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9006发布日期:2022-10-12 02:2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


背景技术:

2.在行驶路面上,强光会严重影响对向行驶车辆的驾驶员,在短时间或者较长时间内出现致盲光晕等现象。
3.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手动根据前方的情况来调整灯具的亮度情况,因此,灯具整体智能化水平不够。而且,手动调整也会对驾驶员造成麻烦,不利于驾驶员专心驾驶。因此,行业内亟需具有智能调整汽车灯具的发光强弱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至少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包括:灯具本体、超声波接近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设置在灯具本体的下部,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的超声波感应面的朝向与灯具本体的灯光输出面的朝向相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超声波接近模块和灯具本体连接,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用于检测在超声波感应面朝向方向设定水平角度范围内的探测物,当存在探测物,则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输出响应信号;
6.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包括:若干个超声波发射器、若干个超声波接收器和控制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形成配对,若干个超声波发射器排列呈弧状,从而形成一定角度的超声波发射面,所述超声波发射器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配对设置,每一个超声波发射器分别发出独立频率的检测超声波,所述检测超声波接触到探测物后得到返回超声波,所述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返回超声波,所述控制器根据返回超声波返回的时间差得到探测物与超声波发射器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记为探测物距离,所述控制器的内部寄存有预先设定的距离阈值,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探测物距离与距离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探测物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则认为此时属于需要调整光照的情况,控制器输出响应信号;
7.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根据所述响应信号控制灯具本体将其输出的第一挡光调整为第二挡光,其中,所述第一挡光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二挡光的光照强度。
8.进一步,所述灯具本体包括:灯壳、出光镜、聚光镜和led光源板,所述灯壳设有出光口和安装腔,所述控制模块、聚光镜和led光源板设置在安装腔中,所述出光镜设置在出光口上,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设置在灯壳的下部,所述led光源板包括:基板和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所述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均焊接在基板上,所述第一led阵列的发出光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二led阵列的发出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
发出的光通过聚光镜并作用在出光镜上,并从出光镜射出,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led阵列和第二led阵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一led阵列以发出第一挡光,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二led阵列以发出第二挡光。
9.进一步,所述第一led阵列由干个子第一led灯珠组成,所述第二led阵列由若干个子第二led灯珠组成,所述子第一led灯珠和子第二led灯珠配对焊接在基板上,所述聚光镜包括若干个子聚光杯,所述子聚光杯的背部入口围绕所述子第一led灯珠和子第二led灯珠,所述子聚光杯的面部开口朝向所述出光镜。
10.进一步,所述灯壳为金属材质,所述灯壳的外表面设有散热肋条,所述基板与安装腔的腔壁接触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基板为铝材质基板。
12.进一步,所述安装腔的腔内壁涂覆黑色吸光层。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通过在灯具本体的下部设置超声波接近模块,利用超声波接近模块对前方一定角度的区域内的探测物进行探测,通过探测结果以调整灯具本体的发光情况。从而实现了将灯具本体从强光到弱光的变换,避免了强光对前方路人或者车辆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汽车灯具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
15.图1是灯具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超声波接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控制模块与超声波接近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9.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0.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和图3,提供一种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包括:灯具本体100、超声波接近模块200和控制模块400,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设置在灯具本体100的下部,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的超声波感应面的朝向与灯具本体100的灯光输出面的朝向相同,所述控制模块400分别与超声波接近模块200和灯具本体100连接,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用于检测在超声波感应面朝向方向设定水平角度范围内的探测物,当存在探测物,则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输出响应信号。
