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式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8593发布日期:2023-01-12 19:4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直插式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直插式led车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灯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直插式led车灯。


背景技术:

2.led车灯具有低压、出光均匀、寿命长、即点即亮以及可发出中性光之特点,相较于现今车灯光源主流的卤素灯以及高压气体放电灯(hid)有相对较好的优势。行车安全性较高,led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车灯。
3.然而,led灯使用的led芯片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旦led芯片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led芯片烧坏的现象,影响led车灯的使用寿命。市面上的led车灯通常在车灯内加入散热风扇对车灯进行散热。
4.现有的一种一体式led车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从上至下沿竖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第二腔体内设置有led芯片组件,第三腔体内设置有电源组件,第一腔体的周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四个第一出风口,第一腔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不连通,散热风扇通过第一风口沿水平方向出风,散热风扇通过第二出风口沿竖直方向出风。但是由于第一出风口的风口面积较大,第一出风口周壁的散热面积较小,并且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不连通,导致风口的周壁的散热面积较小,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直插式led车灯。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插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散热风扇、led芯片组件以及电源组件;散热外壳包括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散热部、第一配光部以及第一电源部,第二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二散热部、第二配光部以及第二电源部;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围成顶部设置有进风口的风扇腔,散热风扇设置在风扇腔中;第一配光部与第二配光部相对设置,第一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配光腔,第二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配光腔;第一散热部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部,第一出风部包括多个沿第一散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鳍片,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配光腔连通;第二散热部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包括多个沿第二散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鳍片,相邻两个第二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第二配光腔连通;第一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相交,第一片体自第一散热部的周壁朝向第一散热部的上方延伸,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第二片体自第一散热部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散热风扇的中心;第二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第三片体与第四片体相交,第三片体自散热部的周壁朝向第二散热部的上方延伸,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第四片体自第二散热部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
散热风扇的中心;在垂直于进风口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圆心角均在90
°
以下。
7.由上可见,本方案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鳍片以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鳍片,有效的增大了散热面积,相邻第一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口,相邻的第二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配光腔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二配光腔连通。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圆心角均在90
°
以下,有效的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8.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片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片体沿竖直方向延伸。
9.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片体与第一片体相互垂直;第四片体与第三片体相互垂直。
10.由上可见,本方案的第一片体和第三片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片体与第一片体相互垂直,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相互垂直,保证车灯体积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增大车灯的散热面积。
11.进一步的方案是,led芯片组件包括基板、第一组led芯片以及第二组led芯片,第一组led芯片设置在基板的第一侧,第二组led芯片设置在基板的第二侧,基板的第一侧与基板的第二侧相对;基板上靠近散热风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座和第二电气连接座,第一电气连接座、第二电气连接座均与基板电连接,第一电气连接座设置在基板的第一侧,第二电气连接座设置在基板的第二侧;散热风扇包括有第一电气插脚和第二电气插脚,第一电气插脚与第一电气连接座插接配合,第二电气插脚与第二电气连接座插接配合,第一电气插脚与第一电气连接座电连接,第二电气插脚与第二电气连接座电连接。
12.由上可见,散热风扇的电气插脚与电气连接座配合方便安装和拆卸,无需采用胶水等固定,同时能够使得散热风扇相对于基板在周向上限位。
13.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一侧邻接,第二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二侧邻接。
14.由上可见,第一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一侧邻接,第二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二侧邻接,增大了配光部与基板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15.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电气连接座和第二电气连接座以基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16.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口,第二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二透光口,第一组led芯片位于第一透光口中,第二组led芯片位于第二透光口中;第一透光口上设置有第一遮光罩;第二透光口上设置有第二遮光罩;第一遮光罩与第二遮光罩相对于基板对称设置。
17.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第二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腔,第一电气连接座设置在第一安装腔中,第二电气连接座设置在第二安装腔中;第一安装腔与第一遮光罩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第一遮光罩相对于第一安装腔靠近第一组led芯片;第二安装腔与第二遮光罩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安装腔靠近第二透光口的第一侧,第二遮光罩靠近第二透光口的第二侧,第二透光口的第一侧与第二透光口的第二侧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在垂直于进风口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第一安装腔与第二配光部部分重合,第二安装腔与第一配光部部分重合。
18.由上可见,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第一安装腔与第二配光部部分重合,第二安装腔与第一配光部部分重合,减少散热风扇工作时对基板的损伤。
19.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组件包括驱动板和电源接头,驱动板上靠近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基板靠近驱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基板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互卡接配合。
20.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接头包括安装板、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均穿设于安装板中;驱动板靠近电源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引脚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引脚靠近驱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槽,第三卡槽和第五卡槽卡接配合;第二引脚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引脚靠近驱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卡槽,第四卡槽与第六卡槽卡接配合;第三引脚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在驱动板垂直于进风口表面上的投影,第三引脚与驱动板部分重合。
