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8002发布日期:2022-09-23 21:5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灯具,属于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功率的灯具应用在各个领域内,特别是应用在户外。目前,市场上大功率灯具的散热装置主要有压铸铝、铝型材等结构,但是上述散热结构存在重量较重、散热表面积小、散热效率低等缺点。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灯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以增加散热空间,从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若干个散热片以及将若干个散热片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每个散热片均包括本体部,所述第二固定件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外侧,所述本体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连,以使得若干个所述散热片环绕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且在相邻两个本体部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本体部的同一侧,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垂直于所述本体部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一侧边,以与相邻散热片的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的第一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以与相邻散热片的第一连接部相互配合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均配置为凹形口,且所述第一卡口的凹陷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凹陷方向相互垂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口相配合的第一卡接口,且所述第一卡接口所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水平高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口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且所述第二卡接口所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水平高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均设有抵接部,所述散热片紧贴相邻散热片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并使得相邻散热片的抵接部与所述散热片的本体部相互抵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凸
出的定位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定位块限位固定于所述限位孔内,以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散热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呈圆环状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呈圆形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圆环中央。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边设有双层折边,所述双层折边的高度低于所述本体部的高度,以在所述本体部的边角处形成l形的抵触部。
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灯具,以更好地应用上述散热装置。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前述的散热装置、与所述散热装置固定连接的电源腔体、收容在所述电源腔体的收容腔内的驱动电源、靠近所述散热装置设置的光源模组以及灯罩,所述电源腔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所述收容腔以及所述散热空间相互贯通,以在所述灯具内部形成气流通道。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电源腔体和所述光源模组之间,且所述散热装置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光源模组相接触。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腔体盖扣在所述散热装置上,并与所述散热装置卡扣连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腔体的边缘内侧设有卡扣和卡槽,所述散热片的本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开孔,所述本体部插入所述卡槽,且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开孔内,以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电源腔体。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通过设置若干个散热片以及将若干个散热片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从而可在相邻两个散热片的本体部之间形成散热空间,实现了散热空间的扩大,继而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分解图。
23.图3是图1的剖视图。
24.图4是图2中散热装置去除部分散热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4中圆圈a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26.图6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图6中圆圈b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28.图8是图4中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图8中圆圈c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30.图10是图6中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图4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是图2中电源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是图12中圆圈d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5.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散热装置30,该散热装置30应用在各类灯具或其他类型的电器上,比如大功率的球泡灯具、天棚灯等,从而提高整个电器的散热效率。
