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8555发布日期:2023-01-06 22:4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的制作方法
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


背景技术:

2.led射灯是典型的无主灯、无定规模的现代照明,能营造室内照明气氛,由于led射灯可自由变换角度,组合照明的效果也千变万化,可通过局部采光来烘托气氛,与传统射灯相比具有节能、低碳、长寿、显色性好、相应速度快等优点。而现有的led射灯一般的照射角度十分有限,照射范围较为狭窄,调节不够灵活。
3.且由于其所发射出来的灯光存在不适宜的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应用场景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它对眼睛具有一定的影响并造成眼部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led射灯存在照射范围狭窄,照射角度调节不够灵活,且其所发射出来的灯光存在不适宜的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应用场景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对眼睛具有一定的影响并造成眼部不适的问题,提供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
5.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包括:
6.安装面环,安装在天花板上开设的安装孔中,且与所述天花板的下表面相抵接,所述安装面环具有上下设置的第一旋转腔和反光腔;
7.压环,与所述安装面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环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腔连通的第二旋转腔,所述第二旋转腔与所述第一旋转腔共同形成球形腔;
8.旋转球形壳体,位于所述球形腔内,且外壁面为与所述球形腔相适配的球面,所述旋转球形壳体通过阻尼件与所述球形腔阻尼连接,实现在所述球形腔内自由摆动;以及
9.光源组件,位于所述旋转球形壳体内,随所述旋转球形壳体同步转动,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沿所述旋转球形壳体出射后,经过所述反光腔进行遮光。
1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件采用环形硅胶圈,在所述球形腔中沿所述球形腔一周设有安装所述阻尼件的安装槽。
1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件与所述旋转球形壳体的中部抵接,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腔和/或第二旋转腔中。
12.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散热器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散热器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组件的与所述旋转球形壳体的相对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旋转球形壳体的上端部内腔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散热器组件
嵌入所述旋转球形壳体内腔中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旋转球形壳体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光学透镜,沿所述光学透镜一周设有环形卡台,在所述旋转球形壳体的底端设有向所述旋转球形壳体内腔凸出的限位台,所述光学透镜通过所述环形卡台搭设在所述限位台上。
14.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组件包括led光源和光源支架,所述led光源与所述光源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源支架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散热器组件固定连接。
15.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安装面环的上端部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固定部,在所述压环的与所述安装面环的相对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匹配的第二限位部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匹配的第二固定部,所述压环与所述安装面环通过相匹配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进行限位,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固定件进行固定。
16.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面环包括筒体和抵接板,所述筒体的上端部与所述压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下端部与所述抵接板一体连接;所述筒体具有第一旋转腔和反光腔。
1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光腔内表面为可对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遮挡的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
1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电源线和卡簧,所述电源线通过线扣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组件的顶部,并与所述光源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面环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簧与所述卡接部可拆卸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具有第一旋转腔的安装面环和与安装面环固定连接的具有第二旋转腔的压环,第一旋转腔和第二旋转腔共同形成可供旋转球形壳体自由摆动的球形腔,从而使得旋转球形壳体带动光源组件自由摆动,实现调节光源组件的照射角度,同时,配合安装面环设置的反光腔,实现将光学透镜折射出的光源组件所发出的所有光线进行适当遮光,遮光角大于40度,使得光线不会直接入射到人眼,实现防眩目的。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爆炸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爆炸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爆炸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组装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组装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安装面环与压环的具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旋转球形壳体、光源组件、散热器组件以及光学透镜的具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1.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实施例1
33.本实施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led射灯存在照射范围狭窄,照射角度调节不够灵活,且其所发射出来的灯光存在不适宜的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应用场景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对眼睛具有一定的影响并造成眼部不适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该led防眩射灯的光源能够实现自由摆动,从而实现调节光照角度,同时,还可实现将光学透镜折射出的光线进行适当遮光,遮光角大于40度,使得光线不会直接入射到人眼,实现防眩目的。
