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4960发布日期:2022-11-02 23:2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LED灯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led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led灯。


背景技术:

2.近几年来,由于白色光的led的开发成功,led开始进入到照明行业,led属于冷光源,与白枳灯和荧光灯相比,它具有省电节能、寿命长、耐冲击即不易破碎等优点,与荧光灯相比,还有不闪烁、启动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被光电行业视为新一代理想光源,然而,led灯受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高温将会导致led灯光衰减增大,降低led灯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灯具体积较小,大功率的led灯的发热较多,现有技术中的led灯具无法快速散热,导致热量容易积聚在矿灯内,影响了led灯的使用寿命,led虽然被视为冷光源,但工作时仍会产生一定的热量,led的工作温度一般应小于50度,有资料显示,当led的工作温度达到55度时,其寿命就要减少一半,目前,市面常规led灯具散热器的发光面一般都没有通气孔,即空气不能直接对流,不能直接带走散热器中心的热量,灯具中心形成热岛效应,灯具中心温度积聚,致使此种结构的led灯具光衰严重,直接影响整灯的寿命。
3.中国专利cn201620814916.5公开了一种对流型真空相变散热led灯,包括灯壳、驱动电源组件、真空相变散热器及led光源组件,所述灯壳包括配合连接的上灯壳和下灯壳,所述驱动电源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灯壳的顶部,所述上灯壳与所述下灯壳之间配合形成有安装腔室,所述真空相变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led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真空相变散热器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源组件与所述led光源组件电连接,所述下灯壳上设有与所述led光源组件相适配的灯罩,所述真空相变散热器的顶部与所述上灯壳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真空相变散热器的底部与所述下灯壳固定连接;所述上灯壳上设有若干上对流孔,所述下灯壳上设有若干下对流孔,所述上对流孔及所述下对流孔均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
4.上述led灯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灯具内部的温度,但是无法更改led灯的亮度,且常见的灯会因蚊虫飞上去而导致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led灯。
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led灯,包括灯壳、灯罩、对流板和led灯管,灯壳为一个空心球体,球体上开设有一个开口,灯罩包裹在灯壳的外侧设置,灯壳的开口处设有与灯罩配合设置的灯颈,灯壳的下端还开设有若干对流口;led灯管安装在灯壳的内部,led灯管包括第一灯管,第一灯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接触环,每个接触环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通电线;对流板固定设置在灯壳的开口处,对流板上开设有用于通过通电线的电线孔,对流板上还开设有若干空气流通口。
8.优选的,led灯管还包括第二灯管和第三灯管,第二灯管和第三灯管与第一灯管均同轴设置,第一灯管、第二灯管和第三灯管的环绕半径不同。
9.优选的,灯罩包括防尘罩,防尘罩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螺纹,灯颈上有与第一螺纹配合设置的第一螺牙。
10.优选的,灯罩还包括防蚊罩,防蚊罩设置在防尘罩的下方,防蚊罩上设置有若干进虫网。
11.优选的,防蚊罩内还设置有粘虫板。
12.优选的,防蚊罩上还设置有第二螺纹,防尘罩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牙。
13.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通过将led灯管设置在灯壳内,并在灯壳的开口处设置对流板,对流板上开设有若干空气流通口,空气流通口的开口面积尽量大,则冷热空气在内外交换时的量就越大,对内部的降温效果就越好,灯壳上开设有对流口,空气流通孔与对流口进行空气交互,加快了灯壳内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将内部的热空气带出,外部的冷空气带入,在第一灯管的外侧设置若干接触环,并且在接触环上设置通电线,从而带动第一灯管发光。
15.2.本技术通过在灯壳内设置有第一灯管、第二灯管和第三灯管三个环绕半径不相同的灯管,三个灯管的工作效率不相同,发光的亮度也不相同,用户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亮度的灯光,从而可以更好的节省资源,且可以使该led灯可以发出不同亮度的光。
16.3.本技术通过在灯壳外侧设置防蚊罩,防蚊罩上设置进虫网,蚊虫会向着光所在方向靠近,然后爬进进虫网,因进虫网的网格较小,蚊虫爬入进虫网后不易爬出,因此当关灯后,蚊虫不易飞出,长时间呆在进虫网内,在防蚊罩内设置粘虫板,当蚊虫飞入防蚊罩后,停止飞行时会落在粘虫板上,此时蚊虫会站在粘虫板上,防止其再飞出,从而消灭蚊虫。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的灯罩的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的灯罩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0.图4是本技术的粘虫板的立体示意图;