36.本实用新型将以大功率的球泡灯具100为例,详细说明该散热装置30以及该散热装置30应用在球泡灯具100上的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3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泡灯具100包括电源腔体10、与电源腔体10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源20、与电源腔体10固定连接的散热装置30、靠近所述散热装置30设置的光源模组40以及灯罩50。散热装置30位于电源腔体10和光源模组40之间,驱动电源20收容在电源腔体10的收容腔14内,电源腔体10盖扣在散热装置30上,并与散热装置30卡扣连接。电源腔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穿孔13,该穿孔13和电源腔体10的收容腔14相互贯通。
38.结合图3、图4以及图6和图11所示,散热装置30包括若干个散热片31以及将若干个散热片3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每个散热片31均包括本体部310,第二固定件33环绕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2的外侧,本体部3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相连,以使得若干个散热片31环绕固定在第二固定件33和第一固定件32之间,且在相邻两个本体部310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39.具体地,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均设于本体部310的同一侧,散热片31还包括垂直于本体部310设置的第二连接部312和平行于第二连接部312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11,且第二连接部312设置于本体部310的远离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的一侧边,以与相邻散热片31的第二连接部312相互配合连接;第一连接部311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之间,以与相邻散热片31的第一连接部311相互配合连接。
40.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均垂直于本体部310设置,每个散热片31的第一连接部311均与相邻散热片31的第一连接部311相互配合连接、每个散热片31的第二连接部312也均与相邻散热片31的第二连接部312相互配合连接。第二连接部312的设置,能够在散热片31的顶部形成定位结构,方便对相邻两个散热片31进行定位。第一连接部311的设置,不仅能够在散热片31的底部对相邻两个散热片31进行定位,而且还能够在散热装置30的底部形成板状结构,从而更好地与光源模组40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光源模组40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311传输至散热装置30的散热空间中,起到了较好的散热效果。
41.上述散热空间与电源腔体10的收容腔14和穿孔13相互贯通,以便在灯具100内部形成气流通道。如此设置,不但增加了整个灯具100的散热空间,而且还使散热空间更加的贯通,减小了热量排出的阻碍,从而提高了整个灯具100的散热效率。
42.优选的,第一固定件32呈圆环状设置,第二固定件33呈圆形设置且位于第一固定件32的圆环中央位置处。每个散热片31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相连,以使得若干个散热片31环绕固定于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之间,使得散热装置30整体呈环形设置。
43.如图5至图11所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件32配置为l型的环形固定件,其包括第一壁320和与第一壁320相互垂直的第二壁321,第一壁320用来与散热片31的本体
部310固定连接,第二壁321用来与灯罩50连接并保护光源模组40,以防光源模组40受损。为了能够与灯罩50固定的更加牢固,第一壁320上开设有与灯罩50固定连接的卡孔3200。
4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件33配置为盘状的圆形固定件,且该第二固定件33的半径小于第一固定件32的半径,以便将第二固定件33放置在第一固定件32的中央位置处。第二固定件33包括底壁331和垂直于底壁331设置的侧壁330,底壁331用于增强散热装置30的整体强度,侧壁330用于与每个散热片31固定连接。底壁331上还开设有多个固定孔3310,该固定孔3310不仅可以用于与光源模组40固定连接,而且还能够缩短散热路径,一举两得。
45.进一步地,本体部310的靠近第一连接部311的一侧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与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连接的第一卡口3103和第二卡口3104,所述第一卡口3103和第二卡口3104均配置为凹形口,且第一卡口3103的凹陷方向与第二卡口3104的凹陷方向相互垂直,以避免本体部310轻易的脱离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第一固定件32上设有与第一卡口3103相配合的第一卡接口3210,且该第一卡接口3210所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部311所在的水平高度,以防第一连接部311对第一卡口3103和第一卡接口3210的配合连接产生影响。优选的,第一固定件32的第一壁320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接口3210,且该若干个第一卡接口3210均匀分布在第一壁320上。如此设置,使得每个散热片31都能够与第一固定件32固定连接,且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整个灯具100的组装。
46.第二固定件33上也设有与第二卡口3104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3300,且第二卡接口3300所在的水平高度也高于第一连接部311所在的水平高度,以防第一连接部311对第二卡口3104和第二卡接口3300的配合连接产生影响。优选的,第二固定件33的侧壁330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接口3300,且该若干个第二卡接口3300均匀分布在侧壁330上。如此设置,使得每个散热片31都能够与第二固定件33固定连接,而且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整个灯具100的组装。
47.由于第一固定件32上的第一卡接口3210所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连接部311所在的水平高度,第二固定件33上的第二卡接口3300所在的水平高度也高于第一连接部311所在的水平高度,所以前一个散热片31的本体部310就可以放置于后一个散热片31的第一连接部311的上方。第一连接部311的靠近第一固定件32的一端和靠近第二固定件33的一端均设有抵接部3110,从而可以利用前一个散热片31的本体部310与后一个散热片31的抵接部3110相互抵接,来实现每个散热片31的安装固定。