21.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包括:若干个超声波发射器201、若干个超声波接收器202和控制器203;所述超声波发射器201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202形成配对,若干个超声波发射
器201排列呈弧状,从而形成一定角度的超声波发射面,所述超声波发射器201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202配对设置,每一个超声波发射器201分别发出独立频率的检测超声波,所述检测超声波接触到探测物后得到返回超声波,所述超声波接收器202接收到返回超声波,所述控制器203根据返回超声波返回的时间差得到探测物与超声波发射器201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记为探测物距离,所述控制器203的内部寄存有预先设定的距离阈值,所述控制器203将所述探测物距离与距离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探测物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则认为此时属于需要调整光照的情况,控制器203输出响应信号。
22.所述控制模块400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根据所述响应信号控制灯具本体100将其输出的第一挡光调整为第二挡光,其中,所述第一挡光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二挡光的光照强度。
23.本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的设置目的在于,可以根据灯具的前方的情况自动调节强光或者弱光。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强光用第一挡光来体现,所述弱光用第二挡光来体现。所述第一挡光和第二挡光均为事先设计,第一挡光和第二挡光通过设计执行功率的差别来实现两者光照强度的差别。所述第一挡光的执行功率大于第二挡光的执行功率。
24.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指的是可以对设定区域的探测物进行响应的模块。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电子元件通过合理组合来实现,具体结构包括:若干个超声波发射器201、若干个超声波接收器202和控制器203。所述超声波发射器201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202形成配对,若干个超声波发射器201排列呈弧状,从而形成一定角度的超声波发射面,所述超声波发射器201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202配对设置,每一个超声波发射器201分别发出独立频率的检测超声波。所述检测超声波接触到探测物后得到返回超声波。所述超声波接收器202接收到返回超声波,所述控制器203根据返回超声波返回的时间差得到探测物与超声波发射器201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记为探测物距离。
25.所述控制器203的内部寄存有预先设定的距离阈值。所述控制器 203将所述探测物距离与距离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探测物距离小于等于所述距离阈值,则认为此时属于需要调整光照的情况,控制器 203输出响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400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则根据所述响应信号将灯具本体100的输出光从第一挡光调整为第二挡光。从而实现输出光的亮度调整。
26.本具有强弱光自动调整的汽车灯具通过在灯具本体100的下部设置超声波接近模块200,利用超声波接近模块200对前方一定角度的区域内的探测物进行探测,通过探测结果以调整灯具本体100的发光情况。从而实现了将灯具本体100从强光到弱光的变换,避免了强光对前方路人或者车辆的影响。
27.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灯具本体100包括:灯壳101、出光镜104、聚光镜103和led光源板105,所述灯壳101设有出光口和安装腔102,所述控制模块400、聚光镜103和led光源板105 设置在安装腔102中,所述出光镜104设置在出光口上,所述超声波接近模块200设置在灯壳101的下部,所述led光源板105包括:基板和第一led阵列401和第二led阵列402,所述第一led阵列401 和第二led阵列402均焊接在基板上,所述第一led阵列401的发出光的光照强度大于第二led阵列402的发出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一 led阵列401和第二led阵列402发出的光通过聚光镜103并作用在出光镜104上,并从出光镜104射出,所述控
制模块400分别与第一 led阵列401和第二led阵列402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00控制第一 led阵列401以发出第一挡光,所述控制模块400控制第二led阵列 402以发出第二挡光。
28.所述第一led阵列401的发光功率大于第二led阵列402的发光功率。因此,使得第一led阵列401可以发出第一挡光,第二led阵列402可以发出第二挡光。所述聚光镜103的作用是对第一led阵列 401和第二led阵列402发出的光进行聚集,从而使得第一led阵列 401和第二led阵列402发出的光可以以平行的光作用在出光镜104 中,并从出光镜104射出。
29.其中,所述第一led阵列401由干个子第一led灯珠组成,所述第二led阵列402由若干个子第二led灯珠组成,所述子第一led灯珠和子第二led灯珠配对焊接在基板上,所述聚光镜103包括若干个子聚光杯,所述子聚光杯的背部入口围绕所述子第一led灯珠和子第二led灯珠,所述子聚光杯的面部开口朝向所述出光镜104。
30.为了使得灯具本体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灯壳101设置为金属材质,所述灯壳101的外表面设有散热肋条300,所述基板与安装腔102的腔壁接触连接。通过在灯壳101的外表面设置散热肋条300,然后将基板与安装腔102的腔壁接触连接。从而使得基板上的热量可以通过灯壳101的散热肋条300 很好的传递出去。
31.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铝材质基板。
32.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02的腔内壁涂覆黑色吸光层。通过在安装腔102的腔内壁涂覆黑色吸光层,可以对第一 led阵列401和第二led阵列402发出的散光进行吸收,避免漏光。
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