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平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5029发布日期:2023-04-19 09:5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平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照明,特别的涉及一种防爆平台灯。


背景技术:

1、防爆平台灯是指适用于石化装置、石油平台、加油站、油泵房、中转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作固定照明,而防爆平台灯的防爆原理是限制与爆炸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接触的壳体表面、零件表面或电子元器件表面的温度,限制电接触面的温度低于其低点火温度或点火温度,因此,防爆平台灯的散热性能很重要。为满足防爆平台灯散热的需要,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爆平台灯,授权公告号为cn214790705u,该专利结构通过在壳体内部增设风扇和在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散热格实现散热,但是在壳体内部安装风扇进行散热的同时,一方面风扇本身也会增加能耗产生热量,另一方面,矿井内的灰尘较多,在使用的过程中灰尘易堵塞在散热格内的防尘网上,使得壳体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降低,从而导致壳体内部的热空气排出速度和壳体外部的冷空气进入的速度减缓,导致散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减少能耗且能够实现散热的防爆平台灯。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爆平台灯,包括整体呈圆盘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圆形灯板和整体呈圆筒状的灯罩,所述壳体上竖向设置有沿径向突出形成的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的高度高于所述壳体的高度;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片所形成的外接圆周上还固定设置有散热环,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气流道。

4、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灯板的安装在壳体的底部,灯板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壳体传递到散热片上进行散热,相邻两个散热片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间温度增高,热空气向上升,空气流道底部的冷空气填充进来,使得空气流道间的空气流速加快,而套设在多个散热片上的散热环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片进行散热一方面不会自身增加能耗产生热量,另一方面由于散热片竖向设置也不利于灰尘的沉积,不会因灰尘的堵塞影响散热。

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中部具有沿轴向向上凸出形成的沿所述壳体径向整体呈长方体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底部具有同轴开设的用于放置电气元件的容纳槽,所述灯板上具有与所述容纳槽同轴贯通设置的让位孔。

6、进一步的,所述突起部上宽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柱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横向贯穿所述突起部宽度方向的一侧并可拆卸的配合有盖板;所述收纳腔侧壁上还贯穿设置有供外部电源电线通过的接线孔,且所述收纳腔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贯穿设置的连接孔,所述收纳腔内的电线通过连接孔连接至灯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孔朝向所述收纳腔的一端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挡环,所述接线孔内设置有电缆压紧螺母,所述电缆压紧螺母与所述挡环之间还设置有电缆密封胶塞,所述电缆压紧螺母与所述电缆密封胶塞上均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小孔。

8、这样,通过电缆压紧螺母可以使接入收纳腔内的电线稳定布置,而电缆密封胶塞可以阻挡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入收纳腔内,有利于保障电路安全。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周向边缘向下突出形成凸缘,所述凸缘的内径大于所述灯板的直径;所述凸缘内设置呈喇叭状的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中部具有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灯板的直径一致且所述反射镜下端的直径与所述凸缘的内径一致。

10、这样,反射镜可以聚拢光线,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

11、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圆周上具有朝向圆心延伸设置的支耳,并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支耳上具有贯通设置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灯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对应设置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反射镜通过由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凸缘的内壁上具有沿周向开设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下端沿轴向向下贯通;所述灯罩的圆周上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直径与所述安装槽的直径一致,且所述安装盘的厚度与所述安装槽的高度一致;所述灯罩上套设有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盘的直径,且所述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盘的直径;所述凸缘的底部圆周上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挡板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所述挡板通过由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上。

13、这样,安装在安装槽内的灯罩一方面可以保护灯板,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遮挡光线;另一方面,安装槽的厚度与灯罩安装盘的厚度一致,使得安装槽的外壁对灯罩形成了一层防水的遮檐,在下雨天或者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也可以避免水进入灯罩内部,防止灯板上的电路损坏。