21.由上可见,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配合,使得基板和驱动板卡接,第三卡槽和第五卡槽配合,使得驱动板和第一引脚卡接,第四卡槽于第六卡槽配合,使得驱动板和第二引脚卡接,且第三引脚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第三引脚与驱动板部分重合,方便安装和装配。
22.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插式led车灯方便安装和装配,且散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led车灯实施例的分解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led车灯实施例的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led车灯实施例的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led车灯实施例第一壳体的结构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led车灯实施例第二壳体的结构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插式led车灯实施例基板、电源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插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外壳1,散热外壳1内从上之下依次布置有散热风扇2、led芯片组件3以及电源组件4;散热外壳1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合而成,第一壳体11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散热部111、第一配光部112以及第一电源部113,第二壳体1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二散热部121、第二配光部122以及第二电源部123,第一配光部112与第二配光部122相对设置,第一电源部113与第二电源部123相对设置,第一散热部111和第二散热部121围成顶部设置有进风口22的风扇腔23,散热风扇2设置在风扇腔23中,第一配光部112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配光腔1121,第二配光部122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配光腔1221。
30.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部,第一出风部包括多个沿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鳍片,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口1112,第一出风口1112与第一配光腔1121连通。第二散热部121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包括多个沿第二散热部12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鳍片,相邻两个第二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212,第二出风口1212与第二配光腔1221连通。在垂直于所述进风口22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第一出风口1112与第二出风口1212的圆心角均在90
°
以下。
31.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片体1110和第二片体1111,第一片体1110自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壁沿竖直方向朝向第一散热部111的上方延伸,第二片体1111与第一片体1110相互垂直,第二片体1111自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壁向内延伸靠近散热风扇2的中心。
32.可选择的,第一片体1110与第二片体1111相交,第一片体1110自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壁朝向第一散热部111的上方延伸,在水平面的投影,第二片体1111自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散热风扇2的中心。
33.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第二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片体1210和第四片体1211,第三片体1210自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壁沿竖直方向朝向第一散热部111的上方延伸,第四片体1211与第三片体1210相互垂直,第四片体1211自第一散热部111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散热风扇2的中心。
34.可选择的,第三片体1210与第四片体1211相交,第三片体1210自散热部周壁朝向第二散热部121的上方延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第四片体1211自第二散热部121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散热风扇2的中心。
35.led芯片组件3包括基板31、第一组led芯片30以及第二组led芯片34,第一组led芯片30设置在基板31的第一侧,第二组led芯片34设置在基板31的第二侧,基板31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基板31上靠近散热风扇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座32和第二电气连接座33,第一电气连接座32、第二电气连接座33均与基板31电连接,第一电气连接座32设置在基板31的第一侧,第二电气连接座33设置在基板31的第二侧,散热风扇2包括有第一电气插脚21和第二电气插脚20,第一电气插脚21与第一电气连接座32插接配合,第二电气插脚20与第二电气连接座33插接配合,使得散热风扇2相对于基板31在周向上限位,第一电气插脚21与第一电气连接座32电连接,第二电气插脚20与第二电气连接座33电连接。第一配光部112与基板31的第一侧邻接,第二配光部122与基板31的第二侧邻接,第一电气连接座32和第二电气连接座33以基板3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36.可选择的,第一电气连接座32和第二电气连接座33相对于基板31对称设置。
37.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光部112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口1120,第二配光部122上设置有第二透光口1220,第一组led芯片30位于第一透光口1120中,第二组led芯片34位于第二透光口1220中,第一透光口1120上设置有第一遮光罩1122,第二透光口1220上设置有第二遮光罩1222,第一遮光罩1122与第二遮光罩1222相对于基板31对称设置。
38.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光部1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123,第二配光部1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腔1223,第一电气连接座32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23中,第二电气连接座33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223中,第一安装腔1123与第一遮光罩1122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第一遮光罩1122相对于第一安装腔1123靠近第一组led芯片30,第二安装腔1223与第二遮光罩1222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安装腔1223靠近第二透光口1220的第一侧,第二遮光罩1222靠近第二透光口1220的第二侧,第二透光口1220的一侧与第二透光口1220的第二侧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在垂直于所述进风口22表面的平面上,第一安装腔1123与第二配光部122部分重合,第二安装腔1223与第一配光部112部分重合。
39.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4包括驱动板5和电源接头6,驱动板5上靠近基板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50,基板31靠近驱动板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310,基板31的宽度方向与
驱动板5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卡槽50与第二卡槽310相互卡接配合,使得基板31与驱动板5在周向上限位。
40.本实施例中,电源接头6包括安装板60、第一引脚61、第二引脚62以及第三引脚63,第一引脚61、第二引脚62以及第三引脚63均穿设于安装板60中;驱动板5靠近电源接头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槽51和第四卡槽52;第一引脚61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5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引脚61靠近驱动板5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槽610,第三卡槽51和第五卡槽610卡接配合;第二引脚62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5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引脚62靠近驱动板5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卡槽620,第四卡槽52与第六卡槽620卡接配合;第三引脚63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5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在驱动板5垂直于进风口22的表面上的投影,第三引脚63与驱动板5部分重合。
41.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