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0646发布日期:2022-11-16 01:1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女性用的周边商品种类繁多,化妆镜是其中之一。但是现有技术中化妆镜的发光形式都是直下式,这种结构无法克服眩光刺眼的问题,这是因为化妆时脸部跟镜子的距离过近,加上透镜如果不雾化处理容易有黄光问题,影响女性在使用镜子时的视觉效果;而如果对透镜进行雾化处理,则透镜光强又太弱,会影响补光效果。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采用侧发光形式,且经过v形槽体的微结构将光导上去,可以大幅度减轻直下式发光导致的眩光严重问题,表面弧面凸起网点的微结构又可以优化光斑黄化效果,降低透镜整体雾化的程度,外观微结构精美又时尚,增加卖点深受喜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采用侧发光形式,且经过v形槽体的微结构将光导上去,可以大幅度减轻直下式发光导致的眩光严重问题,表面弧面凸起网点的微结构又可以优化光斑黄化效果,降低透镜整体雾化的程度,外观微结构精美又时尚,增加卖点深受喜爱。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内侧边为入光面,且所述入光面上形成有若干个排列设置的v形槽体,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部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连续设置有若干弧面凸起网点,所述透镜本体的外侧表面为弧形,以形成偏光效果。
7.作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v形槽体的夹角为45
°‑
55
°

8.作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一种改进,从下至上,所述透镜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层、中间层和顶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层、所述中间层和所述顶层均为环状结构,并且所述底层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中间层的内圈直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顶层和所述中间层的连接区域向内凸出形成有环形凸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层包括横向设置的环形圈和与所述环形圈的内圈连接且纵向设置的直立块,所述环形圈的外圈与所述中间层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层的外表面和所述顶层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光滑的弧形表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的一种改进,以所述出光面为上,所述透
镜本体的外侧表面为从上至下逐渐收缩的光滑弧形面。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采用侧发光形式,且经过v形槽体的微结构将光导上去,可以大幅度减轻直下式发光导致的眩光严重问题,减少光通量耗损,表面弧面凸起网点的微结构又可以优化光斑黄化效果,降低透镜整体雾化的程度,外观微结构精美又时尚,增加卖点深受喜爱。采用本实用新型取代传统的雾化直下式发光模式,可以避免看到光源,使得使用该透镜的灯具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光线图。
20.图6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测试距离为10cm的光效图。
21.图7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测试距离为30cm的光效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发光偏光化妆灯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的内侧边为入光面,且入光面上形成有若干个排列设置的v形槽体2,透镜本体1的顶部为出光面,出光面上连续设置有若干弧面凸起网点3,透镜本体1的外侧表面为弧形,以形成偏光效果。该结构为侧发光形式,以此取代传统的雾化直下式发光,可避免看到光源,提高使用该透镜的灯具的美观度。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侧发光形式,且经过v形槽体2的微结构将光导上去,可以大幅度减轻直下式发光导致的眩光严重问题,减少光通量耗损,表面弧面凸起网点3的微结构又可以优化光斑黄化效果,降低透镜整体雾化的程度,外观微结构精美又时尚,增加卖点深受喜爱。
26.其中,v形槽体2的夹角为45
°‑
55
°
,不同的夹角可以获得不同的偏光效果。
27.从下至上,透镜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层11、中间层12和顶层13。底层11、中间层12和顶层13均为环状结构,并且底层11的内圈直径大于中间层12的内圈直径。顶层13和中间层12的连接区域向内凸出形成有环形凸块14。使用时,led灯置于环形凸块14和底层11之间,使得led灯发出的光只能从v形槽体2射入。
28.底层11包括横向设置的环形圈111和与环形圈111的内圈连接且纵向设置的直立块112,环形圈111的外圈与中间层12连接。直立块112的设置便于该透镜的安装。
29.中间层12的外表面和顶层13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光滑的弧形表面。且以出光面为上,透镜本体1的外侧表面为从上至下逐渐收缩的光滑弧形面,从而可以形成很好的偏光效果。
30.如图6和图7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仅可以适用于近距离(如测试距离为10cm),而且适用于远距离(如测试距离为30cm),不管是远距离还是近距离,均具有良好的光照效果,不存在眩光严重的问题,也没有光斑黄化的问题。
31.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