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5149发布日期:2022-11-23 00:1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中包括一类可视化产品,即实现用户可直观观察到烹饪腔中食物的烹饪状态,从而提升用户烹饪体验,为了达到良好的可视效果,在空气炸锅内一般均设有照明组件。但现有空气炸锅中的照明组件常常会出现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导致容易出现产品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照明灯安装座正对散热风扇出风口的一侧敞口形成进风口,散热风扇甩出的气流通过进风口充分流经照明灯对其进行散热,以此提高照明灯的散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所述的空气炸锅内部设置有烹饪腔,该烹饪腔的上侧设置有上机芯,还包括:
5.散热风扇,安装位于上机芯上方;
6.照明灯安装座,设置在上机芯上,所述的照明灯安装座一侧敞口形成进风口,该进风口与散热风扇出风口相对应,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到照明灯安装座内部,对照明灯安装座内部的部件进行散热;
7.照明灯,设置在照明灯安装座上,所述的照明灯用于照射烹饪腔内部空间,照明灯是散热风扇气流针对的主要散热对象。
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机芯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该电机安装座上固定有驱动散热风扇转动的电机,所述的散热风扇位于电机安装座下侧,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上机芯上,上机芯不用再考虑安装电机和放置散热风扇,简化了上机芯的结构,从而降低了上机芯的成产成本。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机芯与电机安装座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的散热风扇设置在风道内,通过风道将散热风扇出来的风进行引导。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烹饪腔由下机芯以及位于下机芯上侧的风道板围成,所述的上机芯与风道板的轮廓相匹配,该上机芯与风道板临近设置,上机芯起到隔热作用,阻隔风道板的热量传递到上机芯上方的空间。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风道板上开设有穿孔,该穿孔处安装有灯罩,所述的照明灯的发光部延伸至穿孔处,所述的灯罩罩住发光部同时封堵住穿孔,通过灯罩封堵风道板的穿孔,避免烹饪腔的热量直接通过穿孔向上机芯辐射。
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照明灯插入到照明灯安装座内,该照明灯顶部设置有基座,所述的基座与照明灯安装座之间存在散热间隙,吹入照明
灯安装座中的气流从散热间隙出去,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
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照明灯安装座的四周竖直设置有多个安装立柱,所述的基座安装在安装立柱上,所述的基座与安装立柱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通过安装立柱将基座抬高,使得基座与照明灯安装座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便于散热。
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烹饪腔的外侧与空气炸锅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与散热风扇的安装空间相通,照明灯安装座出来的气流进入到散热通道内。
1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空气炸锅顶部设置有上盖,该上盖的周围与空气炸锅顶部之间形成与散热通道连通的空气进口,通过空气进口将外部空气输入空气炸锅内部。
1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散热通道延伸至空气炸锅底部,所述的空气炸锅底部开设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空气出口,通过空气出口将空气炸锅内部的气流排出。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8.1、照明灯安装在上机芯的照明灯安装座上,照明灯安装座正对散热风扇出风口的一侧敞口形成进风口,散热风扇甩出的气流通过进风口充分流经照明灯对其进行散热,以保证照明灯的温升幅度小;
19.2、照明灯安装在照明灯安装座上时,其端部的基座与照明灯安装座之间具有散热间隙,吹入照明灯安装座中的气流从散热间隙出去,能快速将热量带走,保证照明灯的散热充分;
