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6624发布日期:2023-06-01 00: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台灯,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台灯,只能照亮灯下那一小块区域,便于阅读、学习,四周很暗,在需要离开座位前往其他房间时,需要先打开房间内的灯,在此过程中,由于四周很暗,眼睛来不及适应,从而容易撞到物体,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开关,所述底座的顶面还固定有可弯曲支撑杆,所述可弯曲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灯头上壳,所述灯头上壳的内侧前部卡接有灯头下壳,所述灯头下壳的外侧固定有变焦组件,所述灯头下壳的内侧设有镜片,所述灯头上壳的内侧前部还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远离镜片的一侧固定有扩散膜,所述导光板的圆周外侧固定有灯板pcba,所述镜片的内侧安装有透镜装饰圈,所述导光板的内侧设有固定压件,所述透镜装饰圈和固定压件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透镜装饰圈和固定压件之间抵接有第一透镜,所述透镜装饰圈和固定压件均与镜片外侧相抵接,所述灯头上壳的内侧后部固定有射灯pcba和控制板pcba。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焦组件包括固定于镜片前侧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筒的内侧开设有螺旋条,所述固定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的外侧开设有螺旋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槽的外侧与螺旋条的内侧滑动接触,所述移动筒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透镜。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方便调节的档案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7、1、该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在圆形区域之外形成一圈较暗的照明区域,较暗的照明区域能够减小阅读和学习时,周围环境的影响,便于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率,同时,较暗的照明区域能够扩大可视范围,使得人能够分辨周围物体,避免眼睛来不及适应,容易撞到物体的问题。

8、2、该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通过改变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之间的间距,来达到光圈变大或变小的的目的,从而改变光线折射角度,改变圆形区域照亮范围,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工作场景的需求,提高了装置的适应范围。



技术特征:

1.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有开关(2),所述底座(1)的顶面还固定有可弯曲支撑杆(3),所述可弯曲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有灯头上壳(4),所述灯头上壳(4)的内侧前部卡接有灯头下壳(5),所述灯头下壳(5)的外侧固定有变焦组件(6),所述灯头下壳(5)的内侧设有镜片(7),所述灯头上壳(4)的内侧前部还设有导光板(8),所述导光板(8)远离镜片(7)的一侧固定有扩散膜(9),所述导光板(8)的圆周外侧固定有灯板pcba(10),所述镜片(7)的内侧安装有透镜装饰圈(11),所述导光板(8)的内侧设有固定压件(12),所述透镜装饰圈(11)和固定压件(12)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透镜装饰圈(11)和固定压件(12)之间抵接有第一透镜(13),所述透镜装饰圈(11)和固定压件(12)均与镜片(7)外侧相抵接,所述灯头上壳(4)的内侧后部固定有射灯pcba(14)和控制板pcba(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组件(6)包括固定于镜片(7)前侧的固定筒(61),所述固定筒(6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62)的内侧开设有螺旋条(63),所述固定筒(6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筒(64),所述移动筒(64)的外侧开设有螺旋槽(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65)的外侧与螺旋条(63)的内侧滑动接触,所述移动筒(64)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透镜(6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属于台灯技术领域,照明方式可调的台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开关,所述底座的顶面还固定有可弯曲支撑杆,所述可弯曲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灯头上壳,所述灯头上壳的内侧前部卡接有灯头下壳,所述灯头下壳的外侧固定有变焦组件,所述灯头下壳的内侧设有镜片,所述灯头上壳的内侧前部还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远离镜片的一侧固定有扩散膜,所述导光板的圆周外侧固定有灯板PCBA,所述镜片的内侧安装有透镜装饰圈,所述导光板的内侧设有固定压件所述透镜装饰圈和固定压件之间抵接有第一透镜。本技术避免了现有台灯只能照亮灯下那一小块区域,四周很暗,眼睛来不及适应,从而容易撞到物体,使用不便。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亮仕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