34.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如图1-4所示,包括:安装面环1、压环2、旋转球形壳体3、光源组件5、散热器组件6、光学透镜7。
35.其中,安装面环1安装在天花板上开设的安装孔中,且与天花板的下表面相抵接,安装面环1具有上下设置的第一旋转腔111和反光腔112;压环2与安装面环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压环2具有与第一旋转腔111连通的第二旋转腔21,第二旋转腔21与第一旋转腔111共同形成球形腔;旋转球形壳体、位于球形腔内,且外壁面为与球形腔相适配的球面,旋转球形壳体3通过阻尼件4与球形腔阻尼连接,实现在球形腔内自由摆动,即在水平方向上360旋转,竖直方向上0-40
°
摆动;光源组件5位于旋转球形壳体3内,随旋转球形壳体3同步转动,光源组件5发出的光沿旋转球形壳体3出射后,经过反光腔112进行遮光;散热器组件6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光源组件5与散热器组件6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散热器组件6带动源组件5随旋转球形壳体3的摆动进行转动;光学透镜7安装在旋转球形壳体3的底端,实现将光源组件5发出光线进行折射,经过光学透镜7折射后的光线通过反光腔112进行适当遮光,遮光角大于40度,使得光线不会直接入射到人眼,照度均匀,无眩光,有效的避免了眼睛的视觉疲劳实现防眩目的。
36.作为优选实施例,该安装面环1包括筒体11和抵接板12,筒体11的上端部与压环2固定连接,筒体11的下端部与抵接板12一体连接,筒体11是具有第一旋转腔111和反光腔112。故此,该安装面环1在实现容纳旋转球形壳体3使其实现自由摆动的同时,实现对光学透镜7发出的光线进行适当遮挡。
3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旋转球形壳体3位于第二旋转腔21与第一旋转腔111共同形成的球形腔内,而压环2与安装面环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故此,该第一旋转腔111的内表面为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下端部外壁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状,该反光腔112的内表面为可对光
源组件5发出的光线进行遮挡的反光面,反光面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该反光面的具体形状可参见常规反光杯的结构,在此不对其进行过多阐述。
38.另外,该安装面环1的筒体11的上端部与压环2固定连接,在安装面环1的抵接板12的上表面上设有卡接部13,安装面环1通过与卡接部13可拆卸连接的卡簧9实现将安装面环1固定在天花板上。
39.且为了对led防眩射灯在安装过程中进行保护,在安装面环1的抵接板12的上表面天花板之间设有弹性件10。
40.具体为,在安装面环1的抵接板12的上表面上设有内陷的凹槽,弹性件10安装在该凹槽中,在安装面环1安装过程中,与天花板的下表面相抵,实现缓冲作用,从而实现对安装面环1和天花板进行保护。
41.作为优选实施例,该弹性件10可采用eva或者具有弹性的硅胶圈。
42.作为优选实施例,由于旋转球形壳体3位于第二旋转腔21与第一旋转腔111共同形成的球形腔内,而压环2与安装面环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故此,压环2内设置的第二旋转腔21的内表面为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上端部外壁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状。
43.另外,作为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旋转球形壳体3在球形腔内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可以固定住,阻尼件4采用环形硅胶圈,该阻尼件4分别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外壁面和球形腔的内表面相抵,为旋转球形壳体3在球形腔内摆动时提供阻尼作用。
44.为了对阻尼件4进行限位,在球形腔中沿球形腔一周设有安装阻尼件4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具体位置与阻尼件4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接触位置相对应。
45.作为优选实施例,阻尼件4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中部抵接,故此,安装槽位于第一旋转腔111和/或第二旋转腔21中。
46.该安装槽的具体位置根据第一旋转腔111和第二旋转腔21的规格尺寸确定,只要保证阻尼件4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中部抵接即可。
47.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为:先将光源组件5与散热器组件6固定,而电源线8直接通过线扣81固定安装在散热器组件6的顶部,并与光源组件5连接,再在安装面环1上安装卡簧9,然后将旋转球形壳体3放入到安装面环1的第一旋转腔111中,将压环2套设在旋转球形壳体3上端后与安装面环1固定,最后依次将光学透镜7、散热器组件6与旋转球形壳体3固定,实现led防眩射灯的组装,组装后的led防眩射灯如图5-6所示。
48.实施例2
4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安装面环1与压环2的具体安装结构。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安装面环1的上端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3和第一固定部114,在压环2的与安装面环1的相对面设有与第一限位部113相匹配的第二限位部22和与第一固定部114相匹配的第二固定部23,压环2与安装面环1通过相匹配的第一限位部113和第二限位部22进行限位,并通过穿过第一固定部114和第二固定部23的第二固定件25进行固定。
51.具体的,第一限位部113为沿安装面环1的上端部一周均匀设置的多个凸起,第二限位部22为沿压环2的与安装面环1的相对面一周设置的多个弧形槽,而第一固定部114为沿安装面环1的上端部一周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一螺孔,第二固定部23为沿压环2的与安装面
环1的相对面一周设置的多个第二螺孔,第二固定件25采用固定螺丝,压环2与安装面环1固定时,将凸起嵌入弧形槽中,旋转压环2,使得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相对应,从而通过穿过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的固定螺丝进行固定。
52.实施例3
5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出光角度可调的led防眩射灯,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旋转球形壳体3、光源组件5、散热器组件6以及光学透镜7的具体安装结构。
5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光源组件5包括led光源51和光源支架52,led光源51与光源支架52固定连接,光源支架52通过第一固定件53与散热器组件6固定连接。
55.在散热器组件6的与旋转球形壳体3的相对端设有第一连接部61,在旋转球形壳体3的上端部内腔设有与第一连接部61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31,散热器组件6嵌入旋转球形壳体3内腔中并通过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31与旋转球形壳体3固定连接。
56.沿光学透镜7一周设有环形卡台71,在旋转球形壳体3的底端设有向旋转球形壳体3内腔凸出的限位台32,光学透镜7通过环形卡台71搭设在限位台32上。
57.作为优选实施例,第一连接部61为设置在散热器组件6上的外螺纹,第二连接部31为设置在旋转球形壳体3上端部内腔的内螺纹,散热器组件6通过相匹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与旋转球形壳体3实现螺接,从而实现散热器组件6与旋转球形壳体3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光源组件5进行检修维护。
58.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