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以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0267发布日期:2023-02-01 00: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以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以及吸顶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吸顶灯通常采用预制的驱动电源盒进行装配,即将驱动元件集成在盒体内,电源接线从盒体内引出;但是驱动电源盒的成本较高且在灯内凸起的高度较大,因此,吸顶灯的厚度难以轻薄化,且容易在灯罩上造成阴影暗区,影响吸顶灯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包括底盘、驱动线路板以及与驱动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线;所述驱动线路板固定在底盘内,所述底盘上设有穿线孔;所述底盘内设有压线结构;所述压线结构包括固定座和位于固定座上的压线盖;所述固定座包括围绕在穿线孔外围的筒部;所述压线盖包括覆盖在筒部上的盖板;所述筒部上设有供电源线穿设的缺口;所述盖板上设有位于缺口上的压线部;所述缺口内设有限位部,所述压线部和限位部为相互啮合的锯齿状;所述压线部和限位部用于夹紧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设在筒部内,电源线的一端从所述缺口穿出与驱动线路板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经穿线孔穿出底盘。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吸顶灯,包括上述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
5.本实用新型直接将驱动电路板安装在底盘上,并通过底盘内的压线结构对电源线进行固定,无需电源盒的配合,缩减驱动电源的体积,有利于对吸顶灯进行薄化设计,且不易在灯罩上凸显。
6.所述压线结构包括锯齿状的压线部和限位部,能够将电源线咬紧固定,在使用安装时、电源线与通电线连接的过程中,电源线与驱动线路板的连接处不易因拉扯脱落而分离。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8.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
11.图5为图4中e-e面的剖视图。
12.图6为图5中b部的放大图。
13.图7为图5中c部的放大图。
1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的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内的结构示意图。
16.图10为图9中d部的放大图。
17.图11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盖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3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限位环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20.参见附图1-14,一种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包括底盘1、驱动线路板2以及与驱动线路板2电性连接的电源线3。
21.所述驱动线路板2固定在底盘1内,所述底盘1上设有穿线孔11。
22.所述底盘1内设有压线结构;所述压线结构包括固定座4和位于固定座4上的压线盖5;所述固定座4包括围绕在穿线孔11外围中空的筒部41;所述压线盖5包括覆盖在筒部41上的盖板51;所述筒部41上设有供电源线3穿设的缺口411;所述盖板51上设有位于缺口411上的压线部511;所述缺口411内设有限位部412,所述压线部511和限位部412为相互啮合的锯齿状;所述压线部511和限位部412用于夹紧电源线3。
23.所述电源线3穿设在筒部41内,电源线3的一端从所述缺口411穿出与驱动线路板2连接;电源线3的另一端经穿线孔11穿出底盘1。
24.本实用新型直接将驱动电路板安装在底盘1上,并通过底盘1内的压线结构对电源线3进行固定,无需电源盒的配合,缩减驱动电源的体积,有利于对吸顶灯进行薄化设计,且不易在灯罩8上凸显。
25.所述压线结构包括锯齿状的压线部511和限位部412,能够将电源线3咬紧固定,在使用安装时、电源线3与通电线连接的过程中,电源线3与驱动线路板2的连接处不易因拉扯脱落而分离。
26.所述固定座4还包括连接柱42,所述连接柱42上设有连接孔421;所述压线盖5还包括连接套52,所述连接套52朝向连接柱42的一端设有沉孔521;所述连接柱42的端部插入于所述沉孔521的内,具体为插入沉孔521的沉头部分内,即连接套52套在连接柱42的端部起到限位的作用。
27.所述连接套52和连接柱42通过螺丝6连接固定;所述螺丝6从连接套52与连接柱42相对的另一端穿入,经沉孔521进入连接柱42的连接孔421内,与连接孔421螺接固定。
28.本技术方案的压线盖5通过螺丝6进行固定,牢固稳定,且可以根据电线的厚度松紧螺丝6以调整压紧程度。
29.所述缺口411包括两个,所述电源线3包括两根线芯31,两根线芯31分别从两个缺口411穿出。两根线芯31的末端分别与驱动线路板2上的两个电极焊接。两根线芯31分开固定,有利于线芯31更好的被压线部511和限位部412的齿牙卡紧。
30.所述盖板51上设有限位凸起53;所述限位凸起53与筒部41的内壁紧贴。所述限位凸起53为弧状。
31.所述盖板51上设有限位支脚54,所述限位支脚54与筒部41的外壁紧贴。所述限位支脚54包括两个。
32.本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凸起53和限位支脚54与筒部41的内外壁配合限位,防止压线盖5晃动,压线稳定性高。
33.所述穿线孔11内安装有弹性限位环7;所述弹性限位环7的外环面70设有绕其轴线
一轴的环槽71;所述穿线孔11的孔沿插入于所述环槽71内;即环槽71的上、下侧槽壁将穿线孔11外围的底盘1夹在其中。所述弹性限位环7的内环72直径大于电源线3的直径;所述弹性限位环7的内环72内设有直径小于或等于电源线3的弹性孔73;所述电源线3从弹性孔73穿出底盘1外。电源线3受弹性孔73的箍紧,电源线3在与供电电线连接时不易晃动。
34.所述穿线孔11位于底盘1的中心处;所述驱动线路板2的中部设有与固定座4截面形状对应的通孔21,驱动线路板2通过该通孔21套在固定座4的外围。所述驱动线路板2通过粘胶固定在底盘1内或通过螺丝6与底盘1连接固定。驱动线路板2和压线结构位于底盘1中央,不易影响外围的光源的光线。
35.安装时,先将电源线3经弹性限位环7的弹性孔73穿设在穿线孔11内;将电源线3位于底盘1内的一端的两根线芯31分别从筒部41的缺口411穿出,再与驱动线路板2的电极焊接固定。然后盖上压线盖5,打上螺丝6锁紧压线盖5即可。
36.一种吸顶灯,包括上述的吸顶灯驱动电源的接线结构。
37.所述底盘1内、于驱动线路板2的外围形成有环形的凸台12,光源板可安装在凸台12上,凸台12的外围分布有多个用于支撑光源的支撑柱13,光源通过凸台12和支撑柱13得到抬高,照射范围不受中部的驱动电源影响。
38.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吸顶灯还包括灯罩8;所述底盘1包括底壁14和环绕底壁14一周的周壁15;所述周壁15上设有卡扣凸起16,所述卡扣凸起16与底壁14之间形成有卡槽17;所述灯罩8包括有连接部81,所述连接部81上设有向外翻折的扣边82,所述扣边82落入所述卡槽17内,且扣搭在卡扣凸起16上。
39.所述底壁14的边缘设有多个沿底盘1轴线间隔分布的限位片18;所述连接部81嵌在限位片18与周壁15之间的空间,且所述限位片18与灯罩8的连接部81的内侧抵靠。
40.灯罩8通过卡扣方式与底盘1连接,安装简单方便。
41.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