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度均匀的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0438发布日期:2023-05-06 23:5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亮度均匀的教室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灯具,特别地,涉及一种亮度均匀的教室灯。


背景技术:

1、照明灯具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由于led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环保、寿命长、相应速度快、显色指数高等独特优点。因此,led灯已成为节能改造的最佳选择。目前,亮度均匀的教室灯通常采用led作为灯源,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8095662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教室灯,其包括内凹的壳体、扩散板以及防眩光栅格,壳体安装有边框,防眩光栅格与边框相连接,边框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扩散板与防眩光栅格之间连接,因此,需要额外设置扩散板及防眩光栅格的固定结构,拆装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拆装较简单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亮度均匀的教室灯,所述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边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边框内的扩散板和格栅,所述格栅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部、抵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抵持部低于所述本体部及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扩散板相抵持,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边框相连接,所述扩散板抵压在所述格栅上。

3、进一步地,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均平滑过渡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抵持部为曲面板结构,且所述抵持部的曲面半径r为2cm。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抵持部的宽度尺寸。

6、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包括横筋和纵筋,所述横筋和所述纵筋交错设置,所述横筋和所述纵筋之间形成有多个格栅孔。

7、进一步地,所述亮度均匀的教室灯还包括光源板,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上向外凹陷形成有卡槽,所述光源板安装在所述卡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板和所述卡槽具有多个,所述卡槽的数量与所述光源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个所述卡槽与一个所述光源板相对应,所述光源板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卡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搭接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向内凸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位于所述连接槽的一侧。

11、进一步地,所述格栅为防眩光栅格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通过设置抵持部,从而能够使得扩散板抵压在格栅上,进而使得扩散板和格栅卡设在壳体与边框之间,实现扩散板的固定,不需要额外设置扩散板及格栅的固定结构,方便拆装,且安装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亮度均匀的教室灯,所述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边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边框内的扩散板和格栅,所述格栅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部、抵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抵持部低于所述本体部及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扩散板相抵持,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边框相连接,所述扩散板抵压在所述格栅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均平滑过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为曲面板结构,且所述抵持部的曲面半径r为2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抵持部的宽度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包括横筋和纵筋,所述横筋和所述纵筋交错设置,所述横筋和所述纵筋之间形成有多个格栅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均匀的教室灯还包括光源板,所述本体部的内顶壁上向外凹陷形成有卡槽,所述光源板安装在所述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和所述卡槽具有多个,所述卡槽的数量与所述光源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个所述卡槽与一个所述光源板相对应,所述光源板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搭接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向内凸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位于所述连接槽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为防眩光栅格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亮度均匀的教室灯,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边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边框内的扩散板和格栅,所述格栅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部、抵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抵持部低于所述本体部及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扩散板相抵持,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边框相连接,所述扩散板抵压在所述格栅上。本技术的亮度均匀的教室灯,通过设置抵持部,从而能够使得扩散板抵压在格栅上,进而使得扩散板和格栅卡设在壳体与边框之间,实现扩散板的固定,不需要额外设置扩散板及格栅的固定结构,方便拆装,且安装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泰,陈伟,张照远,周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普森帝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