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瓣无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2490发布日期:2023-03-24 22:4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三瓣无影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瓣无影灯。


背景技术:

2.花瓣型led手术无影灯是led手术无影灯中的一种类型,其由多个瓣状灯盘和一个中心灯盘组成,瓣状灯盘上设置有若干led灯珠,中心灯盘可设置有灯珠,也可以不设灯珠。单个灯盘上所有led灯珠串联成一组,不同灯盘的灯组之间并联。花瓣型led手术无影灯由于灯盘多,使其具有亮度高的优点;由于每个灯盘相互独立,其中一个灯盘故障不会对其他灯盘造成影响,使其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花瓣型led手术无影灯按照瓣状灯盘的数量通常分为三瓣无影灯、四瓣无影灯、五瓣无影灯等。其中以三个瓣状灯盘之间分布最为分散,灯盘之间间隙最大,对于可调节瓣状灯盘的出光面的花瓣型led手术无影灯来说,三瓣无影灯角度调节操作最为方便,操作时完全不会影响到旁边的相邻的瓣状灯盘。
3.由于三瓣无影灯的上述优点,许多厂家都纷纷研究各种三瓣无影灯,例如上海菲歌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研发了一种三叶瓣无影灯,该三叶瓣无影灯结构如图1所示,该三叶瓣无影灯通过装配接口104安装于支架105上,三个叶片形灯盘102和一个中心连接盘101连接,然而,现有技术这种三瓣无影灯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1)其每一个叶片形灯盘102都是旋转的叶片形状,led灯珠103聚集设置在中心位置很小一个区域,led灯珠是极为容易发热,这样led灯珠聚集情况不容易散热,导致其使用寿命不长。(2)当调节叶片形灯盘102的出光角度时,无论是正角度调节还是负角度调节,都是依赖同一个把手,而把手仅设在一侧,设计不够合理,在调节过程中操作不够便捷,较为费劲。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状灯盘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以更加方便且省力调节瓣状灯盘出光角度的三瓣无影灯。
5.为实现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瓣无影灯,包括:中心灯盘以及与中心灯盘相连接的三个瓣状灯盘,其特征在于:中心灯盘具有圆盘结构,圆盘结构的侧面连接有三个安装调节轴,相邻的安装调节轴之间成120度夹角,圆盘结构的侧面在其中两个安装调节轴之间连接有装配接口;瓣状灯盘呈菱形,瓣状灯盘上呈n行n列均布设置有多个led灯珠;瓣状灯盘的壳体的一个顶角位置开设有安装调节孔,瓣状灯盘通过安装调节孔与安装调节轴形成可转动连接;瓣状灯盘的壳体上开设有v字型把手孔,v字型把手孔沿瓣状灯盘的外侧两边设置,且v字型把手孔关于安装调节轴的轴心线呈对称设置;瓣状灯盘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7.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瓣无影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安装调节孔从径向截面看,安装调节孔的内周壁按照半径的不同分为大半径圆弧内壁和小半径圆弧内壁;安装调节轴从径向截面看,安装调节轴的外周壁按照半径的不同分为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和小半径圆弧轴壁;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与大半径圆弧内壁的半径尺寸相匹
配,小半径圆弧轴壁与小半径圆弧内壁的半径尺寸相匹配,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的圆心角小于大半径圆弧内壁的圆心角。
8.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瓣无影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安装调节轴的端部设置有端头限位环状凸起,端头限位环状凸起的半径尺寸大于安装调节孔的大半径圆弧内壁的半径尺寸。
9.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瓣无影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散热孔为从壳体内部至壳体外部呈倾斜的通孔。
10.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瓣无影灯中将瓣状灯盘设置为菱形并且设计有v字型把手孔,瓣状灯盘通过安装调节孔与安装调节轴形成可转动连接,v字型把手孔关于安装调节轴的轴心线呈对称设置,使得操作人员的调节出光面的操作更加方便省力。而且,安装调节孔的内周壁按照半径的不同分为大半径圆弧内壁和小半径圆弧内壁,安装调节轴的外周壁按照半径的不同分为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和小半径圆弧轴壁,可以根据调节角度的需要来设计大半径圆弧内壁和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的圆心角。另外,瓣状灯盘设置为菱形,led灯珠呈n行n列均布设置,并且在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较之现有技术,其大大改善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现有技术中三瓣无影灯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三瓣无影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瓣状灯盘的出光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心灯盘与瓣状灯盘背面壳体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瓣状灯盘的散热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瓣状灯盘的安装调节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瓣状灯盘的角度调节至与中心灯盘相平状态的示意图;
1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瓣状灯盘顺时针角度调节至与中心灯盘形成负角度状态的示意图;
