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3846发布日期:2023-03-17 20:3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舞台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属于舞台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和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2165915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舞台灯,设置有铝筒、步进电机、反红透蓝滤光、角铝、红光激光器、绿光激光器、激光驱动板等,该实用新型省去了多种镜片发射的成本,最大化的优化了生产成本,在红色激光、蓝色激光、绿色激光防止漏光采用了黑色吸光材质的物料,达到光斑均匀,直线型更强,但并未设置光源散热装置会导致发光构件在工作时过度发热导致光源受损,同时由于缺少温感装置无法自动调节散热装置的功率导致无法达到省电的目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该舞台灯能够实现光源高效率散热的同时时刻监视光源温度,实现自动调节散热装置功率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高效率散热,无法自动调节散热装置功率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包括灯具主体,所述灯具主体前端端部盖设有外边框,所述灯具主体与外边框边缘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外边框凹槽内固定设置有透镜护圈,所述透镜护圈内部凹槽内固定设置有聚光透镜,所述灯具主体前部喇叭状结构内壁固定铺设有反光片,所述灯具主体内部空腔中部固定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后端面紧贴设置有散热铜管,所述灯板后端面位于散热铜管的空隙间紧贴设置有感温片,所述灯板后端固定连接有供电线,所述感温片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所述灯板后方固定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源外接线。
7.所述灯具主体后端面开设有散热格栅,所述灯具主体中部底端位于灯板与控制中心之间开设有贯通的过风口,所述灯具主体中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散热顶壳,所述散热顶壳顶板下端面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伸向下方的输出轴轴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灯具主体中部两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8.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护圈为橡胶材质且紧紧包裹住聚光透镜的边缘。
9.进一步的,所述聚光透镜为玻璃材质构成的平凸透镜且凸面向外。
10.进一步的,所述反光片表面有反光处理且铺贴布满整个灯具主体前部的喇叭状结构内壁。
11.进一步的,所述灯板前端面密布led灯珠且灯板后端面均匀涂抹有导热层。
12.进一步的,所述过风口下端端部固定罩设有金属网格滤罩。
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顶壳顶板及四边壁板均开设有散热格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紧贴于灯板后端的散热铜管,可以起到烟囱效应,即热量传递至铜管后管内部空气变热做上升运动从上部排出,同时冷空气从管体下端被挤入管中,形成冷却气体的循环,设置于上方的排气扇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剧空气循环提高冷却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温感装置,可以时刻监测灯板的背部温度,与控制中心配合工作,可以实现在灯板温度较低时不启用驱动电机带动风扇仅靠散热铜管的散热效果,当灯板温度过高时加大驱动电机功率使扇叶高速旋转,提高散热效能,通过这种自动调节散热装置功率的方式来实现对电能的节约;
17.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21.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23.图中:1、灯具主体;2、外边框;3、固定螺栓;4、透镜护圈;5、聚光透镜;6、反光片;7、灯板;8、散热铜管;9、感温片;10、供电线;11、信号传输线;12、控制中心;13、电源外接线;14、散热格栅;15、过风口;16、散热顶壳;17、驱动电机;18、扇叶;1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光源散热冷却结构的舞台灯,包括灯
具主体1,灯具主体1作为整个灯具的骨架为其他构件的安装、工作提供条件,灯具主体1前端端部盖设有外边框2,外边框2用于固定与保护聚光透镜5,灯具主体1与外边框2边缘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用于连接灯具主体1与外边框2,外边框2凹槽内固定设置有透镜护圈4,透镜护圈4用于保护聚光透镜5避免其受损,透镜护圈4内部凹槽内固定设置有聚光透镜5,聚光透镜5可以对灯光起到收聚作用强化灯光效果,灯具主体1前部喇叭状结构内壁固定铺设有反光片6,反光片6可以将灯珠发射向四周的光芒反射向前方聚光透镜5从而强化灯光效果,灯具主体1内部空腔中部固定设置有灯板7,灯板7上密布灯珠在通电后发光作为光源,灯板7后端面紧贴设置有散热铜管8,散热铜管8能将热量散入空气并引导空气流动,灯板7后端面位于散热铜管8的空隙间紧贴设置有感温片9,感温片9用于监测灯板7在工作时的温度,灯板7后端固定连接有供电线10,供电线10为灯板7供电,感温片9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11,信号传输线11用于传递感温片9收集的温度信号,灯板7后方固定设置有控制中心12,控制中心12用于处理温度信号、控制灯板7的工作以及散热装置的工作,控制中心1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源外接线13,电源外接线13用以将外部电流接入灯具为灯具供能。
26.灯具主体1后端面开设有散热格栅14,散热格栅14用于冷热空气交换起到散热效果,灯具主体1中部底端位于灯板7与控制中心12之间开设有贯通的过风口15,过风口15允许外部空气流入使空气流动畅通,灯具主体1中部顶端固定设置有散热顶壳16,散热顶壳16为驱动电机17的固定提供场所同时开设的格栅可作为热空气的排出口,散热顶壳16顶板下端面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工作可以带动扇叶18转动,驱动电机17伸向下方的输出轴轴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8,扇叶18的转动可以将热空气排出、冷空气抽入,灯具主体1中部两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用于将灯具固定在舞台上方的灯架上。
2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
28.较佳的,透镜护圈4为橡胶材质且紧紧包裹住聚光透镜5的边缘。
29.较佳的,聚光透镜5为玻璃材质构成的平凸透镜且凸面向外。
30.较佳的,反光片6表面有反光处理且铺贴布满整个灯具主体1前部的喇叭状结构内壁。
31.较佳的,灯板7前端面密布led灯珠且灯板7后端面均匀涂抹有导热层。
32.较佳的,过风口15下端端部固定罩设有金属网格滤罩。
33.较佳的,散热顶壳16顶板及四边壁板均开设有散热格栅14。
3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及使用流程:电源外接线13将外部电能接入控制中心12,控制中心12通过供电线10将电能传输给灯板7使灯板7工作发光;当灯板7工作一定时间之后温度逐渐升高,这时温度会传递给散热铜管8从而使管中的空气变热,管内部空气变热做上升运动从上部的散热顶壳16开设的散热格栅14中排出,同时冷空气从管体下端被挤入管中,形成冷却气体的循环;当灯板7温度持续升高时,感温片9通过信号传输线11将信号传递给控制中心12,控制中心12控制驱动电机17工作带动扇叶18的转动,将热空气排出、冷空气抽入;当灯板7温度正常时,控制中心12控制驱动电机17处于关闭状态。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