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1260发布日期:2023-06-01 12:2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慧路灯,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逐步推进,智慧路灯作为智慧城市的连接点也有快速发展。现有的智慧路灯灯体高度和角度大都是固定的,不便于进行调节,使得智慧路灯不能满足各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同时由于灯体位置较高,不便于进行维护修理。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节能型智慧路灯。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5336036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智慧路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内竖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固定壳体内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前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工作能够驱动灯体进行上下运动,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灯体的高度,同时也方便对灯体进行维护修理;通过第二电机工作,能够使得灯杆作弧形运动,进而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灯体的角度,使得智慧路灯使用更加方便,适用范围更广泛,但是装置组件过多,结构过于复杂,增大了维护成本,而且整体重心偏上,风阻过大,在大风天气时,受到风力过大,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支撑单元、高度调节单元和角度调节照明单元。

4、所述高度调节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内部,所述角度调节照明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方。

5、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底杆和加固底座,所述高度调节单元包括内置杆和内置电动推杆,所述角度调节照明单元包括调节灯架。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底杆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导向条,所述限位导向条的一侧与所述内置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置杆的外壁与所述支撑底杆的内壁滑动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置杆的底端与所述内置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动推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杆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第一侧位架、角度电动推杆、第二侧位架、内置杆、内置电动推杆和支撑底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节能照明灯的角度和高度能够快速调节,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成本较低,实用性高。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灯架包括第一侧位架,所述第一侧位架的一侧与所述内置杆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位架的一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角度电动推杆,所述角度电动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侧位架,所述第二侧位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节能照明灯,所述第二侧位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置杆的外壁转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侧位架的一侧开设有通风槽。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利用第一侧位架和第二侧位架上分别开设的多组通风槽,使得大风气流能够通过通风槽进行疏流,减少调节灯架的风阻,进而保证节能照明灯在高处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置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节纹防水套管,所述节纹防水套管的底端内壁与所述支撑底杆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底杆的底面与所述加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利用第一侧位架、角度电动推杆、第二侧位架、内置杆、内置电动推杆和支撑底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节能照明灯的角度和高度能够快速调节,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成本较低,实用性高。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利用第一侧位架和第二侧位架上分别开设的多组通风槽,使得大风气流能够通过通风槽进行疏流,减少调节灯架的风阻,进而保证节能照明灯在高处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支撑单元、高度调节单元和角度调节照明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杆(2)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导向槽(1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导向条(14),所述限位导向条(14)的一侧与所述内置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置杆(3)的外壁与所述支撑底杆(2)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杆(3)的底端与所述内置电动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动推杆(12)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底杆(2)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灯架(6)包括第一侧位架(7),所述第一侧位架(7)的一侧与所述内置杆(3)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位架(7)的一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角度电动推杆(8),所述角度电动推杆(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侧位架(9),所述第二侧位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节能照明灯(11),所述第二侧位架(9)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置杆(3)的外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位架(9)的一侧开设有通风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节纹防水套管(4),所述节纹防水套管(4)的底端内壁与所述支撑底杆(2)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杆(2)的底面与所述加固底座(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交通管理的节能型智慧灯杆,涉及智慧路灯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支撑单元、高度调节单元和角度调节照明单元,所述高度调节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内部,所述角度调节照明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方,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底杆和加固底座。本技术通过利用第一侧位架、角度电动推杆、第二侧位架、内置杆、内置电动推杆和支撑底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节能照明灯的角度和高度能够快速调节,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成本较低,实用性高,利用第一侧位架和第二侧位架上分别开设的多组通风槽,使得大风气流能够通过通风槽进行疏流,减少调节灯架的风阻,进而保证节能照明灯在高处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开平区新天地道路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