20.3、上机芯与风道板的轮廓相匹配,两者贴近设置,上机芯起到隔热作用,可以有效阻隔风道板的热量传递到上机芯上方的环境中;
21.4、风道板上设有穿孔,照明灯的发光部延伸至穿孔处,灯罩遮盖住发光部同时封堵住穿孔,照明灯安装座的底部延伸至与灯罩相抵,将灯罩固定在风道板的穿孔处,可以有效降低风道板上的热量向上机芯辐射;
22.5、空气炸锅通过设计电机安装座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安装在上机芯上,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座上,上机芯不用再考虑安装电机和放置散热风扇,电机安装座从上机芯独立分离出来有助于降低产品改款时产生的模具和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机芯、散热风扇、电机安装座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机芯和风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示:1、空气炸锅,2、烹饪腔,3、上机芯,4、散热风扇,5、照明灯安装座,6、照明灯,7、进风口,8、上盖,9、空气进口,10、散热通道,11、电机安装座,12、电机,13、下机芯,14、风道板,15、基座,16、紧固件,17、安装立柱,18、灯罩,19、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如图1-3所示,空气炸锅1内部设置有烹饪腔2,该烹饪腔2的上侧设置有上机芯3,空气炸锅1的照明系统包括照明灯6和灯罩18,照明系统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风扇4和照明灯安装座5,所述的照明灯6用于照射烹饪腔内部空间,所述的上机芯3上设置有安装照明灯6的照明灯安装座5,照明灯安装座5一侧敞口形成进风口7,进风口7与散热风扇4出风口相对布置,从散热风扇4甩出的气流通过进风口7进入到照明灯安装座5内,气流充分流经照明灯6对照明灯6进行散热,以确保照明灯6的温升幅度较小。
29.作为照明灯安装座5内部气流出来的优选方案,照明灯6安装在照明灯安装座5上时,照明灯6下部插入到照明灯安装座5,照明灯6顶部的基座15与照明灯安装座5之间具有散热间隙,照明灯安装座5内部的气流从散热间隙出去,顺利将热量带走,从而保证照明灯6散热充分;散热间隙这只是一种结构,还可以是直接在照明灯安装座5上开设孔位、剖口等作为出气结构,也可以在基座15上开设孔位、剖口等作为出气结构,或者选取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出气结构一起使用。
30.作为照明灯6和灯罩18设置的优选方案,烹饪腔2由下机芯13以及位于下机芯13上侧的风道板14围成,照明灯6安装在照明灯安装座5上,照明灯安装座5呈筒状,风道板14上设有穿孔19,照明灯6的发光部延伸至穿孔19处,灯罩18遮盖住发光部同时封堵住穿孔19,照明灯安装座6的底部与灯罩18边缘相抵,将灯罩18固定在风道板14的穿孔19处,通过灯罩18封堵风道板14的穿孔19,避免烹饪腔2的热量直接通过穿孔19向上机芯3辐射,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
31.作为电机12和散热风扇4的一种安装方式,通过电机安装座11将电机12安装固定在上机芯3上,电机12下端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散热风扇4。将电机安装座11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安装在上机芯3上,上机芯3上不需要考虑安装电机12和放置散热风扇4的问题,大大简化了上机芯3的整体结构,能有效减少上机芯3的生产成本,且上机芯3可以多款产品通用,有助于降低产品改款时产生的模具和设计成本。
32.作为上机芯3的一种优先设计,上机芯3为扁平化设计,所述的上机芯3与风道板14的轮廓相匹配,上机芯3与风道板14几乎贴合设置,上机芯3起到隔热作用,可以有效阻隔风道板14的热量传递到上机芯3上方的空间,提升散热效果。
33.作为空气炸锅1内部散热的优选方案,散热风扇4设置在电机安装座11和上机芯3形成的风道中,散热风扇4工作时通过空气进口9将空气炸锅1顶部的冷空气吸入到散热通道10内,从壳体底部的空气出口排出实现对空气炸锅散热;照明灯安装座5内部出来的热气流也可从底部的空气出口排出。
34.作为照明灯6安装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照明灯安装座5的四周竖直设置有多个安装立柱17,照明灯6插入到照明灯安装座5内,照明灯6上端的基座15安装在安装立柱17上,所述的基座15与安装立柱17之间通过紧固件16固定,紧固件16选用普通的安装螺钉,通过安
装立柱17将基座15抬高,使得基座15与照明灯安装座5之间有较大的空间用于内部气流排出。设计了安装立柱17,就不需要在照明灯安装座5上留出安装孔位的空间,能有效降低照明灯安装座5的尺寸要求,减少照明灯安装座5的成本。
35.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气炸锅照明系统散热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