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2152发布日期:2022-12-10 03:1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移动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照明设备设备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和缺少的一部分,在各种电力、消防、铁路、户外运动等场地的照明,各种维护抢修、事故处理、户外施工作业的照明尤为重要。
3.现有的照明设备,多数是固定在简易的支撑架上,在进行照明时,当需要对角度转换,操作人员需要通过爬梯达到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对于照明设备的角度转换,多数采用人员手动拧松照明灯的螺栓调整好时再次固定,对于需要的转动角度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操作人员需要到达支撑架高度进行照明调整以及调整灯体角度操作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
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下端固定有轮子,底座上端固定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端固定有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转动机构,箱体顶部设置有照明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整个装置进行使用时,将整个装置通过底座下端的轮子移动到需要的场所,然后操作人员通过对转动机构的调整使照明灯调整到需要的角度,之后通过升降机构将照明灯调整到需要的高度,通过转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的相互配合工作,达到多角度的照明工作。
8.进一步地,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端的升降杆一,升降杆一上端滑动连接有升降杆二,升降杆一内部设置有螺纹升降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螺纹升降组件的调整,使升降杆二做出远离或靠近升降杆一的运动,通过升降杆一与升降杆二之间的滑动,达到调整照明高度的目的。
10.进一步地,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螺纹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升降杆一内部的限位块,限位块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下端固定有锥形齿轮三,螺纹杆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与升降杆二内壁相固定,升降杆一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升降摇杆,升降摇杆靠近锥形齿轮三的一端固定有锥形齿轮四,锥形齿轮三与锥形齿轮四相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升降摇杆,升降摇杆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四,锥形齿轮四的转动带动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三,锥形齿轮三带动被限位块限制的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与螺纹块相互作用,使螺纹块做出升降动作,螺纹块带动升降杆二做出升降动作。通过螺纹杆和螺纹块的相互作用,对升降杆二进行调整,达到快速调整照明灯高度的目的。
12.进一步地,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转动机构包括箱体一侧通过轴承连接的转动把手一,转动把手一一端固定有转动杆一,转动杆一上端轴承连接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上
端固定有照明灯,连接杆一下端固定有连接球,连接球的一侧开有滑槽,连接球靠近滑槽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把手一上固定有限位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照明灯上下的照射角度,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一使转动杆一产生运动,转动杆一带动连接杆一前后摇摆,连接杆上端的照明灯也会跟着调整角度。通过前后调整照明灯的角度,达到照明灯能做出仰头或者低头动作的目的。
14.进一步地,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箱体一侧的转动把手二,转动把手二的一端固定有锥形齿轮二,连接球开有滑槽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转动杆二,转动杆二远离连接球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二,连接杆二下端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下端固定有锥形齿轮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相啮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二使锥形齿轮二产生转动,锥形齿轮二带动锥形齿轮一旋转,锥形齿轮一的旋转带动传动杆,传动杆带动连接杆二,连接杆二转动通过连接的滑槽对连接杆上的照明灯产生力,通过转动把手二、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使照明灯能够左右摇头调整照射角度的目的。
16.进一步地,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转动把手一上的限位轮盘,限位轮盘开有环形分布的限位槽,限位轮盘侧边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上固定有限位把手,述限位杆一端设置有限位盒,限位盒内设置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与限位盒、限位杆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照明灯需要调整角度时,拉动限位把手,限位杆脱离限位轮盘,脱离限位轮盘之后转动旋转把手一与旋转把手二对照明灯进行调整,调整合适角度后松开限位把手,限位杆通过限位弹簧的作用回到起始位置,限位杆对限位轮盘进行抵触,通过限位杆和限位轮盘的相互作用,进行固定,达到调整后照明灯的角度不会因为其他因素而改变角度的目的。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通过转动升降摇杆,带动被限位块限制的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与螺纹块相互作用,使螺纹块做出升降动作,螺纹块带动升降杆二做出升降动作,对升降杆二进行调整,达到快速调整照明灯高度的目的。