48.也就是说:如此设置,每个散热片31都可以紧贴相邻散热片31的第一连接部311设置,并使得每个散热片31的本体部310与相邻散热片31的抵接部3110相互抵接,不但可以利用散热片31自身的结构使得每个散热片31都能够安装地更加稳定,而且组装也更加方便,不需要额外的零部件加以组装固定,减轻了散热装置30的整体重量,而且还节省了散热装置30的材料成本。
49.进一步地,本体部310的靠近第二连接部312的一侧设有凸出的定位块3105。具体来讲,第二连接部312呈片状设置并沿着垂直于本体部310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312设有凹陷口3120和突出部3121,定位块3105位于凹陷口3120内,突出部3121上形成有限位孔3122,从而可利用定位块3105限位固定于限位孔3122内,来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散热片31。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部312与第一连接部311的延伸方向一致,故后一个散热片31的突出部3121能够固定于前一个散热片31的定位块3105上,且部分遮盖凹陷口3120。
50.如此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散热片3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而且在后一个散热片31与前一个散热片31之间形成了散热空间,从而扩大了整个灯具100的散热空间,使散热空间更加的贯通,减少了散热路径。当然,第二连接部312与第一连接部31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设置成不一致,只要能够满足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既可以增强散热片31的结构强度,又可以稳定相邻散热片31之间的连接,还不影响灯具100的散热空间即可,于此不做过多限制。
51.定义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的直径方向为第一连接部311的长度方向,与该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第二固定件33的圆周方向)为第一连接部311的宽度方向,故第一连接部311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件32与第二固定件33之间的距离,第一连接部311的宽度自第二固定件33到第一固定件32逐渐增大,以形成梯形状的第一连接部311。如此设置,不但能够使每个散热片31都围绕第二固定件33设置并与第二固定件33和第一固定件32固定连接,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加相邻两个散热片31之间的散热空间,缩短了散热路径。
52.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灯具100的散热效率,每个散热片31的本体部310上还开设有通孔3100,且该通孔3100与散热空间、电源腔体10的收容腔14以及电源腔体10上的穿孔13均相互贯通,从而光源模组4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从通孔3100和散热空间流入收容腔14内,最终从电源腔体10外壁上的穿孔13流出灯具100外。当然,根据散热装置30的使用材料的不同,在光源模组40和散热装置30之间也可以增加导热板60,如此也能够提高灯具100的散热效率。此外,第一连接部311上也可以增设散热孔,以进一步增强光源模组40与散热装置30之间的散热效率,此处不再举例说明。
53.如图12和图13并结合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源腔体10配置为碗状结构,且该电源腔体10的边缘内侧设有卡扣110和卡槽111,散热片31的本体部310上开设有与卡扣110相配合的开孔3101,从而可利用本体部310插入卡槽111,且卡扣110卡入开孔3101内,来固定连接散热片31和电源腔体10。具体的,电源腔体10的底部边缘内侧设有一圈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挡板11,且该第一挡板11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延伸超出电源腔体10的底部边缘,卡槽111和卡扣110均设置在该第一挡板11上。当然,卡槽111和卡扣110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及具体设置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
54.进一步地,每个散热片31的本体部310的靠近第一固定件32的一侧边均设有双层折边3106,该双层折边3106的高度低于本体部310的高度,以在本体部310的边角处形成l形的抵触部3102。双层折边3106的设置,增强了每个散热片31的结构强度。而当本体部310插入卡槽111且卡扣110卡入开孔3101内时,抵触部3102正好与电源腔体10的边缘位置相抵接,如此设置,不但能够加强散热片31与电源腔体10之间的固定连接,而且能够有效保护散热片31,避免碰撞造成损坏。
55.电源腔体10内还设有第二挡板12,该第二挡板12位于第一挡板11的上方并与穿孔13的位置相对应,驱动电源20收容在收容腔14内并与电源腔体10固定连接,第二挡板12遮挡在驱动电源20的四周,以此来有效保护驱动电源20,使灯具100即使是在室外使用,也能够避免驱动电源20的损坏。与此同时,当散热装置30与电源腔体10卡扣连接后,散热装置30的上方留有一段空域,该空域与散热装置30内的散热空间和电源腔体10内的收容腔14形成了烟囱式的气流通道,以提高对流散热效率。
56.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组40产生的热量如何排出灯具100外。
57.光源模组4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首先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311热传递至散热空间中,当然也有部分热量可以直接从通孔3100进入散热空间;然后,由于散热装置30内的散热空间和电源腔体10内的收容腔14形成了烟囱式的气流通道,故热量能够从散热空间进入电源腔体10的收容腔14内;最后,热量从电源腔体10的穿孔13排出灯具100外。
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30通过设置若干个散热片31以及将若干个散热片31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从而可在相邻两个散热片31的本体部310之间形成散热空间,实现了散热空间的扩大,继而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率;与此同时,利用散热片31的第一连接部311与相邻散热片31的第一连接部311的相互配合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312与相邻散热片31的第二连接部312的相互配合连接,使得散热装置30的稳定性最佳,进而该散热装置30应用在灯具100上时,能够与灯具100的电源腔体10配合连接,进一步增强了灯具100的散热效率。
5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