14、进一步的,所述灯罩外还罩设有一个网状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的直径一致,所述防护罩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杆上,且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方。

15、进一步的,所述灯罩圆筒部分的内壁上竖向设置有沿径向凸起形成的棱柱,并沿所述灯罩的周向均布设置;所述棱柱的长度与所述灯罩圆筒部分的长度一致,所述灯罩内的底部具有多个沿轴向凸起形成的且同轴设置的凸环,多个所述凸环的直径沿所述灯罩的径向逐渐减小。

16、由于,反射镜所聚拢的光线虽然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但其照射的范围仅限于反射镜的口径,而多个凸起形成的棱柱与凸环类似于棱镜,使得可以将反射镜聚拢的平行光合理分配至四周,在提高光线利用率的同时增大防爆平台灯的照射范围。

17、进一步的,所述突起部长度方向的两侧上还通过螺钉安装u型吊架。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减少能耗且能够实现散热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爆平台灯,包括整体呈圆盘状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圆形灯板(2)和整体呈圆筒状的灯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竖向设置有沿径向突出形成的散热片(11),且所述散热片(11)的高度高于所述壳体(1)的高度;所述散热片(11)沿所述壳体(1)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片(11)所形成的外接圆周上还固定设置有散热环(14),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11)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气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中部具有沿轴向向上凸出形成的沿所述壳体径向整体呈长方体的突起部(12),所述突起部(12)的底部具有同轴开设的用于放置电气元件的容纳槽(121),所述灯板(2)上具有与所述容纳槽(121)同轴贯通设置的让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12)上宽度方向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柱的收纳腔(122),所述收纳腔(122)横向贯穿所述突起部(12)宽度方向的一侧并可拆卸的配合有盖板;所述收纳腔(122)侧壁上还贯穿设置有供外部电源电线通过的接线孔,且所述收纳腔(122)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贯穿设置的连接孔,所述收纳腔内的电线通过连接孔连接至灯板(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朝向所述收纳腔(122)的一端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挡环,所述接线孔内设置有电缆压紧螺母(123),所述电缆压紧螺母(123)与所述挡环之间还设置有电缆密封胶塞,所述电缆压紧螺母(123)与所述电缆密封胶塞上均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小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周向边缘向下突出形成凸缘,所述凸缘的内径大于所述灯板(2)的直径;所述凸缘内设置呈喇叭状的反射镜(6),所述反射镜的中部具有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灯板的直径一致且所述反射镜(6)下端的直径与所述凸缘的内径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圆周上具有朝向圆心延伸设置的支耳(61),并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支耳(61)上具有贯通设置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灯板(2)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对应设置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反射镜(6)通过由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内壁上具有沿周向开设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下端沿轴向向下贯通;所述灯罩(3)的圆周上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直径与所述安装槽的直径一致,且所述安装盘的厚度与所述安装槽的高度一致;所述灯罩(3)上套设有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盘的直径,且所述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盘的直径;所述凸缘的底部圆周上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挡板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所述挡板通过由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3)外还罩设有一个网状的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的上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的直径一致,所述防护罩(4)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杆上,且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3)圆筒部分的内壁上竖向设置有沿径向凸起形成的棱柱,并沿所述灯罩(3)的周向均布设置;所述棱柱的长度与所述灯罩(3)圆筒部分的长度一致,所述灯罩(3)内的底部具有多个沿轴向凸起形成的且同轴设置的凸环,多个所述凸环的直径沿所述灯罩(3)的径向逐渐减小。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平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12)长度方向的两侧上还通过螺钉安装u型吊架(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平台灯,包括整体呈圆盘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圆形灯板和整体呈圆筒状的灯罩,所述壳体上竖向设置有沿径向突出形成的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的高度高于所述壳体的高度;所述散热片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片所形成的外接圆周上还固定设置有散热环,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空气流道。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减少能耗且能够实现散热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锋,彭世江,周永胜,龙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四联元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