21.图5是本技术的灯壳的立体示意图;
22.图6是本技术的隐藏灯壳和灯罩后的主视图;
23.图7是本技术的隐藏灯壳和灯罩后的立体示意图。
24.图中标号为:
25.1-灯壳;1a-灯颈;1a1-第一螺牙;1b-对流口;
26.2-灯罩;2a-防尘罩;2a1-第一螺纹;2a2-第二螺牙;2b-防蚊罩;2b1-进虫网;2b2-粘虫板;2b3-第二螺纹;
27.3-对流板;3a-空气流通口;3b-电线孔;
28.4-led灯管;4a-第一灯管;4a1-通电线;4a2-接触环;4b-第二灯管;4c-第三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
31.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led灯,包括灯壳1、灯罩2、对流板3和led灯管4,灯壳1为一个空心球体,球体上开设有一个开口,灯罩2包裹在灯壳1的外侧设置,灯壳1的开口处设有与灯罩2配合设置的灯颈1a,灯壳1的下端还开设有若干对流口1b;led灯管4安装在灯壳1的内部,led灯管4包括第一灯管4a,第一灯管4a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接触环4a2,每个接触环4a2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通电线4a1;对流板3固定设置在灯壳1的开口处,对流板3上开设有用于通过通电线4a1的电线孔3b,对流板3上还开设有若干空气流通口3a。
3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led灯的内部进行散热。为此,本技术通过将led灯管4设置在灯壳1内,并在灯壳1的开口处设置对流板3,对流板3上开设有若干空气流通口3a,空气流通口3a的开口面积尽量大,则冷热空气在内外交换时的量就越大,对内部的降温效果就越好,灯壳1上开设有对流口1b,空气流通孔3a与对流口1b进行空气交互,加快了灯壳1内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将内部的热空气带出,外部的冷空气带入,在第一灯管4a的外侧设置若干接触环4a2,并且在接触环上设置通电线4a1,从而带动第一灯管4a发光。
33.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
34.led灯管4还包括第二灯管4b和第三灯管4c,第二灯管4b和第三灯管4c与第一灯管4a均同轴设置,第一灯管4a、第二灯管4b和第三灯管4c的环绕半径不同。
3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该led灯可以发出不同亮度的光,为此,本技术通过在灯壳1内设置有第一灯管4a、第二灯管4b和第三灯管4c三个环绕半径不相同的灯管,三个灯管的工作效率不相同,发光的亮度也不相同,用户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亮度的灯光,从而可以更好的节省资源。
36.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
37.灯罩2包括防尘罩2a,防尘罩2a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螺纹2a1,灯颈1a上有与第一螺纹2a1配合设置的第一螺牙1a1。
3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led灯管4的使用寿命。为此,本技术通过在灯壳1的外侧设置防尘罩2a,防尘罩2a顶端设置第一螺纹2a1,灯颈1a顶端设置第一螺牙1a1,将防尘罩2a安装在灯壳1上,从而使防尘罩2a这在第一螺牙1a1的外侧上端,从而保证灰尘不会落在灯壳1和led灯管4上,从而增加了led灯管4的使用寿命。
3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
40.灯罩2还包括防蚊罩2b,防蚊罩2b设置在防尘罩2a的下方,防蚊罩2b上设置有若干进虫网2b1。
4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限制蚊虫灯亮时靠近灯管,灯暗时到处飞。为此,本技术通过在灯壳1外侧设置防蚊罩2b,防蚊罩2b上设置进虫网2b1,蚊虫会向着光所在方向靠近,然后爬进进虫网2b1,因进虫网2b1的网格较小,蚊虫爬入进虫网2b1后不易爬出,因此当关灯后,蚊虫不易飞出,长时间呆在进虫网2b1内,没有食物来源即可杀死蚊虫,从而防止蚊虫影响用户的休息。
42.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
43.防蚊罩2b内还设置有粘虫板2b2。
4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杀死蚊虫。为此,本技术通过
在防蚊罩2b内设置粘虫板2b2,当蚊虫飞入防蚊罩2b后,停止飞行时会落在粘虫板2b2上,此时蚊虫会站在粘虫板2b2上,防止其再飞出。
45.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
46.防蚊罩2b上还设置有第二螺纹2b3,防尘罩2a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2b3配合的第二螺牙2a2。
4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更换防蚊罩2b。为此,本技术通过在防尘罩2a上设置第二螺牙2a2,在防蚊罩2b上设置第二螺纹2b3,从而使防蚊罩2b可拆卸的安装在防尘罩2a上,当防蚊罩2b内的蚊虫过多导致影响照明效果时,仅需更换防蚊罩2b从而保证照明效果。
4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