空转于中管轴承座321上,促使轴套座37带动外丝杆36转动,内管轴承座331及内管筒33在外丝杆36的作用下相对于中管筒32朝上滑动,实现内管筒33抬升的作用;通过内丝杆35、外丝杆36的相互设置并分别作用于中管轴承座321、内管轴承座331上,实现中管筒32、内管筒33相对于外管筒31升降的作用,具有相邻圆管之间连接强度高,使机械升降杆全部升高后,整体强度较高、可靠性高的效果。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