20.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瓣状灯盘逆时针角度调节至与中心灯盘形成负角度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
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瓣无影灯,其包括中心灯盘1以及与中心灯盘1相连接的三个瓣状灯盘2,其特征在于:
23.中心灯盘1具有圆盘结构,圆盘结构的侧面连接有三个安装调节轴11,相邻的安装调节轴11之间成120度夹角。安装调节轴11的端部设置有端头限位环状凸起11a。安装调节轴11的内部为穿线通孔,用于导线走线。圆盘结构的侧面在其中两个安装调节轴11之间连接有装配接口12,用于将中心灯盘1安装在支架上。
24.瓣状灯盘2呈菱形,瓣状灯盘2上呈n行n列均布设置有多个led灯珠,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瓣状灯盘2上呈5行5列均布设置有二十五颗led灯珠24。单个瓣状灯盘2上的所有二十五颗led灯珠串联成一个灯组设置于灯板上,灯板位于瓣状灯盘2的壳体内。不同瓣状灯盘2的各灯组之间并联。
25.瓣状灯盘2的壳体由出光面壳体21和背面壳体22连而成,图2中示意了出光面壳体21的内部结构,图3中示意了背面壳体22的内部结构。出光面壳体21上开设有n行n列的多个出光通孔,出光通孔位置与led灯珠24的位置相匹配。出光面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卡接柱21a,背面壳体22内部设置有若干卡槽柱22a,光面壳体2通过卡接柱21a与背面壳体22的卡槽柱22a相匹配卡接,实现壳体组装。
26.瓣状灯盘2的壳体的一个顶角位置开设有安装调节孔25,如图6所示,该安装调节孔25是由出光面壳体21的半孔和背面壳体22的半孔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出光面壳体21的半孔和背面壳体22的半孔呈关于出光面壳体21与背面壳体22的接触面(图6所示水平点划线)呈对称设置。安装调节孔25从径向截面看,其内周壁按照半径的不同分为大半径圆弧内壁25a和小半径圆弧内壁25b,优选地,两者的半径差为2mm至3mm。
27.瓣状灯盘2通过安装调节孔25与中心灯盘1的安装调节轴11形成可转动连接。安装调节轴11的端头限位环状凸起11a的半径尺寸大于安装调节孔25的大半径圆弧内壁25a的半径尺寸,端头限位环状凸起11a起到限位作用,确保组装后的瓣状灯盘2与中心灯盘1组装连接后,瓣状灯盘2不会中心灯盘1分离。
28.如图7至图9所示,安装调节轴11从径向截面看,其外周壁按照半径的不同分为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11b和小半径圆弧轴壁11c。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11b与大半径圆弧内壁25a的半径尺寸相匹配,小半径圆弧轴壁11c与小半径圆弧内壁25b的半径尺寸相匹配,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11b的圆心角小于大半径圆弧内壁25a的圆心角。瓣状灯盘2的出光面的可调角度范围由大半径圆弧内壁25a的圆心角范围和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11b的圆心角范围所决定,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29.本实施例中示意了一种可调角度范围为-75
°
至75
°
,参阅图6,a1=a2,均是安装调节孔的大半径圆弧内壁圆心角的1/2,本实施例中该安装调节孔的大半径圆弧内壁25a所对应的圆心角设置为210
°
,则夹角a1和a2均是105
°
;如图7所示夹角a3是安装调节轴的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11b的圆心角,本实施例中a3是60
°
。并且该大半径限位圆弧凸起11b位于如图7所示位置即中心灯盘1位于水平设置,该瓣状灯盘2也为水平设置,此时瓣状灯盘2与中心灯盘1相齐平,瓣状灯盘2的出光面即如图7所示出光面壳体21的下表面。那么,操作瓣状灯盘2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如图8所示的最大范围,出光面与中心灯盘所成夹角b1为向下倾斜的75
°
,表示为-75
°
;当操作瓣状灯盘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如图9所示的最大范围时,出光面与中心灯盘所成夹角b2为向上倾斜的75
°
,表示为75
°
,因此,本实施例的瓣状灯盘的角度调节范围是-75
°
至75
°
。但不以此为限制,该调节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满足顺时针方向调节角度=a1-a3/2,逆时针方向调节角度=a2-a3/2即可。
30.如图2至图4所示,出光面壳体21和背面壳体22对应设置有v字型通孔,当壳体组装后,由出光面壳体21和背面壳体22的v字型通孔构成一个v字型把手孔23。v字型把手孔23沿瓣状灯盘2的菱形形状的外侧两边设置。且v字型把手孔关于安装调节轴11的轴心线呈对称设置。
31.瓣状灯盘2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该散热孔沿一圈菱形分布设置,如图3和图4,每一个散热孔26由出光面壳体21上的散热孔半孔26a和背面壳体22的散热孔半孔26b组成。由两个半孔组成的一个整个散热孔26其截面形状如图5所示,散热孔26为从壳体内部至壳体外部呈倾斜的通孔,散热方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散热孔的倾斜孔设置,可以减少灰尘直接进入瓣状灯盘2的壳体内部。
32.本实施例的三瓣无影灯的使用情况如下:整个三瓣无影灯通过装配接口12安装在支架上,三瓣无影灯接通电源后工作。三瓣无影灯工作时所需的相配合其他装置(例如电源、安装支架等)均采用现有技术,并在图中省略,其安装使用方式也均采用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未做改进。当需要调节某个瓣状灯盘2的出光面角度时,由于无影灯通常使用时是位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上方,因此医护人员进行调节操作时,可以根据自身所在方位及所需调光方向,来相应选择从v字型把手孔23的左侧或右侧进行拉动,这样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设置有一个方向的把手的情况,本实施例的三瓣无影灯对瓣状灯盘2的出光面角度调节操作更加便捷省力。另外,由于瓣状灯盘2上的led灯珠呈均布设置不聚集,并且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因此,其充分考虑了led灯的散热效果。
3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