20.2、本技术,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一使转动杆一产生运动,转动杆一带动连接杆一前后摇摆,转动转动把手二,使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使照明灯能够上下左右摇头调整照射角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中移动照明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中移动照明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23.图3是本技术中移动照明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24.图4是本技术中图一a处放大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底座;2、轮子;3、升降机构;4、箱体;5、照明灯;6、转动机构;31、升降杆一;32、升降杆二;33、螺纹升降组件;331、螺纹杆;332、螺纹块;333、限位块;334、升降摇杆;335、锥形齿轮三;336、锥形齿轮四;61、转动杆一;62、连接杆一;63、连接球;64、转动组件;65、转动把
手一;66、限位组件;641、转动杆二;642、连接杆二;643、锥形齿轮一;644、锥形齿轮二;645、传动杆;646、转动把手二;661、限位杆;662、限位弹簧;663、限位把手;664、限位盒;665、限位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
29.参照图1,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下端固定有轮子2,底座1上端固定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上端固定有箱体4,箱体4内设置有转动机构6,箱体4顶部设置有照明灯5。对整个装置进行使用时,将整个装置通过底座1下端的轮子2移动到需要的场所,然后操作人员通过对转动机构6的调整使照明灯5调整到需要的角度,之后通过升降机构3将照明灯5调整到需要的高度,通过转动机构6与升降机构3的相互配合工作,达到多角度的照明工作。
30.参照1和图2,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端的升降杆一31,升降杆一31上端滑动连接有升降杆二32,升降杆一31内部设置有螺纹升降组件33。通过对螺纹升降组件33的调整,使升降杆二32做出远离或靠近升降杆一31的运动,通过升降杆一31与升降杆二32之间的滑动,达到调整照明高度的目的。
31.参照图2,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螺纹升降组件33包括固定在升降杆一31内部的限位块333,限位块333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331,螺纹杆331下端固定有锥形齿轮三335,螺纹杆331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32,螺纹块332与升降杆二32内壁相固定,升降杆一31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升降摇杆334,升降摇杆334靠近锥形齿轮三335的一端固定有锥形齿轮四336,锥形齿轮三335与锥形齿轮四336相啮合。通过转动升降摇杆334,升降摇杆334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四336,锥形齿轮四336的转动带动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三335,锥形齿轮三335带动被限位块333限制的螺纹杆331转动,螺纹杆331与螺纹块332相互作用,使螺纹块332做出升降动作,螺纹块332带动升降杆二32做出升降动作。通过螺纹杆331和螺纹块332的相互作用,对升降杆二32进行调整,达到快速调整照明灯5高度的目的。
32.参照图3,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转动机构6包括箱体4一侧轴承连接有转动把手一65,转动把手一65一端固定有转动杆一61,转动杆一61上端轴承连接有连接杆一62,连接杆一62上端固定有照明灯5,连接杆一62下端固定有连接球63,连接球63的一侧开有滑槽,连接球63靠近滑槽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64,转动把手一65上固定有限位组件66。调整照明灯5上下的照射角度,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一65使转动杆一61产生运动,转动杆一61带动连接杆一62前后摇摆,连接杆一62上端的照明灯5也会跟着调整角度。通过前后调整照明灯5的角度,达到照明灯5能做出仰头或者低头动作的目的。
33.参照图3,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转动组件64包括固定在箱体4一侧的转动把手二646,转动把手二646的一端固定有锥形齿轮二644,连接球63开有滑槽的一侧滑动连接有转动杆二641,转动杆二641远离连接球6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二642,连接杆二642下端固定有传动杆645,传动杆645下端固定有锥形齿轮一643,锥形齿轮一643与锥形齿轮二644相啮合。转动把手二646使锥形齿轮二644产生转动,锥形齿轮二644带动锥形齿轮一643旋转,锥形齿轮一643的旋转带动传动杆645,传动杆645带动连接杆二642,连接杆二642转动通过
连接的滑槽对连接杆上的照明灯5产生力,使照明灯5产生左右摇头的运动,通过转动把手二646、锥形齿轮一643、锥形齿轮二644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使照明灯5能够左右摇头调整照射角度的目的。
34.参照图1和图4,一种高效移动照明装置,限位组件66包括固定在转动把手一65上的限位轮盘665,限位轮盘665开有环形分布的限位槽,限位轮盘665侧边设置有限位杆661,限位杆661上固定有限位把手663,限位杆661一端设置有限位盒664,限位盒664内设置有限位弹簧662,限位弹簧662与限位盒664、限位杆661之间均为固定连接。当照明灯5需要调整角度时,拉动限位把手663,使限位杆661往限位盒664内运动,限位杆661脱离限位轮盘665,脱离限位轮盘665之后转动旋转把手一与旋转把手二对照明灯5进行调整,调整合适角度后松开限位把手663,限位杆661通过限位弹簧662的作用回到起始位置,限位杆661对限位轮盘665进行抵触,使照明灯5调整的角度固定,通过限位杆661和限位轮盘665的相互作用,进行固定,达到调整后照明灯5的角度不会因为其他因素而改变角度的目的。
35.工作原理:开始使用照明装置时,当需要调整高度时,通过转动升降摇杆334,升降摇杆334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四336,锥形齿轮四336的转动带动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三335,锥形齿轮三335带动被限位块333限制的螺纹杆331转动,螺纹杆331与螺纹块332相互作用,使螺纹块332做出升降动作,螺纹块332带动升降杆二32做出升降动作。通过螺纹杆331和螺纹块332的相互作用,对升降杆二32进行调整,使照明灯5的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到最低高度后,转动转动把手一65使转动杆一61产生运动,转动杆一61带动连接杆一62前后摇摆,连接杆一62上端的照明灯5也会跟着调整角度,使照明灯5能够调整到需要前后角度,之后再转动转动把手二646使锥形齿轮二644产生转动,锥形齿轮二644带动锥形齿轮一643旋转,锥形齿轮一643的旋转带动传动杆645,传动杆645带动连接杆二642,连接杆二642转动通过连接的滑槽对连接杆上的照明灯5产生力,使照明灯5左右照射的角度被调整。照明灯5的角度全部调整好之后,通过限位杆661和限位轮盘665的相互抵触,把调整好的角度进行固定,然后再次调整升降杆二32的高度,使其到达需要的高度。完成全部调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